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篇__攸爾自在
呦爾ˇ自在
〶
萬物芸芸,其變不窮;能以道化,虚明則通。
譚子曰:至道有五化焉。孰爲道化乎?夫虚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此道之要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虚,虚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此道之用也。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虚,虚實相通,是謂大同。藏之爲元精,用之爲萬靈,舍之爲太乙,放之爲太清。老楓化爲羽人,朽麥化爲蝴蝶,自無情之有情也;賢女化爲堅石,山蚯化爲百合,自有情之無情也。射似虎者,見虎不見其石;斬暴蛟者,見蛟不見其水。是知萬物可以虚,我身可以無。以我之無合彼之虚,自然可以隱,可以顯,可以死,可以生,空中之塵,若飛雲之目未嘗見也;穴中之蟻,若牛鬥而耳未嘗聞也。況非見聞者乎!
太虚者,一虚也;太神者,一神也;太氣者,一氣也;太形者,一形也。命之則一,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者也。稚子弄影,不知爲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爲像所侮。化家者,不知爲家所化;化國者,不知爲國所化;化天下者,不知爲天下所化。虚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爲虚,虚復化爲神,神復化爲氣,氣復化爲物。噫!化化其無窮者哉!
太上者,虚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也;其異者,形也。形不靈而氣靈,語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夢靈,生不靈而死靈。冰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遊太上之京矣。
孰爲術化乎?雲龍風虎,得神氣之道者也。神,母也;氣,子也。以神召氣,以母召子,何有不至乎?蕩穢者,必召五方之氣;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召之於外,守之於內,用之於外,無所不可也。
轉萬斛之舟者,田一尋之木;發千鈞之弩者,由一寸之機。一目可以觀天地,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虚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家。得天地之網,知陰陽之房,見精神之藏,則數可奪矣,命可以治矣,天地可以返覆矣。
至淫者化爲女,至暴者化爲虎。樂者,其形和也;喜者,其形逸也;怒者,其形剛也;憂者,其形蹙也;斯亦變化之道也。
蠮螉之蟲孕螟蛉之子,傳其情,交其精,濕其氣,和其神,隨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動無定情,萬物無定形,陰陽相搏則芝菌不根而生也,燥濕相育則蝤蠐不母而生也。人體陰陽而根之,效燥濕而母之,無不濟者,何也?君子體物而知身,體身而知道也。澗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氣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大人晝運靈旗,夜錄神芝,覺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風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熱矣。
孰爲德化乎?天下賢愚營營然如飛蛾之投夜燭,蒼蠅之觸曉窗,知往而不知返,知進而不知退。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寵非忠也。感始於不感,喜始於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貸其死者樂其死,貸其輸者樂其輸。
孰爲仁化乎?海魚有吐墨上庇其身而遊者,人因墨而得之。智者多屈,辨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多死。君子能罪己斯能罪人,不報怨所以能報人。救物而稱義者,人不義之;行惠而求報者,人不報之。螻蟻之有君也,一拳之宮與衆處之,一塊之臺與衆臨之,一粒之食與衆蓄之,一蟲之肉與衆咂之。故得心相通而後神相通,神相通而後氣相通,氣相通而後形相通,太古之道也。
孰爲食化乎?一日不食則憊,二日不食則病,三日不食者死。民事之急者,食也。爲巫者鬼必附之,設像者神必主之。蓋樂所享也。虎狼不過噬肉,蛟龍不過噬血,人則無所不噬,所以不足則鬥矣。夫水將逼而投於水,知必不免,且貴其緩也;虎將噬而投於谷,知必不免,或覬其生也。
孰爲儉化乎?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致於敗家,蓋失於不簡也;飲饌者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致於亡身,蓋失於不節也。欲救之術,莫過乎儉。儉於聽可以養虚,儉於視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氣,儉於私可以養富,儉於公可以養貴,儉於門闥可以無盜賊,儉於環衛可以無叛亂,儉於嬪嬙可以養壽命,儉於心則可以生死,是謂萬物之化柄也。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奢者好親人,所以多過;儉者能遠人,所以寡過。奢者事君必有所辱,儉者事君必保其祿。奢者多憂,儉者多喜。奢者好動,儉者好靜。奢者好難,儉者好易。奢者好繁,儉者好簡。奢者好逸樂,儉者好恬淡。有畢生而一器而無缺者,有十年而一裘不弊者,斯人也,可以即清靜之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