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斗姆白豬心印集經02

斗姆白豬心印集經02

新山天仙詩

 

新 日 新 月 天

 

新太陽氣運宇宙

新天地氣運世界

新日月氣運新天

新理氣力空法道

一大天人公秘傳新天仙道經原全新詩

力永>>>力勇<<<立擁

 

 

中篇

 

  讚

 金經首巻奉誦周圓,

 金書符命盡宣傳。

[02p028a

 威慧鎮人天,仰盻

 蕭臺永刼侍

 清筵。

玉清聖境元始大天尊。三稱。

 

 

【讚】

金經首巻,奉誦周圓。重開金匱讀中篇,

上帝校河源,堂運開天,

金闕選金仙。

玉清贊化無上大天尊(三稱)。

 

126

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巻中

爾時,

玉皇上帝在妙有真境。彌羅上宫。白玉京中。黄金闕内。與諸天尊。運量刼數,籌校河源,推勘天政,甄别種民。知會已至,即舉大神通力,徧召諸天九霄十極無量聖衆、梵剎金仙、大乘菩薩、上天下地。無量神聖,并彼下方。無極世界。三教得道男女真靈。惟時一切境界,皆承

帝力。一切天人,不知不覺。隨機咸集,朝禮

帝前,分班位侍。

 

玉帝告曰:「曩謨

元始革運,元象開圖。大化巍巍,靈文鬱羅。肇開堂運,廣甸靈都。爾時天橫兆生,恢廓庭盻。曰:閱三百刼,真道乃行。今皇道敷暢,皇極敷乂,津融靈奥,澤被彌靡,上下兆靈,其功德可證天真者,億億萬難量。當此六天息弭,一道風同,要知亂乃治基,静即動始。玄元會和,不周端兆。樂之旣存,勒之宜賢。樟生彰結,庶政優宣。朕當御光明殿而選仙焉。」于是,

玉帝即啓

三寶,登命五靈。四禪天帝;中天星曜,彙繹祖刼前塵,觀神咨政。爾時,

玉帝舉六通力,歴放光明,徧照諸靈。神仙真士。有具一光而微者,有具一光者,有具數光者,有具十數光者,有具十七光而微者,或萬萬衆,或千萬衆,或百萬衆,或億衆,或萬衆,或萬千衆,或千百衆,或百十衆,晉而至于十七光具足者,則數十衆。于是,

玉帝復運光明,宏攄願力,抑淺揚深,推薄固厚,其諸高真。歴攝

帝光,于無能勝光。俱少闕焉。

玉帝復詔諸大高真,各舉六通力,列放十七光。爾時,

文尼至真皇人。已自下升,自號純陽,光明圓覺,無漏無增。卽于會前。首舉道力,散諸寶華,結一寶葢覆諸大衆,普加蔭庇,又復光明大放,徧燭無涯。于斯時也,三境會清,九霄會宸,十方會極,三界通光,鈞天自奏,珠晶彌空。九天神震。九地魄飛,北陰破圍,東華開衢,萬天章慶,萬炁流滋,生死榮枯,廉頑立懦,一切境界,皆見靈寶自然真文,六道四生。皆得觧脫,其功德力,思議莫殫。于是諸大高真。歴運旣歛。

 

玉帝告曰:「吾諸真真,生生累行,世世積功,故得威光赫奕,妙相

圓融。今日大吉,簡錄登庸。吾諸真真,皆具大願,而願無量者,道

[02p031a

必冠諸真;皆具大力而力無量者,恩必殫窮刼咨爾。東華帝子,

紫府王孫,巍巍道德,浩浩神通,郁郁至文,皇皇巨功,格于

三寳,本願無窮,益徵曩謨,和志暢神,協裨道體。今日大昌,首出

庶物,一人有慶,萬福來同。朕當𢌿帝子以大任,以諧爾無量刼

前至真宏願,帝子欽哉!帝子慎乃在位。于是,純陽真人自班位

出,雍容雅歩,百拜朝天,稽首頓首恭敬奏曰:微臣降刼素行不

加,惟

帝降衷,下民陰隲,式由多福,以御混宇,其功德光明。微臣雖化

無量身,出諸廣長舌,口竭河源,烏能頌揚于億一。微臣曩刼贊

運中天,爲孝悌王,扶元贊化,時承

[02p031b] 

帝光,拔度億億萬衆,康晉九宫九府,後復降生。敎啓靈寳,振諸

墜緒。仰頼

道光纂脩大乗,爲大乗王,號元梵帝。時則庶士咸皈,大魔懷德。

爾以乾䝉蹇否,晦養不安。

元始天尊復賚心印,中皇夫人重弼靈章,開化諸天,種民斯度。

復以真風未溥,正道未行,仰叨

帝簡,應號九嶷真人、元夷真君,以御史九天,遍行採訪,繼復降

刼,皇家遭遘。微臣師權,重行開悟,于是玉殿丹成,黄磯遯蹟,丹

山化象,元洞傳宗,始得金液玉液大丹之旨昭著,人天乃復,攝

身靈開,招真集鳳,開山啟敎,重尋舊緒。感兹

[02p032a

元應,三教興行。袛承

帝召上升,觀神咨政。微臣實歴運刼塵,深憫世苦,願叨

帝恩仍任九天採訪之職,以擇賢選能,化魔皈道。彼夫在天、在

田,設有片善寸長,皆足仰禆

天政。微臣涼德深戒前車,累負

天寵。伏望

帝慈憫臣不材,示臣未悟,曲圓臣願。」于是,

玉帝慈顔廓開,而告純陽真人曰:「善哉!善哉!帝子所奏,豈不愿

哉!帝子于三百刼先化號文尼至真皇人,于

元始道前誓願宏深,力消塵刼。迄今雖刼刼降生,乃威靈恢廓,

[02p032b] 

罔不左右

天尊帝子道力,普加無窮。今復憫念蒼生,攄誠請訓,帝子尚其

開壇立極,歛時五福,用敷錫厥下民。惟時下民協帝子,極帝子。

凡兹下民,皆

元始種,惟降日降,匪降遂降。其有忠孝而敦本者,帝子首採訪

之。夫大孝者必使仙,大忠者必使神。帝子,其不洽于極、不鄰于

偏,帝子教育之而心于新,帝子錫之福。帝子,其厚于基而摇于

欲,帝子警化之,𡨴其䝉以災,使懴其心而脩其身,是帝子錫之

福。帝子,其年富力强弗能皈命于爾壇皈心于爾極而黨厥滛

朋,帝子則命其咎。帝子,其于不脩道帝子卽錫以福,其爲帝子

[02p033a

壇魔宅,爲帝子極蠧,是帝子䧟之于鐵圍。帝子,其昧于道

于病,除非十惡所致,帝子導以功贖而藥愈之。俾感帝子力而

皈帝子化,是帝子度之于道。帝子,其諸苦魂,已入諸獄,而能悔

過思遷,皈神爾極,帝子援之。俾生人天,積種種善,以釋前愆,其

能復加精進,不期福報,帝子厚植之,使歴諸苦楚,待其行滿,移

送丹天。帝子,其身不脩而克鼓庶脩,帝子涵育之,期以克介帝

子化、帝子辟其攸戀,以會帝子極。帝子,凡兹下民,克受心印,是

訓是行,以裨

元始化。是以道爲用,卽合道之體,帝子首採訪之。帝子平康彊

協友,帝子克之;帝子肅乂哲謀聖,帝子登之;帝子雨霽䝉驛克,

[02p033b] 

帝子和之。帝子,汝極之敷言,當攝悔于貞,寓貞于悔。帝子,汝極

之工用,當馭法于道,行道于法。帝子靈真寳真,明德慎罰,朕當

隷帝子天雷上相。帝子自在圓通,運元演政,朕當資帝子玉清

内相。帝子孜孜,領袖師師,贊我大化,蕩蕩無私,帝子欽哉!如願

所行,功滿德就,爲帝子旌。于是,真人誠惶誠恐,稽首頓首百拜,

長跪而奏

帝曰:「微臣至賤,仰膺

帝訓,俯念蠢靈,使臣心痗。臣心實欲使窮刼蒼生,皆成賢孝。簡

帝心,未審斯願。何以得就?伏望

[02p034a

聖慈,賜臣便宜,寵臣未得。」于是,

玉帝乃復告真人曰:「帝子大慈,帝子大悲,帝子其惟助

元始。帝子本願無窮,朕當簡帝子,復建壇于金葢。彼北斗靈開

宫,北上金葢,中皇夫人乃金蓮之梵炁,金葢之法王,先天江元

之内神,佐丹元斗君府。府有玉皇金魁七晨君,號曰廉貞,管三

百六十星官、三百六十司、三千六百曹官、三千六百童子,注人

間星火案。其光明注照,普加無窮。其所治在東南,于下土應號

揚州。其有無上大不可思議大梵靈符,大梵神咒,則出自

摩利支天母。

摩利支天母有大神力。在昔龍漢初年,浮黎始刼,虚無之表,混

[02p034b] 

