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周易新講義卷第一

周易新講義卷第一
 
宋 龔原 深甫 撰
 
【乾】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貞
Δ
易之道有形而上者陰陽是也有形而下者乾坤
是也自形而上者言之則陰陽者道之物也故曰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自形而下者言之則乾坤者
陰陽之物也故曰乾陽物也坤陰物也自乾坤而
下則天地者又乾坤之物也乾為天坤為地是也
故聖人以易之道在陰陽而陰陽之道立於乾坤
因陰陽合德而定剛柔之體因參天兩地而定九
六之數以奇耦辨其畫以貴賤等其位乾陽物也
故其畫奇坤陰物也故其畫耦三畫以象三才兼
三才而兩之故六畫而成卦乾天道也其象則天
也其事則聖人之分也坤地道也其象則地也其
事則賢人之分也故乾之德行常易而所知則太
始於易成象於卦成男其於戶為闢其於物為大
生其於天下為至健其於人為君為父為夫坤之
德行常簡而所作則成物於易効法於卦成女其
於戶為闔其於物為廣生其於天下為至順其於
人為臣為子為婦至於制字亦然乾之文有出而
上行者足以阻陰有入而下藏者亦不為陰所惛
兒有所奮凡以純陽故也坤之爻以土為質以申
於陽為事凡以純陰故也故乾者道也元亨利貞
者其德也在天則為春夏秋冬之時也在人則為
仁義禮智之性也元□□□□□物有始者未必
能通故亨者氣之通也通而无節則□□□□□
則失理而有害故於物而有制者為利利則成矣
然而□□□□□□以化終矣而不能始則不足
於變故因其萬物之成而□之□□貞者亨與利
之所歸而元之始也發而通之則為元為亨歛而
制之終而始之則為利為貞元亨者出之序也利
貞者入之序也故掛道之象則謂之乾分乾之德
則為元亨利貞凡成卦則有才有才則德生焉初
无待乎外也唯其卦有小大才有高下則德有等
耳故乾則元亨利貞而坤則元亨利牝馬之正其
它或三德或一德或无德或凶各因其材而无德
者多矣未聞无材而或有德也
 
[]
初九潛龍勿用
Δ
大而能變者乾也而聖入體之故潛見以龍德消
息以天行也至而有常者坤也而賢人體之故其
德為牝馬其業為黄裳也潛龍者聖人之在下也
其性雖動也而能歸根以復命此之謂勿用龍之
為物能屈能伸能小能大不制於人不食於人仁
足以澤物知足以乘時其變不可測乾之象也馬
則制於人食於人其行也親乎下有常而不可變
坤之象也
 
[]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Δ
潛則以道藏而為神見則以德施而為明順命而
已矣如用則遺萬物不而受有用則見大人而不
辭盡義而已矣脩之身其德乃真潛龍之謂也脩
之天下其德乃普見龍之謂也田者平夷著見可
以利養興作之地也而非龍之所在也
 
[]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Δ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者聖人也與時偕行者君子
也乾道多變方動方止方止方動故九三有圓幾
有方義知五之可至而至之則其行健知三之可
終而終之則其心惕天猶不違况入乎聖人在下
則不可以有為故勿用而已其在中也不可以趨
變故守常而已一反一復惟道是從者其唯九三
乎乾乾行不息也惕若居不寧也
 
[]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Δ
九陽也四陰也陽動矣而未飛故或躍或躍矣而
未離陰故在淵淵者深而可止之地也上體之下
也夫以陽則動而進以陰則静而退上則非君下
則非臣乾道革矣又非行事之君子當未可必進
之時也而謂无定在此所以疑也能疑之故及時
而无咎葢可疑而必進則先時不可疑而必退則
後時皆人之所違也
 
[]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Δ
飛者不可階而升故能在天以下為順故利見大
人王者受天命利澤天下之時也大人者充實而
有光輝也剛則充實中則通上下而有光輝九二
之謂也易以陰陽相應凡所謂九六是也有以同
德相應乾姤之二五是也故文言曰同聲相應姤
彖曰剛遇中正
 
[]
上九亢龍有悔
Δ
時及而不知變位高而不在中能言而不能默能
出而不能入亢龍也故有悔易以陰陽之義配日
月以卦為月則復者十一月而乾者四月也以爻
為月則乾之初九陽始生於子至上九則建巳之
月極盛之陽也方陽之極盛而能先知一陰之將
生故以時則有悔以用九則侮不成而吉故聖人
之幾先陰未生而知之賢人之幾二陰生而後知
之以賢人處上九雖未能知退知亡未為有悔也
於聖人之道則巳有悔矣上九者定體也即定體
而不能變則窮而為災上九則□上九之定體有
變而能通故以下為順則見羣龍不以□□□□
□首吉蓋易卦之上唯乾剛能生變坤柔能生化
故上九上六□言用九用六焉亦以知險知阻而
 
[]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
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