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00坐忘論開講


坐忘論開講

司馬承禎

Δ

皮羊菓開始講演司馬承禎坐忘論

Δ

坐:


即止也

止必非一人必有造作之兩方一方止而另一方亦止所謂吉祥止止

莊子人間世云瞻彼闋ㄑㄩㄝ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黃錦譯曰你看那空虛的地方虛空的室內才放出光明來吉祥也是聚集在心神虛寂靜止的境地


是為了要瞻彼闋ㄑㄩㄝˋ

向上向前仰望(不在身內

個空無所有的闕穴內能變現出道術

所謂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是多麼殊勝的境地啊


土靜止而堅守不去(土神室也

死守一片冰心(比喻人冰清玉潔恬靜淡泊的性情)



忘:

Δ

不識也不意也

不去搞懂也不明白

沒有私念也沒有成見

隨順環境而不為所轉

坐靜坐死坐善坐

莊子大宗師云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黃錦譯曰擺脫自己的肢體排除自己的聰明去掉智慧和那無所不通的大道相同這就叫


大通啊大通

是止息之後才大通的

不止不息

個空無所有的闕穴內

就不可能變現出道術


談彼闕

談大通

是在艮止以後的事




Δ

以侖會意思其理也

ㄌㄨㄣˊ就是條理

一條一條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脈絡分明貫始終


這坐忘也要有條理可循

不是僅是坐僅是忘如木頭人

它是有內涵的

慎坐謹忘小心翼翼

一步一步把體內的毒素排出

是文言四德

善之長嘉之會義之和事之幹

所以有人叫它坐善

我則把它稱為做善事

前面已經說了

造作之兩方皆居土室不再造作

沒有交互對待殺伐

止息而還其真靜那就對了





【真靜居士序】

Δ

真靜猶真定也

欲念不生定乎其中

這就通乎大道

也就大通



[]

天地分判,三才定位,人處天地之中,五氣合身,故能長且久。

Δ

人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身處天地之中,浸三才、合五氣,而能自得於天地之間,這種分判才有意義。

居中集氣,他得五氣合身,實際的利益非常大。

所謂五氣,就是內丹裏所說的精、神、魂、魄、意。

得精、得神、得魂、得魄、得意。

合氣方能合身:

所謂合氣者,即以人體內氣,合和天地靈氣。

人體內氣,什麼鳥玩意兒?

不過是稟受於父母的先天精氣。

稟受不一定是善的,所以必須合和天地靈氣陶鑄,

先天只是一個胚模,你要成器,尤須打造登峰。

而其終極,必然是氣合身,才能言得。



[]

後人自昧其性,自役其神,自撓其氣,自耗其精,所以不能與天地合,逆取短折而甘心焉,每切痛之。

Δ

折,斷也。

親手長為短,斷其壽命。

其性昧、其神役、其氣撓、其精耗,

皆自逆取,不能與天地合,

每思及此,心如刀割。


自者,鼻也。

ㄋㄩˋ、鼻塞、鼻不通氣,

自是以為可活,非也。

逆取個什麼來著?

能轉勝乎?

我看是鼻

終將,無個準頭:

自造業、自受罪,活該!

(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他活該如此。)



[]

《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Δ

說卦傳第一章裏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很多人沒搞懂

郭建勳的解釋是

能窮極萬事之理

盡括萬物之性

而直至通曉那神祕的天命造化

他認為天命是極其難懂的

必盡窮性理而後能有一得

我則認為

第一個前提必須先行掌握

要先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然後那個稟受的靈性才是善的

有了道德仁義

接下來才有可能通透生命的造化

沒那個基礎

一切都是白談


含至和才能化育

沒那個至和

等於不能融入天地

三才不能起作用

性理自然也就無法盡窮


所謂至和言個什麼

至者,鳥飛高下至地也

和者,律相諧而泛應天也

現代音樂講的泛音

似乎可以從這裏悟起

當鳥兒跳下至地

有一個和諧的韻律在中間泛出

是至善至美的境地

絕待於天的

是天之明命

你看多幽雅


所以窮理盡性

是積累已深

仁義禮智信兼備

然後跳下才能輕巧幽雅

不是硬著頭皮來

折翅摔落

那這個小命就不保了



[]

