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禮記章句──月令

禮記章句──月令
禮記章句卷六
船山遺書十三
衡陽王夫之譔
 
【月令】
月令一篇舊云呂不韋所作今呂氏春秋十二紀之首
具有此文而管子淮南子亦皆有之特其文小異惟呂
氏春秋與此異者不過數字是以知其所傳自呂氏出
也先王奉天出治敬授民時葢亦有斯義焉而夏小正
及素問所記時物亦參差略同不韋本以賈人繇嬖倖
爲秦相非能自造一家言者且其駔儈姦詭亦不能依
附正道而此篇所紀亦略髣髴先王之政教葢戰國之
時教散說殊八家之儒與雜流之士依傍先王之禮法
雜纂而附會之作爲此書而不韋以權力襲取揜爲己
有戴氏知其所自來非呂氏之獨造而往往與禮相近
故采之於記以備三代之遺法焉至不韋之雜以權謀
者則從刪斥可謂辨矣顧其謂明堂十二室王者隨
月居之以出政立說舛異與五經不合而後世公玉帶
之流創爲欹側零星非法之屋謂之明堂蔡邕祖而爲
之施及拓拔宏武曌緣飾猥媟葢自此始其爲戰國游
士設立虛名以驚聽覩既無足疑若夫先王敬授之義
止以爲民農桑開斂之計未嘗屑屑然師天之寒暑陰
陽襲取以爲道法此篇所論刑賞政教拘牽時數抑不
足以憲天而宜民且災祥之至謂爲人感者要以和則
致祥乖則致戾爲其大較至祥沴之至或此或彼天造
無心亦奚必以此感者即以此應拘於其墟而不相移
易哉君子恐懼修省敬天災而恤民患亦盡道於己而
天即不違執一成之應感以逆憶天心徒爲妄而已矣
易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設位者天成能者人仰干其
位而自替其能固已殊異乎君子之道而後世變復之
邪說流爲讖緯以惑世誣民皆自此興焉自漢以來未
能絀此篇於五經之外今姑因其說之可通者而詮釋
之其事理之不足信從者則亦略之而已凡十三章 
 
[]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
Δ
孟春夏正歲首建寅日月會於娵訾之月也建寅者斗
柄第一星指寅方也地有十二方天有十二次十二方
者東南西北圍遶周遭正北始於子北西合於亥十二
次者上下東西圍遶周遭天中爲午地中爲子東正爲
卯西正爲酉而二十八宿日移一度左旋環之起女二
度入元枵之次至女一度終娵訾之次也北斗隨時自
運斗柄一星居常不動餘六星圓轉周回斗柄因之而
易所指日遷月移以大槩言之則十二月指地之十二
方也月有朔歲有十二中氣此言月者中氣必在其月
之內實則自立春訖驚蟄前一刻三十日有奇之內皆
孟春也餘放此太陽東行日移一度歲而周天以常計
之每一中氣行三十度有奇爲一次古今歲差所積率
六十七年而差一度此據周秦之際日在斗二十三度
爲冬至則立春日在危十二度雨水日在室十一度然
此篇十二月所記或先或後不能盡合則記者之未審
也若以大統曆法算之冬至日在箕五度初則雨水日
在危六度而日月會於元枵之次矣中星者二十八宿
三百六十五度萬分度之二千四百二十五分一日左
旋一度當晨星欲隱昏星始顯之際於南方正中午位
測之以紀天行也此云昏參中旦尾中者亦周秦之際
之大較也十二月所記以日躔相去較之亦多不合皆
記者之疏爾歲差所積至於今曆則雨水昏中畢十三
度旦中房三度末矣記日躔審中星皆以記天及太陽
所行之舍爲太陰五星周合之本葢治曆之事也//
 
[]
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簇
其數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戶祭先脾
大他葢反句古侯
反中丁仲反後律
中之中皆同
簇七豆反
Δ
日其日者以爲擇日之用也春王在木甲乙者木幹故
凡春以甲乙之日爲王而吉也餘放此帝古之有天下
者太皞伏羲氏周末鄒衍之流推五德迭王之說謂太
皞以木德王餘四帝放此神者造化之精爽句芒春時
草木句屈芒萌而生故謂其神曰句芒迎春則祀之動
物之屬皆曰蟲鱗者魚類至春而盛以紀取之之候也
餘四蟲放此音者律之祖律者音之辦也紀音律者所
以著其損益生合之數與天爲合或曰以其管吹灰候
中氣之至古有此法要其驗否未可知也角者三分羽
益一以生其數六十四濁清之中也太簇林鐘上生之
律長八寸蔡氏曰積十五萬七干四百六十四分其數
者所以決卜筮之用也八木之成數於河圖位在東故
應乎春凡四時之數皆用成而不用生者以卜筮用七
八九六而不用一二三四象必成而後效也酸者木之
味羶者木之臭紀味與臭者辨其原本於五行之化使
服食者得因其運氣與府藏之虛實而損益之爲補瀉
也祀謂五祀自大夫以上達於天子之所祀戶室戶自
內向外出者之所先興起有事象春之生也四時各有
一祀而每月言之者謂此三月之內隨一月而可祀也
祭祭始制飲食者於豆閒先者謂食庶羞時品祭品嘗
而此先之也脾土藏木克土以所克者爲養之重妻養
夫之義也//
 
[]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鴈來
1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