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易芥──通卦名釋略

芥──通卦名釋略
19*283
陸振奇 撰
 
【通卦名釋略】
乾從干之乙
取春木之盛也
乾知大始
于木之發生見之
 
坤從支之申
取夏秋之交
土之旺也
坤作成物
于土之成功見之
 
坎以一陽之陷
天一所變也
 
離以一陰之麗
地二所化也
 
陽性動
而一陽起衰陰之下
故爲震
 
陰性入
而一陰伏堅陽之下
故爲巽
 
止兼背以名艮
戒有意之失也
 
說去言以名兌
懲尚口之窮也
 
天地不可不交也
通則泰
塞則否也
 
水火天地之用也
互則既濟
別則未濟也
 
雷風有相與之機
亦有相助之義
故恆益同利焉
 
澤山有相感之氣
亦有相剋之理
故咸損異用焉
 
履者禮之始
儼天澤而作儀
 
豫者樂之原
法雷地而宣化
 
賁以敷文
如火之蘊于山
而惡其著也
 
師以閱武
如水之行于地
而惡其擾也
 
比畫以五偶統于一奇
列爵惟五開對建之規
 
井畫上卦五而下卦四方
里九區示井田之制
 
節者理財之書
說于入
不若險于出也
 
噬嗑者
用刑之書
明于情
尤欲斷于法也
 
上止下動
頤象也
故巳不役
而民可養
 
內險外止
蒙意也
故真不壞
而聖可作物
 
莫忌于不相用事
莫大于互爲功
以火澤分見則睽
 
並見則革也
 
水上于天
則雲隨天行
故需以俟其雨也
 
既下于天
則逆而行矣
此人情之必訟也
 
需無爲
訟有言也
火出于地
則明因地遠
故晉以普其光也
苟入于地
則幽不明矣
此世道之見傷也
 
晉爲晝
夷爲夜也
 
臨觀萃升
全盛之卦也
 
臨之二陽
既浸而長
勢必爲萃之君相
四五是也
爲觀之君師
五上是也
 
至于升而柔代之者
陽至上則降
故柔升也
 
蹇不蹇于險
而貴其能止
 
困不困于險
而貴其能說
 
坎水在雷上爲雲
故雲雷鬱而孕者屯
 
坎水在雷下爲雨
故雷雨作而結者解
 
風出山而其行有漸
君子所以無躁仕
 
山藏風而其入必蠱
后人所以利新圖動而說者
 
民從君
謂之隨
 
說以動者
少女從長男
謂之歸妹
 
風遇水而易散
則外渙也
 
風遇澤而常凝
則中孚也
 
飄沙漫空
天上之風難係
崇岡峻極
山中之天難窺
此畜之所以有小大也
 
四陽居于內
所御太輕
四陰制于外
所向太迫
此過之所以有小大也
 
陰有時而有眾陽
則大中之五
能有其大也
陽有時而同一陰
則得中之二
宜人所同也
 
當天下有雷
而人心猶敢戲渝者乎
妄之无也
畏天之威也
 
當雷行天上
而正氣有不激烈者乎
大之壯也
動與天俱也
 
重器也
難凝而易遷
誰知顛趾折足之虞
 
盛時也
難得而易失
誰存見沬見斗之戒
 
風自火而近曰家人
文上刑于之化也
 
火去山而遠曰旅
孔子轍環之象也
 
天不忌山
山不能犯天之高
則不退而遯者
遯之微也
 
地屈于山
山反能處地之下
則有而能謙者
謙之善也
 
方剝而倏復矣
 
方夬而倏姤矣
 
四者陰陽消息之大樞也
 
陽不能無陰
猶陰不能無陽
故剝不于盡也
 
碩果而天心見焉
夬不于終也
 
無號而蹢躅孚焉
夫寧獨四卦然哉
 
乾之亢乃无首
坤之戰乃大終
彼謂易爲扶陽抑陰
必盡去陰而后快
未之有矣
去之不如用之之尊陽也
故天用地
而泰男用女而咸
雷用風而恆
火用水而濟
則一陰一陽之謂道
而生生之謂易
宇宙所以至今不毀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