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易守__睽

 易守__

 

別開生面的意思是說

重新描繪舊畫像

而使原已褪色的面貌

變得鮮明、生動。

面貌老了

變皺了

描描繪繪還真有用嗎

盡吃些益生菌高蛋白營養素黑高蔘

拉拉皮

做做

運動運動

怎能回春

別開

別開了

歲數大了還老實無濟於事

乖僻些亦何妨乎

月在癸曰極

目逢癸必戮

就怕你沒本領

拿他沒辦法

北方水干昭陽必來

昭陽者始氣也

始氣萌生萬物化來

借死還生這就是大道

十二辟一輪轉沒有什麼好怕的

 

這個年代

背離孤睽

能返生的

亦不多

十四億切一半

七億人返生

七億人繼續沉淪

別以爲這是笑話

天地有好生之德

偏你不信神

胡作非爲

自滅天機

十二辟末了還不上來

神又不拉你一把

只有墮的份

無法再一次㘞ㄏㄨㄛˋ地一聲了

 

P.

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易守__辨位

易守__辨位

易守卷三

哪個咚咚

緣以足

以辨位

姤後

遯否觀剝坤一路趨下

678910伊於胡底

落到十一十二月

必將什麼

必將復臨

何以故

膝蓋知道

足踵知道


 

必无之理矣

王註蔑削也陸德明釋文楚俗有蔑削之言按此則

蔑字與傳文滅下之滅字義相同緣以足以辨位

下中尚得貞而可无凶故戒其蔑貞則凶也或連上

剝牀以足蔑爲句則與傳辭割裂且與四爻以膚句

不合矣

鄭氏康成曰足上稱辨謂近膝之上屈則相近伸則

相遠故謂之辨辨分也與崔說同

崔氏憬曰牀之膚謂薦蓆若獸之有皮毛也此別爲

一解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曾貫易學變通__大過

曾貫易學變通__大過

豫章叢書第5冊易學變通卷三96103/109


28.大過

兌卦

巽卦

上下八八即大過

本書云

非有大過人之材則流于橈而取凶

不是能人異人高人

過度彎曲腰桿子

恐怕有折斷之虞

 

大過

或問大過者四陽過盛而彖傳以爲剛過而中何

也曰剛雖過矣然巽之權以行之則固自有大過

之中如湯武之征伐是也然非有大過人之材則

流于橈而取凶者多矣故曰可與立未可與權曰

大過之象而有獨立不懼遯世无悶何也曰獨立

不懼者夷齊之倫存心過高過于内者也故爲巽

木象遯世无悶者沮溺之徒制行過中過于外者

也故爲兌説象然聖人亦以君子稱之者德雖造

于一偏然亦不可不謂之一德之成也大過既取

棟橈之象然初陰應四而隆上陰應三而橈何也

曰以象言之則九四居二陽之上猶足以勝其重

九三則居一陽之上豈足以勝其重哉且九四本

之以巽木猶不失其負荷之隆若九三滅之以兌

澤豈能免于摧壓之患耶然以義言之則九四才

剛志柔有以相濟猶足以勝大過之任三則才剛

志剛不可有輔必至于傾橈矣曰剛過而中二五

之象然九五不以君象言何也曰大過之時此何

時也棟橈之象此何象也知湯武之放伐而成大

過之功則知桀紂之反道而爲大過之時矣曰上

六无位非有任者也然過渉滅頂而謂之无咎何

也曰以位而言則上六雖无位之地而有捐軀赴

難之心以才而言則上六雖无剛明之才而有視

死如歸之志此其義則何咎哉故聖人特繫之以

爲世教之勸豈徒然哉

 

***

或問:大過者,四陽過盛,而彖傳以爲剛過而中,何也?

曰:剛雖過矣,然體巽之權以行之,則固自有大過之中,如湯武之征伐是也。然非有大過人之材,則流于橈而取凶者多矣,故曰可與立,未可與權。

 

曰:大過之象而有獨立不懼,遯世无悶,何也?

曰:獨立不懼者,夷齊之倫存心過高,過于内者也,故爲巽木象。遯世无悶者,沮溺之徒制行過中,過于外者也,故爲兌說象。然聖人亦以君子稱之者,德雖造于一偏,然亦不可不謂之一德之成也。

 

大過既取棟橈之象,然初陰應四而隆,上陰應三而橈,何也?

曰:以象言之,則九四居二陽之上,猶足以勝其重,九三則居一陽之上,豈足以勝其重哉?且九四本之以巽木,猶不失其負荷之隆,若九三滅之以兌澤,豈能免于摧壓之患耶?然以義言之,則九四才剛志柔,有以相濟,猶足以勝大過之任,三則才剛志剛,不可有輔,必至于傾橈矣。

 

曰:剛過而中,二五之象,然九五不以君象言,何也?

曰:大過之時,此何時也?棟橈之象,此何象也?知湯武之放伐而成大過之功,則知桀紂之反道而爲大過之時矣。

 

曰:上六无位,非有任者也,然過涉滅頂而謂之无咎,何也?

曰:

以位而言,則上六雖无位之地,而有捐軀赴難之心;

以才而言,則上六雖无剛明之才,而有視死如歸之志,此其義則何咎哉?

