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德園子 撰
經曷云證耶原夫生人者天先天者道盡心者聖具
道者心是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先聖後聖其揆一
也自昧焉者每以偏端自繭不明固有之知能遂如
同室操戈謬執本無之人我未會三家之合徒爭三
教之分故門戶別而血脈鮮通根源明而末流斯契
是不可不證其同也師持一說家守一傳則有坐脫
立亡投胎奪舍只修祖性獨煉陰神前知未具六通
中道自矜一得下此則有閉息開關鑑形存想導引
而希延壽止念以守頑空絕粒休妻餐霞服氣否或
丹燒八石孽造三峯毒乳橫流枝蔓肆出可勝窮哉
昔人有言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要知
些子元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是不可不證其異也
至於本經舊解何啻百家說妙談元亦云備矣然而
大象成文變態孰窺其極後人訓古妙蘊豈必皆窮
甚者既乏真傳莫明心印或憑依私智或假託古人
治國用兵泥微言爲實相異名同出目奧語爲膚詞
則益埋沒函關當日度世婆心矣不亟證之亦所未
安若夫漢宋諸儒道承孔孟學究天人尚矣其詁經
也意在衷諸淺近道文學皆可會通隱其精微尊德
性姑存默識其所以言不盡意者此中蓋有深心焉
所附或問二說正先儒未宣之意未盡之辭依類引
申特抒管見竊以闡唐虞之心法即以證儒道之同
源象教之興也顯示見前面目單提向上根宗涅槃
妙心拈花便了少林大意結果自然因已同瞻水月
之容盡掃波旬之說矣今者時當末法教滯言詮依
然佛祖兒孫孰具大悲手眼若不廣開正見何以上
紹宗風哉噫青駕西昇唯以大事因緣故法華東度
便是金來歸性初此又元空合一之旨所可證者也
僕業風鼓慮欲浪漂形怠忽生愆因循負道驚心馬
齒五十餘矣知行未一何以證經惟是早歲苦思平
時師旨幸覩六朝遺本簡古文辭(武林魏子錫曾
得此經舊帖示余世間古本以此爲最雖亦不無錯
脫傳譌之處要可得其十之八九)竟忘一介塵凡疏
聖儒佛妙們啟鑰略覩規模惟有道慈悲教誨之德
園子自提
【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Δ
常道謂性。常名謂命。萬古不易。千聖不二。故曰常。可道之道。猶言說也。可名之名。猶指示也。言性命之事。必行得。乃知得。雖藉師傳。卻不從言說得。不從指示得。其可言說。可指示者。皆非性命之至也。
[]
无。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
Δ
无者何。性是也。元黃未造。十方虛空。此性混然中處。杳杳難窺。是始天地者也。有者何。命是也。庶類未形。兩儀肇造。此命動静互根。生生不息。是母萬物者也。
[]
常无。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竅。
Δ
常无。至虛者也性之體。常有。至動者也命之機。至虛之中有妙焉。性之圓覺者是。至動之中有竅焉。命之周流者是。此神觀之用。陰符經所謂機在目也。
[]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元。元之又元。衆妙之門。
Δ
兩者。指有无。同出異名。謂性之與命。即吾身之太極本體。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言修性修命。雖有節次。而其體則同此一元也。元之。盡性事也。又元。至命事也。元之又元。盡性以至於命也。元者。道之終。門者。道之始。非求道無以窮元。非得門無以造道。必得其門。而后眾妙可以次第領取也。曰觀曰竅曰門。曰妙曰元曰又元。體用悉陳。經之以道示人者如是。←
【第二章】
[]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Δ
始於有爲終於無爲此造道不易之程也只知無
爲者爲頑空只知有爲者爲得半皆非也金剛四
句偈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
作如是觀是蓋即有爲之法而擬其形容與經所
言有无相生難易相成等語非有二義不得以世
法解之但經所言是恐人以有爲之美善爲美善
而不知向後無爲之事乃入聖之真功又恐人不
知有爲之事仍屬無爲故前章詳其體用此章示
以修爲與金剛一偈恐人誤認識神而以頑空爲
了義故以有爲法著於金經之末後世學佛者每
蹈頑空學道者大都執着兩聖人爲之防其弊救
其偏其示人深造自得之意亦同也夫有无相生
者以鉛汞相生言也難易相成者以漸頓相成言
也長短相形者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須短後須
