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督子趙友欽撰
金丹正理大全諸真玄奧集卷八
【上陽子陳觀吾致虛序】
道德五千餘言高仙之祖書大藏五千四十八卷諸佛
之慧炬後之成仙者由此祖書而丹經萬卷證佛者由
此慧炬而燈燈相續今視丹經則曰金丹視大藏則曰
上乘然上乘則金丹非金丹之外別有一上乘但各門
而同事異脈而同源所謂天下無二道也我師緣督子
趙真人得鐘呂王馬之的傳授黃房太虛之密旨自中
滌山修行來欲共眾生同證仙佛遂作金丹難問六章
而以旨意幽深學人難入乃述仙佛同源八十一卷又
以其文頗繁手刪之為十卷使人易於覽悟首卷苦求
師傳者切說此道非師口訣不可強猜次以知音道侶
者大要雲朋良友每相規檢三足法財四非坐禪五非
心神六言有物七雲有事八論有為九須混俗十示長
生次第直吐各有深意廣大慈悲之心亦溥矣而其處
世孤心乃金丹之首事明心見性實上乘之入門受言
藏之未敢輕泄後遇 老師示沙裏淘金之訓自爾傳者
百有餘人無非煉己修心之說或進以明心見性之機
至於金丹上乘可示者百無二三乙亥冬來九江揖初
陽子王水田于任所睹其勇敢不倦誠專氣裕首以煉
己修心告之明年授以明心見性之旨察其信受超乎
凡俗複以金丹上乘之道曉之並出仙佛同源之書示
之即慨然壽梓以廣其傳使一切人知仙與佛各脈而
同源殊途而同歸也噫彼談性者豈知甘露掣電之機
為得牟尼之珠哉彼論命者又安知鉛汞作用之妙而
成金液大還哉修命不修性此固無所成況修性而不
修命乎是書猶暗室之惠燈為升仙之捷徑使世知有
仙佛之道而人皆見同源之書者初陽子之力也求仙
學佛者熟讀研究信受奉行積德施功寶精伏氣為釋
子已上事作大羅天上人心矣謹敘於首會有知音弟
子廬陵上陽子陳觀吾致虛序
【闌谷序】
釋老之學儒則指為異端緇黃之流不揣其本徃徃相
自排鄙意教之不行道之不傳也亦宜矣古之聖人成
仙作佛者莫不由斯道而入惜人昧而不自知爾我宗
師緣督子剖破藩籬大開竅妙明陰陽之升降體日月
之循環顛倒坎離周旋符候乃摭述前聖成就公案名
曰仙佛同源標為十卷槩謂長生之道先當苦求師傳
必得知音道侶足法財則有事非心神則有物非坐禪
則有為是欲體認一家以驅眾惑度師上陽子面授口
訣遂作金丹大要等書開導世人高第中曰初陽子者
初心綆汲惟恐人之不仙鋟梓以廣其傳昔吾山牟朴
復篤志於斯值滄海揚塵力不逮志有明一歸金策行
於世予雖諗誦而未盡其妙今蒙師授真要方知秘在
口傳原夫三教聖賢殊途而共轍也凡我同志得聞此
道獲覩是書期以勤行勿惑怠忽他日行滿功成豈特
到如來地步直超三境必矣至元丁丑中秋月嗣派徒
孫碧陽子車書可諱蘭谷書
【緣督子序】
海蟾劉真人歌曰真箇彿法便是道一箇孩兄兩箇抱
又云若會彿法一句言便知鉛汞是金丹紫陽真人悟
真篇敘云此後若有根性猛利之人是聞此篇則知某
得達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也
傅大士偈云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教作一家以此
論之仙佛超凡入聖之道未始有異特執空之人不能
深悟其旨爾僕宿生慶幸遭際真師垂訓洞明九還七
返之真機俻得教外別傳之的意乃知天下無二道聖
人無兩心暇日採摭仙佛妙語研意之相同者集為八
十一章名曰仙佛同源發明祖意與今之學道坐頑空
叅口頭禪者大不同也法華經云若說是事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皆當驚疑今僕此篇無非大人驚疑之事所
賴佛無妄語道不虛傳僕盖述而不作也觀者幸勿見
誚然八十一章文長義廣難便遍覽今節錄其要者一
十章以求同志之士叅同焉元江左散人今四明入室
金陽緣督子趙有欽序
[目錄]
上陽子陳觀吾致虛序
闌谷序
緣督子序
苦求師傳第一
知音道侶第二
具足法財第三
即非坐禪第四
即非心神第五
有物第六
有事第七
有為第八
混俗第九
長生不死第十
金丹正理大全諸真玄奧集卷八
《仙佛同源論》
緣督子趙友欽撰
紫霞山涵蟾子編輯
【苦求師傳第一】
Δ
緣督子曰世之學道者多曰在人自悟非師可
傳故臣不得獻之於君父不得傳之於子道本
無言何所傳哉今云苦求師傳豈不動世人之