沌之先,浩炁結成,太乙下降,應號

玉清神母元君。自然聖胎,化生九子,主上九霄。其長則

元始天尊,統主萬道,其末則神霄真王,總司五雷。夫元炁未判,

未始有雷。太虚旣開,太極始立。太極之數五,五居乎中,中黄正

炁,同乎一初,散在萬殊,遂分陰陽。陰陽之炁,激而成雷,其中有

神主之,則神霄真王也。今帝子將事真王而隷天雷上相,朕故

告帝子以雷。夫雷之爲物,恍恍惚惚;雷之爲神,杳杳㝠㝠。聚乎

太無之房,歸乎太乙之庭。其高上則爲之府,其廣漠則爲之城,

設官分職,隷將統兵,監觀萬國,磅一靈,總而爲都司,則雷局

分治;散而爲五方則雷神有名。故凡雨暘旱潦,水火刀兵,城隍

[02p035a

社稷,江海邱陵,鄉邦瘟疫,國土蝗螟,大則日月星辰霜雪風露

之數,小則山河草木昆蟲鳥獸之名,皆隷于神霄,而屬之玉清。

一出于真王之命,帝子將判五雷,令輔真王,統三界而御萬靈。

要知賞善罰惡,發號施令,而兼掌生殺,行恩布威,而自爲榮枯。

以伐逆祟,以誅凶星。萬神稽首,羣物聴命。

神母元君于無量刼前,特命真王君主五雷,東極青華君從而

丞之,復佐以六波天帝主。朕更命太皇萬福真君,掌其左府,可

韓司丈人真君掌其右府。今復命帝子爲天雷上相,領袖玉樞

使相、雷霆都司元命真君、五雷院使,以掌雷曹。其羣工百職,事

各付事,物各付物,雷部則有帥,雷府則有宰,雷城則有將,雷局

[02p035b] 

則有官,雷天則有君,雷門則有吏,雷壇則有司。震爲雷宫,巽爲

雷門。大曰雷,小曰霆。雷主善,霆主惡。夫萬物之于天地間,其禀

性賦形與雷霆何異焉?曩謨

太上混元皇帝,括陰陽之妙,操造化之機,作爲符圖印訣罡咒

之文,是名《九天雷霆大法琅書》。一則藏之太清仙境大赤天宫,

秘之至真之庭玉局之館。一則親付神霄真王,曰:越三百六十

刼,當得行于下世。今時已至,朕當簡付。于是,神霄真王自班位

出,恭捧琅[*],西向而侍。

玉帝復言曰:「帝子,今汝重任九天採訪,以此大琅[*],檢付有道

士、其當得者,兵隨印轉,將逐符行,役使風雷,區别人鬼,代天宣

[02p036a

化,佐國救民,輔正除邪,剪妖馘毒,明彰天威,顯揚道法。然而

勤終怠,奉行不䖍,妄付匪人,輕泄慢漏,朕有火伯風霆律令勅,

身被風刀,萬刼不原,九元七祖,長役鬼官。苟能精勤香火,朝謁

帝真,孜孜度人,切切濟物,三千行滿,八百功圓,當使手握龍泉,

腰橫雷璽,部領將吏,飛歩太空,來諸殿前。朕當簡命帝子,尚其

擇人而付。自非剛毅中正而邪佞懦怯者,不可行也。夫雷霆上

則灌斗,下則伏淵,以風爲媒,以電爲妻,以雲爲奴,以雨爲子。雷

之氣,卽中天大魁之炁。大魁一號貪狼,上居北斗陽明太尉府,

應號玉皇九晨君,乃

摩利支天母後生九子之第三子也,主鎮中天之中。夫中央之

[02p036b] 

數係乎五,其氣數皆五,故其炁降鍾于五雷。其同生九苞,上有

天皇、紫微下,有巨門、禄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天皇紫㣲復分

餘暉爲左輔、右弼,以總領元黄正炁,應號九皇晨君,其分神在

内,應號九皇夫人。彼九皇者,生于子運之初,丑運肇開,廼從

摩利支天母,甸成水土,統鎻九鰲,安鎮九州。

天母因使九皇各治一州,迨于寅運。九皇復從

摩利支天母,怡養神真,胎生人物。即從

天母,教諸皇人。而廉貞君,因闢其所治州中梅華、桃華二島,以

居男女隱真,其八君亦各闢居真之所。是即

玉清神母元君,于元始祖刼、在元明真浄摩利支天,現身爲大

[02p037a

圓滿月光王,沐浴于九曲華池中,化生金蓮九苞,應現之道體也。故

神母復有

摩利支天母之號,實爲北斗衆星之母。其符章神咒,帝子往駐

靈開,可以受傳下土,利濟兆生。帝子往哉!帝子,今汝建元壇于

金葢,即當分僚設屬,爰樹師相以爲都正,佐以總真,從而副之。

以提舉合屬真官廼建師相,以爲都䕶,佐以總真,從而丞之。以

提轄合屬靈官復設衆都監,以分察九州,各以其州,分爲九土。

在内一人爲糾察使,在外九人爲鑒察大使。立一大都監,以爲

九州紏察都提舉,以提核九州元壇,即爲帝子採訪之佐。大都

監則師相爲之,衆都監則皆命總真,實爲大都監之佐。師相則

[02p037b] 

元都之正卿上卿也,總真則金闕侍中也。帝子,凡兹下民,其得

膺帝子採訪者,尤不可以不教習。帝子當開二十八治、二十八

院、三十六曹、二十四靖治,所以遴衆真,曰溶,曰通,曰道,曰德,曰

應,曰常,曰守,曰中,曰一,曰圓,曰靈,曰萬,曰理,曰涵,曰安,曰定,曰

固,曰宜,曰宗,曰妙,曰諦,曰真,曰空,曰清,曰静,曰達,曰元,曰闗。惟

兹二十八治,各立一大宗師,以爲治老。復佐以洞元大夫,洞真

大夫,洞神大夫,保神學士,以分領真仙神士,以教隱男真。院,所

以遴女真,曰神,曰怡,曰心,曰静,曰光,曰含,曰碧,曰普,曰照,曰精,

曰脩,曰佛,曰洞,曰微,曰仙,曰鶴,曰觀,曰林,曰雲,曰䕶,曰竹,曰翠,

曰蓮,曰香,曰信,曰達,曰清,曰虚。惟兹二十八院,卽封治老母,以

[02p038a

爲院姥。復佐以靈寳玉女,以分領左右二宫,以教隱女真。曹,所

以校治院靖之名籍,曰至,曰德,曰明,曰誠,曰淳,曰達,曰萬,曰機,

曰涵,曰一,曰清,曰虚,曰學,曰養,曰脩,曰成,曰靈,曰妙,曰圓,曰通,

曰慎,曰守,曰精,曰微,曰元,曰元,曰正,曰真,曰常,曰道,曰閒,曰安,

曰定,曰静,曰咸,曰宜。惟兹三十六曹,各署一九天諫議,以總其

案。復屬以文昌選士,以分校玉册、丹書、青編、黑簿,以考核衆真

之高下,以升降其祖元。即以選庶士,以分治其曹。靖,所以核下

土之文衡,曰元,曰鶴,曰歸,曰棲,曰靈,曰谷,曰閑,曰安,曰心,曰定,

曰神,曰怡,曰涵,曰妙,曰浄,曰明,曰通,曰達,曰真,曰宗,曰萬,曰守,

曰天,曰微。惟兹二十四靖,各立一真宰,以演其政。復屬以紫庭

[02p038b] 

