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外經微言善養篇

外經微言善養篇

大寒除夕春節初二初三

已經是星期二了

過五天了

外經還沒碰過一次

今發神經

抽七十四號牌

題目爲外經微言善養篇

善養我

我善養

好像有個冰冰涼涼的風寒要吹過來

編號爲七十的

要我善養要善養我

買台鹵素電暖

及鹵素燈

照照頭面看看書也就得了花不了幾個錢

但這一篇分明不是

風寒不就一兩天

天氣遽降三度至五度也沒關係

又不做流民怎麼會凍死

善養我我善養不但吹風送暖

全身包裹多穿幾件窩在家不出門也就成

可是看起來雷公跟岐伯談的不是這些

內經跟外經的文都很奇怪

明明是風寒他卻把一年十二月都搭上

金木水火土之氣罩了鹵素電暖

還有什麼不省心的

再說窗戶關了

風也跑不進來

厚厚的墊褥加三層棉被

睡成一身汗也說不定

還喝九十五度以上的熱水

五十八度金門高也幹上了

善養成這樣你還要怎樣叮囑

三個人一起添亂

天老是誰

天荒地老綿綿長長簡直是妖怪

那妖怪問得題目也是一絕

陰陽不違背

養陽養陰

他說得可輕可口沫橫飛

我聽得霧裡看花

總覺得那是廢話

不夠營養

還有什麼少太病

善養這些大的小的陰的陽的少的老的

全花了霧煞煞不得善終

你說我文沒看懂

僅是掃過一回

還沒讀呢

那你發那麼多牢騷幹嘛

想撈好處又不要太花錢是嗎

炭燒會中毒底

插電又心得慌

連喝杯熱咖啡也要斤斤計較

物價上漲了你不知道嗎

那我可不管

不要老是想到現代

AIAI底叫

讀古書嘛就得依古人情境模擬

難道不知道嗎

嘿還用你教

照看什麼

照看面象

火逼心君而外出

心神不寧

養什麼

養神

養八面神佛

不是一神二神三神四神

而是八神十六神六十四神兩百五十六神

別惹惱了祂們

尤其是佛

祂們出走了

你的靈也就亡了

伏羲十六卦方圓圖

末三卦

XX

艮亮坤

止亮了

止亮歸地

永錫了

原來人是靠錫命加封

才有這個人生

功過耗盡養不起命

也就薨然而逝了


 

雷公問於岐伯曰:春三月,謂之發陳;夏三月,謂之蕃秀;秋三月,謂之容平;冬三月,謂之閉藏。
天師詳載《四氣調神大論》中,然調四時則病不生,不調四時則病必作。
所謂調四時者,調陰陽之時令乎?抑調人身陰陽之氣乎?願晰言之。
岐伯曰:明乎哉問也!調陰陽之氣在人不在時也。
春三月,調木氣也,調木氣者,順肝氣也。
夏三月,調火氣也,調火氣者,順心氣也。
秋三月,調金氣也,調金氣者,順肺氣也。
冬三月,調水氣也,調水氣者,順腎氣也。
肝氣不順,逆春氣矣,少陽之病應之。
心氣不順,逆夏氣矣,太陽之病應之。
肺氣不順,逆秋氣矣,太陰之病應之。
腎氣不順逆冬氣矣,少陰之病應之。
四時之氣可不調乎。
調之實難,以陰陽之氣不易調也,故人多病耳。
雷公曰:人既病矣,何法療之?岐伯曰:人以胃氣爲本,四時失調,致生疾病,仍調其胃氣而已。
胃調脾自調矣,脾調而肝心肺腎無不順矣。
雷公曰:先時以養陰陽,又何可不講乎?岐伯曰:陽根於陰,陰根於陽。
養陽則取之陰也,養陰則取之陽也。
以陽養陰,以陰養陽,貴養之於豫也,何邪能幹乎。
閉目塞兌,內觀心腎,養陽則漱津送入心也,養陰則漱津送入腎也,無他異法也。
雷公曰:善。
天老問曰:陰陽不違背而人無病,養陽養陰之法,止調心腎乎?岐伯曰:《內經》一書,皆養陽養陰之法也。
天老曰:陰陽之變遷不常,養陰養陽之法,又烏可執哉?岐伯曰:公言何善乎。
奇恆之病,必用奇恆之法療之。
豫調心腎,養陰陽於無病時也。
然而病急不可緩,病緩不可急,亦視病如何耳。
故不宜汗而不汗,所以養陽也;宜汗而急汗之,亦所以養陽也。
不宜下而不下,所以養陰也;宜下而大下之,亦所以養陰也。
豈養陽養陰,專尚補而不尚攻乎?用攻於補之中,正善於攻也;用補於攻之內,正善於補也。
攻補兼施,養陽而不損於陰,養陰而不損於陽,庶幾善於養陰陽者乎。
天老曰:善。

