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

天原發微辨正序

天原發微辨正序

宋之南渡也新安郡有文公朱子生焉距

朱子之卒不數十年寧之同姓先達魯齋

先生與同邑虛谷方公相望而起以倡明

朱氏之學虛谷嘗達而見用文章播海內

遠近仰之魯齋隱居林谷窮天人之理探

造化之源於聖賢經傳不讀而尤盡心

於易凡歷代史志暨名儒異聞之士所論

文地理陰陽律呂性命鬼神之奧者無

不窮索而所宗主則宋之周程張邵朱六

君子也嘗紬繹朱子所釋周子太極圖說

以闡明孔子易有太極之旨復因邵子皇

極經世之傳以深究宓羲先天之妙晚年

著天原發微五卷以大易爲根柢周邵太

極先天二圖爲統要掇取往聖先賢之格

言而爲之辭大者爲綱小者爲目總成二

十五篇以况天數二十有五其首篇曰太

極者統天地萬物之理而名之也羲文周

公未言孔子晚贊易始言之繼之者周子

無極而太極邵子道爲太極是也次曰動

靜者周子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

動一靜互爲其根是也次曰靜動者言靜

爲動之根先天圖坤復之閒爲無極邵子

謂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也次曰辨方者

先天圖陰終於子半陽始於子半明造化

終始於北方也曰玄渾者乾健坤順大無

不包而萬物由之以出也已上五篇約而

論之動靜生塵匿醫匿生天地天地生塵

物而太極實爲之主此萬化之匱也其第

六曰分己孟醴之以衍五又繼之以慨柔

何也曰繼之以衍五者太種圖謂分陰分

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木火木金土

是也繼之以圍蒙而列太膠太陛少圈少

陰者經世謂一兮爲四即大傅兩儀生匹

象是也其見於贊爲七八九六形於地爲

水火土石著於天爲日月星辰變而通之

其義無窮也曰少陽少虞一縮備吉墨辰

之象矣復列天疆一篇何也日天樞中宮

天極星太乙之常居也星辰中而有天極

猶人類中之有大君故特表而出之也夫

有理則有氣有氣則有數前之所論者氣

有萬殊而本於太極之一後之所論者數

有萬辨而起於中宮之一此天樞所以居

二十五篇之中也其十四曰歲會者言日

月之行一歲有十二會即一歲以推一元

十二會包括往古來今無不在是此經世

書所以衍其妙也曰司氣者以四時分十

二月又分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使民法天

時察物變也曰卦氣者以四卦配四時六

十卦配一朞之日即焦京所傳治曆明時

之道也曰盈縮者謂一年之日有氣盈

虛之不齊故置閏以成歲也已上三篇明

聖人用數之妙所以裁成天地之道而不

忒者也其十八曰象數者謂河圖洛書易

範所自出象數之所起也其十九曰先後

者伏羲易爲先天文王易爲後天孔子贊

易兼先後天也曰左右者以左旋右旋言

天道日月一也河圖洛書二也先天圖三

也總二篇論之先天以開物後天以成物

左旋以生物右旋以成物也其廾一曰二

中者天數五爲中地數六爲中君子法天

則地時中也其廾二曰陽復者自午月一

陰生至亥月則純陰矣至子月卦歷七變

一陽復生故曰七日來復天行也陽爲

善陰爲惡君子法陽之復復於善也其廾

三曰數原者言數之變無窮而其原則一

觀諸伏羲之卦畫大禹之九疇孔子之大

衍皆妙極道數者也秦漢以下言數者流

於術而已獨邵子闡先天之學爲得之朱

子集大成又貫理數而一之者也苟有志

於數學者求之三聖二賢斯有以得其原

也其廾四曰鬼神者張子以二氣之良能

言之謝氏以天地閒妙用稱之誠有未易

言者其所以殿諸篇之後欲學者明天人

之常道而後求諸此也末篇曰變化者在

天地有陰陽之變化在人有學問之變化

知變化之道匹夫可爲舜塗人可爲禹

