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淵源道妙洞眞繼篇開章

淵源道妙洞眞繼篇開章
 
[]
或問經絡 劉子曰
貴哉人躬 手少陽三焦經絡 病證 源流 掣治
〇躬逢其盛者 言有盛會
〇此特嘉也
〇言手少陽三焦之氣 盛大的聚會 特別值得觀照
〇如何品味觀察三焦氣
〇這是氣血運行先要掌握的第一個重點
〇不識三焦 即不知聚會之情大
₡₡
〇所謂情者 說文曰。 。人之陰气有欲者。從心。青聲。(疾盈切)←
〇說文解字義證云(義證3202齊魯889
易。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楚詞九章。情與貌其不變。注云。志願爲情。  參同契。性主處內。立置鄞鄂。情主營外。築垣城郭。  陸機演連珠。情生於性。非性之適。故性充則情說。  賀瑒曰。性之與情。猶波之於水。靜則是水。動則是波。靜時是性。動則是情。←
有沒有看到
情僅是動
情僅是性充
情僅是頭面(鄞鄂ㄧㄣˊㄜˋ)氣血的營造
這嘉會跟三焦氣穴是搭在一起的
不動陰氣之欲
那氣血從何而來
情不大不悅
活水源頭枯竭
那命休了
性又何在
人之陰气有欲者者。廣韻引作人之陰气有所欲也。本書魄。陰神也。書仲虺ㄏㄨㄟ之誥。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傳云。無君主則恣情欲。必致禍亂。周書文酌解。民生而有欲。文子。人之情欲平。嗜慾亂之。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又云。小人樂得其欲。注云。欲爲邪辟也。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孝經援神契。性者魂之使。情者魄之主。情生於陰以計念。性生於陽以理契。淮南原道訓。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神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誘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故達於道者不以人易天。外與物化而內不失其情。高注。謂不失其無欲之本情。白虎通。情性者何謂也。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人稟陰陽氣而生故內懷五性六情情者靜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稟六氣以生者也故鉤命決曰情生於陰欲以時念也性生於陽口以就理也陽氣者仁陰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漢書董仲舒傳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申鑒雜言篇或曰仁義性也好惡情也仁義常善而好惡或有惡故有情惡也曰不然好惡者性之取捨也實見於外故謂之情爾必本乎性矣仁義者善之誠者也何嫌其常善好惡者善惡未有所分也何怪其有惡凡言神者莫近於氣有氣斯有形有神斯有好惡喜怒之情矣故人有情猶氣之有形也善有自黑神有善惡形與白黑偕情與善惡偕故氣黑非形之咎情惡非情之罪也易稱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是言萬物各有性也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是言情者應感而動者也昆蟲草木皆有性焉不盡善也天地聖人皆稱情焉不主惡也又曰爻彖以情言亦如之凡情意心志者皆性動之別名也情見乎辭是稱情也言不盡意是稱意也中心好之是稱心也以制其志是稱志也惟所宜各稱其名而已情何主惡之有故曰必也正名又云凡陽性升陰性降升難而降易善陽也惡陰也故善難而惡易縱民之情使自由之則降於下者多矣後漢書張衡傳夫情勝其性流遯忘反豈惟不肖中才皆然注云性者生之質情者性之欲性善情惡情勝則荒淫也周書蘇綽傳人受陰陽之氣以生有情有性性者爲善情者爲惡北史李公緒傳古人有言性情生於慾又曰人之性靜慾實汨之然則性也者所受於天神識是也故爲形骸之主情也者所受於性嗜慾是也故爲形骸之役由此言之性情之辨斷焉殊異楊愼曰劉晝言烟生於火而鬱火者烟也情生於性而害性者情也李善曰性者本質也情者外染也易曰利貞者性情也王弼注云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字義云寂然不動爲性感而遂通爲情然感有不同通亦有異感而中節則是性其情感而乖戾則是情其性羣動息而夜氣清與秋冬歸根復命無異故曰利貞者性情也←
情欲不是不好
而是要主而導之
那一種悅性是宜適不傷和氣的
所謂不失其無欲之本情
反己安樂 一團善氣 不是邪陰
那就對了
Δ
大矣道運妙眞自古及今故善言古者必
有證於今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惟天之
節氣一十有二人之經絡以應之周天度
數三百六十有五人之氣穴以應之言人
之九竅五藏十二節謂手足陰陽各三焉
皆通乎天氣時乎斗柄方回寅之泰卦律
中太簇肇當孟春之月古以子爲元今以
寅爲首則天道南行其象在上爲人馬宫
在下爲燕其氣專在人之三焦三焦者决
瀆之官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言
心與肺同處上焦上焦如霧次肝與脾共
處中焦中焦如漚又其次腎位處下焦下
焦如瀆三焦者水穀之道路神氣之終始
