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上清明堂元真經訣映徹

上清明堂元真經訣映徹
ڥ
辛丑 太原獲青石 龜形 文有丹書四字 曰李治萬世 齊王遣使獻之。
翠石丹文 天然映徹 上方下銳 宛若龜形。
神工器物 見者咸驚奇異。
(大唐創業起居注)
明堂元真套一套亦無不可
上清→→三清之境玉太上(上 尊也 淸 靑也)
明堂→→二眉却入一寸爲明堂(丹田也)
元真→→本元自性取喻清水 朖ㄌㄤˇ然不儇ㄒㄩㄢ(心中虛靜無巧詐)
經訣→→經之訣
 
2-333
6*647
[Part One]
白玉龜臺九靈太真元君西王母授說明堂玄真經曰:
太上玄玄 二氣洞明 玄真内映 明堂外清 吞息二暉 長生神精 上補司命 監御萬靈 六華充溢 徹見黄寧。
Δ
此四十字即玄真之本經也 其後皆王母總真更演說行事之法耳 猶如九真中經 唯以龍爲主耳。
〇此經亦可云 鼻上玄真中經 唯以鼻爲主耳。
〇靈樞五色篇黃帝曰 明堂者鼻也 闕者眉間也 庭者顏也。
 
[]
凡四十字 太上刻於鳯臺南軒也 非總真弟子而不教 非司命之挺而不傳矣。
Δ
玄挺錄名 應得主司命錄者 皆先受行此道 楊君爲吳越神司 長史當封收種邑 故並得受之 不必皆總真弟子 此當蓋會事奬誘之言耳。
 
[]
玄真法:
Δ
玉女有太玄上玄之號而字玄真 故名爲玄真 所謂内映者矣。又是真玄之上法 故東卿云此真玄之道 要而不煩也。
 
[]
存日月在口中
Δ
按此初服玉女津液 日月形來入於口中 芒霞來注 至後還明堂中 方使從口入而上昇也 若不存此玉女事 宜用後單行訣者 初便存日月大如鐶 在口中耳。
 
[]
白日存日 夜半存月 亦可存無晝夜以分别於日月也。
Δ
亦可晝夜互兼存之 凡諸日月之道 例皆不爾 自不及分爲昏明兩法也。此云白日存日 則通呼一晝 夜半存月 則通呼一夜 非謂正午子時矣 故後訣云晝存日夜存月也。今若日夜止一過存者 當用日月初出之時 通隨實書事後便存之 若欲數存者 日夜各三過爲節 晝則向日 夜則向月 並平坐瞑目接手爲之 天陰止寢室 不見時 亦向其所在。
 
[]
日色赤 月色黄 日有紫光九芒 月有白光十芒 使日月對口相去九尺 光芒向口 芒直如弦 以入於口也。
Δ
初存日月在天上 猶如今所見之大光色 如法冉冉來下 其形漸小 去口九尺 正圓如丸 明耀洞徹 云紫光九芒 即九芒之紫光耳。芒芒皆有光色 各使如數 並從日月之邊周圓分布 直向我之前 假令向來存日 使日之東邊及上下南北之芒皆屈來 并與西芒總如東弦入我口中 勿使四處并列分散左右也。
 
[]
又存日月中有女子 頭建紫巾 朱錦帔裙 自稱太玄上玄丹霞玉女 諱纏旋 字密真
Δ
向存日及光芒都畢 乃又存見日中有一女子 恭坐接手 隱章長三尺許 形色玉麗 頭著紫華芙蓉巾 絳地錦帔 朱丹飛裙 縁素帶 正向我口 跪自稱曰 妾是太玄上玄丹霞玉女 諱纏旋 字密真 因開口吐出赤氣也。
 
[]
口吐赤氣 彌滿日月光芒之間 合與芒霞並盡入注我口。
Δ
按後祝云出日入月 即是服月時祝 而云口吐絳氣 今服月時存玉女 亦應吐赤氣也 並各與光芒紛糺合會 俱入我口中 比此云芒霞者 猶是先通冠芒外之赤光 所以號丹霞玉女也 雖月芒亦有之也。
 