而學問之功於是爲大也嗟夫天人之理

一而已矣天地一太極吾身亦一太極也

天之陰陽五行即吾之健順五常也太極

流行於萬化中即吾心之酬酢萬變而不

失其道者也第人之生有氣稟之不齊則

太極有不能皆全者矣學者之由教而入

也其必於萬事萬物中求其理之所在而

反之身焉則有以變化其氣質開發其聰

明而太極復全於我矣先生所以輯二十

五篇之書而致重於首末者其微意豈不

在於是乎仰又聞先生在當時其纂輯是

書也虛谷往復數十札相與剖析辨難多

矣其推敬之辭有曰執事不特年高於某

識見亦高不特吾鄉無之恐當世未必有

斯人也由是先生身雖隱而道益尊及書

成年七十餘矣既沒世而益大行得之者

如獲珙璧板燬於兵火猶競錄以傳逮今

幾二百年而益盛寧嘗得原刻本讀之味

其辭可喜可愕觀其論數從橫變化無所

不合意其得於邵子爲深論理本程朱子

發明至到者固多但精擇之未至而未免

有失予固重其爲寶而猶恨其有瑕嘗欲

考據先儒之說而辨正之然未暇也吾友

程孟張惟達咸曰誠如是斯有以全魯齋

之美矣幸蚤成之於是始事於天順庚辰

三月塾賓朱儀贊之任勞閱錄越明年二

書成晦者明訛者正同志喜曰是書必

傳無疑使九原可作魯齋必有以愜其心

也於是孟與儀復輯圖卷首以資考索且

謂天人性命之理誠有難言者宜序之以

告當世大人先生印證其可否而賜教之

則斯文之幸也是月望日新安歙邑鮑寧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中庸淺說

中庸淺說

胡懷琛著

 

目錄

.1中說之來歷

.2

.2中庸

.3時中

.4中和

.4執中

.5中之利弊

.6附錄道家之中說

.7附錄亞里多德之中說

.8

中庸二字

根據文字學之解釋

說文云中和也

孫星衍

段玉裁

訂作中內也

從口丨

上下通也

按口即中之範圍

於此範圍之中

畫丨

上下通之

寄塵所謂如一平圓

自心至周

皆相等是也

說文云

用也

從用

從庚

更事也

更事有繼續意

續之古文作賡

從庚

賣省

庸有繼續可用之意

所以有常訓

程子

不偏之謂中

不易之謂庸

極合古訓

朱子章句加無過不及四字

是合時中而釋之矣

中庸云

君子而時中

中字上冠一時字

可見中字原不含時問之意義

無過不及是時中之訓

非中之訓也

寄塵又以為

當包括時間空間而言中

詎知中之本義即屬空間乎

中庸二字非平列

中庸者即不偏之中

繼續可用也

說文用可施行也

從卜從中

用者卜之

而中可用

庸者不必再卜而繼續可用

程子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訓亦極合文字學

正者卜而中之謂

定者不必再卜繼續可用之謂

未發為中

已發為和

中未有不和者

故曰

中者天下之大本

中節即和

不中節即不和

故曰

和者天下之達道

中庸一書所言皆是繼續可用

首章指出一和字

以見和由中發

以下所言者

皆是已發之和

即是未發之中也

二章指出一時字

以見空間之中

必須隨時間而變也

孟子言執中

猶執一

是中之引申義

非中之本義

似可不必列也

民國二十九年七月樸安記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人所以言食也

象形

易兌爲口

晉語

且夫口

三五之門也

所以紀三辰宣五行也

春秋元命苞

口之爲言達也

又口者

脾之門戸

鬼谷子捭闔

口者心之門戶

白虎通情性

口者心之候

鬼谷權篇

故口者機關也

所以開閉情意也

說苑說叢

口者關也

論衡言毒

口火也

荀子榮辱

清之而兪

濁者口也

左成二傳

若苟有以藉口

少有所得則于口爲藉故曰藉口

 