吉士,以分考左右二府,以訂下土民之陰隲,以覈奪其爵祿,

以遷榮其祖考。卽以造庶士,以分隷其靖。治老大宗師,則東華

太極上𨶔師相也。院姥元君,則治老大宗師之真母也。曹令九

天諫議,則天寶侍宸也。靖主真宰,則金𨶔三館保宸學士也。凡

兹治、院、曹、靖之所教習,毎歳歳終,各各署名,核會其數。帝子當

考别其天人,以仍留 教習,以上貢金𨶔,下生人天。帝子,凡兹

下民,因過而災,因功而福,尤不可以明注。帝子當付璇璣大

使,以都按三元。元設三宫,三元九宫。宫設一萬四千六百真官,

以爲過功災福巡按。朕復簡師相十人,直以天干輪佐帝子,以

參訂勘案佐以侍中,同參勘案丞以諫議,同知勘案屬以真官,

[02p039a

欽問咨政。是以九宫有審案詳案之司,有存案銷案之職,庶幾

案期清案,刑期無刑。帝子,每于歳會之先,當親核其籍,報闕咨

斗,以賞罰黜陟,以警化下民。帝子凡兹經籙法籙,乃天地之元

宗,運化之寶典。于未來世,日顯日繁,帝子當設内外四院,院各

分左右二庫,立都提總,以總領九天心印,以提核全籙。佐以都

提案,以同領九天心印,以提核院籙。屬以都提典,以同知九天

心印,以提核庫籙。各率庶司,六時翻核,以永鎮藏寳。帝子,凡兹

下民,傳度不可以濫開,天政不可以濫布。帝子當設二使司,以

主其事。惟登天明道者,可以監度仙真;神璣明德者,可以演政

經綸。帝子,凡兹庶職,誥旨不徒票擬,奏章不可瀆呈。帝子當設

[02p039b] 

二院,上下其事。惟欽承元命者,可以承宣誥旨;升聞協德者,可

以總核奏章。帝子,凡茲下土,窮壚遍產神仙,僻壤每多真士。惟

兹嵎夷明都明堂靈䑓幽都之所,宜設五總領,以爲仙真司鐸。

朕當于選仙首等,簡拔五真,卽登師相,俾得領五方,以佐帝子

宏教焉。帝子,惟爾靈寶雷霆之化,尤不可以闕司。朕當于選仙

首等,簡五真,以統領雷霆,俾佐帝子判令焉。帝子,惟爾

太上混元清静全真之教,不可以失傳。朕當于選仙首等,簡拔

十人,降開二宗八派,以永傳帝子宗旨于無盡。帝子,惟爾中宫,

静不可無元鎮,動不可無理治。昨者,都仙太史簡猷來貢其靈

真、隱真二真。朕已簡命一主清和洞,一領金葢治。今當加簡,使

[02p040a

佐帝子,鎮理中宫,以體元承化,以扶元助教。復俾以僚屬,使兹

下民,有求教習于治院曹靖者,各有所引進,于過功經教,各有

所考,有所紀,有所傳,有所秉。而九州元壇,尤當廣設神仙真衆,

以分化掌教,是則帝子便宜調度焉。帝子,凡兹下民,有能誠求

大丹心印,汝則授以上藥三品,神與炁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回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昇。

知者易悟,昧者難行。履踐天光,呼吸育清。出元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絶,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炁,炁合體真。

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㷊。

神依形生,精依炁盈。不淍不殘,松栢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聽。

[02p040b] 

其聚則有,其散則零。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誦之萬遍,妙理自明。此卽朕心印妙經也。

于浩刼之初,口受于

神母元君者。帝子,凡兹下民真種,其初得朕心印,每苦願力未

堅,而爲外道諸魔摇奪。朕當勅金闕力士,翊駕中宫。帝子,卽以

分隷治、院、曹、靖經法二筵,俾統神兵,以爲都䕶。帝子,惟爾中宫,

五行並濟,十干周行,朕當復勅力士,分隷五音十直,俾統神兵,

以普加法䕶。帝子惟爾施大法濟,一日萬幾。凡兹下土,四海九

州僻,壤窮壚,𨶒浮世界,種種林林,皈依莫盡。其于日月六甲,尤

[02p041a

不可以不巡䕶。朕當勅六十靈官,俾統神兵,各以日直,都䕶内

外。復勅一百二十靈官,俾統神兵,各以日直,分䕶内外,以左右

之。帝子,惟兹庶僚,官不必備,惟其人,不妨一人而二三其職;職

不論爵,惟其願,朕當從願而俯仰其官。故司内職者,仍得兼掌

外壇,屬帝子者,仍自留知金闕。帝子,惟爾真真,從帝子以開化,

或願公餘分神降世,洪宣道法,唘教傳宗,或陋或明,各闡至理。

彼夫以身殉道,以道殉身,説法現身,示民當然之則,而倘傳姓

名于下土,則從其末世。俾凡夫于見見聞聞,知生景行,此亦慈

悲度世之一端也。帝子,汝諧哉!帝子于靈開,實以彙九府之極,

爲萬壇之宗。帝子于八宫,各有周巡之所,駐于靈開,特爲無上

[02p041b] 

宫,亦爲北上宫。于下土則淮海之間,尤神洞,梅華島金葢山中

黄堂以應象焉。帝子往哉!帝子,其有難化度,則資左右于比鄰。

夫左宫綱極,右宫紫極,其紫極宫,則安上晨華元皇夫人主焉。

彼元皇夫人者,乃金蓮之梵炁,晨華之法王,先天河元之内神,

佐北極太常府。府有玉皇北晨飛華晨君,號曰武曲。管三百六

十星官,三百六十司,三千六百曹官,三千六百童子,注人間金

銀財帛五穀案。其光明注照,普加無窮。其所治在正南,于下土

應號荆州。中有伏魔靈佑真人,開壇立極,上知三十六天星辰

雲漢,下制七十二地土壘幽酆,并注生功德延夀丹書,判落死

罪過奪命黒籍,考察諸神,鍳制羣職。朗靈馘毒,義勇無窮。其子

[02p042a

八宫,亦各有周巡之所,駐于紫極,爲安上宫。于下土則荆衡之

間,晨華嶺零陵原以應象焉。是真人者,生于寅運之初,應號太

上神威英文皇人。其綱極宫,則上靈神妃華皇夫人主焉。彼華

皇夫人者,乃金蓮之梵炁,上靈之法王,先天月元之内神,佐元

㝠游擊府。府有玉皇元上飛葢晨君,號曰文曲。管三百六十星

官,三百六十司,三千六百曹官,三千六百童子,注人間成敗案。

其光明注照,普加無窮。其所治在西南,于下土應號梁州。中有

文昌元皇真人,開壇立極,主中天。游擊大都督府,領三清上宰,

統三界陰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獄事,收五嶽四瀆真形,

虎符龍劵,總諸天星曜。判桂祿嗣籍上仙,司禄職貢舉,敷天下

[02p042b] 

文衡。編修飛仙列籍,掌泥元造化輪廻六道。其于八宫,亦各有

周廵之所,駐于綱極,爲元上宫。于下土則太華黑水之間,上靈

洞,梓潼鄉七曲山紫雲巖,以應象焉。是真人者,實波羅尼宻不

驕樂天帝化身,其摩利支天則真空無礙真人,以爲元宰。是真

人者,生生爲三教之嚴師,世世爲佛仙之主宰。先文昌而司化,

佐伏魔而行權。黜陟過功,慈悲無量。開壇立極,司鐸萬天,刼刼

分神,下教塵寰。實上上禪善無量夀太虚天帝化身,其下界人

天,則正一顯佑真人。在天則治雷霆都省,在人則建萬法宗壇。

是真人者,扶教輔元,降魔䕶道,主都天之大法帝六合以高明

開壇立極,主教人天,世世子孫繼嗣心印。其于三百刼先,與帝

[02p043a

子同受

元始心印,五靈符命,記未來世,教法相濟。時則應號天真皇人。

其元省泰省,職雖統領在天,而濟度塵寰,乃其本願。今帝子既

内相玉清,外司採訪,與彼諸真,本無異願,事則同僚,相得益彰,

相輔益濟,其功德力不可思議。于是三省真君與三天真各越

班出,稽首長跪,異口同聲白

玉帝言:「惟

帝聖慈,膺選仙命,開壇立極,教育無窮。臣等至愚,本與選仙同

願。臣等至微,有難化度,還當左右資之。仰乞

帝恩,寵錫下臣,從欲以治,翕受敷施。三界萬靈,豈勝幸甚!臣等奉承

[02p043b] 

休命,謹當拜揚。」

玉帝乃告曰:「善哉,善哉!諸真同心,利濟兆生。諸真和衷,同寅協

恭。諸真懋哉!」于是三省真君與三天真,含真沐德,百拜謝

恩,翼翼復位。

玉帝乃出金符玉帛,龍章鳳篆,寳璽符書,霞箋丹詔,首簡純陽

真人。即復遍勅男女諸靈、神仙真士、文武神員,或正卿、或上卿、

或師相、或太極師、相或演教、或掌教、或總真、或經綸總真、或總

真大使、或璇璣大使、或侍中、或侍御史、或大監、或少監、或侍丞、

或保宸、或大夫、或學士、或選士、或吉士、或真官、或靈官、或將軍、

或力士、或上將、或使者、或靈𡚱、或玉女、或太真、或神女、或仙女、

[02p044a

或素女。凡兹男女,選仙受秩,以光明之巨細爲階,以統隸純陽

真人,且諭以咸體宏願,各于未來世,下降人天,現身說法,贊助

君王,普勷化育之慈旨。其餘分隷諸天,及諸府省院司,三山八

洞亦各普蒙

慈諭。爾時,純陽真人跪受琅[*],與諸選仙,各各恭敬仰覲

帝顔,百拜謝

恩,執簡而起。忽一帝君,號曰虚陀,越班而出,捧圭長跪,拱手加

額。而奏

帝曰:「下臣至賤,曩蒙

神母懿㫖,

[02p044b] 

