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易經一說__說易要義

易經一說__說易要義


易經一說序


易經一說序


易經一說

說易要義

22~47共二十六頁

王俶撰

Δ

理之大要總在於中中之妙用惟在於時時之變非可

以說盡也易之緒寧可以說窮乎節鈔諸家間附己意

說其所及所不及說在隨其時而以意會之耳//

 

[]

羲氏之王天下也因河中龍馬負圖而出仰以觀於天文

俯以察於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則之以畫八卦因

而重之爲六十四卦文王囚於羑里作彖辭周公作爻辭

孔子作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繫辭傳上下說卦序卦

雜卦謂之十翼//

 

[]

坤屯蒙等六十四卦宓羲所畫以象萬物之情形以該萬

物之蕃變者也一畫未畫以前便是周子之所謂無極邵

子之所謂須信畫前原有易也一畫既畫萬物盡包於此

萬物盡起於此分爲二畫陰陽初判猶未成萬物之象也

必三畫以象三才傋天地雷風山澤水火之象乃謂之卦

三畫雖有萬物之象於萬物之理猶有未盡重之爲六畫

具萬物之變窮天下之事乃謂之成卦也//

 

[]

者掛也懸掛物象以示人也//

 

[]

分內外下三畫爲內卦上三畫爲外卦//

 

[]

體下三畫爲下體上三畫爲上體凡畫卦自下而上//

 

[]

德剛柔中正不中正之謂德兼善不善言//

 

[]

才剛柔足以有爲不足以有爲之謂才亦兼善不善言//

 

[]

象龍馬之類皆象也上下體各有象分之六爻各爲一象

合之六爻共成一象//

 

[]

義示之以吉凶悔吝教人各相其所處之時位審其處之

之義理而勿迷於所往也//

 

[]

變六十四卦奇耦錯迭消長也//

 

[]

位六位有貴有賤昔人謂有位爲貴無位爲賤愚謂有才

德者不得其位亦謂之貴無才德者雖得其位亦謂之賤

//

 

[]

有應比乘承應者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一剛一柔則相

應俱剛俱柔則不應惟二與五爲更重亦有一爻爲主而

五爻俱應之者比者逐位相連之爻也惟四與五爲重乘

者逐位以上而俯乘乎下也承者逐位以下而仰承乎上

//

 

[]

有來往自上而下曰來自下而上曰往又此卦自某卦而

來此卦向某卦而往//

 

[]

有進退陽主進陰主退//

 

[]

有大小陽爲大陰爲小//

 

[]

柔兩畫象二氣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重之爲六象陰陽

三才之化化無窮也//

 

[]

以存時爻以示變乾卦卦辭只是要人如乾坤卦卦辭只

是要人如坤至蒙蠱等卦則又須反其義此有隨時而順

之者有隨時而制之者易道只是時//

 

[]

坤爲上篇之首以乾坤是陰陽之本始萬物之祖宗餘卦

皆從此出而無能外此以成其形質者故揭爲全經之首

而尊之非但爲上篇之首也離爲日坎爲月日月陰陽之

經所以終始萬物者也故爲上篇之終人道之興必繇夫

婦夫婦之道所以奉承祖宗而爲天地之主也咸恒者男

女之始故以爲下篇之首而貴之所以繼天地之事也終

之以既濟未濟既濟則難於持盈保泰未濟則可以憂深

慮遠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也上篇天地爲陰陽之正故

以木火之正終之下篇夫婦爲陰陽之交故以水火之交

終之//

 

[]

下之萬聲出於一闔一闢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天

下之萬數出於一奇一耦天下之萬象出於一方一圓盡

起於乾坤兩畫//

 

[]

下之辭謂之彖文王所繫以斷一卦之吉凶者也統論一

卦之全體與逐爻分論者有互異之處各就其象而言其

理理各有當彼此不相礙也//

 

[]

下之辭謂之爻周公所繫以斷一爻之吉凶者也爻者動

也變也動而變則逐爻各有其義故分而辨之以見所處

不同則所以處之者一其道也//

 

[]

老陽也六老陰也少不變而老則變易以變者爲占故謂

陽爻爲九陰爻爲六也//

 

[]

公之繫爻辭或取爻德或取爻位或取本卦之時與本爻

之時又或兼取應爻或取所乘所承之爻有乘承應與時

位兼取者有僅取其一二節者又有取一爻爲衆爻之主

者大槩不出此數端//

 

[]

