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尤怡醫學八十六論說__01陽氣陰氣

尤怡醫學八十六論說__01陽氣陰氣

 

[01]

陽氣陰氣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蓋陽之精如日,光明洞達,故養神;陽之柔如春景和暢,故養筋。

日月之行,不違其道;樞機之運,不離其位;陽氣之動,不失其所。故曰: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天氣也;陰氣,地氣也。天氣不治,則地氣上干矣。故曰: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出於地,而雨露降於天。地氣不治,則天氣不化矣。故曰: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蓋天地陰陽,本出一氣,陽失則陰不能獨成,陰失則陽不能獨化,自然之道也。人與天地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大小腸象地,病則多及上竅。仲景以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丹溪用吐法,治小便不通。豈非有見於此歟?

☉不包括標頭字元共幾個字

297

☉看過一遍沒

→看過

☉哪一字引起你的關注

→精字

☉出現幾次

→出現三次

☉說說

一在陽氣養神則精

二則陽精如日

三則雲霧不精

好像沒有日頭就養不起神精

精跟神要在日光下合成

跟提要裡頭講的

含英咀ㄗㄨˇ華

鍛年煉月

出其餘蘊一樣

需要長年保持清明

不然那個愁雲慘霧壟罩

會把人帶到不可思議境界

也許陽氣要多一點

陰氣暫時放一邊不用置喙

☉嗯好吧再看看第二遍說說你的感覺

國辭說ㄏㄢˊㄧㄥㄐㄩˇㄏㄨㄚˊ<<<

咀嚼含味每天嘴巴動不停

醫學讀書記提要

醫學讀書記提要

清,尤怡著。怡字在涇,别號飲鶴山人,蘇州川吳縣人,徐洄溪序刊:先生讀書好古君子也,鍵戶潛脩,不慕營利,沈酣典籍,其所著傷寒貫珠集、金匱心典、金匱翼等書,已載第六七集各提要中付刊茲不復贅。是編從讀書所得,隨筆記錄,闡靈蘭之祕,接長沙之源,含英咀華,鍛年煉月,出其餘蘊,成讀書記三卷、續記一卷,附醫案三十一條。簡而精、微而顯。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誠醫家之實錄。茲從行素草堂刻本,重校圈點之。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周易窺餘卷二__需

周易窺餘卷二__

宋鄭剛中撰

65/176

[天雨毛]


上經(需至比)

 

何餘可窺

需說文曰

𩓣

遇雨不進止

𩓣

從雨

而聲

易曰

雲上於天需(相俞切)←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云(連筠簃1006

Δ

哀六年左傳

事之下也

杜注

疑也

十四年傳

事之賊也

杜注言

需疑則害事

𩓣也者

廣雅同

本書𩓣

待也

京房易傳

待也

𩓣

通作須

易需卦彖

須也

又歸妹

以須

虞注

需也

干寶曰

坤之游魂也

雲深在天

而雨未降

翺翔東西

須之象也。

 

遇雨不進止

𩓣也者

本書䨳

見雨而止息

易序卦需

不進也

書序

太康失邦

昆弟五人

須於洛汭

馬注

止也

後漢書張衡傳

雖老氏曲全

進道若退

然行亦以需。

而聲者

顧炎武曰

說文需

从雨而聲

葢讀而爲如也

古而字

即讀為如

故耎字說文曰

从大而聲

馥案

鄭氏易作秀

陽氣秀而不直前

歸藏易作溽

本書獳

讀若槈

是需秀溽聲相近。

易曰

雲上於天需者

需卦象文//

因爲你要窺餘

所以你必須挖深

探到那根原處

不然就不叫窺餘

需有多義

挖到根源了

但那個你所需的還鬱結在那裏

無轉雨的跡象

二有轉雨

然未下

三雖下

不遍灑

你要的他偏不給

或灑下了

不是你的田

祈與所願不合

等於不須止

不在你的期待之中

不如願

求上帝有時候都是這樣

需要耐心等待

不是一時都滿你的願

你不靜等

幹了什麼不該幹的

那個需反噬於你

反而毒害了你的小命

所以說需

夠磨人底

心性的修爲

恐怕不是一輩子的事

歷劫屢遷

可磨的多啦

沒辦法再等等吧

誰叫你招惹到需神

只好跟心魔對抗去ˋ

 

