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易拇卷之一經説──䷓觀

易拇卷之一經説──

觀風行地上有省風觀民之義故曰觀此卦象也以爻位言
之有以下觀上者初二與四是也有以上觀下者五與上是
也有居乎中而觀乎上下者六三是也六爻皆有觀象故曰
觀九五爲觀之主居尊以臨下須有以致人之誠敬而爲人
所尊如人之承祭祀於鬼神當其盥濯時已誠意固結而欽
仰其威嚴不待薦陳時而始致其儼恪也故曰盥而不薦有
孚顒若顒若者敬畏之貌詩云奏格無言時靡有爭管子云
抱蜀不言廟堂既修皆此意也  易於蒙著筮以叩神之意
於觀著神道設教之義君道與師道皆有神道之尊故也 
風行地上鼓舞萬物而不留滯於物故君子所過者化所存
者神書曰四方風動是也坤爲地爲方爲眾爲柄巽爲風爲
入爲制方也民也教也皆坤之義省之觀之設之皆巽之義

大觀在上以上九言中正以觀天下以九五言不觀而化以
下四陰爻言有孚顒若以感化言不主端化言所謂不觀而
化也末言神道設教因彖以盥薦取象發明觀之道也天道
至教聖人至德即盥而不薦之意而四時不忒而天下服即
有孚顒若之意天之神道陰陽是也聖人之神道天神地示
人鬼是也是皆陰陽之所謂无二道也
初六居乎下位而中隔於眾陰不能觀五如童子立於稠人
之後不能遠見之象
二與五應有觀之義但陰柔暗弱无正大光明之才而以察
察爲明觀之象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進退者未定之詞大凡人當進退未定多
不能自栽而惑於所往六三之觀我生進退權在我也以我
爲進退不因人爲進退也故曰未失道  三五皆曰觀我生
三則審己以從人五則察人以修己三則量而後入五則本
身徵民
初之觀者童也童則所觀不遠二之觀者女也闚則所觀不
明四之觀者賓也曰觀國可謂遠也已矣曰觀國之光可謂
明也已矣四近五五爲主則賓四爲臣則五爲主
六三之觀我生是奉身以周旋者也九五之觀我生則本身
以徵民者也故曰觀民也
九五之觀我生以我自觀言上九之觀其生以人觀我言上
雖无位而爲人所觀亦須我有君子之實可以爲人所觀故
亦曰君子无咎但五之君子无咎美之也上之君子无咎勉
之也辭同而意異//
******
[]

風行地上
有省風
觀民之義
故曰觀此卦象也
以爻位言之
有以下觀上者初二與四是也
有以上觀下者五與上是也
有居乎中而觀乎上下者六三是也
六爻皆有觀象故曰觀

九五爲觀之主
居尊以臨下
須有以致人之誠敬而爲人所尊
如人之承祭祀於鬼神
當其盥濯時已
誠意固結而欽仰其威嚴
不待薦陳時而始致其儼恪也
故曰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顒若者敬畏之貌
詩云奏格無言時靡有爭
管子云抱蜀不言廟堂既修皆此意也

易於蒙著筮以叩神之意
於觀著神道設教之義
君道與師道皆有神道之尊故也 

[]
風行地上
鼓舞萬物而不留滯於物
故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書曰四方風動是也
坤爲地爲方爲眾爲柄
巽爲風爲入爲制
方也民也教也皆坤之義
省之觀之設之皆巽之義也

[]
大觀在上 以上九言
中正以觀天下 以九五言
不觀而化以下 四陰爻言
有孚顒若以感化言 不主端化言
所謂不觀而化也末言神道設教因彖以盥薦取象發明觀之道也
天道至教聖人至德即盥而不薦之意
而四時不忒而天下服即有孚顒若之意
天之神道陰陽是也
聖人之神道天神地示人鬼是也
是皆陰陽之所謂无二道也

[]
初六居乎下位而中隔於眾陰不能觀五如童子立於稠人之後不能遠見之象

[]
二與五應有觀之義但陰柔暗弱无正大光明之才而以察察爲明觀之象也

[]
六三觀我生進退
進退者未定之詞
大凡人當進退未定多不能自栽而惑於所往
六三之觀我生進退權在我也以我爲進退不因人爲進退也
故曰未失道 
三五皆曰觀我生
三則審己以從人
五則察人以修己
三則量而後入
五則本身徵民

[]
初之觀者童也 童則所觀不遠
二之觀者女也 闚則所觀不明
四之觀者賓也 曰觀國可謂遠也已矣 曰觀國之光可謂明也已矣
四近五五爲主則賓四爲臣則五爲主

[]
六三之觀我生是奉身以周旋者也
九五之觀我生則本身以徵民者也
故曰觀民也

[]
九五之觀我生 以我自觀言
上九之觀其生 以人觀我言

上雖无位而爲人所觀亦須我有君子之實可以爲人所觀 故亦曰君子无咎
但五之君子无咎美之也 上之君子无咎勉之也 辭同而意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