三五陽位也二四六陰位也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則

爲正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則爲不正內外二體惟二

五爲中陰爻居二陽爻居五爲正而中陽爻居二陰爻居

五爲中而不正此中正兩字之大凡也亦不盡拘此例一

爻有一爻之中如乾之初則以潛爲中二則以見爲中三

則以惕爲中四則以或躍爲中所處不同聖人使之無不

合乎中其無不合乎中者妙之以時而已矣//

 

[]

亦不盡有善而無不善也有以有應而得者有以有應而

失者有以無應而凶者有以無應而吉者斯皆時事使然

不可執一而論也至若此五以剛中而上下五陰應之大

有五以柔中而上下五陽應之小畜四以柔得位上下五

剛亦應之又不以六爻之應例論也//

 

[]

十四卦中以五爲君位此易之大畧也亦有居此位而不

以君道言者亦有居它位而有取於君之義者易之變不

可以常例拘也//

 

8

[]

傳者夫子轉文王所繫之眾辭一一為之發明其艦也

 

 

[]

傳天-仃健君子舉目弧木胤專大象也統卦之上下雨象而一,曼答近潛龍勿用陽在下也等外象也就一爻之辭而必口其意也然只星=且慧耳不育佔滯看煞謂意已盡於此也

 

[]

言申彖傳象傳之意以盡乾坤二卦之蘊而餘卦可以例

推云

 

[]

辭傳上下是統論一卦之大體几蠻瑩- - -覓作易之由盛諱用易之騰典夫卦文之剛柔象數之變化三極之道幽明之敵鬼恥之情狀皆牌括無隱若無此傅則象數之學不明譽萎乏徹不顯易亦竟無豚致用菸萬世夾

 

[]

卦者說卦之所以立嬰汕皆聖人之精意故先天妝天各極其妙而萬象俱在其中也

 

[]

卦不可戴著以求之也 n 宜真舉卦名 U 序其所織相永者有佔上者有起下者有相反著有相因者有拱狸本口然古申者有以鑿之肯鬱一署

 

[]

雜卦卦既反對則其剛柔動靜吉凶得失之數亦反對也皆

據現成卦畫之相反而言以陰陽相易自有相反之理也//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易準__洛書

易準__洛書

易準卷三

曹庭棟撰

 

2

洛書大衍圖說

天地全數十而洛書位九以九行十生成之數迭

爲消長自天一至地十有十圖焉考十圖出自上

官求放本于希夷著易家閒有傳述之者名曰洛

書大衍圖然僅存其圖未聞有所發明通其義于

易庭棟殫心玩索而知十圖之數變化无方且成

卦重卦之理即寓于是證之諸卦圖无不吻合始

十圖之有關于易甚大而實自來言易者莫或

參諸此也原夫數始于一極于十五爲之節九爲

之衍傳曰大衍之數五十者五其十也又曰其用

四十有九者十虚一爲九衍十用九洛書所以九

位衍之所以不窮也今按地十圖總數五十爲大

衍體數天一圖總數四十九爲大衍用數極于地

十而始于天一圖之數具在不亦確鑿可據乎今

所傳洛書乃天五圖耳四十有五之數因其爲天

五圖則然他圖互有多寡也或疑衍圖之說即乾

鑿度太乙下九宫之法術家又借爲一白至九紫

以布九宫但彼立法不過自一至九遞爲流轉故

圖亦止于九九圖之數同此四十有五而已夫天

九地十傳既明言之去其十而止衍其九則傳文

不足信乎或又謂陰數无過陽數之理故數止于

九夫太極初分之始陽依而陰二陰之數已多于

陽之數何獨疑于地十邪是知洛書具天地全數

極于十而後其數備非衍之不可得而見非大衍

之不可得而見其備也傳所云大衍者非即此十

圖之謂哉按衍者演也如水脈之流演洛書本象

其流演之準則乎若僅據天五圖以其虚此十數

而遂泥于用九既倍傳文地十之語而于大衍之

義亦失之矣十圖列如左//

 

5

洛書大衍圖



6

次序篇

圖以居中之數爲主如一居中爲天一圖二居中爲

地二圖而衍數仍自下始循次以十數布九位則每

圖各虚其一凡居中之數隔三而得乃第五位也如

始于一者五居中矣始于二者六居中始于三者七

居中二至六六即第五位三至七七即第五位次第

布之諸圖皆然數有不同皆取法于五以居中位者

也圖衍自下天一圖衍始于七七者蓍之用也故七

爲衍數之始//

 

[]

數十而位九每圖必虚一數生數圖虚成數成數圖

虚生數生成之主分屬而不相混天五圖之所以无

十也推之他圖可知至每圖虚實交接之閒惟在上

下相對之位上爲南爲陽南爲陽極下爲北爲陰北

爲陰極極則必變故原始反終常有立體于虚者以

爲生變之由而虚者究非全虚如一居中而虚六一

加五即六六居中而一六去五即一居中之數五

得而變化之故无五而非无有五而非有妙有

爲絕續之數五之所以化裁諸數又隱寓于始終之

際者//

 