長是也高下相傾者大道元機顛倒顛掀翻地府
要尋天是也至若夜半雷聲海底龍吟無孔之笛
無絃之琴則音聲相和之旨也又如金華先倡有
頃之閒陽乃往和性情自然則前後相隨之旨也
有无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總一真陰陽真父
母而已至夢幻泡影露電乃是西來大意今既引
佛證道并附皮解與同志參之洞古經云養其無
象象故常存守其無體體故全真夫夢幻爲無中
之覺如夢幻則養其無象是泡影爲虛中之動如
泡影則守其無體是露之爲物自無而有自微而
著漸物也漸法如之若夫如電者則有爲之終無
爲之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頓法也一大藏教在
一經一經之旨唯一偈一偈之髓只一電所謂萬
法了一電也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也
[]
是以聖人處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Δ
此恐學者不知有爲之事仍屬無爲而有所造作
執着也故復言此作者興起也謂興起萬物而不
辭勞也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成功不居
皆无爲之實際言其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
隨亦自然而然故功成不居也不去猶言不壞言
其合體太虛能後天地而存也←
【第三章】
[]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Δ
生人害性敗道之事唯名利忿慾數端耳不上賢
則名心泯矣不貴貨則利心絕矣不見可欲使心
不亂謂能懲忿窒欲併舉一切游思妄念之足以
亂吾心者悉去之也←
[]
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Δ
虛心者養性之事實腹者立命之事與物委蛇之
謂弱行健不息之謂強契云內以養己安靜虛無
虛心也三光陸沈溫養子珠實腹也其在易也艮
之行庭虛心也坤之黃中實腹也虛心之至爲真
空實腹之至爲妙有非真空無妙有無妙有不真
空此性命雙修之道聖人治心之學也←
[]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爲。則无不治。
Δ
无治則識滅而心虛无欲則漏盡而腹實使智猶
言用智言此虛心實腹之道貴乎自然非可用智
能不用智則無不治←
【第四章】
[]
道沖而用之。久不盈。深乎萬物宗。
Δ
沖者虛也修道徹始徹終之大用也言道爲萬物
宗祖甚深莫測不增不減非有非無故久而不盈
也←
[]
挫其銳。解其紛。
Δ
銳者金之鋒芒金返歸其母則其銳挫矣紛者性
之端緒三性既合會則其紛解矣←
[]
和其光。
Δ
益減卻且無傷取舍俱爲過焚漂總不妨見聞知
覺法無一可猜量←
[]
同其塵。
Δ
悟真篇詩云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見十方通塞
中真心無不徧若生知識解卻成顛倒見睹境能
無心始見菩提面挫銳解紛和光同塵皆所謂沖
而用之也←
[]
湛常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Δ
楞嚴經云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此
形容道體而贊歎之之辭←
[]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Δ
不仁猶云無心芻狗朿芻爲狗無情之物猶木偶
也天地以生理爲心生物而不私於物聖人以道
心爲心化人而不私於人故其於萬物百姓也大
道爲公猶之乎其視無情之物是以天地無心而
成化聖人不言而成教也一所謂沖而用之也←
[]
天地之閒。其猶橐籥。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門。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Δ
橐籥者動靜之機關先儒所謂一動一靜者天地
之至妙一動一靜之閒者天地人之妙中妙此乃
形容道體之辭也至虛而至健故不屈至動而無
息故愈出道由心悟不從言求求諸言則窮矣故
示人以不如守中也中者太極是也然非先天二
五胚胎之太極乃從後天返先天二五會歸之太
極中字从口太極之〇也从丨丨說文曰下上通
也此極中之本體先儒所謂直上直下亭亭當當
者是也谷者虛之謂神者靈之謂守中則處靈不
昧而谷神不死矣夫谷神爲先天元性恐人不知
而以後天之能思能慮知食知色者當之則是認
賊爲子雖曰能守終落空亡故拈出元牝二字所
