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准易繫辭篇

准易繫辭篇

Δ

乾轄其始,坤括其終;蕞爾之形,易行於中。//

>>>管理統轄<<<地域地段

好像一開頭是乾始

管理統轄的卻是地域地段

它始的域段歸乾管

括結終了的域段歸坤管

似乎都是形而下的有爲法

 

【易繫辭下傳】動而不括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There is nothing to fetter or embarrass his movement; and hence, when he comes forth, he succeeds in his object. The language speaks of movement when the instrument necessary to it is ready and perfect.

沒有什麼能束縛或使他的運動難堪(窘迫其形):因此,當他出來時,他成功地在他的物件。當樂器所需的工具準備充分時,語言就說明了運動。

不動聲色的挪移

一時也察覺不到

雖是有作

而實際呈現出來的是無爲

不聒噪

諠動

軸動兩極無人能感

<<<天地之大乾坤定之

 

侣侶>>>徒伴也

伴奐爾游>>>縱弛也<<<胡作膽大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說卦: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範圍天地

繫辭上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爲物,遊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

各有始作終了

卻是蕞爾不起眼

不起眼>>>不容易察覺

然坤乾有括轄終始之孕味

故能括囊天地

盡性至命

神无方易无體

恣慾縱弛而無傷

曲成萬物而不遺

故金丹逆法也

易行乎其中矣

 

另類奇文

怎麼有人會寫出這種文章

 

[第一段]

.0

抱黄子(道士張抱黄,祥符中年已七十餘,至岳麓訪隱者周成不遇,見橋人秀水黎白,授以此書)曰:

秀水黎白之內八卦繫辭

內八卦不動爲地是先天

外八卦左旋而動是後天。

 

.1

首有七竅,體有四肢,乾坤定矣;

乾轄其始,坤括其終,貴賤位矣;

陰下而六,陽上而九,剛柔斷矣;

覺以陽開,瞑以陰闔,吉凶生矣;

純陰索男,純陽索女,變化見矣。

.2

九竅相蕩,五藏相通,六府相須,三宫相統,八卦相扶,五行相照。

.3

權之以長男,運之以少女,狀之以老翁,名之以姹女,弱之以嬰兒,和之以乳母。

.4

耳目樞要,口鼻輔助,津液調和,骨髓堅固,藏府光明,神魂擁護。

.5

陽老成父,陰老成母。//

 

[第二段]

.1

地出醴泉,天降甘露。

.2

火生於木,金生於水。

.3

得生於神,失生於鬼。

.4

神升天文,鬼入地理。

.5

木者火之母,水者金之子。

.6

二木成林,兄弟也;二火成炎,姊妹也。

.7

木者金之妻,水者火之夫。

.8

火作鉛宗,水爲汞祖。

.9

鉛以易知,汞以簡能。

.10

易知則鉛歸,簡能則汞歸。

鉛歸則有親,汞歸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易簡得,則天上之室立矣。

.11

是故仙人以身觀卦,以性觀藥,日月相催,風雨相薄,蒼虬捧爐,飛廉鼓橐,丹光瑩然,金精閃爍,融而爲川,結而爲岳。煉氣焉,而分清濁;繫辭焉,而明生死。陰陽相返,而權變化;晦明相推,而循晝夜;水火相奔,而定高下。

.12

是故震者動也,青龍之象;離者麗也,朱雀之象;兑者悅也,白虎之象;坎者陷也,玄武之象;巽者順也,騰蛇之象;艮者止也,勾陳之象。

.13

是故仙人所居而安者,青龍之宫也;所樂而玩者,白虎之乘也;所開而游者,天之閽也;所閉而掩者,地之扃也。

.14

是故左則觀其龍,而安其東;右則觀其虎,而玩其西;南則觀其日,而安其午;北則觀其月,而玩其子。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第三段]

.1

木者甲乙,火者丙丁,水者壬癸,金者庚辛,土者戊己。

.2

寅卯者,賊夫土者也;

巳午者,賊夫金者也;

申酉者,賊夫木者也;

亥子者,賊夫火者也;

四季者,賊夫水者也。

.3

是故

列其耳者,存乎艮;

分其目者,存乎坎;

辨其鼻者,存乎震;

