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金隄大義之參同契河圖冥想

金隄大義之參同契河圖冥想
契是記錄
參同也僅不過是參悟合同
主旨意趣能提煉個出來
這種文字才有韻味
不是一昧地瘋先天
把骨子裏的精髓給烘乾了
詰屈ㄐㄧㄝˊㄑㄩ聱牙 外加艱澀難懂 肯定不是個滋味
金隄僅是閉兌塞戶 換現代的話來說
上閉→→垂簾 拄上顎
下閉→→盤坐 提肛
坐靜 坐善 坐忘而已
靜修的一個代名詞
別老往先天的空同拋 化萬憶分身 滿天神佛 那可是會嚇死人的
 
 
【參同契河圖】
彭氏曉注參同契 有圖
直齋書錄觧題所謂其圖八環者 八重相襲
曾見彭注 正相合 本非魏君所有
魏蓋只此一圖 所謂上察河圖文者 即易之本圖耳
然彭氏之圖 卦位亦與此同 未為乖迕
朱漢上納甲圖不合魏氏之旨 俞玉吾別定九圖又皆粗淺而胡明作易圖明辨 其論參同契 乃删彭氏之圖而取朱、俞 又疑參同契河圖之文為訛字 大可
其意務在歸先天圖於參同契 不知參同契其精深雖不能合於易 其淺陋亦不至合於先天圖也
毛西河又以參同契彭曉注本有坎離匡廓圖、三五與一圖為太極圖之所出
以桂林所見彭本無此 即有此等圖 亦必非魏君本有
如坎離匡廓作形 已非下有太陽氣、土鎮水不起之義
其三五與一圖 作 亦非三五與一 都歸戊己之義
近世不信先天太極者 多歸先天太極於參同契 一唱十和 相與歎為達識 但利先天太極之退入道家耳 非定論也
***********************************************************************************************
 
[]
彭氏曉注參同契 有圖
分章通真义
分章通真義有三圖
一曰日象火氣魂
二曰月象金氣魄
二曰明鏡圖
 
[]
直齋書錄觧題所謂其圖八環者 八重相襲
宋 陳振孫 直齋書錄觧題 稱它有八環八相襲 當指明鏡
 
[]
曾見彭注 正相合 本非魏君所有
見過書裏頭的 合參同契河圖 然非出自魏伯陽
火金為主導的魂魄明鏡 正是契圖裏所說的
 
[]
魏蓋只此一圖 所謂上察河圖文者 即易之本圖耳
魏伯陽所依的 大概就僅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八卦方位圖罷了 云之曰易之本圖
 
[]
然彭氏之圖 卦位亦與此同 未為乖迕
彭曉的明鏡圖複雜得多 但卦位跟易之本圖合 並未乖迕
 
[]
朱漢上納甲圖不合魏氏之旨
朱震的納甲圖 不是這個調兒 跟魏雲牙的旨趣有出入
 
[]
俞玉吾別定九圖又皆粗淺
又粗淺 不合時宜
 
[]
而胡明作易圖明辨 其論參同契 乃删彭氏之圖而取朱、俞 又疑參同契河圖之文為訛字 大可
易圖明辨也是大可
 
[]
其意務在歸先天圖於參同契 不知參同契其精深雖不能合於易 其淺陋亦不至合於先天圖也
大體上說來 契圖非先天
 
[]
毛西河又以參同契彭曉注本有坎離匡廓圖、三五與一圖為太極圖之所出
以桂林所見彭本無此 即有此等圖 亦必非魏君本有
毛奇齡又言差矣
 
[]
如坎離匡廓作形 已非下有太陽氣、土鎮水不起之義
坎離匡廓 他許子認為 匡廓猶言軀殼 水火所成 今以不用(坎離)為大用 老子所謂外其身而身存也
不用之用 不是緣周子所說的 含三為一 中具五十五數
這個圖縱然有 亦不用 應神隱 不顯形才好
然後太陽昇起 金光煥耀 無傷萬物
緣何 金隄之力在 金土之隄能擋 火不能克金 太陽氣下亦無傷 土鎮水不起也
 
[]
其三五與一圖 作 亦非三五與一 都歸戊己之義
三指水(一)火(二)合 五指戊己土
水為坎 火為離 水火不用
三五與一 都歸中土 上閉下閉 行兩孔穴法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無知無欲 聖人之治
所謂金來歸性初 復其故性是也
 
[]
近世不信先天太極者 多歸先天太極於參同契 一唱十和 相與歎為達識 但利先天太極之退入道家耳 非定論也
自序裏頭已經說過了 參同契之未悖於易 亦不至寃而同於先天圖
先天圖一出 僅是添亂 悟其金隄 還是得以參同契河圖為準 行其易簡
頂多把彭曉的明鏡圖擴大為八重 也就可以了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