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

Δ

虛實僅是泛指而已

泛說個內部情景

說它上虛下實

不如說它上中虛中下實

這個中疊了兩次

中和一下

也就不會覺得有一股味道

虛心實腹

好像要人吃得飽飽一塊頹頹(台語)

其實不是這樣的

依張道陵想爾註的說法

它是行無為而治的理想君王所施的一個法

要靈(虛)其心實其道囊

也就是說

要棄惡從善

讓道體來歸

不要邪氣纏身

把人給毀滅了

虛其心實其腹

ㄍㄜˊ

就是淨化排毒

把不好的毒素排出體外

澄源正本

澄其心體道體

讓它透氣生光

就這麼簡單







又曰,「常無,欲以觀其妙」;《語》曰,「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曰,「性善」;又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皆著性命之要端也。僕因閱藏書,得唐貞一先生《坐忘論》七篇,附以樞翼。識見不凡,明指大道。先導人以敬信,使心不狂惑;次則令斷其緣業,收心、簡事、體寂、內明。故又次之以真觀;中外無有,然後可以躋於泰定。氣泰神定,故曰得道。前悉序坐忘之階,漸其坐忘總說,不過無物、無我,一念不生。如<敬信篇>直言,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遺。倫類經言無少差,苟造坐忘之妙,神氣自然相守,百脈滋潤,三關流暢,天陽真氣來居身中,此乃長生久視,不傳之道。古今尊尚神仙,憫世不得已而語,學者當靜虛研思,勤而行之,勿視為古人糟粕,而徒取自棄之譏者也。

丁未重陽,木以廣其書,真靜居士謹序

 

司馬承禎自序

 

夫人之所貴者生,生之所貴者道。人之有道,若魚之有水。涸轍之魚,猶希斗水;弱喪之俗,無情造道。惡生死之苦,樂生死之業;重道德之名,輕道德之行。審惟倒置,何甚如之。窮而思通,迷而思復,寸陰如璧,愧歎交深。是以,恭尋經旨,而與心法相應者,略成七條,以為修道階次,樞翼附焉。

 

敬信一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然則璧耀連城之彩,卞和致刖;言開保國之效,伍子從誅。斯乃形器著而心緒迷,理事萌而情思忽。況至道超於色味,真性隔於可欲,而能聞希微以懸信,聽罔象而不惑者哉。如人聞坐忘之言,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決定無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故莊云,「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是謂坐忘」。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 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遺。莊云,「同於大通」,此則言淺而意深。惑者聞而不信,懷寶求寶,其如之何。《經》云,「信不足焉,有不信」。謂信道之心不足,乃有不信之禍及之,何道之可望乎!

斷緣二

 

斷緣者,斷有為俗事之緣也。棄事則形不勞,無為則心自安。恬簡日就,塵累日薄;跡彌遠俗,心彌近道。至聖至神,孰不由此乎? 《經》云,「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或顯德露能,求人保己;或遺問慶弔,以事往還;或假隱逸,情希升進;或酒食邀致,以望後恩。斯乃巧蘊機心,以干時利,既非順道,深妨正業。凡此類例,皆應絕之。《經》云,「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我但不唱,彼自不和;彼雖有唱,我不和之。舊緣漸斷,新緣莫結,醴交勢合,自致日疏。無事安閑,方可修道。莊云,「不將不迎,無為交俗之情」。又云,「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若事有不可廢者,不得已而行之,勿遂生愛繫心為業。

