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經堂才子書彙稿
語錄纂卷之一
聖歎內書
雜華林__易終于卜筮
[]
問
易終于卜筮
而後卒以卜筮之書存
聖人果有意乎
答
世間憂疑悔吝
都在六十四卦中
所以聖人于通邑大都之中
人贈一本
使之趨吉避凶
然後此書不廢
此末法也
上文尙辭尙變尙象
正法也
以言者尙其辭
舊聖人久修之後
爲法師說法
准了六十四卦說
便有個次第
以動者向其變
新聖人發菩提心
要轉凡成聖
依了六十四卦做
便有個規矩
以制器者尙其象
即象法也
化綠既畢
人根轉鈍
須用象法
令人增長福德故//
[]
六十四卦爲一部經。八卦爲一經。十六卦爲一經。乃至一卦自爲一經。乃至卦中一爻。爻中一句。句中一字。亦自爲一經。是五千四十八卷底一把算子。六百卷般若經爲乾卦。四十卷湼槃經。八十卷雜華經爲坤卦。妙法蓮華。乾之終也。湼槃。坤之終也。講乾坤卦。要把六十四卦來講。所謂咸卦者。乾卦之某字也。所謂恆卦者。乾卦之某字也。六十四卦。乾。裏邊具足。坤。亦然。乾卦自初九潛龍勿用起。至用九見羣龍無首吉。恰是六十二字。一個字。頂一個卦。如初字即屯卦。九字即蒙卦是也。//
[]
達摩大師
用條短秤
一喝便了
六十四卦釘作長秤
這句在我此卦前
這句在我此卦後
花拳繡腿
一路短打
又手鬆脚快
捉摸不定
大易之文也//
[]
問
何以必分上下篇
答
不分上下篇
則五十二字
不得清出
上篇五字
x者
天地之盛德也
下篇十字
十者
聖人之大業也
○
德之盛者
莫盛于聖人
而云天地之盛德
業之大者
莫大于天地
而曰聖人之大業
總之上篇說聖人
下篇亦說聖人
上篇說天地
下篇亦說天地
位天地
不得不位聖人
成就盛德
即成就大業之前方便也
○
五字十字
總是十方世界
十方世界
是大易之正本
乾至未濟
是大易之副本
○
我親見大千世界
是天地盛德
我親見大千世界
是聖人大業
五者未經煆煉之十字
十者既經煆煉之五字
○
乾坤者即所學之易
自屯至履
乃學易之人也
你既是學易之人
我乃覆說乾坤曰同人大有
同人大有
是實法
泰否二卦
乃同人大有之楔子
○
乾坤另說
屯至履
是正文
泰否另說
同人大有至頤大過
是正文
○
把十六卦五
在方圖裏邊
橫寫
把十六卦十
在圓圖裏邊
竪寫
自屯蒙起
每遇十六卦
便結一結
再起十六卦
不跟四十八卦走
○
有十六句卦
必用四十八字卦
先把十六卦擺定格式間架
將四十八卦填進去
譬諸人身
十六句卦
骨也
四十八字卦
肉也
乾坤
骨中之髓也
譬諸人倫
十六句卦
父母也
子也
乾坤
大父母也
○
十六句卦落墨
四十八字卦設色
先把乾坤兩卦擺作紅氍
乃天地之全局
然後領出屯蒙這個人來
逐出逐出演去
到得大過
戲做完了//
[]
上經無量章句
止成就得坐身底下的坎卦
坎卦說既成
而今放心得下了
將有事于大千世界
下經無量章句
都從離卦說來成就的
所以離卦雖放在上經之末
其事都在下篇
○
咸恆卦
叫做沐浴卦
從上無量章句
煅煉出來
以法流水而自沐浴
乃重新做起
○
遯壯不接咸恆的
聽了咸恆卦
身分裏邊
百病千瘡
一齊舉發
所以續說八字卦
爲懺罪法門//
[]
上篇天地不是學者
下篇學者不是天地
學者做到十成
竟是天地了
咸恆卦純是天地話頭//