[]

洛書本象之始即十圖衍數之始本象之終即十圖

衍數之終始一終九者本象也由是始二終十始三

終一始四終二始五終三始六終四始七終五始八

終六始九終七始十終八其數自一至十十復起一

至于八凡十有八而九位陰陽進退之數備故揲蓍

者亦必十有八變而成卦//

 

8

相對篇

 

12

定位篇

 

16

藏用篇

 

21

零數篇

 

23

積數篇

 

28

總數篇

 

34

大衍五行圖

 

35

生克篇

 

40

大衍重卦圖說

 

43

无位篇

 

46

重卦篇

 

50

卦對篇

 

56

衍合卦圖總說

57

圜圖

 

58

圜象篇

 

61

方圖

 

62

方象篇

 

67

卦變圖

 

68

卦變篇

 

71

月卦圖

 

72

月卦篇

 

75

互卦圖

 

76

互卦篇

 

易準卷三終78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參真圖要序

參真圖要

80-92

元宗博覽三十一種_7

 

參真圖要序

脩真之道貴得其約其約在心心不可得而見故

作圖以觀之是何異內觀哉然圖又貴約也及其

應萬事接萬物成正果造覺霛返本還元仍惟此

一點心耳謂其非約歟是心之神妙無能名矣予

恐世人不得其故舍此外求而復苦於窮蒐廣涉

故依序而輯是書以爲脩真之助即其不入真門

者使覽之之餘則洞然知人之有心心之所繫不

小何者即爲聖爲賢何者即爲狂爲愚亦必競競

然未能慎之而知所趨矣書云放之則彌六合卷

之則退藏於密非是書之謂哉且三教一家彼參

之而各歸其真者有能不由此道乎噫由戶之喻

人貴得之矣此尤戶之樞機也勿等視爲濫觴云

萬曆壬辰中秋錢唐洞玄道人胡文換德父識于

全初菴中 



[心運圖]


全菴子心運圖說

詩云天向一中分造化人從心上起經綸夫經綸

即運之謂也心爲一身之主不可一息之不運然

運之又貴得其道是以宋儒心箴有云天君泰然

百體從令是凡有此心者皆宜使之泰然不獨參

真己也心能泰則真自能參矣又何假他求哉余

既作參真圖要而復以心運圖首標出者葢以其

爲圖要中之更要不可淆而忽之也人苟能知此

爲貴使內外相應終始無間直與造化相參顧不

神歟余故曰得其道矣//

>>>貴異體字


[觀心頌]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太上玄秘玉華靈書

太上玄秘玉華靈書

藏外道書09333

道法人太上玄秘

脩識上註

識識識333

脩識上31

註識

識註

玉華靈

靈靈玉

華華靈

玉華玉

玉華靈


 

靈不出道法人

道法人不出太上

太上玄秘

脩識法者能註

 

抓個靈字好玄秘

太上玉華靈

靈什麼

 

《太上玄秘玉華靈書》

亦名《脩識上經

脩識上註

看似無特別處

實則不然

要從則律行效上估較

反正講靈的書大抵如此

沒識性

不懂時宜

靈的質量不提升

何玄之秘

 

識性

言審物辨非之本能

也就是說抓問題的能力

毛病出在那兒

嗨得不夠勁

准祂抖不出來

哼哈之聲沒聽見

那就不生動活潑

有靈沒靈底

有時候也相當通俗

不是俗就不靈

而是草根味有時也綻放異香

金液神丹經裏頭老君說過底

暢玄紀道

感興所由

道俗而不俗

窮理盡性至命

道法人三一之秘

究到房奧處

管祂是廣廈是茅屋

有神居即是奧

 

【識道章】

[]

自古聰明有識之士。莫不晋心清虛而志在玄元。一以安樂延年。次以長生不死。默盜天機當爲己用。自世人而昇爲天官。由百歲而延及萬歲。修真者邪正不可不辨也。欲識大道三教之中太上爲先。一身之外更何求乎?