收心三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欣迷幻境之中,唯言實是;甘宴有為之內,誰悟虛非。心識顛癡,良由所託之地。且卜鄰而居,猶從改操;擇交而友,尚能致益。況身離生死之境,心居至道之中,安不捨彼乎?能不得此乎? 所以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因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經》云,「至道之中,寂無所有,神用無方」,心體亦然。原其心體,以道為本,但為心神被染,蒙蔽漸深,流浪日久,遂與道隔。若淨除心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復流浪,與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守根不離,名曰靜定。靜定日久,病消命復,復而又續,自得知常。知則無所不明,常則無所變滅,出離生死,實由於此。是故法道安心,貴無所著。《經》云,「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若執心住空,還是有所,非謂無所。凡住有所,則令心勞,既不合理,又反成病。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是真定正基。用此為定,心氣調和,久益輕爽,以此為驗,則邪正可知矣。若心起皆滅,不簡是非,則永斷覺知,入於盲定。若任心所起,一無收制,則與凡夫元來不別。若唯斷善惡,心無指歸,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誤爾。若遍行諸事,言心無所染者,於言甚善,於行極非,真學之流,特宜誡此。今則息亂而不滅照,守靜而不著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見。如有時事,或法要有疑者,且任思量,令事得濟,所疑復悟,此亦生慧正根。悟已則止,必莫有思,思則以智害恬,為子傷本,雖騁一時之俊,終虧萬代之業。若煩邪亂想,隨覺則除,若聞毀譽之名,善惡等事,皆即撥去,莫將心受。受之則心滿,心滿則道無所居,所有聞見,如不聞見,即是非善惡不入於心。心不受外名曰虛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虛,道自來居。《經》云,「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內心既無所著,外行亦無所為,非淨非穢,故毀譽無從生;非智非愚,故利害無由撓。實則順中為常,權則與時消息,苟免諸累,是其智也。若非時非事,役思強為者,自云不著,終非真學。何耶?心法如眼也,纖毫入眼,眼則不安,小事關心,心必動亂。既有動病。難入定門。是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終難得定。有如良田,荊棘未誅,雖下種子,嘉苗不茂。愛見思慮,是心荊棘,若不除,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貴,或學備經史,言則慈儉,行則貪殘,辨足以飾非,勢足以威物,得則名己,過則尤人,此病最深,雖學無益。所以然者,為自是故。然此心猶來依境,未慣獨立,乍無所託,難以自安,縱得暫安,還復散亂。隨起隨制,務令不動,久久調熟,自得安閑。無問晝夜,行住坐臥,及應事之時,常須作意安之。若心得定,即須安養,莫有惱觸。少得定分,即堪自樂,漸漸馴狎,惟益清遠。平生所愛,已嫌蔽陋,況因定生慧,深達真假乎!且牛馬,家畜也,放縱不收,猶自生梗,不受駕馭;鷹,野鳥也,為人羈絆,終日在手,自然調熟。況心之放逸,縱任不收,唯益矗疏,何能觀妙。《經》云,「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夫法之妙用也,其在能行,不在能言。行之則斯言為當,不行則斯言如妄。又時人所學,貴難而賤易,若論法要,廣說虛無思慮所莫能達,行用所莫能階者,則歎不可思議,而下風盡禮。如其「信言不美」,指事直說,聞則心解,言則可行者,此實不可思議,而人翻以為淺近,而輕忽不信。《經》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又有言火不熱,燈不照,稱為妙義。夫火以熱為用,燈以照為功,今則盛談火不熱,未嘗一時廢火,燈不照,必須終夜然燈,言行相違,理實無取,此即破相之言,而人反以為深玄之妙。雖惠子宏辯,莊生以為不堪,膚受之流,誰能斷簡?至學之士,庶不留心。或曰,夫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今獨避事而取安,離動而求定,勞於控制,乃有動靜二心;希於住守,是成取捨兩病,都未覺其外,執而謂道之階要,何其謬邪!答曰,總物而稱大,通物之謂道。在物而不染,處事而不亂,真為大矣!實為妙矣!然謂吾子之鑒有所未明,何耶?徒見貝錦之輝煥,未曉始抽之素絲;纔聞鳴鶴之沖天,識先資於穀食。蔽日之幹,起於毫末;神凝至聖,積習而成。今徒學語其聖德,而不知聖之所以德,可謂見卯而求時夜,見彈而求炙,何其造次哉!故《經》云,「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簡事四