[]
上經先天之學。下經後天之學。先天弗違。修如是因。後天奉時。獲如是果。後天奉時。一定要打從先天弗違來。若後天奉時。一切莫不如是。獲便獲了。難不曾難。獲不要提起難。定要學底。○上篇屯卦是學聖人第一步。到得大過。纔結個果。然後請出坎離來。以天地莊嚴而自莊嚴。是爲先難。下篇。聽了咸恆。遯罷了。放下心丟開手便是。是爲後獲。先天弗違。喫盡老力。後天奉時。蕭然無事。//
[]
上經前一卦人
後一卦法
人者法外之人
法者人外之法
下經前一卦法
後一卦人
法者有人之法
人者有法之人
然意在約人
不在約法
上下經所同也
上經就把下經的法
淘洗這人
下經由他盡情做人
恰好是法//
[]
上經談天地之盛德。
終于咸恆
下經談聖人之大業
始于遯壯
上篇全然沒有天地
純是聖人才情
發揮天地
下篇全然不見聖人
純是天地力量
成就聖人
學者必須有震巽艮兌氣力
讀得上篇
必須有乾坤坎離氣力
讀得下篇
上經所說
舊天地
成就新聖人
下經所說
新聖人
仍是舊天地
惟天下至誠
本覺也
作聖種子
是曰聖胎
惟天下至聖
始覺也
莫不尊親
故曰配天
○
論語
大易之內傳也
仲尼祖述章
大易上下二篇之綱目也
○
外德是坤
内德是乾
走出來是震
走進去是巽
凡夫無智
道他走出來
聖人立教
教他走進去
其實凡夫走殺走不出來
世尊入湼槃
正入到你走不出來底所在
○
卦中有艮卦
便是氣候
裏邊事有兌卦
便是說法裏邊事
[]
大易有大易之例
先有例前之義
有了例
造得這部書
有了義
立得這個例
○
兼三才而兩之
初二爲天
三四爲人
五六爲地
與天合德
要合陰天之德
陽天之德
與地合宜
要合剛地之宜
柔地之宜
今云爲陰
今日天底幽暗
不關昨日之雲
只是今雲蓋住
陽者
颺而去也
死在一響底下爲陰
翻筋斗出去爲陽
前一法爲陰
後一法爲陽
○
五岳爲剛
山頂最高之處
無量刧來
爲罡風所刮
纖塵不着
故剛字從岳從刀
終南太行不剛
故不得名岳
柔大弓
即祖王弓也
王公設以守險
不犯手爲剛
不丟手爲柔
陰陽不相見底
剛柔分不開底
陰陽二字
一優一劣
剛柔無優劣
陰陽要料簡得明白
分陰分陽
善知識爲我分
剛柔刻刻互用
迭用柔剛
乃我自去用剛柔一定之理
陰陽無窮之理
性順命之理曰義
命順性之理曰仁
先師立出這義例來
故曰立天之道云云//
5
[]
易與天地準。至神無方而易無體節。這是義。沒有例在裏邊。人旁⺄字。乾字裏邊用。坤字裏邊用。乃閃電之形。迅疾得緊。人旁一直是地。旁乙字是天。說天地爲人而說也。易之爲書。有兩副本事。他能瀰天地之道。能綸天地之道。天地之道。無處不到。此書無處不到。云瀰。綸如紡車一般。天地之道。無有窮盡。此書無有窮盡。云綸。且先問天地之道。如何瀰綸在那邊。天刻刻做地。地刻刻做不牢地。天正是地。地正是天。用不得即字。天地二字立不定。我只尋其道。天地字聖人權巧說之。道字乃實說。爲何有此道。這其中有個緣故。即所謂幽明之故也。幽明不是理。不是事。不是境界。只是個故。只要久于其道。與他摸熟了。就摸出這個故來。故要溫故。故即平等智。新是差別智。仰觀俯察。就是知幽明底方便。仰觀不是看。觀世音之觀也。事天明了而後事地察。仰以觀者。仰即觀之法。俯以察者。俯乃察之法。人不當意故仰。仰非人之常。人有憂愁。故俯。俯亦非人之常。