[]
我主咽之 存女亦隨吐 行之九十咽畢 存覺令日月之景親薄我面上。
Δ
存女一吐 我輒一咽 三種之氣初令三十咽下命門宮 次三十咽下絳宮 後三十咽上泥丸宮 合光流貫四體 洞徹五藏 於是日月之形漸漸而近 光毎一咽輒行一寸 至令九十數畢 乃薄在口上 上至鼻端 下至頤下 光輝洞朗 殊覺炎熱 玉女之形亦隨日小也。
 
[]
令玉女之口歠我口上 使氣液來下入於口中。
Δ
玉女常在日月中 令頭口正與我口相注 赤氣丹液流入脣齒 未可吞之 至祝竟乃更咽耳。
 
[]
我乃微祝曰:
太霄紫真 明堂陰神 日月生精 玉女纏旋 先自虛誕 厥字密真首巾紫華 芙蓉靈冠 身披錦帔 朱丹飛裙 出日入月 天光幽芬 口吐絳氣 灌我三元 面覩天井 柔魄制魂 玄液流行 胎精長全 五藏生華 開童反顏 監御萬靈 司命飛仙。
Δ
十一句内服日時 恐應攺韻 云出月入日也。
 
[]
畢 存玉女之口津液 令注我口中
Δ
猶是向者流注不絶 須祝訖更使隨吐隨咽耳。

[]
我又嗽液而隨咽之 又九十過止。
Δ
此所吐津猶存赤色 一吐一咽 三宮次第 猶如前法 至乎數訖 玉女舉形 各隨日月入口 含之良久 乃上還明堂中 日時在右黄門之裏 凝思注念於是都畢也。
 
[]
靜心思感 行之務多 不復有限也。
Δ
如此則日夜無事 便可爲之 不必止三過也 但此明數旣多 兼行餘業 思或相稽耳。
 
[]
若存日則不存月 若存月則不存日也。
Δ
此爲不得一時俱存日月也。
 
[]
要當均存之耳。
Δ
此謂不得偏行一法 當使日月晝夜所存之數相均等耳 晝則一存日 夜則一存月 晝三存日 夜三存月。
 
[]
若不得服時 當存二景還明堂中 日左月右 令日月光輝與目瞳合照 四映二氣使相通注也。
Δ
此爲非存服之時 亦當俱思日月在明堂中 赤黄二景 紫白光芒與兩瞳相通 共照徹身面 光耀九宮 端生之時常思如此 此一時日月俱合 不復分别晝夜各存之也 所以須非服時存此也 若乃服時 則日月不得同處矣。
 
[]
亦可常存日月在明堂中 不待常所服日月之二景 而兼用之也。
Δ
此謂非如是向存玉女所居之日月 明堂中常目有分精者耳 坐卧常思 髣髴如見。
 
[]
行之五年 太玄玉女將下降於子 與之寢息 太玄玉女亦能分形 爲數十玉女 任子之驅使也。此積感結精 化生象見 精之至也 感之妙應矣。
Δ
此太玄之號是日月所居之境 玉女者亦日月夫人之女也 其感化之形 可共寢宴遊處耳 非爲偶對之接也。前歠口注液之時 若頗有懷於中胸 則必無降眄之由矣 外内夷坦 乃當髣髴 其後分軀散景 雖可役使 而真質故難得以附焉。太元真人初在常山學道 夢見太玄玉女把玉札而攜之 令往西城 即是此女 後果得受行玄真 明誠感之 深已致先兆也。
 
[]
太上真官用日霞之道 挹二景之法 使人通靈致真 體生玉映 役命萬神 上昇帝房矣。
Δ
太上真官 謂諸司命之例者也。
 
[]
昔鍾山真人教夏禹之道 是此玄真法耳 但鈔略而已無纏旋之事也。
Δ
按劍經序云 夏禹服靈寳行九真 又五符所載 鍾山真人教禹服日月五星之法 並與今說不同。此云無纒旋之事者 即應是後東卿所授者 初授二弟亦單法耳。此傳所載 於玄真之事其理已盡 唯有陰陽二景内真符在金書經中 未行於世也。昔司命受玄真於王母及總真訣 教行之三年 色如女子 日有流光 面生玉澤 司命後以經存之法授二弟 竭誠精思 三年之中 神光乃見爾 乃更受纏旋之事 故得爲定錄保命之位矣。
 
