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易領卷三__姤卦

易領卷三__姤卦

65

講得道地

講得平實有料

不愧爲神人

 

 

(巽下乾上)

序卦傳曰。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一陰分決于上。忽復遇于下。姤所以反夬也。造化之理。一與二。奇與偶。如形興影。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自天地男女事物。細至呼吸。莫不皆然。故夬則必姤者天也。聖人不能絕陰。而不能不愛陽。愛陽而喜其來。不能不惡陰而幸其去。幸其去則曰夬。而驚其來則曰姤。姤者。不欲遇而不可避之名。爲卦乾上巽下。以二體觀。乾剛巽柔。柔與剛遇。其遇甚合。以一體觀。五陽上極。一陰下來。其來甚順。陰陽之情。不爲不相得。而姤之一陰。即坤之履霜。未幾而遯。未幾而否。觀剝且至。故陰之害陽。陽不覺也。聖人作易以著消長之幾。盛衰盈虚。非能與造物爭。而因時保護。則。存乎其人。故爻辭于否泰之際曰包荒。包承于姤曰包魚。包瓜。以見天不可違。而調燮貴適時。今之言易者。夬則欲其決去。姤則禁其相逢。必欲使天下有陽無陰。夫苟有陽無陰。聖人可无憂而易可不必作矣。不能體陰陽之德以通其變。徒欲絕陰存陽。聖人豈爲此偏曲之論。且如姤之爲卦。何嘗不善。乾道上運。巽風下行。帝出乎震。物齊乎巽。相見乎離。遇之象也。九五陽剛居尊。初以一陰方來。有臣明遇主之象。九二剛中下應。爲大臣宣化之象。是九五所用以招攜懷遠。風行下國者也。文王彖辭。以爲男女之交。夫子發天地萬物皆遇之義。聖人何嘗以姤爲不善。引而伸之。六十四卦皆可知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