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敦厚老人明道易經序


【敦厚老人明道易經序】

大哉易經由來久矣從三皇察

陰陽而遺後世自五老造圖書

以負馬龜五會以當離明羲皇

而王天下龍馬成圖靈龜獻書

觀奇偶以分陰陽相對待而辨

爻象羲皇畫先天之卦文王列

後天之位周公孔聖繫辭演傳

朱子賢儒立說示註經四聖以

成易歷數賢而明經易為書本

卦爻立象之義聖傳道體太極

陰陽之情所以易有太極是生

兩儀原來道有易經以明性命

太極者大道也兩儀者陰陽也

八八六十四卦皆所以順性命

之道三百八十四爻本然是盡

變化之理統之在道則無二致

而天文地理修身莫不備焉散

之在理已有萬殊而治國齊家

數學亦莫由此而全焉遠在六

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故得之

於精神之運可使之於身心之

修備而三才全而萬物至哉易

乎其道極大而無物不包大哉

聖呼其理極精而義無不貫易

理之明大道性命如此其極且

盡焉聖人之憂天下人物無往

弗屆習於內可以希聖希賢務

於外可以判極判凶以窮理盡

性為體以治國齊家為用非僅

卜筮而已矣今觀世道悟理悟

數者極多而修身修命者寥寥

無幾果何故也蓋由理數之學

雖精微而言淺性命之旨最奧

妙而幽深耳況乎大道至尊至

貴非時不洩又因前聖半隱半

露非人不傳上智之士讀易如

同見日中智之士讀易如同見

月下智之士讀易如同見星也

故而習易者多而修道者寡矣

不時不傳天心豈有私乎獨不

見帝出乎震而相見乎離也半

隱半露聖意豈有私乎獨不見

細出乎粗而微至乎顯也嗚呼

道之不明矣良由細未出也道

之不明矣良抑以時未至也今

當午會之中正值離明之令時

已至矣道當明矣是故

上天命

清朝聖君治世臨御萬方賢相

輔弼闡明三教遵聖經重道德

濟濟多士野無遺賢堯舜之會

不過是矣是以大道當明而周

易所由註也余幼年家貧性魯

資斧無方不能多讀及壯酷嗜

易理尤好丹經而每有所得欲

筆之於書以圖後遇知已無奈

詞不達意每欲註而中止迄今

年近古稀精硏之學未當稍廢

覺數理天文槪出易經之體而

丹經子書都有圖象之源始知

天道卽大道易經卽丹經雖然

道本在易不知道是何修積德

感天乃夢  孔聖授以大道方

明易經奧妙之理於是照經修

煉不計春秋而童顔鶴髮精神

更健雖不敢云性體圓明似覺

心花開放於是更培其德勉力

加修於丙子年冬夜將半恍惚

時見童子來前引余上朝長跪

帝側帝曰周易一書卽天地之心

大道之理也爾知之乎自唐堯

中興以候流行宇宙迄今數千

餘年聖賢挺生迭相註釋因時

未至未敢發明道之淵源上智

之士亦間有悟其理未得其精

而中下一流莫明其端倪也今

玆普渡時至大道將明周易當

究子其於前聖之未發者發之

前聖之未明者明之子其勿荒

勿怠子其勉之余乃奉

命而退時已鷄鳴東方漸白乃下

榻凝思半响莫可如何我何人

斯敢當此重任也欲盡心力自

漸才力不及欲置之不顧恐獲

上天之譴乃不惜鄙陋註河圖洛

書之奧釋卦象爻彖之精俱係

窮源返本明善復初也以天道

地道人道串連三才同一體將

儒敎釋敎道敎貫通三家共一

途使盡性致命而最易成聖希

賢有何難發明前聖之婆心顯

出先賢之妙義列圖六十有四

以應六十四卦分卷一十有二

而合十二周天名爲明道易經

後待有緣  官長廣發慈悲請

旨頒行流傳天下望人人忠君孝

親正心修身而登聖域願個個

窮理盡性誠意悟道共上慈航

不負古聖先賢傳易之苦心也

矣是爲序


大淸丙子年梅月望日敦厚老

人薰沐序於朝陽

先硐之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