 

 

【乾下坎上

周易窺餘卷二,宋鄭剛中撰。

上經【需至比】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䧟,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周易窺餘探究

周易窺餘探究

(宋)鄭剛中

窺餘>>>一探究竟



窺者>>>觀也

觀者〔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註〕榮觀者即是紛華物欲,聲色貨利,君子燕然居處,超然淸淨。

所以這裡的窺餘有聚想得近之義所謂浚窺深入窺察

聚焦聚得故云得近猶如在側窺看

餘者>>>多出的不在設想之內的

更貼近底小細節也能細察觀知

不過這些都是就清淨心立論底

 

喪斌窺探天機

想這一回要貼近誰

人物喔

X新生

Or XX先生

泰新生

是泰卦的新生

么么履泰否的泰新生

那這個泰新生導出了井革鼎新生

鼎本有新之義

革故鼎新浚窺到了不是嗎

喪斌貼近觀得鼎新這一號人物

鼎新>>>更新、革新。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君臣御政》:「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所以他的重點在革故

除舊布新>>>革除舊的,建立新的。

不夠新就不成功

所謂新創

標新立異

新奇的名目或主張要與眾不同。

轟動武林

驚動萬教

來點血腥味的喪盡天良

那可不行

既是說喪

文武斌處

不是堯舜禹湯文武之相繼者

乃ㄅㄜ亮ㄅㄜ亮

文質兼備底燦彬彬斌斌燦

斌說文曰

文質僃也

從人

分聲

論語曰

文質份份(府巾切)←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云(連筠簃684

 

文質僃也者

文質當爲彣𡂒

本書彣

㦽ㄩˋ也

𡂒

野人之言

僃當爲

本書

具也

廣雅

文也

揚雄甘泉賦

壁馬犀之瞵[目扁](瞇成一線色彩絢麗)

 

馥謂

即璘彬

張衡西京賦

瓀珉璘彬

通作邠

太元文次四

斐如邠如

虎豹文如

或作斌

魏太和初公卿奏言

歌以詠德

舞以象事

於文

文武爲斌

臣等謹製樂舞

名曰章斌之武。○

論語曰

文質份份者

彼作彬彬

包注

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古文份

從彡林

林者

從燓省聲

 

譙敏碑

文武彬𢒖////

花裏胡臊多了口水

原來他只是章斌之武

用來唱唱跳跳興奮一下而已

文武彬𢒖>>>樂舞也

謹製>>>精細嚴密製作

裝模作樣提振士氣

殺 伐在舞台上表演

嘿 樣板戲看看就好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周易擇言__遯


周易擇言__

 鮑作雨集著

艮下乾上

二陽在下遽許以臨其勢不可禦也

二陰在下遽勉以其勢不可留也

 

遯:亨,小利貞。(釋文遯字。又作𨔵。又作遁。同隱去也。)

Δ

四陽在上衆君子聚于朝勢非不盛也然婦寺煽處于

內奸邪朋比于外禍本已成攻之不能順之不可此時

不遯將不及遯矣陰再進則成否矣身遯而道亨惟此

時爲然小人何貞遯初二與四五相應小人在下順承

君子之象在下則其勢未敢逞順承則其心未甚毒不

猶爲小人之貞乎守此而勿變小人之利即君子之利

也本義以遯亨屬君子利貞屬小人葢遯貴見幾明决

彖傳浸長明指小人故不取程傳尚利小貞之說○虞

翻荀爽皆謂陰稱小惟王弼謂陰浸而長正道亦未全

滅故小利貞程子用之義亦專通大抵當遯之時以戒

小人守貞爲重而君子尚小利爲輕//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釋文長丁丈反或如字)。遯之時義大矣哉!

