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訣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訣
〇嘿 上清司命ㄟ
〇大茅說什麼
〇指點迷津 尋回正路
〇口鼻舌喉
〇也好 上清派的 看他怎麼說
23*263
 
 
【上士修行煉炁訣】
〇上中下
〇他先說最上一道
 
[]
煉炁正偃外,徐漱醴泉咽之,莫閉口行炁,口但得吐炁,鼻但得入炁,不欲令惡炁入也。
〇都說是仰臥煉炁
〇沒說是閉口行炁
〇先漱咽醴泉
〇除此之外 鼻口入吐得宜
〇不令惡炁入
 
徐縮鼻,莫大極滿,極滿難還。入五息已,一息可吐,莫大極。一息數之十數,屈指至九十息,疲可慇中,四九三百六十息為一意。
〇心平氣和 惡氣不干
〇然後徐縮鼻
〇口鼻喉連動
〇入五息吐一息
〇入五十吐十
〇連做四個九十 六十次
〇疲了 正好可以慇中
〇慇中 計數能量也
〇一意三百六十息
〇你是一九既痛呢 或是二九三九四九
〇總要一意不慇爲上
〇就像上象山台階
〇有的九十步慇的
〇有的一百八十步慇的
〇有的二百七十步慇的
〇有的一意不慇的
〇一意不慇 練氣有成
〇自然身子骨硬朗
 
思脾中黃炁,大如鷄子,常念之,意中有疲倦,當先煉炁三七二百一十息。
〇煉炁二百一十息不疲
〇當念黃輪脾中如鷄子大
〇太陽輪轉 五真養光
 
煉炁還令腹平滿,平滿藏炁不大令出,閉炁七十息,莫致頻擊之,炁當隨髮上,竟流四支,自熱下至足脚。
〇平滿不大令出
〇閉息隨髮上竟流四支自熱下至足脚
₡₡
〇易蒙卦擊蒙註 擊去童蒙 以發其昧。
〇閉息 炁隨髮上 以發其昧
〇昧爽旦明 光圈越擴越大
〇但暈彩也不是變幻莫測讓人眩暈的
〇總是閉息七十 項光恆有
〇常在喉輪運功夫(藍)
〇跟Chakra 紅橙黃綠藍靛紫是相通的
 
徐調炁,還至胃管喉咽,使繞臍一二三四,即還管矣。
〇繞臍一二三四還管的
〇管 胃管喉咽
〇氣養神還
〇分明是神繞著臍一二三四 還至胃管喉咽
〇調炁調在臍腹上 養神養在喉咽裏
〇這司命茅 開口闔嘴都是神
〇難怪三茅真君訣云
神養於氣 氣會於神
神氣不散 是謂修真。
子不離母 母不放子
子母共守 長生不死//
 
[]
煉炁偃外為之,日出便當坐行之。煉炁七十息,四五度白髮去矣。
夫委炁善煉炁,急擊一九、三九於意佳,四九事竟。煉炁一竟,使人身體不知痛,擊卒急處,煉疾也。
夫委炁先在口,口含半鸚子睡,當千咽、常唾,故遣口中津洵持用,待竭二日,十息解體身。解體身時,如委衣三七二百一十息,一竟,常被髮為之佳。
一法:從足起於上,尋除陰脈,上隨小便內經腎,尋除至喉,復從上下,炁如機紋,正向喉中,來入淺腹,養注足。五色炁常取,令分明置喉中,從胡脈下,常存三元三規,成著腎,腎規裹青,青赤表黃,黃已日白,妄見目止。
煉炁三規,即三元也。即注泥丸、絳宮、丹田是也。上規一曰煉炁不息。正偃瞑目,閉口被髮,兩手張,腹小縮,鼻微縮,還未及,因復取唐還炁,腹不得隨也。十息一屈指,至七十息一咽,復更盛,炁存胡脈中,平平涓泄,復七十息一咽,小脅小腹,炁上入腦。外真脅斑,駮上承髮,三七二百一十息,令炁莫交錯,調適守治精神炁新,處形常安。如五藏無主,形體羸瘦,憊筋緩骨,重難以行步,榮華枯落,皮膚革去,十指無色,精炁虛瘦炁乏,乃信此為候。
 