疑心哉
[]
道言黃庭經云黃庭內景玉書暢授者曰師受者盟雲
錦鳳羅金紐纏以代割髮肌膚全携手登仙歃液丹金
書玉簡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愆太
上玄科云遇人不傳失天道妄傳非人泄天寶傳得其
人身有功妄傳七祖受冥拷內觀經云老 君曰吾非聖
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志
也劉海蟾云縱遇人叅受須憑口訣傳又云果是上仙
垂洞鑒誓盟方始指華池吳 先生證道歌云若無師指
人皆悟天上神仙無着處洞賓云辦水源清濁木金間
隔不因師指此事難知
[]
佛語華嚴經云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珎財皆無恡
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
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無有恭敬而
不能行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達磨
胎息論云吾今不隱施於學者後有得吾此法之人皆
累刦積集善根非其人者無有只較淺識難信自貽殃
咎楞嚴經云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六祖壇經
云善知識有大因緣可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
善知識能起發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
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示導方見慶善震禪師臨
示滅集眾云我佛世尊示化將終有正法眼藏涅槃妙
心付摩訶迦葉自茲祖祖相傳分枝列派至於今日吾
今世緣將謝聽吾偈曰諸佛本無生皆從信心起千聖
密相傳展轉無終始言畢趺坐而化宗鏡禪師云譬如
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圜悟語
錄曰有祖以來惟務單傳直指以言顯言以機集機以
毒攻毒以用破用所以流傳七百餘年支分派別各擅
家風所謂百川異流同歸于海要須是箇向上大根器
具高見遠識有紹隆佛祖志氣然後能深入閫奧始可
印證堪為種草捨此切宜寶祕慎勿作容易放行也無
業禪師見馬祖領悟後禮謝云某日講得諸部經論將
謂無人能過若不遇師虛度一生耳佛照奏對錄淳熙
召到京師奏云聞陛下於心隨萬境轉處實能幽隨流
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更得箇入頭但不曾遇人旨云真
箇如此師奏云如人學射久久自然中的所以五祖演
禪師云悟了須是遇人悟悟若不遇人十箇有五雙杜
譔子然須遇人懷安雲頂敷禪師誦云不遇祖師親的
旨臨機開口實難陳太陽延禪師云得法者潛眾十年
方可闡揚後得投子青付之續同上宗風
緣督子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觧惑
也士農工商小伎小術尚資於師况超凡入聖生死大
事耶是以聖人竭力盡心勤苦事師以求斯道信受奉
行遂成仙佛既已成道則前我而仙者是我祖父後我
而仙者皆我兒孫傳此道脉則本師為我慈父矣安敢
不盡其孝哉至如吳君反事許 君古靈贊反師弟子此
盖論道不論迹不恥下問莫甚於斯尤為奇特盖所重
者道也按傳燈錄自第一祖迦葉至第二十八祖以及
東土六祖自兹以徃枝分派別燈燈相續祖祖相傳未
有無師而自悟者未有無師而獲度世者故智通云妙
旨因師曉呂公云不因師旨此事難知是無師不能自
悟明矣世尊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既曰教外別傳烏得
無師耶吾觀祖師之從師問道者甚不容易若抱朴子
云負笈求師試以危困灌叔本朝夕拜師二祖斷臂三
祖執侍二載四祖服勤九載慈明千辛萬苦徃依昭陽