學成仰法以此觀于天文。學成俯法以此察于地理。古鏡銘云。漢有善銅出丹陽。鑄而用之清如明。如之云者。日月兩行爲明。今日活在這裏。還是來。還是去。菩薩于此想一想。豈不是個兩行。幽字不作暗字解。中間不是山字。喩如蒜囊間隔。秋葵子亦然。只是一朵花。爲何中間有許多隔。每隔有五粒子。一粒一顆。彼彼互非者何故。秋葵隨日輪而轉。不過一朵花。爲因剛而柔一隔。柔到剛一隔。如子時爲剛。丑時爲柔。彼在時分裏邊團團轉來。故每隔中有五子。中非幺字。乃是香烟篆。秋葵在二六時中。有許多隔。下無數種子。一切衆生于二六時中。有許多隔。造無量罪業。這是幽字。我既摸熟他底性子。則知幽之故。便于二六時中。不下種子。知明之故。便于生死兩行。絕不慌張。先幽後明者。自己不下種子。生死由他罷了。//
[]
郊祀后稷以配天
何不倒云郊祀天
配以后稷
蓋丢了現前一法
天不可得而事
故先言后稷
後言天也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明堂四面無牆壁
宗祀文王是一法
于明堂
遂通萬法
郊祀者
野祭也
宗祀者
廟祀也
圜丘方不得底
况可祀之于廟
天無方
只可野祭
文王是國之宗
自宜廟祀
然不郊祀天
則文王再祀不着
能郊祀天
則祀文王
即是祀天
純亦不已
故云以配上帝//
[]
乾卦文言乃統天
應云乃統地
方與乃順承天相應
不知地無一刻做得牢地
極窒礙底東西
從沒有人窒礙他
則地非地
仍天也
故不曰統地
曰統天
天沒有頭數
豈有衆天被一天所統底理//
7
[]
南方大火星。獨稱爲星者。以此爲定盤星故。二十八宿爲天文。(亦名二十八舍)。天是正圓底。角次有許多星。亢次有許多星。則角宿亢宿亦正圓。餘準此。東西南北上下爲地理。物相雜故曰文。雜而不越故曰理。權說是天。天就有文了。我不見天。止見文矣。權說是地。地就有理了。我不見地止見理矣。天文在堯典。地理在舜典。天文是地理做底。地理是天文做底。天能收拾大地以爲文。地能收拾天文以爲理。天文是圓底。必須觀。地理是方底。可以察。軒轅鏡之圓也。純中無邊。其着棹處。止一微塵。骰子之方也。純邊無中。與圓敵體不同。圓團團是中心。方。周身沒有心。(一雙) 。圓。着棹止少分圓。旋轉無定。有無量圓。方。六面。面面看去是邊。沒有一個方在上面。(又一雙) 。圓底再走不脫方。指定一處。是處有上下前後左右。刻刻方在那邊。方底只是上靠下。 下靠上。前靠後。後靠前。左靠右。右靠左。刻刻圓在那裏。(又一雙) 。圓底既沒有邊際。人照進去。要放蕩起來。他轉了百千萬億遍。所照底影子。亦轉了百千萬億遍。只爲單看了自己影子。已于圓中處處作大因緣。人就受了累了。方底雖六面。只得一個前面。影子在圓中所照之處就是前。所不照之處就是後。前後既立。遂有左右上下。只一個緣故。圓底遂方起來。絜矩者。于此不立前一面。則五面都立不定。前右下屬凡夫。後左上屬聖人。仰以觀于天文。文殊也。俯以察于地理。普賢也。天文圓。斷無凡夫因。地理方。已有菩薩因。天無凡夫。因爲凡夫略不卽溜于圓中。卸落影子。就弄出七縱八橫。切忌切忌。方已是凡夫。前後一絜。左右一絜。上下一絜。菩薩于其中間。一無所倚。竟可脫去凡夫。且喜且喜。//
[]
天文只許你觀
觀世音遍觀十方
表裏洞徹
影子不落在圓器裏邊
