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脉經序冥思

脉經序冥思
 
脉經
晉太醫令王叔和撰
 
 
【脉經序】
[]
脉理精微
通常是腎水行氣
推動脉裏血液循環博動
而這個博動在血管裏頭的
有固定的節點可以把取
是血管之動
也是藏府之動
有氣有血
有分有衺ㄒㄧㄝˊ
那個道理是精深而微妙的
非是僅是一個心臟全都給包了
動脉靜脉熱能渾著說的
內情恐不單純
 
[]
其體難辨
雖說獨取寸口
然它的脉理體象
錯綜複雜
牽連甚廣
很難判別
若非聖人出而提示
實在很難加以理解應用
 
[]
絃緊浮芤ㄎㄡ
就拿此四象言之
說他指壓把脉
絃、緊、浮、芤ㄎㄡ
這四個術語名詞
 
[]
展轉相類
曲折變化
轉轉相因
真要分辨得出
那要經過多少的歷練學習
 
[]
在心易了 指下難明
所謂自以爲是 比較容易
真的把上了 才知道
這是妖怪
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
謂沈爲伏 則方治永乖
以緩爲遲 則危殆立至
另有沈、伏、緩、遲四象也不好搞
沈辨爲伏→→方治永乖
緩辨爲遲→→危殆立至
所謂方治永乖者 是說他一開始醫治 就朝完全相反的方向 背道而馳 根本起不到一定的作用
沒加分 但減分不多 危害性不算大
若然緩辨爲遲 一出手 放出妖怪 那可是會要人命的
 
[]
況有數候俱見 異病同脉者乎
何況有的一脉數候 異病同脉
沒個精審 冒然治之
恐怕就要出大亂子了
好了 這是第一段
 
 
↓↓↓
夫醫藥爲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斥兹偏見,各逞己能。致微痾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來,逮于華佗,經論要決,合爲十卷。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