〖叚借〗爲𧥣公羊隱四傳吾爲子口隱矣注口猶口語相發動也又顏氏家訓書證鷄口當爲尸牛後當爲從俗寫誤也按非是口後韻語〖聲訓〗釋名口空也口空雙聲

〖古韻〗詩正月叶瘉後口愈侮巧言叶樹數口厚左昭七傳叶僂傴俯走侮口大戴武王踐阼叶口㖃句中韻〖轉音〗宋玉風賦叶口下怒注莽素問疏五過論叶道葆口起咎理市愈得海晦//

 

毒熒在口

雖曰晶微

丨不好發起火來還是會礙事

故中字

執持兩邊

和氣生財

一口咬下獨吞

准他開膛破肚

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上不上上

中不中中

下不下下

有得瞧囉

陰長生金碧五相類參同契卷上日魂月魄章第五

金碧五相類參同契卷上

(漢)陰長生

金碧熒然

雖獨特

然光微弱

只能稱得上晶亮

不像日月照耀光大

所以通體講的是五星相映

襯托出日月主光

日月是主子

而星辰是臣僚

 

五相類>>>三黃二寶

三黃>>>精氣神

二寶>>>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爲易<<<一說陰陽

 

 

日魂月魄章第五

二十一字訣

日魂月魄出坎離還丹壬丙入希夷復爻遘體是兩機

這裡講出入

是復遘兩機兩爻體的出入

邂遘相遇<<<

子一陽復

午一陰姤

卯四陽大壯

酉四陰大觀

子午縱串

卯酉橫貫

 

日魂月魄

出坎離

還丹壬丙

入希夷

復爻遘體

是兩機

所以說是制式的十二辟加九宮出入

故言二十一字訣


 

 

日魂月魄出坎離

Δ

日月魂魄陰陽之炁結日魂木炁從坎户而上應其鉛爲之玉液在華蓋之上在竅中所出日魂月魄從三宫而産是炁下應其汞爲之金津四時上下來住交感不離三田下歸下丹田尾閭穴有三穴從右穴而上行變爲流珠上入泥丸炁於骨髓化爲金骨髓變爲流珠也甲會庚時神機變也

 

還丹壬丙入希夷

Δ

丙是火壬是水水爲既濟鼎中大藥已成故曰希夷希夷者謂之五行之根從土而生化通九轉亦從土結謂曰遣丹甲是木庚是金金木相刑乃成真土金木者藥之本也人之悟也悟其聖理勤行修於鉛汞自合神機

 

復爻遘體是兩機

Δ(原缺)


壬丙上入希夷

流珠入泥丸

出日入月

本章以入爲訓

入只能遡源而上

欲趨下也是後有之事

入式本當如此

 

說文解字義證云

。內也。象從上俱下也。凡入之屬皆從入。(人汁切)←

有沒有看到

精氣神是兩兩倆倆相偕

入了內

才從上

又兩兩倆倆俱下

入的軌則如此

不上入希夷宫泥丸

水火騰鬧個什麼

還燒個什麼大藥

 

内也者

釋名

納也

使還也

納于大麓

論衡感類篇

作舜入大麓

周禮媒氏

凡嫁子娶妻

入幣純帛

無過五兩

訓爲納幣

史記楚世家

靈王於是獨傍偟

山中野人莫敢入

王魏世家

商君兦秦歸魏

魏怒不入。//

還是把書拿出來對一下標點

看不仔細那你完蛋囉 

内也者。釋名。入。納也。納。使還也。書。納于大麓。論衡感類篇作舜入大麓。周禮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注。訓爲納幣。史記楚世家。靈王於是獨傍偟山中。野人莫敢入王。魏世家。商君兦秦歸魏。魏怒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