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風水祛惑

《風水祛惑》
歸安丁芮樸著
續四1054*243-256

241
【葬說】
禮記檀弓廈后氏堲周周人以夏后氏之堲周葬中殤下
殤曾子問下殤土周葬于園鄭氏注火孰曰堲燒土冶以
周於棺也土周堲周也古史考曰禹作土堲以周棺經典
釋文何云冶土爲甎四周於棺正義曰夏后氏瓦棺之外
加堲周殷則梓棺替瓦棺又有水爲椁替堲周是則漢魏
以來之塼椁即夏后氏堲周之遺制也水經沔水注聟水
又東逕七女冢元嘉六年大水破墳得一磚刻云項氏伯
無子七女造墎此磚非漢即魏所作其椁字從土作墎又
案晉塼文有卜氏墎太元廿一年(求古精舍金石圖)永嘉七年八
月十五日亯(古甓齋漢晉塼文考畧)此亯字皆與椁同即塼墎也古
人冢塼各自爲之如晉書孝友傳吳逵吳興人家極貧窘
晝則傭賃夜燒塼甓朞年成七墓宋書孝義傳王彭盱眙
直瀆人家貧力弱無以營葬鄉里各出夫力助作故可
自刻名氏紀年月日也若文曰萬年不敗萬歲不敗單
曰萬歲萬年者與慶賀頌禱吉祥之語文字雖同而意義
有異後漢書注壽藏謂墓也稱壽者取其久遠之意則
稱萬歲萬年者亦取其久遠之意不敗者用周易需象敬
慎不敗之言儀禮筮宅命曰無有後艱鄭氏注艱難謂有
非常若崩壞也卜日命曰無有近悔疏曰云咎悔者亦謂
墓有所崩壞也則稱不敗者亦猶是也孟子曰非直爲
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蓋慈親孝子之所慎以生人之心
爲葬者慮也非謂生者也觀斯磚文古義猶存因念其時
相墓之書未行所題不敗合於宣尼卜宅安措之旨無後
來蔭應生人之誕也//