然後脫得幽字
地理只是三雙
你只死心塌地
不成前一法
則無前因以無後
安知前不是後
後不是前
上下左右亦然
然後證得明字
仰以視
天文
不知幽之故
俯以齊
地理
不知明之故
只要放倒自己
仰便是觀
不仰便是視
俯便是察
不俯便是齊
眼看爲視
不看爲觀
顯齊爲齊
密齊爲察
幽字裏邊
凡夫住持
明字裏邊
聖人住持
凡夫在幽裏看花飲酒
已飲無量酒
看無量花
聖人在明裏看花飲酒
從不曾飲酒
不曾看花
幽字了不得
好端端一個天
却弄出凡夫來
天却迅疾得緊
不來管你
你却受了累了
所以幽字害怕
明字要緊
天文要還他一個无見頂
地理要還他一個千幅輪//
17
[]
凡夫眼光短
故云生死
只得一番生死
聖人眼光長
故云死生
逃不脱死
只爲逃不脫生
捨身受身之際
猶如旦暮
凡夫單理會死
聖人兼理會生
死生事大
生死事小
知死生之說
非知死生也
死生之際
豈容汝知
决定該這樣曰議
團團論轉來曰論
說從言從兌
兌澤也
學問充足于胸中
但照眼光
瀾翻而說
無非妙義
死生之說
從沒有本子
聖人述而不作
只就看見底理寫出來
非劈空立說
○
死之必生
爲你不是你做底
你便死了
做你底不死
生死凡夫所獨也
死生之説
君子所獨也
死生
君子與凡夫所同也
○
約死生不容説
約生死
生死無説
凡夫無說以處此
聖人有說以處此
死之下有生字爲活路
死是實法
生是死之說也
正文只是個死之說
死之說曰生
○
原始反終
雖兩件
只要你原始
一切衆生只爲不曾原始
所以昏昏過日子
你若原始
那個始便應時在你面前翻筋斗反做終
粗粗原
他粗粗反
漸原漸反
究竟原
他究竟反
女台爲始
▓上爲胎
下爲子宮
把舌尖放在上齒裏邊
取了胎音
取胎之因
放下成字
成胎之果
舌乃心之苗
胎乃心所感
○
終左糸
是繩
不是絲
三股麻絞轉來
已成繩了
還只要絞
以無限之力
絞易盡之繩
繩去不得了
絞也絞不去了
麻之爲麻已連底凍
故繩從從冬
世間底事
一定有個住手
你不肯住
他住起來便了不得
○
逆尋泉出之處曰原
○
反象大垂手之形
○
原始原到花上露之一刻
還不是始
直要原到前世斷命時節
投胎那一個八字
乃是斷命那一刻八字做來
所以要臨終正念
終之一刻極要緊
世間事體
無不把終來起頭底
始來結局底
今世不謹慎
要帶累來世
何苦害他//
[]10
神者申也。鬼者歸也。一件事體。神體其前半。鬼體其後半。聖人看萬物不是物。都是鬼神。人爲萬物中之一物。獨能事鬼神。
○
神。妙萬物而爲言者也。鬼神兩件事體。物一件事體。人是三件事體。他曉得物裏邊有體物者。故獨謂之人。不曉得這個。仍謂之物。故不曰首出庶人。而曰庶物。
○
識得鬼神二字。
大千世界。
並無一物。
神連忙搬出來。
鬼連忙搬進去。
並無歇手。
神乘旺氣。
來得快。
鬼乘衰氣。
去得遲。
非是我要來。
神要來。
非是我要去。
鬼要去。
人只道死了做鬼。
不知死了。
鬼做完了。
○
作易者其于中古乎
人生四十
乃道明德立之時
神送出來
鬼不曾至
學易在這一刻裏邊學
其爲地也甚微
其爲時也甚暫
故大易乃神後鬼前之書
聖人立得脚頭定
立定在中古
若神做得不好
要鬼去改好
再不能個工夫
在四十以前
臨斷命一刻
是冬至
四十歲是夏至
○
鬼神之情狀
原是通商量底
聽到精氣二句
修定比丘云
是了是了