驗其口者,存乎兑;

陰之泄者,存乎離;

陽之漏者,存乎巽。

.4

是故身有上下,氣有消長,性有堅虚,物有衰旺。//

 

[第四段]

道也者,各指其所之;德也者,各指其所爲。性與天地準,壽與天地齊,法與天地并。是以知天地之根,識父母之慾。父之精爲魂,母之血爲魄。魂勿遣散,魄勿遣離,故上以認其天機,下以洞其人謀,享金石之年齡,變金玉之肌膚者乎!.耳之失艮,故不聞;目之失坎,故不見;鼻之失震,故不嗅;口之失兑,故不言;泄之失離,故不走;漏之失巽,故不食。是故日有魂,月有魄。

  

[第五段]

經天緯地之謂文,一陰一陽之謂道。炎之者火,潤之者水;暖之者就燥,次之者就濕;命之者同聲相應,蒸之者同氣相求。順而藏之日潛龍,明而睹之日見龍,悅而豢之曰人龍,呼而走之日躍龍,浮而登之曰飛龍,高而上之日亢龍。六龍乘時而不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長矣,小人之道消矣;上下交通而志行矣,天地相感而物生矣。

  

[第六段]

顯諸聖,藏諸用,凡煉陽而消陰,真水之用生矣,真火之用妙矣。生卯之位,真火也;生酉之位,真水也。火胎之位子,水胎之位午,西側之位日,束殘之位月,傾西北之位者乾,闕東南之位者巽。乾終上九之位艮,坤終上六之位巽。絕於巳者之謂逆,絕於亥者之謂順。龍虎相從之謂仙,陰陽不測之謂神。以言乎天則不壞,以言乎地則不陷,以言乎火則不滅,以言乎水則不竭,以言乎木則不朽,以言乎金則不消。夫乾,其閉也純,其開也真,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閉也平,其開也靈,是以廣生焉。耳以配甲戌,目以配甲子,鼻以配甲寅,口以配甲申,泄以配甲午,漏以配甲辰。道之微矣乎,仙人所以用而治性也;道之寂矣乎,真人所以取而存命也。性治則空,空則清以效天;命存則通,通則靈以法地。天降甘雨,地長草木,山澤通氣,龍蛇起陸。父母結形,道運乎其中矣;日月變神,道滋乎其中矣。鉛汞存存,性命之門;龍虎綿綿,性命之原。仙人有以見上丹田之明明,故謂之上清;有以見中丹田之熒熒,故謂之中清;有以見下丹田之凝凝,故謂之下清。玄武之上關,不可開也;勾陳之中關,不可闢也;青龍之下關,不可闡也。白虎之上尸,不可養也;朱雀之中尸,不可留也;騰蛇之下尸,不可畜也。閉之而內靜,啟之而外動。啟閉必彰乎變化,變化以定其性命。嗚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汝摩之。論曰:真人降其龍,而出其神劍,則千里之外應之,瓦其邇者乎!伏其虎,而舉其神燭,則萬里之外從之,況其邇者乎!.劍降其龍,燭伏其虎。龍虎者,神仙之車駕也;車駕之就,昇天之主也。神仙者,龍虎之門戶也;門戶之通,則出入之機也。同人先號眺而後笑。論曰:從凡入聖,仙人之徑;自地昇天,真人之綠。龍虎同心,天地爲金;水火相薄,長河成酪。不出戶庭,無咎。論曰:三惑之生也,六蔽之階也。聞淫哇之聲,則失聽;視華美之色,則失明;嗅香馨之味,則失思;多發語言,則失志。陰動則失真精,陽散則失元氣。是以真人包括而無用,謹密而不出也。耳目誨惑,口鼻誨貪,淫慾誨衰竭,思慮誨煩亂。鬼神之所闢,盜賊之所招也。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變化,而動鬼神。

  

[第七段]

論曰:金丹之術百數,其要在神水華池;神仙之術百數,其要在抱一守中。坎以象水,震以象木,兑以象金,離以象火。四象爲藥,二氣爲爐,煉之而後虚,服之而上升也。竅數九,藏數五,一身相得,而各有合;七情既立,而各有成;萬物藏用,而各有喻;千神內扶,而各有守。天數順行,地數逆取。白金之錄,青玉之符,黑水之契,朱火之圖。此可以脫塵世,而入層霄者也。炎帝之宅乎午,黑帝之宅乎子,青帝之宅乎卯,白帝之宅乎酉。初陽起,純陰必當天地之曆,引龍虎之精也。是以四神入鼎,九變成丹,赫而養之,流而納之。

