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01脾胃虛實傳變論

01脾胃虛實傳變論
傳變→→六經之常態或變異
陰證→→裏證虛寒
陽證→→表證實熱
₡₡
卑→→賤也。執事也。(實是心思細密之輔臣)
我們來看看下列這句話的解釋
→→脾者諫議之官智周出焉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依謝方的注釋如下(請參考漫話中醫──氣P.45
他說 脾是五臟中具有兼職的官員
一方面如何如何
另一方面又如何如何
他說
一方面脾有協助心神思考問題的任務
猶如古代的御史諫官 既有智慧 又考慮周密
也就是說 脾當監察人 協助治理者
另一方面 脾又是糧食大臣
與胃共同主管儲藏糧食的倉庫
負責把各種營養供應給全身
脾一身兼兩職
既是土藏 又是風藏(可擬爲管風紀的)
古人說它是覆缶ㄈㄡˇ 口管得緊 跟心連繫得上
而心 又有鎖琵琶骨覆盆的妙穴兒當它的通道
靈樞師傳云 歧伯曰 五藏六府 心為之主 缺盆為之道 骷骨有余以候ㄏㄜˊㄍㄢˋ
從腹脾鳩尾心肩 都有陽氣升發
那這個人身治理 就成爲一個鐵三角
運化統血樣樣行
沒有不隆盛的了
₡₡₡
義證1133齊魯
土藏也。從肉。卑聲。(符支切)←
廣雅。脾。卑也。  釋名。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氣。主化穀也。  文子。脾爲風。  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注云。春爲陽。中於藏直脾。  史記正義。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榮。  戴侗曰。脾象馬蹄。內包胃脘。意之舍。←
土藏也者。顏注急就篇同。難經。脾者。中州土也。子華子。脾之精爲土。其氣爲戊己。其色黃。其狀如覆缶。其神爲鳳皇。其竅上通於口。又云。土宿於脾。磅薄而不盡。其滲漉也。下注而不止。其神好大而無功。人之重遲瀝訥以取禍者。脾使之然也。←
那脾這一段義證很重要
我們試著說說
₡₡₡₡
重遲→→行動遲緩不敏捷
瀝訥→→口辭木訥不清楚
也就好像洗衣機
送洗衣服的重量 跟水位沒搭配上 硬是按動開關
上冲下洗不順利 卡卡地 拖不動
轉筒轉動得不完美(上中下三焦不能渾爲一氣)
那中控出了問題 沒合主人的意思
換句話說
不能洗or縱然洗也洗不乾淨or機器損壞or爆炸
中焦土脾 調控的能力失效 就好像如此
必然會有災禍臨頭 那是可以預知的
 
 
[]
五臟別論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陰陽應象大論云穀氣通於脾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通評虛實論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决死生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又云陰之所和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平人氣象論云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非肝不弦腎不石也歷觀諸萹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乃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複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裡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人之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必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聖人諄複其辭而不憚其煩者仁天下後世之心亦倦倦矣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調經篇云病生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陰虛則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為內熱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聖人著之於經謂人以胃土為本成文演義互相發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讀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今舉經中言病從脾胃所生及養生當實元氣者條陳之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壞都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從脾胃生者二也六節臟象論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餐泄腸澼不一而起矣病從脾胃生者三也經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豈特四者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聖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且垂戒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