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毛詩賞析──關雎

毛詩賞析──關雎
 
[]
關雎ㄍㄨㄢㄐㄩguān jū
Δ
國辭云
詩經周南的篇名 共五章。
根據詩序關雎后妃之德也。
或亦指爲祝賀新婚之詩。
首章二句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關關水鳥和鳴之聲。
雎水鳥。
關雎←←→→鰥居
〇關關←←→→鰥鰥
〇和鳴←←→→兩眼不閉
河洲多沙塵 風悲黃雲起(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阮瑀詩)
〇是河洲的關雎(和鳴水鳥) 可是風悲黃雲起 眼睜睜底死限相隨
孝水先枯 悲雲即起 世數存没 哀榮終始
〇這是碑文啊 可不是新婚詩
〇可悲它風怒雲黃兩眼無助 目瞪口呆 像失了魂似的
〇是雌碑 故云后妃之德
〇不過這些都是身後事
沙塵暴後 有得悲(德碑)的了
₡₡
〇這裏再三講參差荇菜 平平左右 寤寐思服 琴瑟友 鍾鼓樂
服 思之也Double寤寐思 且把淑女當處子 當聖女看待 屬於精神層面的寄託 非淫好之色慾薰心 強求一通
〇所謂平平左右者 平平淡也 左右近也 平平淡淡 參差其行
〇若云助者如舊註 助個什麼 无非貪求 左右助之 吾甯說它左右伴(盼)之
〇平平本不泛也 漂浮不定(泛之)即是犯了淫好
₡₡₡
〇第三章 定是著了魔 回不了神 寤寐求之 神昏顛倒 所謂眾生亂相←←是轉折處 亦是提升處
₡₡₡₡
〇當拉回來 趨於平和 琴瑟友 鍾鼓樂 不要一頭栽到死胡同 淫害她人 斷送自己 那就不領略詩意了
₡₡₡₡₡
〇整首詩歸出一個重點來 僅是一個服字
〇心服口服 自當友樂 德行參天 无請自來 何患无妻
 
 
國風  周南 《關雎》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鍾鼓樂之。
*******************
 
我們以朱熹集傳來加以賞析
 
詩卷第一  朱熹集傳
 
[]
國風一
Δ
國者諸矦所封之域而風者
民俗歌謡之詩也謂之風者
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
以感人如物因風之動以有聲而其
聲又足以動物也是以諸矦采之以
貢於天子天子受之而列於樂官於
以考其俗尚之美惡而知其政治之
得失焉舊說二南爲正風所以用之
閨門郷黨邦國而化天下也十三國
爲變風則亦領在樂官以時存肄備
觀省而垂監戒耳
合之凡十五國云
〇僅選朱熹集傳來讀
〇其它的箋疏 沒必要就不碰
〇太繁了 不是讀詩之道
〇不用標點 也是去繁省心 讀起來才會有味道
 
[]
周南一之一
Δ
周國名南南方諸矦
之國也周國本在禹
貢雍州境内岐山之陽后稷十三
世孫古公亶甫始居其地傳子王
季歷至孫文王昌辟國寖廣於是
徙都于豐而分岐周故地以爲周
公旦召公奭之采邑且使周公爲
政於國中而召公宣布於諸矦於
是德化大成於内而南方諸矦之
國江沱汝漢之閒莫不從化蓋三
分天下而有其二焉至子武王發
又遷于鎬遂克商而有天下武王
崩子成王誦立周公相之制作禮
樂乃采文王之世風化所及民俗
之詩被之筦弦以爲房中之樂而
又推之以及於郷黨邦國所以著
明先王風俗之盛而使天下後世
之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皆得
以取法焉蓋其得之國中者雜以
南國之詩而謂之周南言自天子
之國而被於諸矦不但國中而已
也其得之南國者則直謂之召南
言自方伯之國被於南方而不敢
以繫于天子也岐周在今鳳翔府
岐山縣豐在今京兆府鄠縣終南
山北南方之國即今興元府京西
湖北等路諸州鎬在豐東二十五
里小序曰關睢麟趾之化王者之
風故繫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
也鵲巢騶虞之德諸矦之風也先
王之所以敎故繫之
召公斯言得之矣 
〇麟趾之化 騶虞之德 這個有意思
〇有 不宜有也 然有
〇前說南北 有言有聲 今說東西 青龍白虎
〇風動武林 驚動萬教 這個詩 太偉大了
 
[]
關關雎(七余反)鳩在河之洲窈(烏
了反)窕(徒了反)淑女君子好逑(
音求)
Δ
興也關關雌雄相
應之和聲也雎鳩
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鳬鷖今江淮閒有
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
相狎故毛傳以爲摯而有别列女傳以
爲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
然也河比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
之地也窈窕幽閒之意淑善也女者未
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爲處子時
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
匹也毛傳云摯字與至通言其情意深
至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
詞也周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
氏以爲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
有幽閒貞静之德故作是詩言彼關關
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
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子之善匹乎
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
摯而有别也後凡言興者其文意皆放
此云漢康衡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
能致其貞淑不貳其操情欲之感無介
乎容儀宴私之意不形乎動静夫然後
可以配至尊而爲宗廟主此綱紀
之首王敎之端也可謂善説詩矣
 
[]
參(金反)差(初宜反)荇(行孟
反)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
之不得寤寐思服(叶蒲北反)悠哉悠
哉輾(哲善反)轉反側
Δ
興也參差
長短不齊
之貌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莖如釵股上
青下白葉紫赤圓徑寸餘浮在水面或
左或右言無方也流順水之流而取之
也或寤或寐言無時也服猶懷也悠長
也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反者輾之
過側者轉之留皆卧不安席之意
章本其未得而言彼參差之荇菜則當
左右無方以流之矣此窈窕之淑女則
當寤寐不忘以求之矣蓋此人此德世
不常有求之不得則無以配君子而成
其内治之美故其憂思之
深不能自巳至於如此也
 
[]
參差荇菜左右采(叶此履反)之窈窕
淑女琴瑟友(叶羽己反)之參差荇菜
左右芼(莫報反叶音邈)之窈窕淑女
鍾鼓樂(音洛)之
Δ
興也采取而擇之也芼
熟而薦之也琴五弦或
七弦瑟二十五弦皆絲屬樂之小者也
友者親愛之意也鍾金屬鼓革屬樂之
大者也樂則和平之極也此章据今
始得而言彼參差之荇菜旣得之則當
采擇而亨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旣得
之則當親愛而娯樂之矣蓋此人此德
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則有以配君子而
成内治故其喜樂尊奉之意不能自巳
又如
此云

關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
Δ
孔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
不傷愚謂此言爲此詩者得
其性情之正聲氣之和也蓋德
如雎鳩摯而有别則后妃性情
之正固可以見其一端矣至於
寤寐反側琴瑟鍾鼔極其哀樂
而皆不過其則焉則詩人性情
之正又可以見其全體也獨其
聲氣之和有不可得而聞者雖
若可恨然學者姑即其詞而玩
其理以養心焉則亦可以得學
詩之本矣康衡曰妃匹之際
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
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
論詩以關雎爲始言太上者民
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
地則無以奉神靈之統而理萬
物之宜自上世以來三代興廢
未有不由
此者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