經二年未許入室清素執侍慈明一十三載雪峯三登
投子九上洞仙船子和尚在藥山三十年方明得此事
何祖師之作難於諸弟子也如此盖大道佛法祕密不
敢輕泄且欲觀弟子誠信篤行真心無怨有高見遠識
有紹隆佛祖志氣堪為種草始乃付焉真實法要非倉
卒可得早兜率禪師離佛大早不能盡其妙今人在講
座下片時之間一言半句欲求大悟與佛齊肩萬無此理
當知世尊密語不敢妄形紙筆故曰不立文字凡公案
之言大悟者盖入室密旨不可特書但指當時一語之
契或委曲惜喻而言爾此亦黃葉止兒啼之饑世人叅
不透返執性由自悟命徹師傳之說却云坐禪觀靜以
圖見性成佛虛度歲月不能成功宜乎馬祖磨磚作鏡
之誚是皆不得師旨而去道遠矣夫欲覺悟此道者當
遵六祖之誨速求善知識示導見性可也然師之切於
度人甚於弟子求師之切盖欲燈嶝相續不敢遏捷此
道雖然輕洩漏慢非細譴也惟得大根靈器之人方能
信受微言奧旨太上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土聞道
大笑之永嘉證道歌云上士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所以靈山會上五千避席盖下士見識卑微繼有所聞
不特不信而大笑之又生謗辱增益己過如此之流安
可與之共語故法華經云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悟
真篇云要須洞曉陰陽深達造化方能追二炁於黃道
會三性於元宮牟 先生歸金策云入道之初必其卓然
之見獨存以上祖師背切當之言也緣學者性根有利
鈍信向有淺深觀平叔三傳非人而三遭譴禍實得不
秘慎於傳授可否之間哉茍非其人或心之不專求之
不切雖金玉堆裏又焉敢輕於傳授焉有志於斯道者
慎之勉之哉若不得名師正傳但以心所猜量意所卜
度者求證古典愈求愈遠愈得愈失饒 君聰慧過顏閔
不遇真師莫強猜噫識平叔于未仙之時拜此道於韁
鎖之際杏林之後下復有其人乎
【知音道侶第二】
Δ
緣督子曰世之學道者皆云自性自悟此事別人
替我用力不得今言求覓知音結交道侶世人豈
免疑心哉
【上陽子陳觀吾致虛序】
道德五千餘言高仙之祖書大藏五千四十八卷諸佛
之慧炬後之成仙者由此祖書而丹經萬卷證佛者由
此慧炬而燈燈相續今視丹經則曰金丹視大藏則曰
上乘然上乘則金丹非金丹之外別有一上乘但各門
而同事異脈而同源所謂天下無二道也我師緣督子
趙真人得鐘呂王馬之的傳授黃房太虛之密旨自中
滌山修行來欲共眾生同證仙佛遂作金丹難問六章
而以旨意幽深學人難入乃述仙佛同源八十一卷又
以其文頗繁手刪之為十卷使人易於覽悟首卷苦求
師傳者切說此道非師口訣不可強猜次以知音道侶
者大要雲朋良友每相規檢三足法財四非坐禪五非
心神六言有物七雲有事八論有為九須混俗十示長
生次第直吐各有深意廣大慈悲之心亦溥矣而其處
世孤心乃金丹之首事明心見性實上乘之入門受言
藏之未敢輕泄
百有餘人無非煉己修心之說或進以明心見性之機
至於金丹上乘可示者百無二三乙亥冬來九江揖初
陽子王水田于任所睹其勇敢不倦誠專氣裕首以煉
己修心告之明年授以明心見性之旨察其信受超乎
凡俗複以金丹上乘之道曉之並出仙佛同源之書示
之即慨然壽梓以廣其傳使一切人知仙與佛各脈而
同源殊途而同歸也噫彼談性者豈知甘露掣電之機
為得牟尼之珠哉彼論命者又安知鉛汞作用之妙而
成金液大還哉修命不修性此固無所成況修性而不
修命乎是書猶暗室之惠燈為升仙之捷徑使世知有
仙佛之道而人皆見同源之書者初陽子之力也求仙
學佛者熟讀研究信受奉行積德施功寶精伏氣為釋
子已上事作大羅天上人心矣謹敘於首會有知音弟
子廬陵上陽子陳觀吾致虛序
【闌谷序】
釋老之學儒則指為異端緇黃之流不揣其本徃徃相
自排鄙意教之不行道之不傳也亦宜矣古之聖人成
仙作佛者莫不由斯道而入惜人昧而不自知爾我宗
師緣督子剖破藩籬大開竅妙明陰陽之升降體日月
之循環顛倒坎離周旋符候乃摭述前聖成就公案名
曰仙佛同源標為十卷槩謂長生之道先當苦求師傳
必得知音道侶足法財則有事非心神則有物非坐禪
則有為是欲體認一家以驅眾惑度師上陽子面授口
訣遂作金丹大要等書開導世人高第中曰初陽子者
初心綆汲惟恐人之不仙鋟梓以廣其傳昔吾山牟朴
復篤志於斯值滄海揚塵力不逮志有明一歸金策行