Δ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五化篇__攸爾自在

五化篇__攸爾自在

呦爾ˇ自在

 

萬物芸芸,其變不窮;能以道化,虚明則通。

 

  譚子曰:至道有五化焉。孰爲道化乎?夫虚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此道之要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虚,虚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此道之用也。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虚,虚實相通,是謂大同。藏之爲元精,用之爲萬靈,舍之爲太乙,放之爲太清。老楓化爲羽人,朽麥化爲蝴蝶,自無情之有情也;賢女化爲堅石,山蚯化爲百合,自有情之無情也。射似虎者,見虎不見其石;斬暴蛟者,見蛟不見其水。是知萬物可以虚,我身可以無。以我之無合彼之虚,自然可以隱,可以顯,可以死,可以生,空中之塵,若飛雲之目未嘗見也;穴中之蟻,若牛鬥而耳未嘗聞也。況非見聞者乎!

 

  太虚者,一虚也;太神者,一神也;太氣者,一氣也;太形者,一形也。命之則一,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者也。稚子弄影,不知爲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爲像所侮。化家者,不知爲家所化;化國者,不知爲國所化;化天下者,不知爲天下所化。虚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化爲虚,虚復化爲神,神復化爲氣,氣復化爲物。噫!化化其無窮者哉!

 

  太上者,虚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也;其異者,形也。形不靈而氣靈,語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夢靈,生不靈而死靈。冰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遊太上之京矣。

 

  孰爲術化乎?雲龍風虎,得神氣之道者也。神,母也;氣,子也。以神召氣,以母召子,何有不至乎?蕩穢者,必召五方之氣;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召之於外,守之於,用之於外,無所不可也。

 

  轉萬斛之舟者,田一尋之木;發千鈞之弩者,由一寸之機。一目可以觀天地,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虚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家。得天地之網,知陰陽之房,見精神之藏,則數可奪矣,命可以治矣,天地可以返覆矣。

 

  至淫者化爲女,至暴者化爲虎。樂者,其形和也;喜者,其形逸也;怒者,其形剛也;憂者,其形蹙也;斯亦變化之道也。

 

  蠮螉之蟲孕螟蛉之子,傳其情,交其精,濕其氣,和其神,隨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動無定情,萬物無定形,陰陽相搏則芝菌不根而生也,燥濕相育則蝤蠐不母而生也。人體陰陽而根之,效燥濕而母之,無不濟者,何也?君子體物而知身,體身而知道也。澗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氣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大人晝運靈旗,夜錄神芝,覺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風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熱矣。

 

  孰爲德化乎?天下賢愚營營然如飛蛾之投夜燭,蒼蠅之觸曉窗,知往而不知返,知進而不知退。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寵非忠也。感始於不感,喜始於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貸其死者樂其死,貸其輸者樂其輸。

 

  孰爲仁化乎?海魚有吐墨上庇其身而遊者,人因墨而得之。智者多屈,辨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多死。君子能罪己斯能罪人,不報怨所以能報人。救物而稱義者,人不義之;行惠而求報者,人不報之。螻蟻之有君也,一拳之宮與衆處之,一塊之臺與衆臨之,一粒之食與衆蓄之,一蟲之肉與衆之。故得心相通而後神相通,神相通而後氣相通,氣相通而後形相通,太古之道也。

 

  孰爲食化乎?一日不食則憊,二日不食則病,三日不食者死。民事之急者,食也。爲巫者鬼必附之,設像者神必主之。蓋樂所享也。虎狼不過噬肉,蛟龍不過噬血,人則無所不噬,所以不足則鬥矣。夫水將逼而投於水,知必不免,且貴其緩也;虎將噬而投於谷,知必不免,或覬其生也。

 

  孰爲儉化乎?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致於敗家,蓋失於不簡也;飲饌者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致於亡身,蓋失於不節也。欲救之術,莫過乎儉。儉於聽可以養虚,儉於視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氣,儉於私可以養富,儉於公可以養貴,儉於門闥可以無盜賊,儉於環衛可以無叛亂,儉於嬪嬙可以養壽命,儉於心則可以生死,是謂萬物之化柄也。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奢者好親人,所以多過;儉者能遠人,所以寡過。奢者事君必有所辱,儉者事君必保其祿。奢者多憂,儉者多喜。奢者好動,儉者好靜。奢者好難,儉者好易。奢者好繁,儉者好簡。奢者好逸樂,儉者好恬淡。有畢生而一器而無缺者,有十年而一裘不弊者,斯人也,可以即清靜之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