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重定周易費氏學__同人

重定周易費氏學__同人

28~34

 

Δ

離下乾上

中爻巽乾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蘇軾曰野无求之

地凡從我者皆誠

同也○其昶案野爲朝

野之野二居地位野象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程傳云三字羨文),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其昶案乾行健行也涉川則四海來同)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惟君子爲能通天下之志。

淮南子云芒芒

昧昧與元同

故至德者言同畧事同指上下一心无岐道旁見者

遏障之於邪開道之於善而民向方矣易曰同人于

野利涉大川○程傳云天下之志萬殊理則一也文

明燭理故能明大同之義剛健克己故能盡大同之

張浚曰離火在人屬心爲志○劉沅曰乾天也

虛明人心也乾在離上人心之天也人不同而其

心之天同唯君子以正通之正者感而通不正者化

而通焉往而不大同哉○其昶案坤元託位於乾二

同人坤順承天曰應乎乾曰中正而應地道臣道

然也同人之于野即乾二之在田其亨以德不以位

故稱君子是象也孔孟以之陳希

夷言同人窮在下大有達在上  //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鄭康成曰天在上火炎上而從之

是其性同於天也卦體有巽火得

風然後炎上益熾風行无所不徧徧則會通之德大

○虞翻曰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君子和而不同故

於同人以類族辨物九家云乾舍於離天日同明

以照於下其昶案列子注類同也周書注族猶羣

也類族辨物者大同其

羣而又細別其物也  //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蔡元定

曰門二

  //

本書有黨同

XX即門二

內外有別

套句自家話說

繼續支持XX

成爲XX最大黨

XXXXXX門二即黨同伐異

居內者觀外

居外者亦可窺內

內外有差

如此曰門二可也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其昶案初同二於門內

蓋家人也家之中兄弟

長幼之倫每苦多異趣同之者齊之也爻曰于門爲

初與二言也傳曰出門則推言自二以外亦未有不

同者蓋无咎於門內之人雖達之天下可矣

宗族稱孝鄉黨稱弟而人猶有惡之者乎  //

 

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許慎曰同人于宗

吝言同姓相取吝

道也○馮當可曰以卦體言之則有大同之義以爻

義言之則有阿黨之戒○惠棟曰晉語胥臣曰異姓

則異德異德則異類異類雖進男女相及以生民也

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同志雖遠男

女不相及畏黷敬也黷則生怨怨亂毓災災毓滅姓

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毓災也○其昶案家語衛公

求婚於季氏桓子問禮於孔子孔子曰同姓爲宗有

合族之義雖百世婚姻不得通周道然也據此則宗

謂同姓明矣乾二變同人是乾者二之宗也二在卦

畫中正不變爲應乎乾至爻老將變爲陽卦復成乾

是同乎乾同人之義莫切於婚娶異姓爲婚以不同

爲同乃大同也若一於同則有阿黨之嫌因取象於

同姓相娶曲禮云娶妻不取同姓大傳亦云繫之以

姓而弗別雖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杜佑通

典云殷以上婚不隔同姓周制則不娶宗族是義也

文王於易象著之而周公遂制爲典禮所謂善繼志

善述事也二變則失正

且不與五應故示戒  //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虞翻曰巽爲伏爲高離爲

戎○李鼎祚曰巽爲草木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崔憬曰與二相比盜憎其主

而忌於五一爻爲一年自三

至五頻遇剛敵○程傳云卦惟一陰諸陽皆欲同之

三又與之比以剛強居二五之閒欲奪而同之五剛

且正其可奪乎故畏憚伏藏也○李舜臣曰天下之

理萃則必爭卦以同爲義而三則伏戎四則乘墉五

則大師克相遇故易中必知顯簡中必知阻○王夫

之曰升陵謂五也託處尊高灼見其情形而三之伏

戎无所施至於三歲必潰矣此五之所以大師能克

也○李光地曰同極必異人情之常三居下卦之極

過剛无應不和之甚○其昶案安行者言其

進則无應於上退復不能比二化又失位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惠棟曰釋宫云牆謂之墉馬

融梓材注云卑曰垣高曰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蘇軾曰二同乎

五三四皆欲得

之四近於五乘其墉其勢至逼而不可動雖有蒸二

之心未有起戎之迹故猶可以知困而不攻三於五

稍遠而肆焉雖欲反則得乎○其昶案四欲同二而

不承五故爭乘其墉五踞其上也孫子云用兵之法

高陵勿向背邱勿逆杜牧說自下趨高者力乏自高

趨下者勢順五乘四上故四弗克攻形格勢禁其力

已乏然四五之勝負一克一弗克者非徒勢也

義則然也李國松曰化巽而順之正爲反則  //

 

九五:同人,先號(平聲)咷(道刀反)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胡一桂曰

一陰者五

陽所必爭三不中四不正又介乎

其閒所以必待大師克而後遇也//

 

同人之先,以中直也(王引之曰同人之先省文也直正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代淵

曰三

四敵強大興師方可克傳云如二君故曰克○橫渠

易說云師直而壯義同必克○張浚曰心通跡閒其

憂在先道之苟勝閒何能爲二五俱得中位其爲中

直大矣中直則君臣心本相通何憂不遇至誠惻怛

之意發見於外曰號咷君臣相遇道行天下有足樂

者曰後笑○本義云中正相應同心者也理義所同

物不得而閒之○張惠言曰陰陽不同故用師征之

周禮云以軍禮同邦國謂此矣○其昶案天下所以

不得大同者私害之也人爭爲同而不安義命則攻

奪起五爲卦主先號咷者痛三之悖道也當大同之

時而用師相克故其中

直之心不能不號咷耳//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王弼曰處同人之時最在於外不

獲同志而遠於內爭故雖无悔咎

亦未得其志○其昶案同人于郊此列國會盟之象

凡春秋書公會某人盟于某地是也棄怨修好故无

悔苟信不繼盟無益也故又曰

志未得也爻許其平傳勉其信////

 

THE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