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初九爻雜復

初九爻雜復(乾之第一爻爲老陽雜揉成剝復)
(剝復師謙豫比剝復師謙豫比循環不已)
文言曰。(孔子專釋乾坤二卦之義的文言說)
大哉乾乎。(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一開始就能美好有利太偉大了非乾莫屬)
剛健中正。(剛堅強健而且正直)
純粹精也。(精純不雜細密周到)
六爻發揮。(重卦六爻皆陽可發露揮灑)
旁通情也。(觸類而曲盡其義 人情事理通達極已)
蓋言乾之六爻純乎陽。(大抵上來說乾之六爻純淨而出乎陽)
雖有雜而皆乾。(雖有陰陽相揉之雜 剛柔相摩之揉 但總體來說皆乾)
無以見乾之情也。(不以是揉雜摩揉 則不見乾之情狀能耐)
求乾之情。(如何求見其乾之情狀能耐)
惟即其六爻之所發揮而旁通者求之。(只有思考它六爻發揮到旁通的地方 知此見彼 即可手到擒來)
則見其情矣。(如此的話 人情義理都被你掌握住了)
潛龍勿用。(潛龍勿用這句話)
爻以寫初九之情也。(所描繪的是乾初九爻的情狀)
於何見其爲龍爲潛而當勿用。(如何見其爲龍爲潛 進而當機立斷 暫時不可施展)
則於其發揮旁通而雜於復者見之。(要看它發揮旁通雜揉於復的情況而定)
復之彖傳曰。(解釋復卦的彖象說)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是要復見他本初善良的心地 不是嗎)(返回本初之性善)
心之爲物變化無耑倪。(精氣爲物遊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鬼神之物變 精氣也好 遊魂也罷 雖風動於下 而實祂无有端倪 莫之能窺)
龍亦變化而無耑倪者也。(這浮游的精氣 游蕩的魂魄 龍亦有之 亦同人心一樣 莫之能窺)
心隱而不可見。(人心似龍 隱而不現 不可見在)
龍亦隱而不可見。(龍之爲物魂 亦隱現無端 俾其遠矣)
復彖傳因潛龍之辭而易一心以象龍。(其實復彖傳所言非常渺茫悠遠 神龍見首不見尾已經夠糊的了 現在又一心象龍 像一尾潛龍 更是不著邊)(現在祂潛了 是頭是尾 你摸祂不著)
乾初九之潛龍。(乾初九這種最底的深沉 是摸不著邊的)
則指復而以潛龍象心以立辭也。(只能形聲會意用爻辭去感應祂復返的心情)
復初九。乾初九也。(心物相感 復的初九即乾的初九)
爻曰不遠復无祗悔元吉。(爻辭說不遠復无祗悔元吉)
陸希聲曰。(陸九淵的八代祖陸希聲說)
祗適也。(恭敬祗請則安適不費力)(小往而大來 適其近也)
即勿用之義而正言之。(說真格的即勿用之義)(無須勞師動眾)
用則適於悔矣。(勞師動眾 則耗氣太多 適足以悔矣)(所以乾初九是拉近親比)(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全是下上貞悔情感的交流)(所謂接地氣扎根是也)
復上六爻曰用行師終有大敗。(復上六爻有云用行師終有大敗)
言用之有大敗。(說用了就有大敗)
即言勿用之有大利。(即言說勿用有大利)
反其辭而義則正同也。(這是反辭 跟不遠復无祗悔元吉辭義相同)
初九爲乾之元。(初九乾之元)
文言贊以體仁。(文言贊祂爲體恤躬行仁道)
復初九。(剝盡無悔恨 善性不失猶思振作者爲復初九)
乾之元也。(亦是乾之元)
爻故特著元吉之辭。(爻之辭特別明示元吉)
以證其即乾之初九。(用以證明他有剝盡復返的能力 可以自我療傷 回復其初 仁愛之心)
爻傳又於復六二解之曰以下仁也。
指初九爲仁。
亦以證復初九爲乾初九之仁也。
乾復經傳。互爲發揮。
所以證乾初九一爻之情。爲復初九乃至復全體之情。
復初九乃至復全體之情。爲乾初九一爻之情。亦既詳矣。
文言則更以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寫當潛而勿用之情。至於九語四十一字。泰僅得之半。泰初九尚許其征吉。乾爲純陽之卦。如國家全盛之時。乃於初九狀其潛之情。至於若是其勿用者。非寫乾初九之情。乃寫復初九之情。蓋復之初九。去剝也惟一閒。初九在乾則爲六陽之本。在復則爲一陽之孤。嚴子陵之不仕也。天下認光武爲乾。子陵獨視爲剝之初復。猶未離於剝也。揚子雲自謂通玄。乃誤視王莽之剝爲乾。而欲成名。不安於悶。无不拔之操。乃蒙投閣之禍。蓋其讀乾不知初九之旁通於復。不知潛龍勿用之辭。爲復而發。子雲之意。或疑文王孔子爲憂患之過。无病而呻吟。不知一違其戒。乃適於悔。殺身以成不仁也。孔子於復。所以反復申勿用之戒。則以當剝之時。雖甚愚者。亦有所憚而不敢輒有所往。獨至於復。雖甚智者。亦不免欣幸之過。而忘其去剝之惟一閒。且中藏三復三坤。(說詳復卦)以爲復之福將至。而不知剝之禍未解。一躁進乃適中其禍而悔无及矣。繫辭傳曰。辭也者各指其所之。說文訓之爲出。復彖曰。出入无疾。出之義。即之之義。自乾言之。則初九出而之坤。自坤言之。則乾初九入而爲復。自復言之。則復出於乾之初九。自乾言之。則乾初九出而爲復。故復初九之辭。指乾初九而言。乾初九之辭。指復初九及全體而言。自他卦言之。一卦出於五卦。五卦出爲一卦。雜五卦而合爲一卦。由一卦可析爲五卦。故他卦之繫辭。多指所雜之卦。即指所出之卦。如屯雜比。故彖傳用比彖不甯之辭。雜頤。故六二爻曰即鹿无虞。乃因頤六四虎視眈眈其欲逐逐之義。雜剝復。故彖傳曰天造草昧。雜蹇。故彖傳同蹇彖傳之辭曰乾九難。不觀屯所雜之五卦。直不知其不甯諸辭之所指。不觀乾初九之雜復。亦不知爻之潛龍无用。文言之不易乎世諸辭之所指。且不知復初九元吉之辭。六二爻傳下仁之辭之所指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