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楊踐形五藏辯


楊踐形五藏辯

Δ

指道真詮第十四章

ڥ

肝金脾木心爲土

腎水肺火行五行

 

 

[]

自素問 肝屬木 肺屬金 心屬火 腎屬水 脾屬土 以配五行 歷來醫書無弗如是。

更以五色五味五臭配 而溫涼熱寒平諸性 陽明厥陰二太二少十二經等 尤同爲用藥分劑之準。

然考諸禮記月令 呂覽十二紀 淮南時則訓精神訓 楊雄太玄經 許慎五經異義 說文解字 及古尚書說 高誘呂淮二注 則脾爲木藏 肺爲火藏 心爲土藏 肝爲金藏 皆與不合 獨腎爲水藏無異議爾。

 

【脾爲木藏】

[]

孟春之月 盛德在木 其位東方 祭先脾。禮記 呂覽 淮南並同。

鄭玄注月令云 先祭脾者 春爲陽中 於藏直脾 脾爲尊。高誘注呂覽孟春紀 注淮南時則訓皆云。

一說脾屬木 自用其藏也。

又注精神訓云 脾爲風。云 脾木也 木生風 故爲風。

說文校議亦引淮南脾爲風句。

說文繫傳又引文子曰脾爲風。

是者脾爲風者 周秦之成語與太玄經數篇云 三八爲木藏脾。

古尚書說 脾木也 許君五經異誼從之 說文與之互相表裏 皆主古文 而今本說文作 脾 土藏也。

段玉裁云 文有脫誤。

鈕樹玉云 皆後人改。

御覽所引作 脾金藏也。與今古文並不合 蓋訛而又訛矣。

段注鈕校王筠句讀 並謂 脾當云木藏也 博士說以爲土藏 博士 指今文尚書歐陽說。

白虎通情性篇引樂動聲儀曰 脾之爲言辨也 所以積精稟氣也。

劉熙釋名曰 脾 裨也在胃下 裨助胃氣 主化穀也。

素問靈蘭祕典論曰 脾胃者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六節藏象論云 脾胃者 倉廩之本 營之居也 名曰器 能化糟粕而入出者也。

史記正義 難經三十二難皆曰 脾 重二斤三兩 扁廣三寸 長五寸 有散膏半斤 主裹血 溫五藏。

素問釋名說同博士 此正黃庭內景所云脾長一尺掩太倉者 皆指胰而言 日本所稱膵臟也 非脾也。

鄭眾注周禮醢人曰 脾析 牛百葉也。

朱駿聲通訓定聲引云 按即膍也 或曰借爲膍 膍脾雙聲。

今則借誼行而正誼廢矣。

元命包且云 胃者 脾之府也。

難經正義之說 又兼脾胰而言之 與動聲儀同。

若非動聲儀 難經之說 則脾之功用全爲胰所蔽矣。

試明析之。

脾藏也 位於胃之左側 形卵圓而扁平 色赤褐 有新造白ㄏㄨㄤ即白血球之功。

胰 脾之府也 與膽之爲肝之府同 位於胃之下方 十二指腸之彎內 左連於脾 分泌液汁 注胃腸之間 有助消化之功。

 

[]

五行家以脾配土 是胰僭脾廢之象。

故素問乃以脾胃連稱。

難經所云 裹血溫藏 知脾木在東 有春生體元之誼。

今云肝木者 是左邊肝胰之肝 非右邊肝膽之肝也 脾號軟肝 是肝其名而脾其實也。

 

[]

中醫大學校長謝觀中國醫學辭典云 中醫書之所謂脾 實指大小腸之功用居多 學者宜細心體會之。

誠哉中醫書之言五藏也 皆借以爲代表病理變化之術語 豈真言五藏之生理哉?

余丁丑冬 避亂宜興之陽巷堰南毛君 當地紳董 畢業中醫專校 讀拙著後 頻來宴從請業。

曾語云 楊白民嘗爲講哲學 謂傷寒傳經 非真此一藏傳至彼一藏也。五織六府十二經 皆不過病態中歷程之代名詞爾。

誠哉 知此說 乃可與言中醫書之五藏。

 

【肺爲火藏】

孟夏之月 盛德在火 其位南方 祭先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