[]
東卿司命曰:先師王君 昔見授太上明堂玄真上經 清齋休糧 存日月在口中 晝存日 夜存月 令大如鐶 日赤色 有紫光九芒 月黄色 有白光十芒 存咽服光芒之液 常密行之無數。若不修存之時 令日月還住面明堂中 日居左 月居右 令二景與目瞳合氣相通也。此道以攝運生精 理和魂神 六丁奉侍 天兵衛護 此上真道也。太上玄真經 先盟而後行 行之後可聞玉珮金璫之道耳。季偉昔長齋三年 誠竭單思 乃能得之 於是神光映身 然後受書耳。此玄真之道 要而不煩 吾常寳祕 藏之囊肘 故以相示 可慎密者也。
Δ
此即應是夏禹所受之法也 司命今先授此省易之訣於楊君者 欲令長史行之 于時長史靈池未澄 故且隱玉女之事 後方便示傳記耳 所謂次行玄真者。
 
[]
明堂玄真自有經 經亦少少耳 大都口訣 正如此而行之。偉昔亦不得經 但按此而行 始乃得經耳。爾欲得 可就偉取 玉珮隱書非偉所見耳。
Δ
經即傳上所載者是也 云爾欲得者 謂揚君可求省之耳 玉珮金璫 東卿所祕 旣與玄真同類 俱行日月之道 但又恐揚君就二君請之 故及此言也。
 
[]
夜行及冥卧 心中恐者 存日月還入明堂中 須臾百邪自滅 常爾爲佳。
Δ
此即與不存服時所存同也 山居幽處 思有犯試 故宜常存以却之 此訣真誥别授 非傳上所載 既是玄真家事 故取以相從 今能行玉女之道者 則不復修此 是以不復注釋。

[]
右茅傳訣
Δ
本四事。今止取一事。

 
[Part Two]
《太極真人服四極雲牙神仙上方》
Δ
女弟子魏華存受清虛真人方 十二字本注。

[]
真人挹五方元晨之暉 食九霞之精 所以神光内曜 朱華外陳 體生玉映 形與氣明 行之十年 四極老人中央元君降下 於子一合 乘雲駕龍 白日登天。
Δ
五方老人蓋謂五方自然之精神 非世學之所爲也。十年之妙 何速如之 實虛談之奇道 吐納之祕法也。

[]
昔太極真人西梁子奉受太上口訣 千歲五傳 不得妄泄 四明科法 依隱書之制 齋五日乃授 立約委歠𧵥師金鐶五方 以效天人誓信不宣之劵。
Δ
五日之齋 五方之𧵥 蓋謂在世之人耳 王君昔在華陰 則一日
頓奉明知 山林則是長齋 𧵥誓則是實心也。西梁真人既傳青精之方 仍復授此法 以其理日相資 虛實兼會矣。五雙爲五方者 謂准五方之用耳 亦或真人呼雙爲方 故復口訣顯之也 口訣五雙鐶也。又用青絲五兩 云是西梁真人法 此本注書口訣者是矣 夫人所宣王君辭也。此本朱注書者 是楊君所書 夫人口授也。
 