故聖人特繫之以爲世教之勸,豈徒然哉。//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禪伭新聲

禪伭新聲

豐川續集卷五__論禪伭

105


 《論禪伭》

性命祗此一箇性命故吾儒與禪伭界限只隔得分塵

且有實不同而最相近之處若不讀佛老書究不清佛

老宗旨將不知不覺有墮入禪伭之窟而不自辨者前

代大儒十九蹈此弊轍而明儒尤衆此固一時習尚使

然要亦是辨理不清之過故要得聖學路徑清楚正須

講得禪伭頭項分明然後吾儒二氏各自還其本元若

必執不讀禪伭書不明得二氏底裏正恐墮入二氏邊

隅也嗚呼渠既云本無生死而又求出離得無類於空

中着楔眼際生花歟有識者當面一詰即恐黃面老子

開口笑人者且當啞然自笑//

 

天還他一箇生地還他一箇成萬物還他一箇山

流盈虛消息吾生還他一箇貧賤富貴夭壽生死不齊

而齊各盡其分到這裏請釋伭二老爲下一恰當註腳

看是何如//

 


禪伭之盛由吾道之衰也若吾道真明若晝日而天下

之鰥寡孤獨疲癃殘疾皆得其養而不至於失所斯可

望於經正而庶民自興邪慝漸息不然者口舌争之而

不得刑法禁之而不能徒益張之燄而助之薪耳//

 

昌黎有原道又爲諫迎佛骨疏亦可謂氣昌言讜已然

止於門而上虛寧歐陽永叔本論膚篇仿拂近正然究

之不中隱微釀銅之病終是虛聲震暗爾惟有明王文

成公擬諫迎佛疏其牒譏乎然正須上有堯舜朋斷懽

主朝列明道先生輩名世之佐而外布狄梁公范文正

見大識遠之監司而州邑學校皆講明反經之大經大

法然後可望爾//

 

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者亦不盡是索隱行怪之

流要是未達於率性謂道之旨若達得道是率性之謂

即一時一事不率自性此心便爲之不安奚暇貪高慕

//

 

中庸天命之謂性三句舉宇宙性道教大旨一言斷定

萬古不移舉宇宙論性論道論教的門庭亦並徹底揭

翻路途坐斷任千百世高明上智到這裏一字不敢添

一字不能更外此而言性者性其所性而非性之真外

此而言道者道其所道而非道之要外此而言教者要

亦教其所教而不得語於教之大中至正也//

 

大學無論畢讀全書淵然見千古聖賢內聖外王全學

即讀翼章明德親民止至善三言天德王道鑄驪臘不

巳揭日月於中天記此者必孔門高悌辦憎手輩亦無

疑至中庸開章性道教之淵源揭之三語如聞日據淵

立徹隱徼且足隱詔大學之真血脈路二書真千揣明

學明道之宗傳也後之有志聖學者祗於二書循牽傳

習令得旨明於心德成於已即爲善學集必於學庸之

外自立宗旨別開門戶////

 

豐川續集卷之五終


人心道心圖

濯溪集雜著__中庸經義

42/64

言益者

加多富助長增

以道相成

溥博淵泉

宏裕富大

聲相近也

息相感也

精一執中

危者安

微者著

通天下之大道

 

人心道心圖

삽화 새창열기


 序○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畫前之易圖

畫前之易圖

遯菴先生輯著大易理象卷之一

鮮于浹

ㄒㄧㄢㄩˊㄧㄚˊ鮮魚頰


无形之本體

无朕之總目

太極以

太極以其極至則曰太極

太極以其未分則曰太一

雖云无形无朕

實有本體總目

浹洽融通得多哩

太極加以

道道地地底體用一如派

>>>用也

太極以人的觀點來評斷

因爲它已達最高境界所以稱太極

又因爲它混沌未分所以名太一

實者指天地未判前的混沌之氣

不畫之畫

聊表情狀耳

 

遯菴先生

朝鮮人

遯菴全集

遯菴全書


 

融堂錢氏曰

无畫之易在太極先

有畫之易自兩儀始

天造草昧人文未朗

河不出圖地不生蓍

天地之間

一陰一陽流行而已

Δ

此一節畫前之易固如是也//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小過時寓條

小過時寓條

寓,亦寄也

寄寓之所

因時制宜

時之過

過時陳舊

不合時尙

非主流

過與不及

事過境遷

[狗熊]


 

天仙金丹心法卷三第四遷善__隨緣 第 3p025a

隨緣

善生於性之有

所結亦結於心之有

所憑故未至寂然

方至勃然有感而遂通

是則隨緣之謂也

 

所以見

所見聞

所聞意

所將足

所即輔頰

形神之所麗

無非作善之據依

 

故緣

隨念生

隨時寓

隨境

隨情

締佛家所謂積幻而成也

 

然滿腔皆至善所凝

斯積善以隨而具

而種因之說則流於望報而有求

非儒家盡性之所推

即不足以云吾道

 

詩曰

暫向修途了宿 吟風嘯月興翛然

溪山引到雲深處 流水桃花別有天

 

卜契入卦>>>小過擺渡百度

艮下震上<<<過渡期

擺盪一時而已

事情過去了

也就淡忘了

不用在意

隨緣而度

成百都是小過

沒什麼大不了的

灰頭土臉

那一個山居的人

都不是如此

擺吧

僅是暫時的

嘿說的比唱的好聽

居深山二十年了

老黃還沒下山

艮是越來越下底

翻不了身囉

 

宿緣佛教謂宿世因緣。

宿綠遍查不得

也不知道宿個什麼綠

隨緣宿綠

天天在綠山淨水之中

慵懶渙散也是一絕

擺平擺平唄

反正死不了

就算擺不平

也是山中了了

那片綠

永遠都是留念

隨緣宿綠也是很風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