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黃鐘爲萬事根本

爲萬事根本
清康熙 乾隆敇ㄘㄜˋ撰
 
[]
大哉黃鐘萬事之本也自黃帝製爲黃鐘之管以定
中聲而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此葢存天地之
神利萬民之用其於政教所關爲尤切也黃鐘立則
元聲協而十二律呂亦協宮聲正而五音亦正天下
萬物紛錯而不齊者皆由是以定焉黃鐘之長九十
黍以爲分寸尺丈引則曰度而物之長短不差豪釐
黃鐘之容千二百黍以爲龠合升斗斛則曰量而物
之多寡不失圭撮黃鐘所容千二百黍之重以爲銖
兩斤鈞石則曰權衡而物之輕重不爽忽微葢得其
本而末自不能外矣言乎天道則一陽實元氣之始
而爲萬物所由滋言乎人事則黃鐘備陰陽之全而
爲萬事所受紀此猶分兩儀布五氣行四時萬物生
生變化無窮而要不出於太極之全體也古之聖王
惟得中聲以定大樂故與天地同和薦之郊廟奏之
朝廷而天地神人以享用之鄉黨用之邦國而人心
風俗以淳至於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下利則經
緯萬端宰制羣動而國計民生無不賴焉樂記曰聲
音之道與政通又曰百度得數而有常其信然乎←
****************************************
 
爲萬事根本
清康熙 乾隆敇ㄘㄜˋ撰
義證4532齊魯1234
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從金童聲。古者垂作鐘。(職茸切)
程君瑤田曰自漢迄今由不明鳬氏爲鐘諸閒字之義故注
斯記者恆誤古鐘羨而不圜故有兩欒在鐘旁言其有稜欒
欒然兩欒謂之銑鐘是以有兩銑也銑判鐘體爲兩面面之
上體曰鉦其下體曰鼓鼓所以受擊者鉦之言正也鼓上爲
鐘之正體矣體有兩面故有兩鉦兩鼓也凡物有兩斯有閒
是故有上下然後有上下之閒有前後然後有前後之閒有
左右然後有左右之閒鐘有兩銑兩鉦兩鼓於是乎有銑閒
鉦閒鼓閒也十分其銑者命其鐘體之長爲十分而因以爲
度鐘之法去其下體之二分餘八分在上者爲鉦其二分則
鼓也銑閒謂之于明鐘脣于于然曲當兩銑之閒故謂之銑
閒銑閒者鐘口之大徑凡圜中所含直觸兩邊之數謂之徑
步算家之率所謂徑一圜三也橢圓有羨有斂故徑有大小
鐘口大徑謂所羨者之徑大徑橫小徑縱于上謂之鼓兩鼓
相觸以爲鐘口小徑是之謂鼓閒何以不名于閒也于言鐘
唇于曲非鐘體之名且自兩銑而中趨之皆其于曲處非若
兩鼓適當小徑之所觸此鼓閒之所由名也以其鉦爲之銑
閒去二分以爲之鼓閒銑閒八鼓閒六也鼓上謂之鉦鉦閒
者兩鉦之閒與鼓交接處觸兩鉦之下際葢鼓閒既準鐘口
則鉦閒亦準其在下者可知鉦上謂之舞舞覆也謂鐘頂其
修六所羨之俓去二分則廣之徑四也舞覆在上者一而已
故但有修廣之數不得以閒命之鐘口空無物可指以寫其
縱橫大小之徑於是指其兩銑之下端與其兩鼓之下端而
命之曰銑閒鼓閒以斯知古人命名之義或虛或實出於自
然而不可易也如此夫鐘之長有其數鐘口之縱橫有其數
鐘頂之修廣有其數則鐘體之度全而鳧氏爲鐘乃可以鑠
金從事矣銑閒不言數者鼓閒六舞廣四介其中者有定形
不必知也無已則以句股法求之當五又十分一之六矣鐘
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吾友戴東原補注云篆也枚也皆在
鉦余謂篆之設於鉦也交午爲之橫四縱三中含扁方空者
六空設三枚三六十八枚兩鉦凡三十六枚枚之上下左右
皆有篆故曰篆閒謂之枚也枚隆起有光故又謂之景焉鼓
中所擊處爲于上之攠攠謂之隧者鄭氏云窐而生光有似
夫隧也鐘已厚則石小鐘尤易石故大鐘之厚取節於鼓閒
小鐘之厚取節於鉦閒鉦閒小於鼓閒也鄭氏言鉦閒鼓閒
皆六則大鐘小鐘之厚相等記奚必別言之乎鐘大者謂體
太博則鐘形短如銑十分銑閒亦十分或九分也鐘小者謂
體太狹則鐘形長如銑十分銑閒則六分或七分也以其鉦
之長爲之甬長甬之數八也以其長爲之圍圍謂與舞交接
處準銑鼓閒亦指其在下者以命名命名之法一器中不
得異也其端謂之衡衡平也與鐘唇之于相應爲義于則不
能正平矣參分甬之圍去一以爲衡圍甬體上小下大畧準
鐘體爲之鐘縣謂之旋所以縣鐘者設於甬上參分其甬長
二在上一在下其設旋處也孟子謂之追蠡言追出於甬上
者乃蠡也蠡與螺通文子所謂聖人法蠡蚌而閉戶是也螺
小者謂之蜁蝸郭璞江賦所謂鸚螺蜁蝸是也曰旋曰蠡其
義不殊葢爲金柄於甬上以貫於縣之者之鑿中形如螺然
如此則宛轉流動不爲聲病此古鐘所以側縣也旋轉不已
日久則刓敝滋甚故孟子以城門之軌譬之旋蟲謂之幹余
謂幹當爲斡葢所以制旋者旋貫於縣之者之鑿中其端必
有物以制之按說文斡揚雄杜林說皆以爲軺車輪斡斡或
說文車軸端鍵也或作轄急就篇注轄豎貫軸頭制
轂之鐵也天問斡維焉繫戴東原注云斡所以制旋轉者鐘
之旋蟲葢亦是物與斡旋
二字後人連文本諸此矣←
樂鐘也者
 
黃是色
鐘是樂
五藏相音(青黃赤白黑跟五音共振)
它這個黃鐘是Base
有沒有看到
存天地之神 利萬民之用
古人對於鐘鼎這些制器 都有特別的講究
主要是因爲它特殊的涵義
康熙說 大哉黃鐘
讚美之辭 溢於言表
足見黃鐘 國之重器
非可等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