 

夫人之生也,必嘗於事物,事物稱萬,不獨委於一人。巢林一枝,鳥見遺於叢泊;飲河滿腹,獸不吝於洪波。外求諸物,內明諸己,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識事之有當,不任事之非當;任非當則傷於智力,務過分則弊於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斷簡事物,知其閑要,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猶人食有酒肉,衣有羅綺,身有名位,財有金玉,此並情欲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眾皆徇之,自致亡敗,靜而思之,何迷之甚。莊云,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生之所無以為者,分外物也。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是故於生無所要用者,並須去之;於生之用有餘者,亦須捨之。財有害氣,積則傷人,雖少猶累,而況多乎。以隋珠而彈千仞之雀,人猶笑之,況背道德、忽性命,而從非要以自促伐者乎!夫以名位比道德,則名位假而賤,道德真而貴。能知貴賤,應須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志。莊云,行名失己,非士也。《西昇經》云,「抱元守一,過度神仙」。子未能守,但坐榮官,若不簡擇,觸事皆為,心勞智昏,修道事闕。若處事安閑,在物無累者,自屬證成之人。若實未成而言無累者,誠自誑耳!

真觀五

 

夫真觀者,智士之先鑒,能人之善察,究儻來之禍福,詳動靜之吉凶,得見機前,因之造適,深祈衛足,竊務全生,自始至末,行無遺累,理不違此者,謂之真觀。然一餐一寢,俱為損益之源,一行一言,堪成禍福之本。雖作巧持其末,不如拙誡其本,觀本知末,又非躁競之情。是故收心簡事,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可觀妙。《經》云,「常無,欲以觀其妙」。

然修道之身,必資衣食,事有不可廢,物有不可棄者,當須虛襟而受之,明目而當之。勿以為妨,心生煩躁;若因事煩者,心病已動,何名安心。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也;欲渡於海,事資船舫,渡海若訖,理自不留。因何未渡,先欲廢捨?衣食虛幻,實不足營,為出離虛幻,故求衣食。雖有營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即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而不同貪,與物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跡每同人,心常異俗,此實行之宗要,可力為之。

前雖斷簡,病有難除者,但依法觀之。若色病重者,當觀染色都由想爾,想若不生,終無色事。當知色想外空,色心內妄,妄想心空,誰為色主?《經》云,「色者,想爾」,想悉是空,何有色也。又思妖妍美色,甚於狐魅;狐魅媚人,令人厭患。雖身致死,不入惡道,為厭患故,永離邪。妖艷惑人,令人愛著,乃致身死,留戀彌深,為邪念故,死墮諸趣,生地獄中。故《經》云,「今代發心為夫妻,死後不得俱生人道」,所以者何?為邪念故。又觀色若定是美,何故魚見深入,鳥見高飛,仙人觀之為穢濁,賢人喻之為刀斧?一生之命,七日不食,便至於死;百年無色,翻免夭傷。故知色者,非身心之要,適為性命之仇賊,何須繫著,自取消毀?

若見他人為惡,心生嫌惡者,猶如見人自殺,己身引頸,乘取他刀,以自害命。他自為惡,不遣我當,何故引取他惡以為己病?又見為惡者若可嫌,見為善者亦須惡,何以然耶?同障道故。

若貧者,亦審觀之,誰與我貧?天地平等,覆載無私,我今貧苦,非天地也。父母生子,欲令富貴,我今貧賤,非父母也。人及鬼神,自救無暇,何能有力將貧與我?進退尋察,無所從來,乃知我業也,乃知天命也。業由我造,命由天賦,業之與命,猶影響之逐形聲。既不可逃,又不可怨,唯有智者,善而達之,樂天知命故不憂,何貧之可苦也?莊云,「業入而不可舍,為自業」。故貧病來入,不可舍止。《經》云,「天地不能改其操,陰陽不能迴其業」。由此言之,故真命也,非假物耳,有何怨焉?又如勇士逢賊,無所畏懼,揮劍當前,群寇皆潰,功勳一立,榮祿終身。今有貧病,惱亂我身,則寇賊也;我有正心,則勇士也;用智觀察,則揮劍也;惱累消除,則戰勝也;湛然常樂,則榮祿也。凡有苦事來迫我,心不以此觀而生憂累,則如人逢賊,不立功勳,棄甲背軍,逃亡獲罪,去樂就苦,何可憫焉?