於世予雖諗誦而未盡其妙今蒙師授真要方知秘在
口傳原夫三教聖賢殊途而共轍也凡我同志得聞此
道獲覩是書期以勤行勿惑怠忽他日行滿功成豈特
到如來地步直超三境必矣至元丁丑中秋月嗣派徒
孫碧陽子車書可諱蘭谷書
【緣督子序】
海蟾劉真人歌曰真箇彿法便是道一箇孩兄兩箇抱
又云若會彿法一句言便知鉛汞是金丹紫陽真人悟
真篇敘云此後若有根性猛利之人是聞此篇則知某
得達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也
傅大士偈云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教作一家以此
論之仙佛超凡入聖之道未始有異特執空之人不能
深悟其旨爾僕宿生慶幸遭際真師垂訓洞明九還七
返之真機俻得教外別傳之的意乃知天下無二道聖
人無兩心暇日採摭仙佛妙語研意之相同者集為八
十一章名曰仙佛同源發明祖意與今之學道坐頑空
叅口頭禪者大不同也法華經云若說是事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皆當驚疑今僕此篇無非大人驚疑之事所
賴佛無妄語道不虛傳僕盖述而不作也觀者幸勿見
誚然八十一章文長義廣難便遍覽今節錄其要者一
十章以求同志之士叅同焉元江左散人今四明入室
金陽緣督子趙有欽序
[目錄]
上陽子陳觀吾致虛序
闌谷序
緣督子序
苦求師傳第一
知音道侶第二
具足法財第三
即非坐禪第四
即非心神第五
有物第六
有事第七
有為第八
混俗第九
長生不死第十
金丹正理大全諸真玄奧集卷八
《仙佛同源論》
緣督子趙友欽撰
紫霞山涵蟾子編輯
【苦求師傳第一】
Δ
緣督子曰世之學道者多曰在人自悟非師可
傳故臣不得獻之於君父不得傳之於子道本
無言何所傳哉今云苦求師傳豈不動世人之
疑心哉
[]
道言黃庭經云黃庭內景玉書暢授者曰師受者盟雲
錦鳳羅金紐纏以代割髮肌膚全携手登仙歃液丹金
書玉簡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愆太
上玄科云遇人不傳失天道妄傳非人泄天寶傳得其
人身有功妄傳七祖受冥拷內觀經
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志
也劉海蟾云縱遇人叅受須憑口訣傳又云果是上仙
垂洞鑒誓盟方始指
人皆悟天上神仙無着處洞賓云辦水源清濁木金間
隔不因師指此事難知
[]
佛語華嚴經云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珎財皆無恡
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
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無有恭敬而
不能行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達磨
胎息論云吾今不隱施於學者後有得吾此法之人皆
累刦積集善根非其人者無有只較淺識難信自貽殃
咎楞嚴經云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六祖壇經
云善知識有大因緣可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
善知識能起發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
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示導方見慶善震禪師臨
示滅集眾云我佛世尊示化將終有正法眼藏涅槃妙
心付摩訶迦葉自茲祖祖相傳分枝列派至於今日吾
今世緣將謝聽吾偈曰諸佛本無生皆從信心起千聖
密相傳展轉無終始言畢趺坐而化宗鏡禪師云譬如
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圜悟語
錄曰有祖以來惟務單傳直指以言顯言以機集機以