[]
東向叩齒九通 乃陰祝曰:
東方青牙 紫雲流霞 三素徘徊 玄霜玉羅 服食晨暉 飲以朝華。
Δ
三韻
 
[]
祝畢 以舌舐接上脣之外 取津而咽液三十過。
Δ
一舐接得津輒一咽 存液青色 使入肝中。

[]
行之十年 東極老人來至 授子青真 一合俱昇。
Δ
青真 經名也。

[]
次南向 先叩齒九通 又陰祝曰:
南方朱丹 霞曜太微 九道絳煙 散布景輝 服食靈晨 飲以丹池。
Δ
三韻
 
[]
祝畢 以舌舐接下脣之外 取津咽液三十過。
Δ
存液赤色 使入心中 此兩方並舐脣外之液 故皆有接字也。
 
[]
行之十年 南極老人來至 授子丹景 一合上昇。
Δ
丹景 經名也。。

[]
次西向 先叩齒九通 又陰祝曰:
西方明石 飛霞金液 服食太明 素靈之精 飲以玉漿 神華啓靈使我登虛 上昇高清。
Δ
四韻。神或恐是晨矣。
 
[]
祝畢 以舌舐上脣之内 取津咽液三十過。
Δ
存液白色 入肺中。
 
[]
行之十年 西極老人來至 授子素靈威神 一合俱昇。
Δ
素靈威神 六符名也。

[]
次北向 先叩齒九通又陰祝曰:
北方玄滋 慶雲啓胎 緑霞敷晨 紫蓋蒼旗 服食月華 飲以瓊飴。
Δ
三韻。
 
[]
祝畢 以舌舐下脣之内 取津咽液三十過。
Δ
存液玄色 入兩腎中。
 
[]
行之十年 北極老人來至 授子玄籙寳明 一合上昇。
Δ
玄籙寳明 經名也。

[]
次向南坐仰面 先叩齒九通 又陰祝曰:
戊己之元 黄素五雲 四霞紫觀 八景九晨 二明激暉 七矅靈尊 和精灌氣 服食中元 琳華龍胎 飲以醴泉。
Δ
五韻。
 
[]
祝畢 以舌漱滿一口之中 玄膺内外 齒舌之間 表裏通匝 取津液隨咽之四十過。
Δ
此亦是漱滿一徧輒一咽之 存液黄色 使入脾中。此四十字 真本作三十 後益丁書 筆迹猶似是真 此當是中央總四方也 猶鎭星門鋒之義耳。
 
[]
行之十年 中央元君上玄黄老君來降 授子黄氣陽精藏天隱月遁景錄章青要虎書 俱與四老一合上昇。
Δ
此中兼有經符章三編之書也。

[]
此玉經上訣 致五老之道 絶榖去尸 面華色童 寒暑不避 灾害無傷 神仙精明 延年進紀 益壽一萬 萬限之期 當得九琳玉液 八瓊飛精 則合終二景 天地同符。
Δ
此蓋專說雲牙之分耳。

[]
五陰祝皆當叩齒九通 可常修行 不必雞鳴平旦也 夜半平坐寂室 體清神閑 乃可按之。
Δ
前叩齒唯冠東方 今重明方悉爾也 五嶽名笥 亦方方閉氣。
 
[]
守一之家 若聞此道 事速成也 虛淡内充 守元咽液 所謂真一者也 自求多福者矣 致神以六液五氣 氣已自備焉 故謂自求多福耳。修此道極勿食脯肉 若聞饑 當食麪物 以漸遣榖 不得一日頓棄也 所謂損之又損之 以至於無爲矣。
Δ
能行此斷榖 又賢乎青精矣 却粒之上道也。然至須靜淡無事 專修積年 以取益耳。若兼之以雜業 恐非氣力所堪 自不及食ㄒㄩㄣˋ(餐)相資 表裏交益矣 亦視人四體虛實彊羸 老少之殊 不得一更盡用也。夫人昔雖受此法 叙說褒美 而竟不用之 乃可是挺業高絶 要亦宜准傍遥蹤矣。
 
[]
此虛映之道 自然之法 所謂遠取天地之精 近取諸身 此之謂也。
雲牙者 五老之精氣 太極之霞煙 故採暉景之鋒 以充於六液之和 洞徹冥感 萬神來降 幽映相求 不唱而應。是以龍吟萬淵 故景雲落霄 虎嘯靈丘 故衝風四振 陽燧招明而朱火鬱起 方諸罕陰而玄流湛溢 自然而然 不覺所測。况學者方棲心注玄 精研道根 穢累豁於中胸 真正存乎三宮 採五晨之散暉 服六醴之霞漿 祝九天之奇寳 吐玄妙之祕言 龍躍發暉 明光七煥 味三華於皓齒 取飽液於脣鋒 内鍊六府 開聰徹明 呼吸天元 魂魄鍊形 朝玄使無 以至於靈 悠悠十年 末乃五神來降 將何足多稱哉。猥以女弱 備經上業 微音絶響 不可廣告 聊叙其妙 以宣同志 苟修德之不逮者 庶不足以咎毀之矣。
Δ
南嶽夫人叙也

[]
右王傳訣事。
Δ
其注非修用之急者 悉略不備寫。
 
上清明堂元真經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