天下無二道。殊塗而同歸。聖人無二心。百慮而一致。古今一道。聖賢同心。逮夫道原既起。心識離分。談道者強自分別。同流異派。摘葉尋枝自爲見鮮。以獨立教門。萬物之理既不能窮。一己之性胡爲而盡?殊不知先聖之行道存乎一心也。


【識法章】

[]

法本無法。理歸自然。心因境亂。法本心生。立法之意。救補已失而防於未萌。故三千六百法。養命數十家。三千六百法者。十年之期養命數。十家者。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也。一三五七九五行之陽數。二四六八十五行之陰數。大道分而爲二氣。氣裂而爲五行。大而爲天地。明而爲日月。靈而爲人。莫不稟二氣而生。五行運五行而貫三才也。

 

[]
守無爲之道。得自然之理。清而不濁。静而後動。移神於希夷之域。保形於仁壽之途。一念不生。萬感俱息。長生延年。安閑自樂。後人因之不悟。持静絕迹。默默忘機。終年静無功效。以自悞也。外境不入。內境不出。神識自守。閉目內視。降君火于下田。布黄雲于四大。笙簧車騎。羅列往來。自得壺中之趣。後人因之。而形如槁木。心若死灰。謹守頑空。失於昏寂。陰靈悞入。出天門止于投胎。就舍亦爲誤也。又有開頂縮龜。住山識性。燒煉看讀。布施供養。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是乃少識无知之徒。自生小法旁門。互相授受。迷惑後人。致使大道日遠日踈。殊不知。仰視俯察。默合天地。陰陽升降之理。宜日月魂魄往來之理。一氣初浮。識自己之陰陽五行。既分交。自己之水火。火中有水。水中有火。火上負陰。恍恍惚惚。其物爲真一之水。水上抱陽。杳杳冥冥。其精爲正陽之氣。二氣交媾。結成內藥。養就金丹。至此可爲陸地神仙者矣。//

 

【識人章】

[]

大道似不肖。盛德若不足。韜光晦迹。自衛其身。人不知也。道未足於己言。己輕於人事。未充於內。驕已見于外。好勝於人。人不知也。修真之士。識人爲先務。當其取事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及其求法也。察其理而騐其功。勿以人而廢言。防其大辯若訥者。勿以言而用人。防其善爲辭說者。或大醇而小疵。始愚而終聖。脩真之士。須有知人之鑒。不可无奉上之道也。//

 

[]

古今聖賢。雖有兼人之智。普照之明。未嘗不先求於人。謂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黄帝求赤松子。半年方得中戒經。止於防外行之失。淮南王師王道原終年。始得小術法。又不言脩養之事。陰長生不以馬明生久病而怠其志。葛稚川不以鄭思遠家法而誨於人耳。朱度胡氏而始終如一。方昉遇金華而遠近相隨。張夢乾三遇海蟾方得三成之法。解志一一見旌揚盡授九轉之功。王猛見長壽大仙談笑之間而識破大道。梅福遇大洞真君步趨之次而訣盡天機。歷古非無神仙。然修真之士不遇者在識人之際不明也。其或道貌古顏。辯辭利口。始如神仙。悠久方知常俗之輩。此學而不遇者也。或業重福薄。不信天機。輕命重財。甘爲下鬼。錄人纖惡。棄人大善。雖見不聽其言。雖聽不納其理。終无所得。仙凡自隔。此遇而不得者也。博學篤志。切問近思。縱得其訣。自生懈怠。脫須臾。厭持久。朝爲夕改。坐望立成。此得而不守者也。凡此三者。豈能入道。又況交結狂徒。搜尋異論。廢時亂日。何以成功。古人上士。始也博覽丹書。次以遍叅道友。以道對言。所叅無異論。以人合道。所師無狂徒。嗟。愚而自專。賢否不辨。賤而自用。邪正不分。論識人之去就。不可勝舉也。//

《太上玄秘玉華靈書》畢

 

觀步金液神丹經

觀步金液神丹經


陰長生

相觀步遲而實速

行甚疾

不怎麼俐落卻十分到位

不圖一時之快

出了亂子那死定

 

慢慢地讀

看起來像老牛拖車

日子久了

其實說起來也不慢

至少他登得上

而急性子的早就落馬

摔堵在山腳下

根本上不了路

觀步不能行差踏錯

一步錯步步錯

謹記

從頭到尾就只有一條路

沒有捷徑

也沒有條條大道

只是一綫天路

死路只有一條

活路也只有一條

飛升不上底就去死

如此而已

 

先卜一卦然後再爬梳張道陵序

火龍珠曰 需

從最近缺口緩行而入不急

 

需: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飲食之道也<<<最基本的

本書云:

→口爲玉池太和官,液爲清水美且鮮。所謂飲食自然者。

→夫養生者,唯氣與丹。

所以卜卦還是很有用底

飲食玉池清水

也即是太和液

這等法這種官

正是氣與液

外渾淪而內用之養生丹法

多修習幾次

依階論步

慢慢來

必定能吞嚥得下

得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