若病苦者,當觀此病,由有我身,若無我身,患無所託。《經》云,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次觀於心,亦無真宰,內外求覓,無能受者,所有計念,從妄心生。然枯形灰心,則萬病俱泯。

若惡死者,應思我身是神之舍,身今老病,氣力衰微,如屋朽壞,不堪居止,自須捨離,別處求安。身死神逝,亦復如是。若戀生惡死,拒違變化,則神識錯亂,失其正業。以此託生,受氣之際,不感清秀,多逢濁辱。蓋下愚貪鄙,實此之由。若當生不悅,順死不惡者,一為生死理齊,二為後身咸業。若貪愛萬境,一愛一病。一肢有病,猶令舉體不安,況一心萬病,身欲長生,豈可得乎?凡有愛惡,皆是妄生;積妄不除,以妨見道。是故須捨諸欲,住無所有,徐清有本,然後返觀舊所愛處,自生厭薄。若以合境之心觀境,終身不覺有惡;如將離境之心觀境,方能了見是非。譬如醒人,能觀醉者為惡;如其自醉,不覺其非。《經》云,「吾本棄俗,厭離世間」。又云,「耳目聲色,為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老君厭世,棄俗獨見,香味是怨。嗜慾之流,焉知鮑肆為臭哉!

泰定六

 

夫定者,出俗之極地,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無感無求,寂泊之至。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故曰泰定。莊云,「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宇則心也,天光則發慧也。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適今有,故曰天光。但以貪愛濁亂,遂至昏迷,澡雪柔挺,復歸純靜,本真神識,稍稍自明,非謂今時別生他慧。慧既生已,寶而懷之,勿以多知而傷於定。非生慧難,慧而不用難。自古忘形者眾,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也。天下希及之,故為難。貴能不驕,富能不奢,為無俗過,故得長守富貴;定而不動,慧而不用,為無道過,故得深證真常。莊云,「知道易,而弗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知而言之,所以之人」。古之人,天而不人,慧能知道,非得道也。人知得慧之利,未知得道之益。因慧以明至理,縱辯以感物情,興心徇事,觸類而長,自云處動而常寂,焉知寂者,寂以待物乎,此語俱非泰定也。智雖出眾,彌不近道,本期逐鹿,獲兔而歸,所得太微,良由局小。莊云,「古之治道者,以恬養智;智生而無以智為也,謂之以智養恬智。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則定慧也,和理則道德也。有智不用,而安其恬,積而久之,自成道德。然論此定,因為而得成。或因觀利而見害,懼禍而息心,捐捨滌除,積習心熟,同歸於定,咸若自然。疾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不懼;視名利如過隙,知生死如潰。故知「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心之虛妙,不可思也。夫心之為物也,即體非有,隨用非無,不馳而速,不召而至。怒則玄石飲羽,怨則朱夏霜;縱惡則九幽匪遙,積善則三清何遠。忽來忽往,動寂不能名;時可時否,龜莫能測。其為調御,豈鹿馬比其難乎!太上老君,運常善以度人,昇靈臺而演妙,略三乘之因果,廣萬有之自然,漸之以日損有為,頓之以證歸無學。喻則張弓鑿矢,法則挫銳解紛。修之有常,習以成性,黜聰體,然坐忘,不動於寂,幾微入照,履殊方者,了義無日;遊斯道者,觀妙可期。力少功多,要矣!妙矣!