  

[第八段]

凡人之氣,有仙人之道四焉;凡人之身,有仙人之本五焉。不治其性者,實而不空,泥而不通;不保其神者,離而不合,呼而不答;不愛其生者,泅而不清,作而不寧;不修其心者,病而不愈,弊而不補。故日凡人之氣,有仙人之道四焉,此之謂也。以金德者,尚乎肺;以水德者,尚乎腎;以木德者,尚乎肝;以火德者,尚乎心;以土德者,尚乎脾。是以仙人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其棄色也如泥,其節情也如遺,其保淳也如痴,其養志也如龜。至精不失,以保乎肺居於金堂,非天上之白精,其孰能與於此乎?疾雷破山,大風振海,音樂遏雲,鈴鼓動地,巍然自安,超然獨處,外聲不入,以保乎腎居於珠宫,非天上之黑精,其孰能與於此乎?大不見於太山,細不見於秋毫,文不視於秀麗,目不視於粉黛。黑白若不分,是非若不辨,眾人之皎皎而已;獨昏昏,眾人之彰彰而已。獨冥冥,徹然內鑒,志光不散以保乎心居於丹臺,非天上之赤精,其孰能與於此乎?不耽五味,不嗜八珍,不畏洪水,不憂大旱,偉然似有華筵之嘉般,茫然似有沃田之嘉穀。無思也,無爲也,無去也,無就也,豐然不瘦,怡然不飢,不思不動,以保乎脾居於玉房,非天上之黄精,孰能與於此乎?不言而信,不笑而樂,惟神也不疾而速,惟體也不嚴而治,至樂無聲,以保乎肝居其瓊樓,非天上之蒼精,其孰能與於此乎?故曰凡人之身,有仙人之本五焉,此之謂也。

  

[第九段]

耳初六,目初二,鼻六三,口六四,陰六五,陽上六。凡人也,死之根也。陽初九,陰九二,口九三,鼻九四,目九五,耳上九。真人也,生之根也。視龍之形,鱗而青;虎之質,毛而白;日之魂,晝而熱;月之魄,夜而寒。以此修心,退藏謹密。天地相交之謂泰,日月相逐之謂易。地氣上騰,天氣下降。日盈則反,月滿則虧。龍昤雲起,虎嘯風生。清氣歸天,陽以上昇;濁氣歸地,陰以下墜。孰能與於此乎?

  

[第十段]

論曰:金公曰鉛,木公曰汞。黄婆謂之真土,天地謂之爐,陰陽謂之炭,坎離謂之藥物。子午謂之進退,水火謂之作用,卯酉謂之抽添,運轉謂之河車,澄明謂之天,酒貴而謂之金花。玉液異而謂之青霜絳雪,養而謂之嬰兒,詫女生而謂之黄芽;大藥熟而謂之九轉;丹砂成而謂之再生,嬰兒奇而謂之神,物光而謂之寶珠。是故氣海凝液海,液海凝血海,血海凝精海,精海凝骨海,骨海凝神海,神海凝真海。是以補其筋者,莫靈乎肝;補其氣者,莫靈乎肺;補其肉者,莫靈乎脾;補其髓者,莫靈乎腎;補其脈者,莫靈乎心;補其命者,莫靈乎父精,補其性者,莫靈乎母血。是以身有九竅,聖人塞之;身有五藏,聖人練之;身有三關,聖人通之;身有三尸,聖人滅之;身有萬慮,聖人滌之;身有千魔,聖人降之;身有百疾,聖人脫之;身有十惡,聖人削之。是以心官有王,所以無爲而治之;肝官有相,所以無思而得之;肺官有伯,所以不召而自來;膽宫有將軍,所以不怒而自威;脾官有大夫,所以不令而行之;腎宫有烈女,所以不禁而自止也。

  

[第十一段]

