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西山群仙會真記序

西山群仙會真記序

Δ

會真,如果說是遇見神仙,未免太牽彊了點;

如果說是體悟真理,那就對了。

周書˙卷三十一˙韋敻傳云:「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真為務。」

你看,人家都是這麼說的。

但這裏講的是西山群仙會真,又似乎是神仙之會。

以真理相交相會,好像牠要說的是這個。

Δ

西山日薄,是老人家去的地方。

西山群仙會,必定是老人會。

日薄西山很美,西山日薄也沒有什麼好擔心害怕的。



[]

序曰︰

Δ

序就序吧,何來一個曰字?

你在正文之前,概說﹑評述,你不說話行嗎?

故序曰:



[]

性非生知,學道者必資於切問。

Δ

論語˙子張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篤志是專一心志;

切問呢?查一查新譯四書讀本也知道,

說是:切實問清於己所學未悟之事,

然後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

人家博學來著,

你卻學道學性命,

一樣,必資於此,

切問近思,

然後非生知的部分,纔能凸顯出來。

Δ

跟神仙去問,當然不可能,

還是去問有德者吧。



[]

道難言傳,立教者不尚於明文。

Δ

道不是言語所能表達清楚的,

立教者樹立典範以教導他人,卻不尚明文,

不會以美善的文字示人,必有其因由。

難言也,不容易說的,

如果容易說,牠教主的地位就不值一文。

Δ

顯無價寶最佳方式就是難言也、不容易說的。



[]

藏機隱意,恐輕泄於聖言;

Δ

聖人的言語,怎麼可以輕泄的呢?

你的意志不堅,誠意不夠,示以無價之寶給你,恐怕你也消受不起。

就因你沒個善終,恐於聖意有違,沒有福氣享受。

示之等於害之,

所以牠不輕傳,藏機隱意,待有緣者。



[]

比物屬辭,乃密傳於達士。

Δ

牠是密傳達者。

只有賢達之士,通透事理的人,

他的心胸才夠曠達,

比物屬辭給他,

他能豁然貫穿,了悟真義,這種人,纔值得傳,

阿貓、阿花、阿狗,是不值得傳的。

Δ

排比事類,歸納推演曰比物;

連綴文詞,排列史事曰屬辭。

雖是密傳,

然比物屬辭,仍有其邏輯脈絡可循,

只是非達士者,不能了然於心而已。



[]

世有讀書而五行俱下,開卷則一覽無遺,

聲名喧世,孰知不死之方;

頭角摩天,豈悟希夷之理。

Δ

世上是有這等讀書人,

開卷五行俱下一覽無遺。

速度快,領悟力又特高,

他綜覽全局,知所棲止。

然這等人,在凡世,只能說是聲名喧世、頭角摩天,

至於非凡世之方理,就沒有辦法知悟了。

Δ

不死之方、希夷之理,不是讀書通透就行。

Δ

年少而才氣出眾曰頭角;摩是迫近。

年得志,以為可以一步登天,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

必也訪道尋真,求師擇友,

覽仙經之萬卷,不出陰陽;得尊師之一言,自知真偽。



[]

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而為子母,相尅而為夫婦,舉世皆知也。

明顛倒之法,知抽添之理者,鮮矣。



[]

上中下精炁神,三田也。精中生炁,炁中生神,舉世皆知也;

得反復之義,見超脫之功者,鮮矣。



[]

知五行顛倒,方可入道;至於抽添,則為有道之人也。

得三田反復,方為得道。至於超脫,則為成道之人也。



[]

古先達士,無不道成;委成道者,百無一二。

今來後學,徒有道名;委入道者,十無八九。



[]

欲論得道而超脫者,西山十餘人矣。遂從前聖後聖,秘密參同。

一集五卷,取五行正體之數;每卷五篇,應一炁純陽之義。

開明至道,演說玄機,因誦短篇,發明鍾呂、太上至言。

庶得將來有悟,勤而行之,繼僕以出塵寰,實為蓬瀛之侶。



華陽真人施肩吾希聖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