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卦本圖攷》

《卦本圖攷》

績溪胡秉虔學

 

00

爻主動。動則變。乾動則變坤。坤動則變乾也。

其有一爻變者。如左傳所載觀之否師之臨類。觀四爻動則變否。師初爻動則變臨也。

至于一卦之內兩爻互易。如象傳所言剛柔上下者。先儒亦謂之卦變。以繫辭傳有云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故耳。

朱子云。就卦已成後用意推說。以見此爲自彼來。非真先有彼卦而後有此卦也。

又云。若論伏羲畫卦。則六十四卦一時俱了。雖乾坤亦無能生諸卦之理。若如文王孔子之說。則縱橫曲直。反覆相生。無所不可。

又云。非是聖人合下作卦如此。自是卦成了。自然有此象。其說精矣。但謂縱橫曲直。反覆相生。無所不可。似乎說得太寬故本義於卦變歌十。九。卦之外。又有云。又自某卦某卦而來者。東牽西曳。茫無畔岸。未免啟後人憑說經之漸。今詳考諸儒之說。案之於經。是者從之。漢人解易。多云此本某卦。或云此卦本某。今亦依用。遂命曰卦本圖考云。//

 

01

九家易曰。乾純陽。衆卦所生。

Δ

陸德明經典釋文敍錄云。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稱荀爽者。以爲主故也。其序有荀爽、京房、馬融、鄭玄、宋衷、虞翻、陸績、姚信、翟子玄。案李鼎於集解引。作九家易。朱子本義引。作荀九家。//

 

 

02

Δ

九家易曰。坤純陰。配乾生物。

 

03

Δ

此本乾坤卦。(盧氏云。)乾體而坤來剝。故曰剝。虞氏曰。陰消乾。(盧氏見唐著作郎李鼎祚集解引。不著其名。或云即北魏國子博士盧景裕也。魏書云。字仲儒。范陽𣵠人。注周易。除國子博士。虞氏名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漢末爲郡功曹。後仕吳。)

 

04

Δ

此本坤卦。坤體而乾來復。故曰復。虞氏曰。陽息坤。

 

凡一陽五陰之卦自剝復來。

Δ

蜀才曰。此本剝卦。上九降二。六二升上。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也。(蜀才非姓名也。經典釋文敍錄引蜀書云。范名長生。一名賢。隱居青城山。自號蜀才。李雄以爲丞相。又晁公武讀書志云。蜀才世多不知。顏之推曰。即范長生也。李雄稱長生爲范賢。見華陽國志。)

或曰。此本復卦。震爲行。坎爲險。坤爲順。初二互易。震變坎。而坤不動。故行險而順。

 

Δ

侯氏曰。此本剝卦。乾之上九來居坤三。天道下濟而光明也。坤之六三上居乾位。地道卑而上行也。(侯氏名果。字里不詳。見李氏集解引。疑唐人。)

 

Δ

此本復卦。虞氏曰。復初之四謂初九往居四。六四來居初也。

 

Δ

此本復卦。初九往居五。六五來居初。初爻云。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子夏傳曰。非應稱它。坎爲孚。有孚謂五也。五應二。非應初。而五與初互易。本係一體。故比之无咎。終來有它吉也。漢儒多以爲比從師來。案師比反覆不衰之卦。比可云從師來。則師亦可云從比來矣。說恐非。(近儒有謂需自訟來。訟自需來者。正同此誤。)

 

05

Δ

此本坤卦。傳。剛决柔也。虞氏曰。息卦也。乾决坤。

 

 

 

 

06

Δ

此本乾卦。傳。柔遇剛也。虞氏曰。消卦也。陰傷陽。

 

凡一陰五陽之卦自夬姤來。

 

同人

Δ

蜀才曰。此本夬卦。九二升上。上六降二。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下奉上之象。侯氏曰。九二升上。上爲郊野。同人于野而得通。由乾行上行耳。故曰乾行。

 

Δ

此本夬卦。九三往居上。上六來居三。五爻云。夬履貞厲明。以此卦爲自夬來矣。虞氏曰。變訟初爲兌。蓋謂履自訟來。初六變陽也。說恐非。

 

小畜

Δ

此本姤卦。初六往居四。六四來居初。姤與復旁通。故初二皆言復。復震長男爲夫。姤巽長女爲妻。姤初往居四。巽反在外。三至五成離。離爲目。故九三夫妻反目也。虞氏曰。需上變爲巽。蓋謂小畜自需來。上六變陽也。說恐非。