元始真符,

天尊誥命,降夀天地,備守崑崙。復沐

聖恩,主持大法。今九天慶運,九地流滋,元圃九州,真人輩出。臣

憶三百刼前,

元始以臣法中隱語,付諸皇人。今選仙臣嵓,實文尼至真皇人

化身。臣愚願以靈[@],寄命選仙,傳流下世,以佐功行。臣愚未敢

擅便,伏望

帝恩,賜臣便宜。」爾時,

玉帝慈顔霽色而告虚陀帝君曰:「大哉斯奏!不亦善乎?子以慈

悲,憫念下民,故唘奏于我,子當復位。朕當唘光明藏,盡法以傳。」

[02p045a

于是

玉帝登命五老上帝,與四極真王、三官四聖、經筵法筵、侍宸聖

衆,翻演大藏經典,靈符神呪、及諸寶秘三教心印,羅列錯陳。而

告純陽真人曰:「帝子,惟塵刼其有盡,惟爾本願無窮。帝子慈悲

其喻朕爲窮刼萬靈計乎?惟帝子以玉清内相,兼隷天雷上相,

并領九天採訪司事。當勞德來真,匡輔翼直,以副

元始心印,以復修

神母懿旨。爾時,

玉帝説是語已,卽勑諸天帥將、萬法神君,及一切效靈將士,遍

與純陽真人分符剖劵。

[02p045b] 

玉帝親爲證盟。純陽真人復稽首無算,俯伏奏言:「惟

帝大慈,無量無邉。微臣縱叨

帝力,得圓本願,以度盡窮刼萬靈,亦何足報

恩于萬一。矧臣德罔克,民不依。臣惟日孜孜,思日贊贊襄哉!

玉帝曰:「俞往欽哉!于是,無量神王前齎

玉勑簡章符誥,及大琅[*],運諸藏寶,擁䕶純陽真人及諸僚屬,

各各拜辭而出。俄而,祥光頓湧,遍衝諸天。雲鶴盤空,金鈴四震。

千幢萬纛,上下飛騰。三冕九旒,自遥而集。雲車風馬,如矢脫弦。

鳳葢霓旌,飄揚闕外。鸞鳴鳳唱,龍戲麟盤。諸天寶花,繽紛而散。

珠光劍氣,出自斗牛。繼見九地開光,九天章慶。五星四曜,列宿

[02p046a

諸星,一切曹部,咸詣靈開真人。靈姿妙粹,瑞相端妍。秉太元碧

琳之圭,衣九光紅霽之帔,冠偃月金晨之冠,履天風朱光之履,

曳玉銖之袂,服海嶽之裳。五印凝丹,一劍橫素。上清五百珠吏

握蒼龍監兵之符,太微四六瑶仙掌金虎飛雲之印。十二溪女

騎玉鰲而跨金鯨,一九江神馭錦蛟而坐翠蜃。三官執籍,校天

地山海之圖;六丁操戈,守日月星辰之籙。四方列宿曹官簿注

吉凶,十二宫神將吏典持賞罰。左防觀而右䕶法,前飛遼而後

延精。金鉞橫霜,錦牙耀日。四帥麾節驅雷翁電母之羣,五嶽旌

旗奮風伯雨師之陣。九州社令把社稷城隍之書,八海龍君捧

龍蛇魚鱉之典。司命翼駕,典禁侍軒,簫鼓盈空,鈞天九奏

[02p046b] 

各屬,濟濟莊嚴,真人一一考按。旣畢,遣送神王,仍來金𨶔,復鍳

真人。放大光明,播于九宫,上映九天,下澈九壘,徧照九州,萬國

之地。𨶒浮世界之中,山窮水僻之鄉,幽野暗室之内,皆成金碧

靈寳元壇。雖穢濁惡䖏,盡成聖境。真人卽分其身,化無量身,徧

于是䖏。其諸僚屬,亦各化身相從,徧于是䖏。其六道四生,各就

所近而至,皆得聞言開悟。其三教種子,皆得心若明星,各發文

章,性與天道,轉相導引。其外道諸魔,溥加懾服,一切惡鬼、水怪、

風妖、孽龍、妖神、魑、魅、魍、魎皆,自皈依,化爲䕶法。仁風徧宇,道氣

充天。于是,

玉帝睹兹化工,而誥諸聖衆曰:

[02p047a

是教化主,歴運慈師,生浩刼前,運化古今,大悲大願,無等無倫,

妙號文尼至真皇人。

是光明藏大丈夫大慈明王大力醫王十方信應三界皈依六

道四生大慈父王。

是真種子孝悌王梅島飛仙蓬萊元鎮方丈嚴師道德至人太

上靈寶儒釋道人。

是功德身大藏王歴刼帝師九州慈度玉都師相檢校太師靈

寶天師元梵大帝。

是九天御史九嶷真人運元保命元夷真君。

是選仙首金仙領袖五雷判府九天採訪便宜使者降魔都督

[02p047b] 

元都啓化演政宗師,先天太極救苦大仙。

是東華帝子紫府王孫全真演教元應祖師神功無極至德無

名八洞元老文尼道君。

是虚中昌老三教綱維天曹逸史大洞真儒瑶池校録演教談

經六府總領孚佑元皇。

是中天聖師無上宫主竺國嘉賔梵天上輔北極元宰金蓮正

印三微秉鐸玉晨元精職理辰曜秉令璇璣九皇贊仰闡教真

人。

是雷霆教主靈寶真人九天演政三界行人持刼濟世警化主

人萬天司鐸純陽真廣慈尊。

[02p048a

是三十三天大法宫保金蓮臺上代佛揚化統領衆生扶理元

陽總督九關天騶律令華葢掌道大士龍沙會上元師。

是天雷上相玉清内相香林上宰蕭宇元臣欝羅妙應天寳侍

宸三會扶教無量度人靈運造化協元上帝。

是大乘文王尊勝大士雷天頂輪王菩薩圓通自在文尼真佛

東土廣化如來。

爾時,

玉帝說是誥已,諸天聖衆,各各歡喜,稽首回向,異口同聲,而稱

讚曰:

玉帝大慈悲,  光明以選仙。  選仙大願力,

[02p048b] 

普度諸人天。  應現徧幽延,  分身消塵刼。

神化不可測,  功德歎無極。  三教大師尊,

諸臣莫與京。  妙道若虚空,  巍巍難可稱。

時諸聖衆稱是讚已,與諸選仙各復稽首,歎福無窮,奉辭而退。

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巻中終

  讚

 金經二巻,奉誦周圓。

 靈開北上化洪宣,立極鎮中天。福徧幽延,功德歎無邊。

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三稱。

 

[02p049a

  讚

 金經二巻,奉誦周圓。

 上宫再講大成原,

 真聖悉莊嚴。

 聖治長年,䖏䖏樂

 堯天。

玉清贊化無上大天尊。三稱

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巻下

爾時,

文尼道君上奉

[02p049b] 

玉皇便宜恩㫖,在靈開真境金葢仙治無上宫中,與諸真人講

說三教大成之原,救苦度人之道。是時,雷霆五師,五方總領,二

祖八宗,司使院長,十直勘案都正都䕶、經法都籙,中宫鎮治,九

州糾察,三元巡案,二十八治宗師,二十八院院真,三十六曹總

案,二十四靖真宰,九州元壇、神仙聖衆,三元巡案十四萬衆,治、

院、曹、靖中無量衆真、翊駕都䕶,十二靈官,中宫五司十直靈官,

六十日直靈官,百八十衆萬法效靈神仙雲騎,俱已降生。復升

師師濟濟,恪恭莊嚴,清標建節,侍在側焉。爾時,

道君告諸真衆曰:吾膺

帝命,演政九天,救刼開化,經人間九百年于兹矣。仰叨

[02p050a

元始道力,

玉帝聖慈,

天母神光,

官人盛德,故得諸天景仰,大地欽崇,四海昇平,九州樂育。方方

闡教,䖏䖏開壇,睹諸種民,熈熈皥皥,三綱攸叙,天下太平,海隅

日出,罔不率俾。

聖君賢臣,治于無爲,靈瑞叢生,景運迭開,實化運之中午,適當

聖治之長年。爾諸真靈,昔承

帝訓,刼刼降生,現身說法,或法施于民,或以死勤事,或以勞定

國,或能禦大災,或能捍大患,皆生生累行,世世積功,濟度人天,

[02p050b] 