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口上主内而
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直兩乳間陷者
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
穀其治在臍旁曰天樞下焦者在臍下當
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濁主出而不内以傳
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名曰三焦其府在
氣衝氣衝在腹臍下横骨兩端鼠鼷上同
身寸之一寸動脉應手三焦六氣變化但
諸脉皆所出爲井金關衝二穴在手小指
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所流爲滎水液
門二穴在手小指支指陷中所注爲腧木
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間三焦
俞在第十三椎下兩傍三焦之募在臍下
同身之寸二寸名曰丹田所過爲原陽池
二穴在手表腕上陷中以諸經絡皆以俞
爲原在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諸
經之根本爾故名曰原所行爲經火支溝
二穴在手腕後三寸兩骨之間每夜乾時
人氣所在手少陽三焦經堅者爲經及乎
亥時人氣亦在三焦絡支而横者爲絡甲
主左手之少陽其氣在膽屬中焦寅者正
月主左足之少陽及乎人氣在左亦在於
肝所入爲合土天井二穴在脉外大骨之
後肘上一寸陷中三焦手少陽之脉起于
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出
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
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
下膈循屬三焦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
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上焦者在心
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
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
者在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
臍傍臍下一寸名曰三焦下焦者在臍下
當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濁主出而不内以
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名曰三焦其府
在氣衝幾乎丹田上焦募也在臍下同身
寸之二寸
上焦虚寒論曰三焦如霧其氣起於胃上
口並咽已上貫膈其氣虚寒則令人精神
不守引氣於肺欬嗽語聲不出膈寒之病
生焉
上焦熱結論曰上焦在心下其氣起於胃
上口並咽貫膈有熱則喉舌乾燥口氣面
赤胷膈否滿之病生焉
中焦虚寒論曰中焦如漚者以其在胃中
脘不上不下主腐熱水穀本胃脘之陽氣
温乃能腐化水穀之精灌養周身若寒客
中位則胃中冷胃中冷則飲食不化腹痛
飧泄霍亂吐利治法宜温補之
中焦熱結論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
下主腐熟水穀其氣和平能傳糟粕蒸津
液變精微上注於肺通於榮衛如熱在中
焦則爲堅故其氣實則閉塞不通上下膈
絶熱則身重目黄目甘脾癉之證生焉
下焦虚寒論曰下焦如瀆其氣起於胃下
脘别回腸注於膀胱主岀而不内以傳道
也其氣虚寒則津液不固大小便利不止
小腹痛不欲聞人語如三焦俱虚上焦虚
則引氣於肺中焦虚則生寒腹痛洞泄便
利霍亂下焦虚則大小便不止津液氣絶
寒則補於腎然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
所終始也其處雖異其原則一故有俱虚
之病治宜温之
下焦熱結論曰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
口主分别清濁出而不内以傳道也又下
焦如瀆司决壅泄其氣實而有熱則津液
内燥傳道不利由是有氣逆便難胃脹嘔
噦之證
三焦統論曰三焦有名無形主持諸氣以
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降水穀往來皆待
此以通達是以上焦在心下主内而不岀
中焦在胃脘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主
分别清濁出而不内統而論之三焦者上
合於少陽岀於關衝關衝者在手小指次
指之端是手少陽經也太陽絡也故三焦
氣盛爲有餘則脹氣滿於皮膚内輕輕然
而不實或小便濇大便難大便難者由五
藏不調陰陽偏有虚實謂三焦不和則冷
熱并結故也是爲三焦之實也則宜以嘻
掣之掣音導三焦之氣不足則寒氣客之
病遺尿或泄利或氣滿或食不消是三焦
之氣虚也則宜以勞宫二穴抱一關元而
温之兼閉口屈舌食其胎津可也勞宫二
穴火也在掌中央動脉下以屈無名指取
之關元者小腸募也在臍下同身寸之三
寸足三陰任脉之會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