 

大有

Δ

此本姤卦。初六往居五。九五來居初。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初曰无交害。五曰厥孚交如。明二爻互易也。

 

07

Δ

侯氏曰。此本乾卦。陰長剛殞。君子逃避。曰遯。

 

08

大壯

Δ

侯氏曰。此卦本坤。陰柔消弱。剛大壯長。故曰大壯。

 

09

中孚

Δ

陽息坤陰消乾合而爲中孚李氏曰乾體而坤來交虞氏謂訟四之初恐皆非荀氏曰兩巽對合外實中虚鄭氏曰中孚爲陽貞於十一月子小過爲陰貞於六月未法虞乾坤(李氏名挺之。字之才。宋人。見朱震漢上易傳。荀氏名爽。字慈明。穎川人。漢末官司空。鄭氏名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漢末以大思農微不至。)

 

凡四陽二陰之卦自遯大壯及中孚來。

 

Δ

蜀才曰。此本遯卦。六二進居三。九三降居二。剛來而得中也。

 

Δ

此本遯卦。六二往居四。九四來居二。虞氏曰。遯二之四。柔得位而順五剛。故小亨。

P.5

 

 

 

大過

无妄

家人

大畜

小過

 

凡四陰二陽之卦自臨觀及小過來

 

明夷

Δ

蜀才曰此本臨卦九二升三么全二降二明入地中也

 

Δ

此本臨卦虞氏曰臨-一之四韶九二往居四六四來居二也

 

Δ

此本臨卦九二往居五六五來居二剛柔始交也二居五成坎坎為難故曰剛柔始交而難生漢儒多以此為屯自坎來說恐非案雖即險也近儒輯逸象皆不言坎偽難豈因虞氏讓難為難易之難平然至象傳曰六-一之難恐難解矣

 

Δ

此本臨卦九二往居上上六來居二乃侯氏曰此本觀卦非也虞氏曰晉四之初又曰或以臨二之上案或說是

 

Δ

此本小過卦六二往居四九四來居二乃虞氏謂臨初之三案象傳曰柔以時升如虞說則是剛升矣六四王用亨于岐山陸氏曰升之六四柔以時升大王之德陸氏名希聲唐人

 

Δ

此本小過卦六二往居三九三來居二三與五成坎坎體坤乾二五來交二往居三得坤象故曰利西南往得眾也或曰三至上體師木豫卦虞注師眾也=一失位而元應故元所往其來反二得正位為下卦中故曰其來復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申言利西南之意三玉同功故曰往有功也虞氏以為臨四之初說恐非

 

 

歸妹

既濟

 

Δ

11

也惟虞氏以為兼自賁來初之四與噬嗑之豐同義說恐非姚氏名信即苟氏等九家之一也經典釋文敘錄云字德祐七錄字元直吳興人吳大常卿

 

Δ

蜀才曰。此本否卦六三升上。上九降三。是柔上而剛下。二氣交感以相與也。虞氏曰。坤三之上成女。乾上之三成男。止而說。男下女。故通利貞取女吉。

 

Δ

虞氏曰。此本否卦。乾之九四來居坤中。剛來成坎。水流而不窮也。坤之六二上升乾四。柔得位乎外。上承貴。王與上同也。虞氏曰。否四之二成坎震。天地交。故亨。

 

䷿未濟

Δ

此本否卦六二往居五九玉來居二虞氏曰否二之五柔得中天地交亨

 

Δ

荀氏曰此本否卦陽降偽險陰升偽說虞氏曰否二之上乾坤交故通案李氏集解兩引九家易此本否卦苟氏郎九家之首也家傳剛排也指二

 

Δ

蜀才曰此本否卦乾之九四下處坤初坤之初六上升乾四損上益下者也

 

噬嗑

Δ

虞氏曰否上之初也損上益下案二家皆謂從否來而虞意上降為初有來無往與蜀才異餘已見損與氏曰此本否卦乾之九五分降坤初坤之初六分升乾玉是剛柔分也虞氏曰否乾玉

 

Δ

之坤初。坤初之乾五。剛柔交故亨。侯果曰。坤之初六上升乾五。是柔得中而上行。

蜀才曰。此本否卦。剛自上來居初。柔自初往升上。則內動而外說。虞氏曰。否上之初。剛來下柔。初上得正。故元亨利貞。又曰。否乾上來之坤。初故剛來而下柔。//

 

 

EN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