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參同契金隄大義序──黃土金之父

參同契金隄大義序──黃土金之父
 
[]
閉兌之道 在於用坤 坤土不動 隔離火以保兌金 故曰黃土金之父
金 說文段氏注曰
[金 五色金也]
凡有五色皆謂之金也
下文白金、靑金、赤金、黑金、合黃金爲五色
[黃爲之長]
故獨得金名
[久薶不生衣 百鍊不輕]
此二句言黃金之德
[從革不韋]
舊作違今正 韋背也 從革見鴻範 謂順人之意以變更成器 雖屢改易而無傷也 五金皆然
[西方之行]
以五行言之爲西方之行
[生於土 从土 ㄗㄨㄛˇ又ㄧㄡˋ注 象金在土中形]
謂土旁二筆也
[今聲]
下形上聲 居音切 七部
[凡金之屬皆从金]
這一段話 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
五顏六色 五花八門 不離黃金之德
土生金 金須順以變器 改易無傷 不能嬌生慣養依著性子胡來
西金之得 當在中土 不偏西 亦不偏東
ㄗㄨㄛˇ又ㄧㄡˋ注之 行中庸之道 方是為要
所謂注者→→凝神也
聚在土旁二筆→→象人之土藏 脾、胃
古書云 土為志神 通口 行脾 合胃 應膀胱 榮髮 生骨
縱慾貪嗜 口黃唇乾 金聲不能玉振 神氣遂成末流 終至乾涸而死
我們要的是金聲玉振(德術兼修)是土黃 不是信口雌黃
口黃 八成她做了見不得人的事 有損陰德 這一點 在這裡特別提醒注意 不要當人小三
₡₡
耳目口三寶 閉塞勿發揚
尤其是口 任督之交 你夯不啷噹底(著意)拄舌頭 以至於真氣外洩 傷了和氣 這不是坤道
所謂用坤者 用六也 取其陰變
金丹四百字云 真土擒真鉛 真鉛制真汞 鉛汞歸真土 身心寂不動
它這裏頭談的都是真感應→→沒給執著的
陰變為陽 靜變為動 要塞戶閉兌 行其環中
所謂無是無非 應夫是非 那一種闊達的胸襟 非是一般人所能辦到的
₡₡₡
隔離火以保兌金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然火克金 為了保全兌金 只好將離火隔絕 不使其發揮作用
黃土金父這一關 即是以土治水 以水滅火 來完成這個阻擋的
 
[]
大意主於不用坎離 以土鎮水而火不消金 是不用坎離也
大概持不用坎離這種看法
坎水以土來克
離火以水來克
土鎮水 火不消金 這就叫不用坎離
 
[]
而所謂以金為隄防者 一言而括閉兌及土鎮水之意 故桂林作注 取金隄以表其大義焉
所以許桂林 才在金外 築起土隄 以防水火 這就是本書命名為金隄大義之取象
 
[]
桂林非能為其學者 特以明參同契與易異而亦與先天圖異
許桂林自謙非這一方面的專家 僅是分別契與易與先天圖之相異處
 
[]
與易異者 其用之大小理之偏全耳 八卦之方位不異也 先天圖則與易悖矣
跟易不同的 僅是用之大小 理之偏全而已 八卦之方位不變
先天圖跟易是相悖離的
 
[]
參同契之賢於先天圖則遠矣
先賢註參同契 牽扯到先天圖 已經是離道甚遠
 
[]
宋元儒者以先天圖說參同契 以抽坎填離釋乾南坤北 未思參同契明言坎離不用 坎止於北 離止於南 則水不為火所消 是以閉兌而成丹 其言坎南離北與龍西虎東 皆喻人欲勝熾 自相戕伐也
宋元儒者的說觧抽填 是不明坎離不用之理
 
[]
說參同契者 自彭曉、陳顯微 皆以夫婦陰陽為丹道 虎吸龍精 咀嚼相吞 其詞甚危 亦以為修煉之訣而審專不泄 其語至明 亦不悟也
丹道走向夫婦陰陽危詞→→亦是不悟
 
[]
儒者因其說而先天圖與參同契遂有相似之迹 不知先天圖之妄作難揜 而參同契之本解又迷兩失之也
迷而又迷 沒照顧到現實面上來
 
[]
後之君子得桂林之說而參之 易道之大不至降而雜於參同契 參同契之未悖於易 亦不至寃而同於先天圖 庶乎易道正而參同契亦不失其實云
最末一句 易道正 參同契亦不失其實 總結金隄大義
 
海州許桂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