示人常道。今者安䖏天宫,同心司化,當知種草不齊,有教無類。

皇風蕩蕩,遍宇皆春,無不可化之民人,而入道莫先于敦本。夫

道之爲道,昭昭在人,性所同具,非由外鑠。乃先天一炁之宗㫖,

混元無極之根源。下世人民塵欲未滌,照心罔拭,未能體天地

之心,以立絳宫。崇道德之本,以資深造。苟不日疏其源,而旦塞

其流,必將習趨日下,詐罔日滋。故我

世尊,導以空禪,拔之幻海,

聖子首崇心學,率以真功。是知,道之立基,不外人心忠孝。出忠

入孝,則無䖏非心。居敬存誠,則無䖏非,天心合乎天,卽敦其本。

本旣敦矣,道基已立。夫道基旣立,則行無輕薄身,知愛惜。已斯

[02p051a

時也,功莫切于閑邪。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不有所閑,仍流妄

僞。妄則招釁,僞則欺天。須𡨴静其中,存心于正,不爲貪引;養氣

于平,不爲事奪。以心制心,則心不外馳;以性養性,則性無内違。

守天根之炁,煉月窟之精。體如明鏡,用如流泉。外無所蔽,内無

所遣。夫物不相䝉,何有于妄?欲不能牽,何有于偽?妄偽不生,心

性自明。心性不鑿,精神自足。于是,以未發之性,致之至中,内無

煩惱;以已發之性,致之至和,外無是非。意周身而不紊,心印性

以無違。炁有若無,神實若虚,犯而不較,愛之如遺。不浮游于榮

辱,不顚倒于事宜。任物物之紛錯,我自得夫樞機。于此而使善

不知爲,身不知脩,徒參心性,則心何以神?性何以明?神明未達,

[02p051b] 

何以入聖凡?兹下民?更當上達三元,下宏萬化。以清静爲基,以

無爲爲體,以存誠爲用,以柔弱爲守,以堅忍爲行,以精進爲心,

以决烈爲志,以廣大爲歸。視天地萬物無一不在我心性之中,

視天地萬物無一可爲我心性之礙。以我心之真浄,化天下之

貪染;以我心之克明,化天下之䝉昧;以我念之必忠,化天下之

迷罔;以我願之大慈,扶天下之急迫;以我願之大悲,救天下之

苦難;以我力之無怠,揚吾教之無邉。尤當不希陽福,不惑陰奸,

不縈物累,不畏剌言。惟以至誠爲本,挽天下于至善,則率自誠

以見性,自明以立教。不偏不倚,成始成終。斯可謂錫吾保極,得

吾心印者也。如識見未超,學力未到,僅知有道,而不知道之德

[02p052a

統乎天;僅知有我,而不知我之備萬物者,則末矣。故屏跡風塵,

逃名山水,棄絶妻子,蕭居蓬蓽,即有出世之心,而無出世之志

者也。若但配煉坎離,抽添鉛汞,動裏黄芽,静中白雪,此乃

太上一隅之傳。縱饒手眼,猶然中士。若言咒棗鳴雷,飛符噀水,

得一遇而行一事,救一病而立一功,使不以

太上好生之心爲心,則法固效矣,功固有矣。吾尚疵其力之未

廣,必也變通無礙,曲成不遺,乃爲得吾之心印。

道言:「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故㝠默有自然之宰,枯榮爲一

定之衡。誠不可爲,不可致,不可測,不可分之理也。世人罔識元

微,偏欲以妄勝天,以貪爭命,此無徃而不獲其悔吝者。夫天與

[02p052b] 

命,脩之猶播穀也,成之猶收稼也。田有肥磽,𡻕有豐歉,未可以

彼此而生異同,勉强而生悔尤。惟勤我耕鋤之勤,以任其自然

之穫,乃爲達者。凡兹下民,當窮理盡性,見機明决。知天道之惡

盈也,必先含之以虚知;人事之無常也,必先存之以退;知順境

之難繼也,必先本之以和;知事理之難能也,必先行之以慎;知

福分之難邀也,必先守之以足;知艱險之可慮也,必先權之以

變。怡怡然,不以得失而先後其心;坦坦然,不以窮通而損益其

節。乃爲通元深造,可以得我心印。若道未進乎高明,身先溺于

煩惱。將見萬緣在前,不能鎔之爲元,却盡化之爲孽。故道莫貴

乎自明,功莫切乎自省。炎炎者勿直任其性,滔滔者勿過溺于

[02p053a

情。養我之性,周流萬物;息我之情,茂對蒼生。夫烏可以先天之

真性,受制于物,以未鑿之良心受制于情。彼旡妄之魔,能蟯我

以動,不能撓我以静;無明之火,能滅我于濁,不能滅我于清。故

曰:「天地雖大,能役于有形,而不能役于無情。陰陽雖妙,能合于

有氣,而不能合于無心。總心之所至,氣即從之;形之所寓,情即

引之。人能置此身于太虚,化萬物于無有,過而不留,動而能定,

與物徃來,無縈無擾,何有于忿?何有于欲哉?凡兹下民,悟斯道

者,臣可無禍于朝,子可無罪于家。夫婦、昆弟、朋友之交,皆可無

過于倫理。不亷者,知分而不貪;不忍者,知和而不辱;不慎者,知

謹而無咎;不裕者,知足而能守;不柔者,知退而不觸;不節者,知

[02p053b] 

嚴而慎獨。脩此則水火不相違,行藏自安適。身世有時窮,飛歩

金闕。吾哀下民,初聞吾言,則進銳直前。歴之稍久,則怠惰廢弛。

或移情于名利,或惑志于讒言,或懷迷于色相,或憂慮于未然,

或紛摇于恚怒,或失守于情縁,或難堅于澹泊,或希效于旦夕。

所以至道日遠,珠璣莫剖。爲之者若牛毛,成之者如麟角也。吾

願窮刼蒼生;覺此身之有盡,知我極之可歸,立無限進心,發甚

深苦行,日用不舍,夢寐不違,造次如是,顛沛如是,行住坐卧亦

如是。處安常而警䇿,履險巇而加勤,乃可進見雲龍,吐吞舍利,

越上乘而登無極也。否則,徒廢青年,空嗟白首,縱入寶山歸而

[02p054a

空手。不觀千仞之木培之百年,接空之嶺奮于一簣。其間之艱

難辛苦,與反覆憂勤,吾安忍别其危微,而談其究竟哉!全頼九

州侍壇真衆,循循善導,提携斯民。斯民獲罪于天,吾與諸真共

之。爾時,

道君説是語已。忽一真君,號曰紫清,從座而起,稽首再拜白

道君言:

祖師大慈,

祖師大悲,哀矜下民,宣兹大訓。晜孫仰頼

元慈,備員提總。謹按四院八庫之所藏,自開壇迄今,大半籙傳

下土。竊鍳九州,以身體經、以經得道、以道行法、以法持身者,不

[02p054b] 

可多得。且有無知之輩,道德不盈簣,輙輕躁登壇。所補法銜,則

卿師使相;所召將吏,則千百姓名。徒取炫燿,不求靈騐。即有力

求靈騐者,以驅神附體爲竒,以移光入影爲妙,以影跡夢想爲

神,號召失儀,奏章誇誕,徒賈人見,不畏律嚴。晜孫竊念

太上作爲符法,特以付有道士,于不得已之事一行。原使代

天宣化,爲國救民,䕶道降魔,斡旋造化,無非遵道而行,不爲索

隱行怪,故陳章奏牘,所以開懴謝之門也。飛神馭氣,所以入朝

謁之路也;傳真度妙,所以襲真一之風也;陞秩登班,所以按薦

舉之法也;承流宣化,所以闡驅禳之教也;芟邪立正,所以崇清

静之道也。今舉世黄冠,不顧根本,妄發符印,觸怒鬼神。不知如

[02p055a

是行持,猶以赤體而㭮白刃。晜孫至愚,哀兹下民,以爲赤子入

井,誠宜憐憫。晜孫仰托

元蔭,上沐

帝恩,總領九天心印,職當曉以法律,力挽其流,以使盡歸

宗教。今幸逄法會,九州真衆咸侍

道前,晜孫得攄悲憫之忱,伏望

祖師俯爲印可,俾衆真普加警化焉。夫行法有大不易者七,有

深可畏者六,即如世俗澆漓,風教隳墮。迷迷相指,以盲指盲,此

則遇真師之難。文書謬誤,訣法乘舛,罡中落歩,咒中漏句,此則

得真法之難。科戒嚴明,條律警肅,難行易犯,迷真者多,此則奉

[02p055b] 