以爲谷神寫真也牝者至虛之竅元者竅中之妙
元字古文从中有二注字象形有三義一
者至小形二者交會形三者互根形二注者陰陽
之始基其中之至精者在六書爲象形兼指事之
文蓋至此二五會歸後天已返先天之候先儒所
爲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是也元牝非
動靜所以致動靜非陰陽所以斡陰陽故曰天地
根也門者蓋示人已從入之機元牝門眾妙門其
旨一也若存者存而不存不存而存故云綿綿也
用之不勤者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裏施功也禪
宗所謂任它法性周流莫斷莫續皆此意也亦所
爲沖而用之也←
【第五章】
[]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Δ
此言聖人效法天地故能與天地同其長久而其
所以效法天地者只是於一中觀二定中待動無
中守有不逆其生不億其成任其自然而已大通
經云對境忘境不沈於六賊之魔居塵出塵不落
於萬緣之化此後其身外其身之說也無私者道
也私者身也謂以道修身以身合道也←
【第六章】
[]
善若水。
Δ
上善猶言至妙言道體之至妙惟水可以喻之←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Δ
易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故云善利利物而不取
於物故云不爭至下之地人所惡也而水處之地
之初爻至下者也天心所見之地道則居之然則
所謂善地者其即坤之初爻歟夫此善地三教聖
賢取譬之辭難以盡述總之一⚋而已心善淵者
洗心退藏於密也與者損上益下仁者之事陽施
陰受何善如之樞機之發謂之言善信者先天而
天弗違也大觀在上謂之政善治者後天而奉天
時也事善能者易知簡能可久可大之德業是也
此六善者蓋知其有此一動之時而豫爲之地故
必具此六善然後坤之初爻⚋變⚊而爲復七日
來復本天運之自然陰符經云食其時百骸理動
其機萬化安其此之謂乎←
[]
夫唯不爭。故無尤。
Δ
尤者眚也言能委心無爲則此一動之時自無災
眚也←
【第七章】
[]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剬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Δ
悟真篇詩云未煉還丹須速煉煉了還須知止足
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又云百尺竿
頭不動身雖然得入未爲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
方世界是全身此章之旨也持盈宜已謂水滿之
易覆也銳不可保謂煉金之宜純也金玉四句總
言功夫到此金精充滿水性周章易蹈驕淫難持
久遠須俟功成名遂免大業之傾急圖返本還原
作退身之計始有爲而終無爲庶幾合於天道哉←
【第八章】
[]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
Δ
在中曰營在外曰衛魂魄相爲表裏營魄即魂魄
也契云魂之與魄互爲室宅故曰載也抱一無離
言返魂入魄能渾一而不離也←
[]
專氣致柔能嬰兒。
Δ
此後天中所含先天之祖氣無形無象原不可以
氣言因其有動靜有升降有屈伸有來往故以氣
名之所貴乎嬰兒者言此氣本柔也自人欲開而
氣爲志役日肆日張奔騰粗暴甚至平旦不存其
於至虛之體自然之用如隔重山呼之不應以視
嬰兒之氤氳景象求其萬一而不可得此孟子所
以貴直養而無害也←
[]
滌除元覽能无疵
Δ
元覽者何先儒詩云恍忽陰陽初變化絪縕天地
乍回旋中閒些子好光景安得功夫入語言祖師
詩云別有些兒奇又奇心腎原來非坎離精神魂
魄心意氣觀之似是而實非是也疵者如月之有
魄月圓則魄淨而無疵滌除云者所謂埽淨迷雲
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也←
[]
愛人治國能无爲。
Δ
人非身外之人乃欲尋坤位豈離人之人國非世
閒之國乃一佛國在一沙中之國愛之云者謂拯
布其善政也本自然之運用奠再造之乾坤夫何
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天門開闔能爲雌。
Δ
易曰乾坤其易之門耶又曰闔戶謂之坤闢戶謂
之乾又曰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則天門開闔其
指道體之本然乎開闔者動靜無息之義雌者虛
中無物之義南華經云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焉
聖人藏焉是爲清靜之法門←
[]
明白四達能无知。