陳士鐸曰:善養一篇,俱非泛然之論,不可輕用攻補也。

 

 

風寒殊異篇

風后問於岐伯曰:冬傷於寒與春傷於寒,有異乎?岐伯曰:春傷於寒者,風也,非寒也。
風后曰:風即寒也,何異乎?岐伯曰:冬日之風則寒,春日之風則溫。
寒傷深,溫傷淺。
傷深者入少陽而傳裡,傷淺者入少陽而出表,故異也。
風后曰:傳經乎?岐伯曰:傷冬日之風則傳,傷春日之風則不傳也。
風后曰:其不傳何也?岐伯曰:傷淺者,傷在皮毛也。
皮毛屬肺,故肺受之,不若傷深者,入於營衛也。
風后曰:春傷於風,頭痛鼻塞,身亦發熱,與冬傷於寒者何無異也。
岐伯曰:風入於肺,鼻爲之不利,以鼻主肺也。
肺既受邪,肺氣不宣,失清肅之令,必移邪而入於太陽矣。
膀胱畏邪,堅閉其經,水道失行,水不下泄,火乃炎上,頭即痛矣。
夫頭乃陽之首也,既爲邪火所據,則一身之真氣皆與邪爭,而身乃熱矣。
風后曰:肺爲胃之子,肺受邪,宜胃來援,何以邪入肺而惡熱口渴之症生,豈生肺者轉來刑肺乎?岐伯曰:胃爲肺之母,見肺子之寒,必以熱救之。
夫胃之熱,心火生之也,胃得心火之生,則胃土過旺,然助胃必克肺矣,火能刑金,故因益而反損也。
風后曰:嘔吐者何也?岐伯曰:此風傷於太陰也。
風在地中,土必震動,水泉上溢則嘔吐矣。
散風而土自安也。
風后曰:風邪入太陽頭痛,何以有痛不痛之殊也。
岐伯曰:肺不移風於太陽則不痛耳。
風后曰:風不入於太陽,頭即不痛乎?岐伯曰:肺通於鼻,鼻通於腦,風入於肺,自能引風入腦而作頭痛。
肺氣旺,則風入於肺而不上走於腦,故不痛也。
風后曰:春傷於風,往來寒熱,熱結於裡,何也?岐伯曰:冬寒入於太陽,久則變寒;春風入於太陽,久則變熱。
寒則動,傳於臟;熱則靜,結於腑。
寒在臟,則陰與陽戰而發熱,熱在腑,則陽與陰戰而發寒,隨臟腑之衰旺,分寒熱之往來也。
風后曰:傷風自汗何也?岐伯曰:傷寒之邪,寒邪也;傷風之邪,風邪也。
寒邪入胃,胃惡寒而變熱;風邪入胃,胃喜風而變溫,溫則不大熱也。
得風以揚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
風后曰:春傷於風,下血譫語,一似冬傷於寒之病,何也?岐伯曰:此熱入血室,非狂也。
傷於寒者,熱自入於血室之中,其熱重;傷於風者,風祛熱入於血室之內,其熱輕也。
風后曰:譫語而潮熱者何也?岐伯曰:其脈必滑者也。
風后曰:何也?岐伯曰:風邪入胃,胃中無痰,則發大熱,而譫語之聲高;胃中有痰,則發潮熱而譫語之聲低。
潮熱發譫語,此痰也,滑者痰之應也。
風后曰:春傷於風,發厥,心下悸,何也?岐伯曰:傷於寒者邪下行,傷於風者邪上衝也。
寒乃陰邪,陰則走下:風乃陽邪,陽則升上。
治寒邪先定厥,後定悸;治風邪先定悸,後定厥,不可誤也。
風后曰:傷於風而發熱,如見鬼者,非狂乎?岐伯曰:狂乃實邪,此乃虛邪也。
實邪從太陽來也,邪熾而難遏;虛邪從少陰來也,邪旺而將衰。
實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於心也;虛邪,火引肝魂而外遊,魄不守於肺也。
風后曰:何論之神乎!吾無測師矣。

陳士鐸曰:風與寒殊,故論亦殊,人當細觀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