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陰符經玄解正義再觀05

陰符經玄解正義再觀05
心生的陰陽靈覺之氣都是善氣
僅如日昇月落一樣與時並進
猶如水之就下
不是一沒入了就不再昇起
(如果是她夠黑心的當然永世沉淪不比日月)
震三日 月出庚
明照的說
Run的是一個時序
進退亦多有巧妙安排中
不能蠻橫強著硬幹
傷天害理
必然渾到那一潭黑水中
想出脫
遙遙無期矣
易拇圖說卷之三日月晦朔弦望納甲圖曰
月沒乙癸
時候以至祂自然而然底沈到水中去伏藏
震三日 月出庚
心地良善無違本性喔
不破壞體制自然而然底初三祂又冒出頭來行其周天
不會被闇黑無望給蒙蔽困頓邪惡底溺死在臭水潭中


[05]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静。
Δ
范氏曰:真一之氣生自小中,非功不能勾取,非手不能托出,其用得宜,全憑心生。若爲性所使,雖巧而返拙。不爲性所使,似拙而正大。巧則退伏藏密之,爲正似拙,實巧之作用也。掠取真陰中之真陽,伏藏於密,前後升降,以周行任督,流通而不滯。所以能悠久長存,正長生須伏氣之謂。庸人不知伏藏之奧,不謹九竅之邪,故失其生。而九竅之最靈者,無過耳目口三者爲至要。三者用于動静之中,如太上所云:欲翕故張,欲弱故強,欲廢故興,欲奪故與之爲也。而三藏于一,一中含三,雖專指此三者,而又不離西女爲要,隱在其中,爲聖功吃緊處也。
一得曰:此性字,指氣質之性,伏藏不動之義。拙者,錮於陰濁之累;巧者亦役于事物紛應之累。皆當伏藏不動。久則大慧可生,巧不足言也,拙不足爲害也。謹按此節乃承上「基」字說來,言人秉性有巧拙,能知伏藏不用,則可不爲九竅邪引。忘巧化拙,訣在知守三要。須動而勿動,所謂静亦静,動亦静也。此節静能生慧之義,是示人養性之訣也。范氏中溺邪說,又不明性命宗旨。何謂勾取手托乎?性可覺而不可持,命可見而不可執,是皆極虚而無體質者也。性命皆在虚寂中,生龍活虎,古經言之。乃欲于西女凡體中勾取而手托之,其惟癸水乎!丹書曰:「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范氏應亦知之,何得出此門外漢語。况坤中坎一,尚屬真元,何關于性?其視性爲何物歟?此節乃爲循行上節失手者而發,下節亦然。此節眼目在伏藏,下節乃承此節末句而發。究其主腦,要在明心,心明方能審機云爾。
三表天地人之道
明心見性身有主腦
自然能審視機宜
一切都合乎符節
底氣善氣正氣自然循行圜中不竭
所謂托天而旋無僞無作
行政不怪異無詭譎斯得其理矣
西女>>月也
西方昇起之一輪
與日交光而得其次第
正如劉一明悟真直指所云
終日照西而不照東分明光耀在彼矣。
日章經(陰符經)的緣由在此
沒男的不行
沒女的也不行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