毒攻毒以用破用所以流傳七百餘年支分派別各擅
家風所謂百川異流同歸于海要須是箇向上大根器
具高見遠識有紹隆佛祖志氣然後能深入閫奧始可
印證堪為種草捨此切宜寶祕慎勿作容易放行也無
業禪師見馬祖領悟後禮謝云某日講得諸部經論將
謂無人能過若不遇師虛度一生耳佛照奏對錄淳熙
召到京師奏云聞陛下於心隨萬境轉處實能幽隨流
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更得箇入頭但不曾遇人旨云真
箇如此師奏云如人學射久久自然中的所以五祖演
禪師云悟了須是遇人悟悟若不遇人十箇有五雙杜
譔子然須遇人懷安雲頂敷禪師誦云不遇祖師親的
旨臨機開口實難陳太陽延禪師云得法者潛眾十年
方可闡揚後得投子青付之續同上宗風
緣督子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觧惑
也士農工商小伎小術尚資於師况超凡入聖生死大
事耶是以聖人竭力盡心勤苦事師以求斯道信受奉
行遂成仙佛既已成道則前我而仙者是我祖父後我
而仙者皆我兒孫傳此道脉則本師為我慈父矣安敢
不盡其孝哉至如吳君反事
盖論道不論迹不恥下問莫甚於斯尤為奇特盖所重
者道也按傳燈錄自第一祖迦葉至第二十八祖以及
東土六祖自兹以徃枝分派別燈燈相續祖祖相傳未
有無師而自悟者未有無師而獲度世者故智通云妙
旨因師曉呂公云不因師旨此事難知是無師不能自
悟明矣世尊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既曰教外別傳烏得
無師耶吾觀祖師之從師問道者甚不容易若抱朴子
云負笈求師試以危困灌叔本朝夕拜師二祖斷臂三
祖執侍二載四祖服勤九載慈明千辛萬苦徃依昭陽
經二年未許入室清素執侍慈明一十三載雪峯三登
投子九上洞仙船子和尚在藥山三十年方明得此事
何祖師之作難於諸弟子也如此盖大道佛法祕密不
敢輕泄且欲觀弟子誠信篤行真心無怨有高見遠識
有紹隆佛祖志氣堪為種草始乃付焉真實法要非倉
卒可得早兜率禪師離佛大早不能盡其妙今人在講
座下片時之間一言半句欲求大悟與佛齊肩萬無此理
當知世尊密語不敢妄形紙筆故曰不立文字凡公案
之言大悟者盖入室密旨不可特書但指當時一語之
契或委曲惜喻而言爾此亦黃葉止兒啼之饑世人叅
不透返執性由自悟命徹師傳之說却云坐禪觀靜以
圖見性成佛虛度歲月不能成功宜乎馬祖磨磚作鏡
之誚是皆不得師旨而去道遠矣夫欲覺悟此道者當
遵六祖之誨速求善知識示導見性可也然師之切於
度人甚於弟子求師之切盖欲燈嶝相續不敢遏捷此
道雖然輕洩漏慢非細譴也惟得大根靈器之人方能
信受微言奧旨太上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土聞道
大笑之永嘉證道歌云上士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所以靈山會上五千避席盖下士見識卑微繼有所聞
不特不信而大笑之又生謗辱增益己過如此之流安
可與之共語故法華經云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悟
真篇云要須洞曉陰陽深達造化方能追二炁於黃道
會三性於
之見獨存以上祖師背切當之言也緣學者性根有利
鈍信向有淺深觀平叔三傳非人而三遭譴禍實得不
秘慎於傳授可否之間哉茍非其人或心之不專求之
不切雖金玉堆裏又焉敢輕於傳授焉有志於斯道者
慎之勉之哉若不得名師正傳但以心所猜量意所卜
度者求證古典愈求愈遠愈得愈失
不遇真師莫強猜噫識平叔于未仙之時拜此道於韁
鎖之際杏林之後下復有其人乎
【知音道侶第二】
Δ
緣督子曰世之學道者皆云自性自悟此事別人
替我用力不得今言求覓知音結交道侶世人豈
免疑心哉
[]
道言鍾離真人云若能節志求師友孰謂無緣上太羅
朱真人喚胡二即歌云二即二即聽我語塵中難得修
真侣言句分明豈在忙休慕榮華老寒暑海蟾云箇事
非常事尋人未得人陳虎丘朝元篇云朝朝惟切尋同
志走遍東吳不見人薛紫賢復命篇云我今收得長生
訣年年海上覓知音不知誰是知音者試把狂言着意
尋又云幾年湖海覓仙儔不做神仙不肯休緣合自然