241
【二十四向】
撼龍經兩云地羅祇有坎山午丁之語不言二十四向明
萬厤中徐之鏌羅經頂門針以當時羅經之制主二十四
而其始莫考禮記檀弓曰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
也之幽之故也禮運曰死者北首生者南鄉皆從其初衛
湜集說方愨云南方以陽而明北方以陰而幽人之生也
自幽而出乎明故生者南鄉及其死也自明而反乎幽故
死者北首凡以順陰陽之理而已三代之禮雖有文質之
變至於葬之北方北首則通而行之者皆所以順死者之
反乎幽故也朱子山陵議狀云(大全集)古之葬者必坐北而
向南蓋南陽而北陰孝子之心不忍死其親故雖葬之於
墓猶欲其負陰而抱陽也豈有坐南向北反背陽而向陰
之理乎是故聖王制常經示軌法顯著明文凡葬必坐北
向南有一定之禮東西四維尚無所用而何有於二十四
向哉應邵風俗通曰(文選詠懷詩注)葬之郭北北首求諸幽之道
則漢世葬制承三代之禮坐北向南未嘗變易史記鄭世
家正義引酈元注水經云子產墓東北向鄭城言不忘本
也(見潠水注案此是晉書杜預傳遺令之語)唐書高密公主薨遺命吾葬必令
墓東向以望獻陵冀不忘孝也二者皆變禮初無吉凶之
義夢溪筆談曰地理之書(此史部之地理非術數類之書也)古人有飛鳥
圖不知何人所爲所謂飛鳥者謂雖有四至里數皆是循
路步之道路迂直而不常既列爲圖則里步無緣相應故
案圖別量徑直四至如空中鳥飛直達更無山川回屈之
差予嘗爲守令圖雖以二寸折百里爲分率又立准望牙
融傍驗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鳥飛之數圖成得方隅
遠近之實始可施此法分四至八到爲二十四至以十二
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使後世
圖雖亡得予此書案二十四至以布郡縣立可成圖毫髮
無差矣據此則羅經殆依倣二十四至爲之歟//
後漢書安帝紀注引續漢志乃更六宗祠於戌亥之地祭
祀志安帝初更立六宗祀於雒陽西北戌亥之地又郎顗
傳注(引詩氾歷樞)曰神在天門言神在戌亥東方朔十洲記元
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言戌亥而不言乾長洲在南海
辰巳之地言辰巳而不言巽生洲在東海丑寅之間言丑
寅而不言艮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言申未而不言
坤則知以乾坤艮巽稱四維兩漢時所未有祭祀志青帝
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黃帝位在丁未之地
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光武紀注引後漢書五帝位同)
南齊書禮志上馬融梁冀西第賦云西北戌亥元后承輸
蝦蟇吐寫庚辛之域晉書藝術韓友傳可伐七十束柴積
於庚地是以千命方位也後漢書郡國志敦煌郡注引耆
舊記曰圓當乾位地列艮墟舊唐書禮儀志天寶十載移
黃帝壇於子城內坤地水經穀水注合成一水自乾注巽
汝水注有青坡廟漢靈帝建甯三年樹碑碑稱青坡在縣
坤地是以卦名命四維始見於此此即宋人飛鳥圖所自
出也//
選擇家每日有二十四時亦用此二十四字以子初爲壬
時丑初爲癸時寅初爲艮時卯初爲甲時辰初爲乙時巳
初爲巽時午初爲丙時未初爲丁時申初爲坤時酉初爲
庚時戌初爲辛時亥初爲乾時今時憲書寅申巳亥月宜
用甲丙庚壬時卯酉子午月宜用艮巽坤乾時辰戌丑未
月宜用癸乙丁辛時是也考晉書律秝志中載徐岳議黃
出二年六月加時未日蝕黃初以爲加辛強又二年七月
加壬月景蝕(丙作景避唐諱)是以干命時也又云三年正月加
時申北日蝕十一月加時西南維日蝕言申北言西南維
而不言坤則三國未有以乾坤艮巽卦名命時矣隋書律
秝志下推曰食所在辰術以艮巽坤乾爲次舊唐書呂才
傳若依葬書多用乾艮二時始知隋唐之世乃有此稱也
案淮南子天文訓曰十五日爲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斗指子則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加十五日指丑則
大寒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
四十六日而立春加十五日指寅則雨水加十五日指甲
則雷驚蟄加十五日指卯中繩故曰春分加十五日指乙
則清明風至加十五日指辰則穀雨加十五日指常羊之
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加十五日指巳則
小滿加十五日指丙則茫種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
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加十五日指丁則小暑加十五日
指未則大暑加十五日指背陽之維則夏分盡故曰有四
十六日而立秋加十五日指申則處暑加十五日指庚則
白露降加十五日指酉中繩故曰秋分加十五日指辛則
寒露加十五日指戌則霜降加十五日指號通之維則秋
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加十五日指亥則小雪加
十五日指壬則大雪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陽生於子陰生
於午言報德之維常羊之維背陽之維號通之維是僅用
干支而不聞以卦名配入舊唐書音樂志二昭宗時張濬
謂宮懸之制陳鏄鐘二十架當十二辰之位甲丙庚壬各
設編鐘一架乙丁辛癸各設編鐘一架合爲二十架樹建
鼓於四隅當乾坤艮巽之位以象二十四氣則唐季始有
此二十四字以稱方位然伊川程正公下穴昭穆圖分二
十四位用八卦坎離而不用子午黃帝宅經分二十四路
乾位曰天門巽位曰地戶坤位曰人門艮位曰鬼門宅經
爲唐宋人所作可知此時並不全用二十四字如今羅經
所爲也近世術士尋流逐末惟知將此二十四字徑謂風
水西設矜爲獨得之祕衍成歌訣故作隱語而不問其所
從來予故詳溯原委以著羅經依傚之由非謂其有當於
葬法而具錄之也//
Δ
隋書王劭傳時有人於黃鳳泉浴得二
白石頗有文理遂附致其文以爲字而
上奏曰其大玉有天門地戶人門鬼門閉九宇又蕭吉傳
艮地鬼門西南人門吉著有宅經亦見新舊唐志爲此書
所本也案周禮大司徒疏引河圖括地象曰天不足西北
地不足東南西北爲天門東南爲地戶天門無上地戶無
下後漢書郎顗傳詩氾厤樞曰神在天門言神在戌亥宋
均注云神陽氣君象也天門戌亥之間乾所據者馬總意
林引論衡曰天門在西北地戶在東南地最下者揚兗二
州洪水之時二土最被水害吳越春耿西北立龍飛翼之
樓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寶以象地戶論衡訂鬼篇引山
海經曰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
獨斷亦有此文作東北有鬼門又爲此天門地戶鬼門之
所本其所謂人門者未詳所出宅經用此別無深義亦不
以代方位耳//