龍精,其魂之所蘊耶虎威,其魄之所畜耶龍精著,而火珠照乎其前矣;虎威振,而水珠曜乎其後矣。龍精喪,則無以見其魂;魂無見,則火珠幾乎沒矣。虎威滅,則無以見其魄;魄無見,則水珠幾乎沉矣。是以巽進初九謂之不漏,離進九二謂之不言,震退初六謂之不動;坎退六二謂之不窺,艮退六三謂之不聞。三陽守體謂之丈夫,三女變形謂之男子。七竅不動謂之混沌,二氣交感謂之氤氳,黑白成質謂之大寶,虚無生性謂之元神。窒而空之,存乎少男艮;合而明之,存乎中男坎;絕而和之,存乎長男震,斂而益之,存乎少女兑;翕而復之,存乎中女離;閉而順之,存乎長女巽。是以人之生也,泰在乎其中矣;人之死也,否在乎其中矣。耳之不聽,黑精在乎其中矣;目之不視,青精在乎其中矣;鼻之不嗅,白精在乎其中矣,口之不言,赤精在乎其中矣,陰之不動,地精在乎其中矣;陽之不散,天精在乎其中矣。神而明之,上天之亨衢通矣;默而成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第十二段]

東方之神,骨骼者也;南方之神,氣息者也;西方之神,經絡者也;北方之神,血脈者也;中央之神,肌肉者也。角亢者,青龍之光;斗牛者,玄武之光;奎婁者,白虎之光;井鬼者,朱雀之光。房者,木星之中宫;虚者,水、星之中宫;勗者,金星之中宫;星者,火星之中宫。齒牙者,青龍之餘;爪甲者,白虎之餘;毛髮者,玄武之餘;氣息者,朱雀之餘。音聲者,天之餘;影邇者,地之餘。乾巍然示人,得一者也;坤混然示人,抱一者也。夫五賊者,盜此者也;三田者,耕此者也。種芝者,陽虚之所生也;種玉者,陽秀之所孕也。藥力就乎內,神通發乎外。積陰散其小,積陽至其大。動天地,感鬼神,莫善乎元精;蹈水火,貫金石,莫妙乎至理;福萬民,壽九域,莫大乎真氣;煉五神,立四極,莫先乎神用。夫堅百骸者,莫過乎真金;壯百筋者,莫大乎真木;換百脈者,莫越乎真水;升百神者,莫勝乎真火;填百節者,莫及乎真土。

  

[第十三段]

何以保身?日無勞。何以保命?曰無欲何以治性?日無思。何以治神?曰無邪。是故真人多陽而無陰,凡人多陰而無陽。非謂其無陰也,蓋陰變而歸純陽者也;非謂其無陽也,蓋陽變而歸純陰者也。

  

[第十四段]

夫純陽者,仙之氣也;純陰者,鬼之氣也。仙之一成,宅乎陽界也;鬼之一就,宅乎陰界也。是以仙人日中無影,雪中無邊,乘水不溺,入火不焦,行空不墜,透山無得,劍斫不絕,藥鴆不盡;千魔恐懼,萬神悅隨:蓋取純陽之氣也。夫凡人履則滯凝,駐則妨塞;萬慮所集,萬病所鑽;上遠天門,下近地戶;逢明則覺,見暗則暝;智慧不通,嗜欲不息;困而忘返,逝者如斯;蓋取純陰之氣也。

  

[第十五段]

夫肺白者,上應太白;心赤者,上應熒惑;肝青者,上應歲星;脾黄者,上應鎮星;腎黑者,上應辰星。黄道者,上應太陽;白道者,上應太陰。晝主生者,上應南辰;夜主死者,上應北辰。所以聖人下修人事,上應天心也。

  

[第十六段]

耳聽極必聾,目視極必瞽,鼻嗅極必窒,口言極必暗;泄流極必罄,漏消極必終。此所以取六極而捨五福者也。言其大聰者,內聽者也;言其大明者,內見者也;言其真氣者,內萌者也;言其至聲者,內運者也;言其陽精者,內煉者也;言其陰滓者,內淘者也。天下之至健,言乎虎者也;天下之至順,言乎龍者也;天下之至神,就乎大藥者也。九聖明乎外,八卦者也;九竅明乎內,八卦者也;修之者,長生久視者也。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