成大道豈教凡輩覓蹤由又云達士方為侶真仙正合
宜幾年雲水上懷抱有誰知又云三人同志要防危進
火工夫仔細推陳泥丸云若無同志相規覺時恐爐中
火候非無名子註悟真篇云仙翁遊成都遇青城丈人
得金液還丹之妙驚嗟成藥之難故作是詩以結丹友
其末章曰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辭意迫
切如此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仙翁遠矣
高山流水落落知音牟朴復明一歸金策云我欲復歸
於樸力微事大難謀知音未遇欲營求不識有知音否
[]
佛語華嚴經云得同志行人共居得清靜眷屬和睦為
樂李長者華嚴合論云觀音菩薩文殊普賢菩薩此三
法是古今三世一切諸佛之所共行十方共同文殊主
法身惠妙之理普賢明智身之根成萬行之門觀世音
明大慈悲處生死三人之法成一人之德號毗盧遮那
一切眾生縱知此三法號之為佛少一不成人華嚴經
云不樂家宅不着欲樂不戀父母親戚知識但樂追求
菩薩伴侶六祖將抵韶州路逢高行士劉志略遂結為
交友天台智者大師止觀經云近善知識一者外護善
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二者同行善
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勉不相擾亂三者教授善知識
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古山琰云十年湖海
覓冤讐不得冤讐不肯休芍藥花開菩薩面櫻閭葉散
夜叉頭大惠荅鼓山逮書云昔溈山自謂仰山曰建法
幢立宗旨於一方五種緣備始得成就五種緣謂外緣
檀越緣衲子緣土地緣道緣今聞霜臺趙公是汝請主
致政司業鄭公送汝入院二公天下士以此觀之汝於
五種緣稍備佛法大明
25
3 則留言:
請教先生此ocr自哪本書? 似乎不是來自影印版古籍吧?可惜尚不完整,先生有無計劃把整本ocr出來,如果不方便,請提供相關資料我來完成,一成完璧!
感謝子不語善知識提及此事
僅標示金丹正理大全諸真玄奧集卷八
沒標依的是什麼本子
難怪大家看了一頭霧水
其實敝人抄錄的都是從網路上download下來的
最常去的是
IASK愛問共享資料網站
抄抄錄錄
跳跳躍躍
隨興之所至
胡亂一通
沒完成的一大堆
真是慚愧
大德所提的本子
對了一下
應該是出自
丹道系列--古代--仙佛同源(趙友欽).djvu
OCR本清晰度不好
頗傷眼力
僅完成四分之一不到
不建議繼續
一百零七頁
抄完了
眼睛也傷到了
您的好意
值得讚賞
但下次吧
等找到清晰的本子再續也不遲
Bianco敬上
“善知识”云者,鄙人实不敢当,早就钦佩先生奉献如此多高质量的古籍文本,原来出自抄录,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钦佩之至。以前在道纪玄览,和心斋等论坛上都有看到过先生的无私奉献,获益良多!此种行为正所谓“善知识”“功德无量”者也。道纪玄览论坛出问题后,因google搜索此《仙佛同源》文本发现了这个博客,冒昧唐突发文,见谅见谅。
http://www.fanren8.com/read-htm-tid-5337.html
http://wenxian.fanren8.com/
此网站搜集及整理了不少道教古籍文本,想必对先生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http://wdb.taoistic.org/wdbread.php?forumid=3&filename=f_996&keyword=Bianco
《脉望》中“马丹阳云:修行先要死陰莖...”不知是否赵先生的讹误,在刘志渊的《启真集》“吕和之问修行”中有类似的文字,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敬礼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