【指南針】
指南針亦曰子午針(見文山集贈魏山人詩)未詳所起毛詩公劉既
景迺岡相其陰陽毛云既景迺岡考於日景參之高岡鄭
云既廣其地之東西又長其南北既以日景定其經界疏
云日景定其經界者民居田畝或南或東皆須正其方面
故以日影定之居山之脊觀其陰陽則觀其山之南北也
大名則山南爲陽山北爲陰又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
以日作于楚室毛云定營室也方中昏正四方揆度也度
日出日入以知東西南視定北準極以正南北周禮地官
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鄭注土圭
所以致四時日月之景也測猶度也不知廣深故曰測測
土深謂南北東西之深也又土方氏掌土圭之灋以致日
景春官典瑞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又馮相
氏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考工記玉人土圭尺有五寸以致
日以土地匠人建國水地以縣置𣙗以縣眂以景爲規識
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之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
正朝夕(鄭注極星謂北辰)疏云前經已正東西南北恐其不審猶
更以此二者以正南北言朝夕即東西也南北正則東西
亦正故兼言東西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古之立國者南
望南斗北載樞星(困學紀聞云樞星即極星)是三代時見於經典者惟
有揆日瞻星以正東西南北之位未國有指南針觀毛君
鄭君之注則兩漢亦未有也考夢溪筆談雜誌方家以磁
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水浮多蕩搖
指爪及盌唇上皆可爲之轉運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
懸爲最善其法取新纊中獨璽縷以芥子許蠟綴於針腰
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
北者皆有之本草衍義亦載有此說又云以針橫貫燈心
浮水上亦指南觀沈存中寇宗奭之言當時第知作指南
針之法而不言用於羅經則其所未見又可知矣乃今術
士輒曰羅經創自黃帝顯於周公其言於古籍無徵惟指
南車或以爲作於周公(見宋書禮志宋史輿服志古今注等書)或又稱始自
黃帝(見宋史黃帝內傳古今注等書)已屬後人附會之詞史承其誤出且針
與車自是兩器各各不同考晉書輿服志司南車一名指
南車駕四馬其下制如樓三級四角金龍銜羽葆刻木爲
仙人衣羽衣立車上車雖回運而手常南指大駕出行爲
先啟之乘其制法具在又詳見宋史輿服志其謂指南車
始於黃帝者出黃帝內傳是書漢藝文志隋經籍志俱不
載後世僞託不足爲証考漢書地理志黃帝作舟車以濟
不通初學記引譙周古史考黃帝作車後漢書郡國志注
引帝王世紀黃帝始作舟車案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氏
作刳木爲舟以濟不通服牛乘馬引重致遠故後人皆歸
之耳班氏以後之說皆取諸此然第曰作舟車非指南也
其謂周公所作者意林引物理論指南車見周官而周官
無指南車之文魏博士馬鈞第曰古有之(見三國志甘夔傳注引傳元序及事類賦注引
魏書馬鈞傳)晉代又有指南舟(見宋書禮志初學記器物部引晉宮閣記有指南舟
)皆不言其所創始而術士謂指南針始自黃帝周公則
更庸妄不足究詰矣//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宋儒之說也自有明中葉士子專習周易本義
而本義首載九圖胡東樵易圖明辨言之詳矣錢竹汀養
錄云八卦方位震東方巽東南離南方乾西北坎北方
艮東北見於說卦傳坤兌次於離後乾前則坤西南兌西
方可知也伏義始作八卦以木德王傳云帝出乎震謂伏
羲也然則說卦傳所言方位出於伏羲所定萬世無可變
易之理而後儒私造先天一圖託於伏羲欲駕文王孔子
而上之傎到甚矣樸案論衡難歲篇立春艮王震相巽胎
离沒坤死兌囚乾廢坎休王之衝死相之衝囚王相衝位
有死囚之氣乾坤六子天下正道伏羲文王象以治世文
爲經所載道爲聖所信據此即說卦傳之方位而云伏羲
文王象以治世則羲文八卦同此序位漢人已言之矣宋
以後儒尟有知者況於術數家乎今之羅經先天八卦一
層必明人習見易圖所爲無疑矣而近時言風水者汲汲
於河圖洛書先天後天果何爲也哉

【郭璞葬經】24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