得道七

 

夫道者,神異之物,靈而有性,虛而無象。隨迎不測,影響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通生無匱謂之道。至聖得之於古,妙法傳之於今。循名究理,全然有實。上士純信,克己勤行,虛心谷神,唯道來集。道有深力,徐易形神。形隨道通,與神合一,謂之神人。神性虛融,體無變滅,形與道同,故無生死。隱則形同於神,顯則神同於氣,所以蹈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身為滓質,猶至虛妙,況其靈智,益深益遠乎。《生神經》云,身神並一,則為真身。又《西昇經》云,形神合同,故能長久。然虛無之道,力有淺深;深則兼被於形,淺則唯及於心。被形者,神人也;及心者,但得慧覺,而身不免謝,何耶?慧是心用,用多則心勞;初得少慧,悅而多辯,神氣漏洩,無靈潤身光,遂致早終,道故難備。經云尸解,此之謂也。是故大人,含光藏輝,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經》云,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又云,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山有玉,草木以之不彫;人懷道,形骸以之永固。資薰日久,變質同神,鍊形入微,與道冥一。散一身為萬法,混萬法為一身。智照無邊,形超靡極,總色空而為用,含造化以成功。真應無方,其惟道德。《西昇經》云,與天同心而無知,與道同身而無體,然後天道盛矣,謂證得其極者也。又云,神不出身,與道同久。且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耳與道同,則無聲而不聞;眼與道同,則無色而不見。六根洞達,良由於此。近代常流,識不及遠,唯聞捨形之道,未達即身之妙,無慚己短,有效人非,其猶夏蟲不信冰霜,醯雞斷無天地,其愚不可及,何可誨焉。

坐忘樞翼

 

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絕,無以干心。然後端坐,內觀正覺,覺一念起,即須除滅。隨起隨制,務令安靜。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遊亂想,亦盡滅除。晝夜勤行,須臾不替。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冥虛心,不冥有心。不依一物而心常住,此法玄妙,利益甚深。自非夙有道緣,信心無二者,莫能信重。雖知誦讀其文,仍須辨識真偽,所以者何?聲色昏心,邪佞惑耳,人我成性,自是病深。心與道隔,理難曉悟,若有心歸至道,深生信慕,先受三戒。依戒修行,在終如始,乃得真道。其三戒者,一曰簡緣,二曰無欲,三曰靜心。勤行此三戒而無懈退者,則無心求道,而道自來。《經》云,「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由此言之,簡要之法,實可信哉!實可貴哉!然則凡心躁競,其來固久,依戒息心,其事甚難。或息之而不得,暫得而還失;去留交戰,百體流汗。久久柔挺,方乃調熟。莫以暫收不得,遂廢平生之業。少得靜已,則行立坐臥之時,涉事喧闠之處,皆須作意安之。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唯一。若束心太急,急則成病;氣發狂癡,是其候也。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中,常自調適。制而無著,放而不逸,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真定也。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動,故來就喧。以無事為定,以有事為應跡,若水鏡之為鑑,則遇物而見形。善巧方便,唯能入定。發慧遲速,則不由人。勿於定中,急急求慧,求慧則傷定;傷定則無慧,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真慧也。慧而不用,實智若愚,益資定慧,雙美無極。若定中念想,則有多感,眾邪百魅,隨心應現,真人老君,神異詭怪,是其祥也。唯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舊業永消,新業不造,無所纏礙,迥脫塵網,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心,心有五時,身有七候。心有五時者,一、動多靜少。二、動靜相半。三、靜多動少。四、無事則靜,事觸還動。五、心與道合,觸而不動。心至此地,始得安樂,罪垢滅盡,無復煩惱。身有七候者,一、舉動順時,容色和悅。三、填補夭傷,還元復命。四、延數千歲,名曰仙人。五、鍊形為氣,名曰真人。六、鍊氣成神,名曰神人。七、鍊神合道,名曰至人。其於鑒力,隨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圓備。雖久學定,心身無五時七候者,促齡穢質,色謝歸空,自云慧覺,復稱成道,求諸通理,實所未然,可謂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