【天老十干第甲經十二月炁法】
第甲日,精至一旬之時。滌蕩五藏,渴飲水漿,顏色脫去,小便赤黃,大便微難,糞而炁剛,腸中雷嗚,如有臧傷,逐除邪炁,無或恐惶,行苦艱難,兩目芒芒,時節春秋,日月短長,陰陽損益,皆如經章。
第乙日,精至二旬之時。穀熙始盡,邪炁逃亡,真炁微弱,以水為根,忽然恍恍,志意悵悵,守之無失,華池玉英,以是為法,外起案林,形體瘦弱,難以動行。
第丙日,精至三旬之時,精炁如故,穀炁無滓,兩炁交錯,莫肯適住,意中恬然,不思穀食,精炁在內,王相用事,至誠之效,努力可副,堅守無失一功成事遂,華池玉英,潔白可喜。
第丁日,道至四旬之時。穀炁離形,精炁獨治,脈炁微弱,乍去乍來,顏色益澤,日受其故,心志悅欣,不復恐懼,肌肉日生,血炁有餘,光華滑利,往來應度,經營陰陽,和調補寫,身形潤澤。
第戊日,道至五旬之時。精炁安處,外事屏去,五藏和調,精神內養,臥而安席,皮膚改更,動作引步,至精不效,神炁浮游,數見夢寤,外時自驚,若有響應,喚呼光影,髻實志苦,高精所至,信效為佳。
第己日,道至六旬之時。精炁利安,上下和通,髮膚潤澤,支體易行,行步伏故,耳目聰明,志意漠然,不復恐惶,屈身利便,機關和良,不念穀食,咽炁益胎,得酒而飲,得食而食,多少自在,無所縈禁。
第庚日,道至七旬之時。精炁如通,漠然安定,孔竅調和,五藏潔靜,呼吸精炁,滌邪納正,去惡遠新,安然清諍,內理志炁,外貌日盛,動故踴躍,輕其足經,若好靜處,不與人爭,至精之效,以為道經。
第辛日,道至八旬之時。炁游八極,榮衛充盈,調炁便利,往來歧經,上下表裹,潤澤和平,五藏皆定,經歷仙庭,恬啖無欲,安然而寧,心志安悅,休惕不驚,內無恐懼,懽樂平生,長守無失,道著神成,既有效驗,度世長生。
第壬日,道至九旬之時。精炁充滿,靈神開張,懦者而剛,弱者而強,損者復益,廢者和良,不行自來,不送自逸,榮華滋潤,音聲益彰,口中甘味,鼻中芳香,華池玉英,常存不忌,至精所致,道可仕遵。
第癸日,道至十旬之時。精炁皆到,神道疏通。輕壯肌肉,充布神明,目盡開覽,志炁翱翔,恬恬無欲,蕩滌腹腸,精存神在,道德會昌,初服飲食,乃能久長,壯不知老,真仙同鄉,與道沉浮,可致神明。
食炁之法:必以天生人之日,謂甲辰庚日也,乃若四時王相日,始飲藥。食熙初,以九口滿飲為法,後日臧一餐,十日穀絕矣。他餘物一時睹,皆可食炁。食炁之法,十咽啖棗十,以棗為籌,為知食炁多少。若使口中,華池玉英,甘露醴泉,津洵自生,凡食熙之道,炁為寶,一歲至肌膚充榮,二歲至機關和良,三歲至筋骨堅強,四歲至骨髓填塞。天有四時,故人食炁亦應之。四歲即神與形通。通日數有歲,如神明者,不視形見,不聽聲聞,不行而至,不見知之,此所謂形一神,名日真人矣。同日長生,與天司靈。
正月朝食陽炁一百六十,暮食陰炁二百。
二月朝食陽炁一百八十,暮食陰炁一百八十。
三月朝食陽炁二百,暮食陰炁一百六十。
四月朝食陽炁二百二十,暮食陰炁一百四十。
五月朝食陽炁二百四十,暮食陰炁一百二十。
六月朝食陽炁二百二十,暮食陰炁一百四十。
七月朝食陽炁二百,暮食陰炁一百六十。
八月朝食陽炁一百八十,暮食陰炁一百八十。
九月朝食陽炁一百六十,暮食陰炁二百。
十月朝食陽炁一百四十,暮食陰炁二百二十。
十一月朝食陽為一百二十,暮食陰炁二百四十。
十二月朝食陽炁一百四十,暮食陰炁二百二十。
 
[]
夫陽炁者,鼻取之炁也。陰炁者,口取之炁也。此二炁,十二月中,日日旦暮能不能者,周天一竟又一周天,是則與天同齡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