真戒之難。坌火焚和,滛風鼓善,正氣斵喪,元精彫敗,此則全真

氣之難。

上真威儀,神將服色,一念不純,方寸難思,此則存真想之難。

天神地祗,正直威嚴,監功建節,紏察毫,此則辦真心之難。朝

昏告急,寒暑請行,不敢苟財,愈當戮力,此則立真功之難。所以

爲大不易者七也。所傳法書符圖印訣,妄示匪人,必招風雷地

獄,鋒㦸裂體之報。所禀戒律,非時外色,輒有侵犯,必招灰池地

獄,火熖烙體之報。欽奉

三寳,朝謁

真靈,不知避忌,必招火綱地獄,風刀考身之報。

[02p056a

神將香火,朝夕不虞,號召失節,必招寒冰地獄,黄繩朿頸之報。

用心輕重,䖏事高低,或勤或惰,必招鐵丸地獄,犂牛耕舌之報。

行法旣顯,必有襯賄,多致貪婪,必招黒暗地獄,萬苦逼身之報。

所以爲深可畏者六也。以此七之大不易,六之深可畏言之,晜

孫雖安䖏天宫,猶爲聳肩縮頸心痛鼻酸,况茲下民。方寸未澄

澈者,豈知道之清静,訣法未靈騐者,豈知教之驅禳;言行未純

粹者,豈知法之薦舉;真偽未辨明者,豈知風之真一;形神未洞

融者,豈知路之朝謁;迷愚未警悟者,豈知門之懴謝。此乃不易

之理也。而志士有心願行道法,晜孫以爲必先悛心首過。然後

可以陳章奏牘,凝精聚神;然後可以飛神馭炁,鞭心學道;然後

[02p056b] 

可以傳真度妙,正心誠意;然後可以陞秩登班,盡心利物;然後

可以承流宣化,洗心潔已;然後可以芟邪立正。庶幾知難而易,

知畏而安,罪過不招,以希利濟,祖師以爲然耶,否耶?

道君曰:「子之言然,惟衆真廣布斯言。」于是,在會衆真,各各稽首

再拜領

命已。紫清真君復言曰:晜孫伏按法爲道之用,道實法之體。竊

鍳下民,不先務道而徒務法,故頗招顚殪操刀之患。晜孫原其

由來,皆因雜法開化,邪術橫行。或言採補,或言搬運,或言服食

藥物,或言擦摩導引,或言吐納,或言奪舍,或言燒煉黄白,或標

正㫖而以文隱義,或執偏見而以巧飾非。雖各部所傳,間含元

[02p057a

意,以引人入勝,不知舍路而徑,滋獘無窮。使智者見之以爲秘

訣,愚者得之以爲真傳。不揣寓意而習其文,遂致不顧天命,不

顧性道,或招法誅,或招病亾。且種種匪人,假圫教名,以便私欲。

誣拉得道真人,以爲憑證,以誑惑志士,以䝉蔽宗㫖。竟使真一

大丹之道,晦而不明。卽或有遇之者,亦心如玉石之無分,不知

何從何去。卽如

玉皇心印妙經,實道藏之至寶,人亦視爲具文,誦而不揣。以致

九州大地,億無一成,天生烝民,而魔死之,深宜哀憫。晜孫曩刼

降生,從師學道。晜孫師陳,陳師薛,薛師石,石師張,張師劉,劉師

祖師。晜孫之學,正

[02p057b] 

祖師脉脉心傳。晜孫惟從師辨惑。不染旁門,遂得片餉凝結,期

月成功。仰䝉

玉帝,嘉

祖師心傳妙道,

簡晜孫以

玉清演教。復䝉

帝選,登選仙首,遂握雷霆之權,秉樞機之政,總道法之要,開筆

籙之宗。更以夙願度人,仍屬

祖師以任斯職。晜孫童髫,何知自䕶毛羽?此皆

祖師聖聖相承之所賜。晜孫在世,亦深恐邪能蔽正,謹記師傳

[02p058a

要語,直言直筆,僭製《脩仙辨惑論》一篇,刋以傳世。復以舉世皆

惡其害已也,置而不傳。今從

祖師開化人天,謹當折衷

道前。帷願

慈悲俯賜證盟,表率世俗,以正人心,以辟邪説,以拒詖行,以放

滛辭。使大丹宗㫖,昭然于人天耳目之間,窮刼萬靈,豈勝幸甚!

于是,

道君閱是論已,而告諸真衆曰:「陳氏之子,其天人大導師乎。是

《辨惑論》者,真

太上之心傳,金仙之正的,聖門之玉匙,道㟁之金蹬。宜白氏子

[02p058b] 

秉鐸諸天,而應瓊琯先生妙號。卽此刋傳,功德已足繼邱氏子

而登選首矣。人能體此勤行,則法何難行?吾願亦何難滿?其文

簡切明該,與

《玉皇心印妙經》相爲綱目。衆真咸當諦聴,傳度人天,其功德力

莫可思議。」于是,紫清真君卽于會前朗誦,以宣其文曰:

海南白玉蟾,自幼事陳泥丸忽已九年,偶一日,在乎卷阿松陰

之下,風清月明,夜静煙寒。因思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遂稽首再

拜而問曰:「玉蟾事師未久,自揣福薄縁淺,敢問今生有分可仙

乎?」陳泥丸云:「人人皆可,况于汝乎。」玉蟾曰:「不避尊嚴之責,輙伸

僭易之問。脩仙有幾門?煉丹有幾法?愚見如玉石之未分,願與

[02p059a

一言㸃化。」陳泥丸云:「來,吾語汝。脩仙有三等,煉丹有三成。夫天

仙之道,能變化飛昇也,上士可以學之。以身爲鉛,以心爲汞,以

定爲水,以慧爲火,在片餉之間,可以凝結,十月成胎。此乃上品

煉丹之法,本無卦爻,亦無斤兩,其法簡易,故以心傳之,甚易成

也。夫水仙之道,能出入隱顯也,中士可以學之。以氣爲鉛,以神

爲汞,以午爲火,以子爲水,在百日之間可以混合,三年成象。此

乃中品煉丹之法,雖有卦爻,却無斤兩,其法要妙,故以口傳之

必可成也。夫地仙之道,能留形住世也,庶士可以學之。以精爲

鉛,以血爲汞,以腎爲水,以心爲火,在一年之間可以融結,九年

成功。此乃下品煉丹之法,旣有卦爻,又有斤兩,其法繁難,故以

[02p059b] 

文字傳之,恐難成也。上品丹法以精神魂魄意爲藥材,以行住

坐卧爲火候,以清静自然爲運用。中品丹法以心肝脾肺腎爲

藥材,以年月日時爲火候,以抱元守一爲運用。下品丹法以精

血髄氣液爲藥材,以閉嚥搐摩爲火候,以存思升降爲運用。大

抵妙䖏,不在乎按圖索驥也。若泥象執文之士,空自傲慢,至老

無成矣。」玉蟾曰:「讀丹經許多年,如在荆棘中行。今日塵浄鑑明,

雲開月皎,總萬法而歸一,包萬幻以歸真。但未知正在于何䖏

下手用功也?」陳泥丸云:「善哉問也!夫煉丹之要,以身爲壇爐鼎

竈,以心爲神室,以端坐習定爲採取,以操持照顧爲行火,以作

止爲進退,以斷續不專爲提防,以運用爲抽𣷹,以真炁薰蒸爲

[02p060a

沐浴,以息念爲養火,以制伏心身爲野戰,以凝神聚炁爲守城,

以㤀機絶慮爲生殺,以念頭動䖏爲元牝,以打成一塊爲交結,

以歸根復命爲丹成,以移神爲換鼎,以身外有身爲脱胎,以返

本還源爲真宗,以打破虚空爲了當。故能聚則成形,散則成炁,

去來無礙,逍遥自然矣。」玉蟾問曰:「勤而不遇,必遇至人。遇而不

勤,終爲下鬼。若此脩丹之法,有何證騐?」陳泥丸云:「初脩丹時,神

清氣爽,身心和暢,宿病並消,更無夢寐。百日不食,飲酒不醉,到

此地位,赤血換爲白血,陰氣煉成陽氣,身如火𤍠,行步如飛,口

中可以乾汞,吹氣可以煮肉,對影無心,如如不動。役使鬼神,呼

召雷雨,耳聞九天,目視萬里,徧體純陽,金筋玉骨,陽神現形,出

[02p060b] 

