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屈大均中庸考

屈大均中庸考
 
【目錄】
子思
仲尼
天命之謂性
陰陽五行註
須臾
喜怒哀樂
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註
舜好問
罟獲陷阱
得一善
夫婦
鳶魚
旱麓
伐柯之詩
所求乎子
先施
正鵠
常棣
鬼神
祭祀
宗廟饗之
子孫保之
假樂之篇
以王季為父
太王
王季
子孫保之
武王末受命
先公
葬以大夫
祭以士
葬以士
祭以大夫
期之喪
祖廟
宗器
裳衣
時食
宗廟昭穆
子孫昭穆之序
序爵
序事
旅酬
逮賤
郊社
郊社禘嘗
方策
親親之殺
親親
柔遠人
懷諸侯
諸父昆弟
遠色
官盛
時使
送往迎來
嘉善而矜不能
繼絕世舉廢國
治亂持危
朝聘不時
厚往
稍食註
考其弓弩以上下其食註
授節註
至誠前知
禎祥
妖孽
蓍龜
動乎四體
日月星辰
今大地
華嶽
萬物載焉
寶藏
貨財殖焉
維天之命
曲禮威儀
居上不驕
烝民
書同文
有宋存焉
振鷺
上律天時
天地持載覆幬
四時
日月代明
川流
淵泉
霜露
血氣
經綸
絅也
正月
屋漏
鈇鉞
烈祖
皇矣
烝民
 
 
《中庸考》
 
[子思]
名伋孔子之孫伯魚之子
883
[仲尼]
[天命之謂性]
 
[陰陽五行](註)
大戴記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明
者吐氣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內景故
火日外景而金水內景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
陽施而陰化也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
者品物之本也而禮樂仁義之祖也而善否治亂所
由興作也陰陽之氣各得其所則靜矣偏則風俱則
雷交則電亂則霧和則雨陽氣盛則散為雨露陰氣
勝則凝為霜雪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霰雹
者一氣之化也春秋繁露曰天之成功也少陰與而
太陰不與少陰在內而太陰在外故霜加物而雪加
空空者亶地而已不逮物也又曰物隨陽而出入數
隨陽而終始故天者萬物之祖也萬物非天不生獨
陰不生獨陽不生陰陽與天地參然後生邵子曰天
變時而地應物時則陰變而陽應物則陽變而陰應
故時可逆知物必順成又曰陽不能獨立必得陰而
後立故陽以陰為基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
陰以陽為唱子華子曰陽中之陽者火陰中之陰者
水陽中之陰者木陰中之陽者金土居二氣之中在
陰而陰在陽而陽故物非土不成人非土不生北方
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陽極而生熱熱生火東方
陽動以散而生風風生木西方陰止以收而生燥燥
生金中央陰陽交而生濕濕生土鶡冠子曰天者神
也地者形也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法猛刑
頗則神濕神濕則天不生水音逆故聲倒則形燥形
燥則地不生火水火不生則陰陽無以成氣萬物無
以成類書大傳曰貌之不恭惟金沴木視之不明惟
水沴火言之不從惟火沴金聽之不聰惟土沴水思
之不睿惟金木水火沴土周子太極圖說曰無極而
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復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變陽合
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
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各一其
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
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
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
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
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
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
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
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要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
也斯其至矣
 
88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