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參同契金隄大義序──許桂林


參同契金隄大義序

清 許桂林 撰

187*215

【參同契金隄大義序】

參同契者魏君伯陽之養生論也其道在於絕欲其理得於易易

本河圖而作河圖即八卦之方位參同契得絕欲可以成丹之訣

於是絕欲外更無奇異幽微之說其要言曰閉塞其兌曰土鎮水

不起兌金為離火所消而成坎水閉兌則金可成丹故曰金復其

故性閉兌之道在於用坤坤土不動隔離火以保兌金故曰黃土

金之父大意主於不用坎離以土鎮水而火不消金是不用坎離

也而所謂以金為隄防者一言而括閉兌及土鎮水之意故桂林

作注取金隄以表其大義焉桂林非能為其學者特以明參同契

與易異而亦與先天圖異與易異者其用之大小理之偏全耳八

卦之方位不異也先天圖則與易悖矣參同契之賢於先天圖則

遠矣宋元儒者以先天圖說參同契以抽坎填離釋乾南坤北未

思參同契明言坎離不用坎止於北離止於南則水不為火所消

是以閉兌而成丹其言坎南離北與龍西虎東皆喻人欲勝熾自

相戕伐也說參同契者自彭曉陳顯微皆以夫婦陰陽為丹道虎

吸龍精咀嚼相吞其詞甚危亦以為修煉之訣而審專不泄其語

至明亦不悟也儒者因其說而先天圖與參同契遂有相似之迹

不知先天圖之妄作難揜而參同契之本解又迷兩失之也後之

君子得桂林之說而參之易道之大不至降而雜於參同契參同

契之未悖於易亦不至寃而同於先天圖庶乎易道正而參同契

亦不失其實云海州許桂林

**********************


依宗教文化出版社 參同集注

第四册P.1750

 

【參同契金隄大義序】

參同契者 魏君伯陽之養生論也

其道在於絕欲 其理得於易

易本河圖而作 河圖即八卦之方位

參同契得絕欲 可以成丹之訣 於是絕欲外更無奇異幽微之說

其要言曰閉塞其兌 曰土鎮水不起 兌金為離火所消而成坎水 閉兌則金可成丹 故曰金復其故性

閉兌之道 在於用坤 坤土不動 隔離火以保兌金 故曰黃土金之父

大意主於不用坎離 以土鎮水而火不消金 是不用坎離也

而所謂以金為隄防者 一言而括閉兌及土鎮水之意 故桂林作注 取金隄以表其大義焉

桂林非能為其學者 特以明參同契與易異而亦與先天圖異

與易異者 其用之大小理之偏全耳 八卦之方位不異也 先天圖則與易悖矣

參同契之賢於先天圖則遠矣

宋元儒者以先天圖說參同契 以抽坎填離釋乾南坤北 未思參同契明言坎離不用 坎止於北 離止於南 則水不為火所消 是以閉兌而成丹 其言坎南離北與龍西虎東 皆喻人欲勝熾 自相戕伐也

說參同契者 自彭曉、陳顯微 皆以夫婦陰陽為丹道 虎吸龍精 咀嚼相吞 其詞甚危 亦以為修煉之訣而審專不泄 其語至明 亦不悟也

儒者因其說而先天圖與參同契遂有相似之迹 不知先天圖之妄作難揜 而參同契之本解又迷兩失之也

後之君子得桂林之說而參之 易道之大不至降而雜於參同契 參同契之未悖於易 亦不至寃而同於先天圖 庶乎易道正而參同契亦不失其實云 海州許桂林

/////////////////////

 

[]

參同契者 魏君伯陽之養生論也


契→→九劃

丯→→東南

刀→→西南

大→→示人張開手足站立

₡₡

易經有

初九 九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九 用九 天九

大衍之數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

契是→→記錄

九表→→陽之變

易 乾 文言云 乾元用九 天下治也

列子 天瑞篇亦云 九變者究也

₡₡₡₡

易經云

巽 東南也→→風行無所不入

西南(坤)得朋→→乃與類行也

觀參同契河圖(許桂林說的)


養生當從此圖悟

 

[]

其道在於絕欲 其理得於易


白川靜字解云 左邊谷 不是溪谷的谷 而是容的谷→→希望目睹神靈之姿

就好像仙女下凡塵 落到你家一樣 巫山雲雨 心妄想 沒一個實際

其道在絕此妄→→蕚綠華 杜蘭香 現實生活 輪不到你 縱然西龜山金母配個秦XX來 也跟你沒交涉

₡₡

何以知之

易已經說過了 山下有澤 損→→損精耗氣而已

周易守正張吉華曰 本卦(損)由來數理為前卦臨之九二陽動爻 回蓄上六陰轉陽 形成損卦(本卦)高高在上之象

飄飄然 自以為是羊權 張傳之流 其實 自個兒那有那種福分 只是心中 惦著 念著 夢著→→到頭來一場空 喚得一個損字罷了

 

[]

易本河圖而作 河圖即八卦之方位



沒個說 看圖就對了

東西南北 古圖皆有次序 別用現代人的方位 那看起來很彆扭的

 

[]

參同契得絕欲 可以成丹之訣 於是絕欲外更無奇異幽微之說


所有的丹訣 都是針對你的妄念而施設的

滅妄 不胡思亂想 水鄉鉛只一味 意不亂動 即是真土 如此而已→→無奇異幽微之說

 

[]

其要言

曰閉塞其兌

曰土鎮水不起


兌→→从人 从口 上从八

上从八者→→張口而气分散

故說而悅者→→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易經說卦云 兌為澤 為少女 為巫 為口舌 為毀折 為附決(瓜果之蒂隨之而脫落)其於地也 為剛鹵 為妾 為羊

其於地也→→即坤土所生之少女兌金 它的個性 剛烈而鹵莽 莽莽撞撞地 脫口而出 必將損人而不利己

₡₡

故言其要曰

閉塞其兌→→火克金(滅其魯莽銳氣)

土鎮水不起→→土克水(口水不要滿天飛 不然淹死人了 可是罪過)

 

[]

兌金為離火所消而成坎水

閉兌則金可成丹故曰金復其故性


以坤道為首的柔法 即是離火消兌金而成坎水

閉口鍊丹 金回復其故有柔軟的可塑性 不再剛利尖銳 這是修道之人 必須特別注意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