入自然,此乃長生不死之道,畢矣。但恐世人執着藥物火候之

説,以爲有形有爲,而不能頓悟也。夫豈知混沌未分以前,焉有

年月日時;父母未生以,前焉有精血氣液。道本無形,喻之爲龍、

虎,道本無名,比之爲鉛、汞。若是學天仙之人,須是形神俱妙,與

道合真,可也。豈可被陰陽束縛在五行之中,要當跳出天地之

外,方可名爲得道之士矣。」或者疑曰:「此法與禪學稍同。」殊不知

終日談演問答,乃是乾慧,長年枯兀昏沉,乃是頑空。然天仙之

學,如水晶盤中之珠,轉漉漉地,活潑潑地,自然圓陀陀,光爍爍

所謂天仙者,此乃金仙也。夫此不可言傳之妙也,人誰知之?人

誰行之?若曉得《金剛》、《圓覺》二經,則金丹之義自明。何必分别老

[02p061a

釋之異同哉!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何况人人具足,箇箇圓

成。正所謂「䖏䖏緑楊堪繫馬,家家門閫透長安。」但取其㨗徑耳。

玉蟾曰:「天下學仙者紛紛然,良由學而不遇,遇而不行,行而不

勤,乃至老来甘心赴死。于九泉之下豈不悲哉?今將師傳口訣,

鋟木以傳于世。惟此泄露天機甚矣!得無譴乎?」泥丸云:「吾將㸃

化天下神仙,苟獲罪者,天其不天乎。經云「我命在我不在天」,何

譴之有?」玉蟾曰:「祖師張平叔,三傳非人,三遭禍患。如何?」泥丸曰:

「彼一時自無眼力,又况運心不普乎。噫!師在天涯弟子在海角。

何况塵勞中識人甚難。今但刋此,散行天下,使脩仙之士可以

尋文採義妙理昭然,是乃天授矣。何必乎筆舌以傳之哉!但能

[02p061b] 

凝然静定,念中無念,工夫純粹,打成一片,終日嘿嘿,如鷄抱卵,

則神歸氣復,自然見元關一竅。其大無外,其小無内,則是採取

先天一炁以爲金丹之母,勤而行之,指日可與古仙並駕矣。此

乃已試之效騐。學仙者無所指南,謹集問答之要,名之曰:「脩仙

辨惑論」。」爾時,衆真聆是論已,各各歓欣,卽採紫清成句,爲世人

賀而讚歎曰:

一言半句便通元,何用丹書千萬篇?人若不爲形所累,眼前便

是大羅天。」

衆真俱讚嘆已,各復稽首,回向

道前。拜猶未起,忽聞元虚唱奉。仙樂盈空,鍚鸞和鈴之聲振于

[02p062a

諸境。俄而,紫雲下墜,天寶花飛,鸞鳳羣翔,獅麟率舞。俄而,金光

下注,旄節擁擠,珠輦寶輿,乘雲而出,侍宸捧

勅,典禁御函,百萬虎賁,導引

高明大帝、

慈悲大帝、

天醫大帝三大天真、蹡蹡而至,逕下中宫。于是

文尼道君,率諸僚衆,各各齊跪,俯伏聽宣。

太上開天執符御歴含貞體道金闕至尊昊天玉皇上帝勑曰:

蚩蚩下民,鮮克顧天。孑孑善種,念岐倚偏。朕不罔罪蒼生,祗爾

厥辟。厥辟宅師,旁資俊乂,永敬大恤。顧諟

[02p062b] 

神母,敷化洋洋,便宜警化,降祥降殃,設中民心。式敷民德,格于

上下。惟帝子奉若天道。建設僚屬,惟諸僚屬皆與帝子,共此大

願共此大力,共此大功。朕無私覆,惟有功烈于民者,則寵錫以

旌。朕今多爾前功,叙欽爾眾,特命三省彙集金經玉科,大告誥

于靈開,以大賚爾衆。真香火于下土,使方方供奉,䖏䖏欽崇。惟

帝子悉喻朕命,惟衆真咸體道心。恊裨道化,欽哉毋忽!

爾時,

三大天真恭宣

勅已,侍宸典禁,出大金函并諸寵錫。

文尼道君率諸僚屬,百拜謝

[02p063a

恩,恭敬領受。卽隨

天使逕上

彌羅,百拜朝

天而上奏曰:臣嵓不德,重膺

帝簡。開化迄今,已𡻕星九百餘週。雖歴經採訪億萬千衆,上貢

闕下兩遘

選仙。臣孫䖏機、玉蟾,逓登選首。餘各普䝉

天選,此皆仰頼

聖恩。不遺下體,是亦諸臣之行力。于臣何功?若夫六道四生,臣

究未能全度,時臣嵓之辜。迺䝉

[02p063b]  

勅奨,謂多前功,且賜經科,顯臣本行。臣實惶恐,無旣。臣屬衆僚,

皆臣同選,均承

恩㫖,叠降人天,現身説法,贊䕶君王,普勷育化。洵稱上體。

聖衷,下完本願。今得安䖏天宫,分神恊化,其銘心感激,雖窮刼

盡神,猶將謂未報

天恩于億一。今更悚叨

大賚,咸賜香壇,以鼓舞臣僚。臣與衆臣,惟願刼刼生生,恊勷

帝治。度彼蠢靈,咸完

天賦無一沉迷,以對揚

天尊休命,謹肅陳表謝。百拜以聞。于是

[02p064a

玉帝覧斯奏已,慈顔霽色,而告

文尼道君曰:帝子,惟兹下民,普恊于,中鮮干予正。四方風動,國

泰民安。惟帝子與諸真之休。帝子克勤于功,克顯于道,不自滿

假,成允成功。朕故懋乃德,嘉乃丕績。帝子,今爾大法濟于下土,

而内庭天政又資帝子相之,神霄旣湏判令,大羅復頼裁成,而

下土文衡,還當磨勘。其六道四生,一有不悟道,帝子則又曰:「時

予辜」,帝子勤哉!帝子上下三界,周歴十方,億億化身,以勤天職。

朕當與帝子權,俾帝子指揮如意.如朕親臨。爾時,

玉帝卽出金令,徧召天罡太乙、雷霆雨暘、璇璣樞機、靈寶四將、

行醫二將、掌雷五將,復召先天主將并其部屬,及一切直符大

[02p064b] 

將,暨元圃二十四大天將,各重勅以贊䕶立極之㫖,承符即應,

聞召即来,一如

金令。復勅九陽上將,飛天㨗將,率領無量神王,金剛力士,輪日

陰陽,以鍳䕶宗壇,以巡䕶九州元壇。時諸帥將,各各欽領

玉勅已。

玉帝復告諸帥將曰:凡兹下民,有能受持如此《心印集經》,子等

覆䕶其身,如䕶已身。凡有祈求,俾如所願。其自命爲上士者,錫

以代天宣化、爲國治民、效如其願之福。自居爲中士者,錫以文

章華國、詩禮傳家、没名不朽之福。自分爲下士者,錫以聰明智

慧、安樂康𡨴、患難不侵之福。其有國王大臣爲民利濟持誦是

[02p065a

經者,錫以風調雨順、物阜民康、境土清平、萬民頌德之福。其有

皈命元門專志上昇持誦是經者,錫以脩真有路、進道無魔、福

縁善慶、行滿功圓、元祖同超之福。其皈命符法專力濟人持誦

是經者,錫以摧邪輔正、轉禍成祥、即時應騐、威震羣魔之福。其

或一切星災命厄或疾病或水火或盗賊或刀兵或求嗣息或

求種種福縁持誦是經者,錫以災消厄觧、多福多夀、多男子之

福。其或素行本惡忽使遷善矢心懴悔持誦是經者,錫以赦罪

注生、一切邪縁不敢凑近之福。其或煉度宗親普資魂爽持誦

是經者,錫以地獄觧圍、天堂引慶、上資九祖、下蔭九孫之福。何

以故?其能持《心印集經》者,卽知以心行道,以道持身,必能行如

[02p065b] 

是功,必能獲如是福。要知此經,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人能則天之經,因地之義,以順天下,其身卽帝子身也,卽朕身

