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讀陰符經一卷

讀陰符經一卷

汪紱撰

 17

213-259

【讀陰符經陳序】

神仙感遇傳載唐少室書生李筌游嵩山得黃帝陰符經遇驪山老母指授秘要或以爲即筌僞託今觀其書奧博精深直抉黃老之精髓決非唐人所能爲婺源汪雙池先生於學無所不窺發明經籍每中窽竅嘗謂是書沈隱伏匿藏其意於不測即老子知白守黑之意於是有讀陰符經之作其大旨以爲文辭簡奧爲好古者所深喜因轉爲好之者慮之而辨之不敢不詳先生之用心可不謂厚歟既愛其文有恐爲其所誤爲之推闡及於無可伏匿而讀是書之能事盡矣同時吳江徐靈胎亦有陰符經釋文謂爲贊易之書則據下論有是生萬象八卦而言其精到處不及是本攷靈胎著書之年在先生既沒之後先生生平困苦篤學其遺書至乾隆中葉始傳于世爲靈胎所未見今幸先生同鄉後學校刊遺集是書亦遂得顯于兮其足以洩天地之秘已。

光緒二十有一年秋九月鬱平後學陳璚謹敘并書于抗郡官廨//

 

【劉樹堂序】

道家多依託於神仙儒者既已洞知其僞而往往爲之辭說極力以表章之者何哉蓋六經之支派惟大易流衍最廣一切丹經竈訣實借爻象以爲之據雖得粗遺情而既卓然成一家言亦自有一節足取且其說半主於養晦以固斂精神順時勤息爲本是以遯世無悶之君子多有取焉陰符經參同契兩書皆古丹竈經訣攝生之術也夏元鼎及葛洪論之甚詳宋大儒如朱子者亦嘗三致意焉夫朱子志在聖賢功在經傳起旁騖於神仙之說特喜其書之源流竊兮大易之一脈文之演明夷孔之欲寡過由此志也朱子陰符參同考異各一卷撰於慶元三年其時正羣以側目張羅布網之日遭時不保不得已而託於神仙之書以自娛古之賢哲類然雙池先生博極載籍以朱子爲折衷旁及天文地輿兵法樂律陰陽讖緯之學靡不精究顧乃抱其著作沒沒無稱於時其視昔賢爲何如耶請余…

 

【吳引孫序】

嗚呼陰符經與參同契皆古所謂道家言也

 

《讀陰符經一卷》

婺源汪紱雙池釋

Δ

陰符者沈隱伏匿藏其用於不測即老子清静無爲知

白守黑之意也先儒謂老子之書雜陰符經卻不雜蓋

其書簡約而前後一意有以入老氏之閫奧而啜其精

微故不煩言而意已暢內之爲脩煉外之爲權謀五千

言之旨備矣然其言古奧觀者鮮得其解故爲之錄其

全文而頗爲梳櫛之中有可喜之處亦足以自娛且於

此發其藏焉亦足以示人知不爲所惑也//

 

 

上篇

[]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Δ

觀天之道察其所以然者也執天之行守其自然之運

也盡矣謂此外無餘事也〇驟讀此三句幾與吾儒之

學無以別異要其所謂天道天行則見爲機械而已以

私自與并以私智窺天道也讀下文乃可知//

 

[]

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

萬化生乎身

Δ

賊者持相勝之機而伏於隱微不可見之謂也五行之

迭禪其相制之氣皆伏於其氣方王之時如木方盛而

金氣已伏火方炎而水氣已伏方其伏也不知其能相

勝也故謂之賊見之者昌謂觀天之道而有以知之也

知乎此則在我者沈隱不露不與人以可覷而自能御

物於無窮在人者我知所以豫之不爲物所亂而物亦

無能勝我矣故曰見之者昌也五賊在心施行於天謂

默識乎五賊之道於心有以察其相勝相伏之幾微而

有以守之以待其自然而發與天同道所謂執天之行

也如是則聰明不外炫而精神有所專幾不可測神不

可知而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矣故曰盡矣也//

 

[]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Δ

天性人也謂人之有知覺運動即天性然也人心機也

謂人心之有知覺運動感而遂通以應事接物其由静

而動如發機也人有知覺運動不能不炫其聰明於應

事接物之閒而機之發也不克自持則不能有得而無

失浮躁淺露而精神外騖而不存事所以多而天年

不永也立天之道以定人立其所謂五賊者以定人心

之機使之潛隱不露則發而不妄也上文五賊在心施

行於天成功之事也此言立天之道以定人學者之事

9/1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