Δ
至虛至靈之謂神惟虛也故無有邊際無有隔礙
大包天地小入微塵惟靈也故無所不照無所不
通三界能聞九幽能燭明白四達夫固神所良能
也逮乎有生以後四大假合而虛靈者陷於血肉
之中由是理囿於氣心以心迷其所爲知無非言
着之情見聞之境此前塵妄想所以昧彼本來佛
家指爲識神生死本陰符經云人知其神而神不
知不神而神神而神者識神也不神而神者元神
也識神不滅元神必不見也蓋明白四達者元神
見也無知者識神滅而絕不復起也易曰无思也
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知之旨
可以得其彷彿矣←
[]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元德。
Δ
生之者自然爲母不生之生也即抱一云云是也
畜之者成性存存不養之養也即無離云云是也
如此則有生而無生故不有有爲而無爲故不恃
神功化育蓋與天地同德矣←
【第九章】
[]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无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
无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爲利无之以爲用。
Δ
道法之要有以運行爲用者有以挹注爲用者有
以覺照爲用者有運行故有輻輳輪轉之喻焉有
挹注故有鼎爐器皿之喻焉有覺照故有元關神
室之喻焉器之體有形器之用無形人能於器之
以無爲用處求之則凡觀妙觀竅橐籥元牝谷神
天門等義思過半矣祖師篐桶偈云有漏教無漏
如何水泄通既能圓密了內外一真空契云以無
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離沒亡有无利用之
義蓋如此←
【第十章】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
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
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Δ
此即釋氏所謂色聲香味觸發人心之有害於道
心者也易說卦傳坤爲腹離爲大腹皆取虛中之
象人能虛中則不期於道而道自歸之不爲目者
舉目以例其餘也彼指人心此指道心←
【第十一章】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爲下得之若驚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
有大患爲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Δ
寵辱以名言得失以利言身之所貴心之大患也
故治心者貴乎忘身我者內辭吾者外辭←
[]
故貴身於天下若可託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者若可
寄天
Δ
上章與此章言多欲之累寓人心惟危之旨以下
二章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旨十四章寓允執
厥中之旨然則所謂託天下寄天下者其指十六
字傳心之堯舜禹乎貴身於天下者言舉天下之
貴不足以易吾道也孟子所謂舜視棄天下猶棄
敝蹝是也愛以身爲天下者言聖人之道存則覆
育羣生沒則周流萬古孔子所謂惟天爲大惟堯
則之是也←
【第十二章】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
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Δ
必見之乃可爲知道然非目所能視也必聞之乃
可爲悟道然非耳所能聽也必摶之乃可以成道
然非我之所能用力也求其故而不得故曰不可
致詁三混爲一即涵三爲一之義←
[]
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无物是爲
无狀之狀无物之象是謂忽恍
Δ
其上者離中之己在下者坎中之戊不皦不昧而
繩繩者言元中水火終始相循如環無端也无狀
之狀无物之象即真空妙有之旨也←
[]
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
知古始是謂道紀
Δ
迎不見首隨不見後繩繩之義也古者已然之迹
生生不窮將古不易即繩繩之體有生同具之良
知能也執此道以質諸今之有道可以知古始聖
賢之無二道也此乃道之綱紀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