也,卽道身也,即道藏功德身也。其能欽奉帝子,朝謁真靈,久而

不怠,自然道炁霞蒸,邪縁雲散,功崇德盛,爲庶民師。是經功德,

雖竭河源稱讚,難窮其功德力。正復如是,其有暴慢不仁,毁諸

經教,不自力學,叛道怨師,當隨其過大小,刼刼降罰,苦惱無窮。

罪報未盈,雖遇

覃恩,不通懴悔。朕于十二月十二時,常遣闕下神將,下巡人天,

行罰布災,帝子亦不得慈悲蔭庇焉。帝子其有立願行善,而應

遭命刼者,帝子即上咨

[02p066a

璇璣府。府有億萬神将,主直十二月十二時玉扎。帝子扎以咨

斗,當随其願之大小,增禄延齡,俾其善願,皆得成就。何以故?天

下多一日善人,卽多一日利益。其有謗道叛教,巧惑衆生,作種

種惡,不顧天理,不畏王法,帝子扎以咨

斗,當随其惡之大小,奪禄减筭,顯犯法誅,復加冥責,或肆其毒

而厚滅之。以其頑靈,永禁寒冰。其有寶佩是經,自度度人,或轉

轉施送,或爲愚民方言觧説,開悟一切,如此等人,是與帝子同

化度心,卽得稱爲靈寳真人,其功德力不可思議。凡兹下民,聞

經鼓舞,智者志心受持,愚者鋪設是經,稱九天號,㸃字而拜,其

所受福利,不止無量恒河沙數。其有寡于智慧專心持誦是經,

[02p066b] 

于行止坐卧。䖍誦大洞玉章,及黄華,及隱語,造次不失,心與神

會,或七日,或九日,或七七日,或九九日,或百日,或百四十日,或

百八十日,或二百一十日,或二百七十日,或三百日,卽得心開

靈悟,于其經史,覧無遺義,繼復信心不退,當得信口經綸,信筆

珠璣,人人寶奉,證大文明。其或妖魔纒擾,鬼恠作祟,或本人或

眷屬或延道侣皈神,帝子潔壇焚香,繕申章奏,體誦是經,繼復

供奉是經,當有無量神王金剛力士,在在擁䕶,一切邪靈自然

消滅。更能奉行不怠,當得法體圓靈,或偶發聲或偶行動,鬼神

欽仰,魔道消鎔,其威神力不可思議。其有傳度弟子,而恐其不

克保受,則先付黄華一篇,命其行住坐卧專䖍默誦,純心反照,

[02p067a

然後付以全經,使其體誦自得,願力堅固,精進無窮,越上乗而

登聖境,六通具足,三教圓明,其光明力不可推測。帝子,是五方

三元符命,是平天成地,和洽五行。今法運至汝,當唘傳下土,鎮

馭五行,永保塵刼。使棲仙宅靈。帝子,汝于龍漢初年,恭奉

玉清神母元君懿㫖,陶鑄凡民。經五百刼,即得同寰一性,同覺

一光。今古、古今,本無異局,帝子當作如是觀。帝子自克圓如是

願。帝子,今汝往返演汝政,敷汝功,恊于皇極,咸中有慶。惟爾衆

真,其簡懋爾猷,用憲顯爾大願。帝子其諧爾衆僚,允治九天,載

采采凡民于在位。時諸帥將神君各亦稽首領

命。

[02p067b] 

文尼道君復百拜謝

恩,跪受

金令,恭率僚衆、文武神員,各各稽首奉辭而退。咸詣

靈開,

道君復登上座,而告諸真衆曰:此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将見

吾願不速而成,吾化不嚴而治。長年

聖治,永慶昇平,海晏河清,萬民熈皥,以仰副

神母

元始

玉帝無量度人之慈諭。特憫吾心印,昭昭在人間。哀此下民得

[02p068a

心印者,或寡矣。爾時,

道君發是嘆已。在㑹真衆,各各含悲俯仰妙道,而發願曰: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當心誠意切,畏俗懷真,磨礱智慧,保惜精神。守龍

游之静定,戒蝸角之浮生。永持勿失,可以入聖。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當得失勿累,寵辱不驚,不以細事而苟,且不以難

事而因循。于人無嗔怒,守已自精誠。戒之勉之,自然登真。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事親克孝,治家克勤,竭力盡敬,婉色怡聲,出入必

[02p068b] 

告,疾病惟謹。不以艱難而失節,不以狂暴而輕身。勤勤夙夜,斯

爲務本。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視他人之父母,猶已之父母;視他人之得失,猶已

之得失。誠可達乎孝孝,可達乎誠。執于爲已者,無真不妄;切于

爲人者,無妄不真。秉之久久,自度度人。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隱居克堅其志,顯達克致其道。勿以富貴而喪節,

勿以貧賤而累心。噐量惟宏,雖大行而不加;操脩惟謹,雖窮居

而不𢰺。夕惕朝乾,守之自正。

[02p069a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當洗滌彌堅,毋堕炎魔之刼,操持匪懈,直臻真一

之階。萬事何心,入孝出忠爲本領;一身無障,内仁外義作干城。

生死兩端,圈中幻影,仙凢同轍。實際真憑,不阿邪見,而成至人。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言有餘而勿輕于口,氣不足而勿苦于神。輕于出

者,禍必大;忘乎入者,病必深。謹之在口,慎之在身。恒行不輟,道

炁自存。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息爾三昧,堅爾一誠。勿因氣怒而亂性,勿因外喜

[02p069b] 

而溺情。懲忿則真火自降,窒慾則真水自升。水火旣濟,始可長

生。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脩煉中庭,如

帝臨

天鑒。相在爾室,如龍見雷聲。勿自欺于衾影,勿遺摘于鬼神。俯

仰無愧,乃爲自明。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静而生慧,三教合;一慈而能廣,萬物同仁。不以私

智而争岐路,不以浮游而致傷生。大功勿伐,小過必𤯝。終身誦

[02p070a

之,可以希聖。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知夙緣之深重,要保性根;知今生之汚穢,要種善

因。見聞非易,勿恃才而矜能;

天神洞鑒,勿喪德而敗倫。知往察來,利用兢兢。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身淪塵刼,未易超升。知用恩于害,無庸棄妻子于

等閒;知用害于恩,莫繫戀兒女于一切。澹泊所以明志,貪欲必

致傷生。志于道者,端以自明。

願我衆生得

[02p070b] 

九天心印者,脩持有候,沖舉有衡,守定慧于水火,任顛倒于乾

坤。母好竒而窮搜幻術,母欲速而輕怨師尊。廣積陰功,自來福

報。堅持正論,必獲飛昇。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保精固氣,混煉元神,守至道而待逄縁,會重真傳

而勿示匪人。

帝之所寶,惟德非情;

道君開化,爲度衆生。知此宗㫖,元亨利貞。

願我衆生得

九天心印者,孝弟以敦本,忠信以居心,勤儉以守已,寛厚以與

[02p071a

人,忍辱以消禍,善養以厚生,仁慈以及物,知足以操存。以此八

寳,供養

三清。

爾時衆真發是願已,各各稽首,遥禮

玉皇,奉辭

道君,而歸其職。

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集經巻下終

  讚

 臣今徧誦三巻金經,香壇處處盡朝真。心印度羣生,徧宇皆

 春,悲願感洪深。

[02p071b] 

大聖興行妙道大天尊。三稱

  此處接誦

 神咒,或三遍、七遍、九遍,或至七七遍、九九遍、或百遍,或百單

  八遍,或跪[*],或立誦,或繞壇念俱可。

 

玉清贊化九天演政心印神咒

唵,缽囉ㄌㄚˋ,缽囉,三缽囉,三缽囉,印尼野,彌輪陀尼,含魯,含魯,哲利予,哲利予,哲利予,娑訶。唵,捺麻薩曼怛ㄉㄚˊ,勃荅喃啊,缽囉缽囉缽囉,諦曷怛,設薩捺喃,怛的牙,怛的牙,怛的牙,塔,唵,渴,渴,渴兮,渴兮,吽吽,撮辣撮辣,缽囉缽囉,缽囉撮辣,缽囉缽囉,缽囉撮辣,諦實吒,諦實吒,諦實吒,諦實吒,諦實吒,諦實吒,實致哩,實致哩,實致哩,實致哩,實致哩,實致哩,厮波厮波厮波吒,厮波厮波厮波吒,扇定孤嚕實哩實哩,實哩耶,莎訶,唵,摩利支𠴏莎訶,奄利牛,奄利牛,利牛奄,奄利奄,奄利牛牛,莎訶。//

 

白主誦經已竟,皈依如願。

 

    稽首皈依

無上道,願衆生。世世生生皈神體

大道,一心回向

無上道寶大天尊。

 

    稽首皈依

無上經,願衆生。世世生生皈命持

妙經,一心回向

無上經寶大慈尊。

 

    稽首皈依

無上師,願衆生。世世生生皈身事

聖師,一心回向

無上師寶大慈尊。

 

  旣申回向,如願奉行。

 

THE 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