若我于世間有大因緣
便活千百年
何難
○
盈天地間皆氣也
氣有精有粗
米中之靑
乃是保合來年之太和
三鹿爲麤
分鹿亦爲麗
花上露一點
是氣之最精者
二六時中
又有精氣滋養他
血
氣之粗者
乳
血之精者
母未生子時
乳在血中
故顏如蕣華
一受了胎
無有微塵精氣而不爲乳
故人自三歲斷乳後
一路都是精氣
十五以後
粗氣也來了
到得純是粗氣
魂便游去了
那得不死
(喜是精氣
怒是粗氣
哀是粗氣
樂是精氣)
○
鵝
風畜
水中有乳
大鵝王知道
(水望東去
乳望西來
內則和灰親浣
水中有乳故)
○
鴈
風禽
風中有乳
大雁王知道
鵝是水鴈
鴈是旱鵝
天地之氣
收轉西北
鴻鴈來
天地之氣
行到東南
鴻鴈歸
○
一直來者是氣
來便迴轉爲魂
精氣有接濟底
粗氣沒接濟底
神不來了
鬼便起頭
可惜精氣
成了個物
既成個物
魂便游去
到得游魂時
一切萬物
都已變了
下半世刻刻是游魂
歸魂止入胎一刻
○
是了
我曉得他底情狀了
神無物而有物
少不得見者神之狀
鬼有物而無物
永不得見者鬼之狀
欲出生一切萬物
如父母法者
神之精
欲歛藏一切萬物
如盜賊法者
鬼之情
一個搬出來
一個搬回去
鬼在夏至以後
冬至以前
神在冬至以後
夏至以前
○
視之而見
聽之而聞者物
其實體個不見聞底鬼神在裏邊
神脚不點地走出來
所以有物
一成了物
鬼便接進去
神與鬼交手換手
不曾遺一物在世間
○
那個人
鏡花水月
神便歡喜那個人
巴家做活
鬼便歡喜
菩薩只要凑神底趣
不要凑鬼底趣
曉得一半鬼
一半神
合來做個人
所以齊明盛服
以迎神送鬼
乃是首出庶物之人
若不能事鬼神
只是庶物
○
第一知字
曉得世間有一事
第二知字
曉得吾身有一事
第三知字
曉得世間本無一事
三番知
有三番利益
一者最勝
歡喜心
二者恐懼心
三者大安慰心
三句
獨故知死生之說無是字
無非則無是
死生之說
沒有差在裏面
○
如來十法界師表
孔子人法界師表
○
不能事鬼神
不成個人
未成乎人
不能事鬼神
季路問事鬼神
成人之文也
子路問成人
事鬼神之文也
周公能多才多藝
能事鬼神
乃元孫不能事鬼神
事鬼神有能有不能
多才多藝上
加一能字
所謂文之以禮樂也//
12
[]
眼耳各各住異法界
眼不曾香裏邊住
耳不曾亮裏邊住
然而一千人底耳
都住在一個音聲裏
一千人底眼
都住在一個亮光裏
菩薩自己身中不共
一切世界都共了
人之過也
各于其黨
不共
三昧也
觀過知仁
大共
三昧也
凡夫認做撮在一處底
再簇不籠來
認做再簇不籠底
偏共在這裏
一善一惡
都與大千世界善惡做一片
[]
直指這個人
(此人)
衆人中
指出一人來
中有料檢(是人)
不要指着他
心裏有這個人
(斯人)
論語從不用此字
這是先師心裏寫出來底
[]
菩薩因三個知
一時疾發四三昧
興天地相似云云
隨順三昧
知用乎萬物云云
莊嚴三昧
旁行而不流云云
金剛三昧
安土教乎仁云云
月愛三昧
三知
契理而說
四三昧
契機而說
○
與天地相似
他底嫵媚
在相似二字
他底出醜
在與天地三字
畢竟餘習尚在
于天地外
有餘影
不能合同而化
故着不違二字
虧得相似
妙絕
故滿許他不違
○
不相像
叫做似
參差荇菜
左右流之
不知水似菜
菜似水
此太姒之德也
○
莊嚴二字反
千紅萬紫曰嚴
紅罏點雪曰莊
知一物莊
三昧
知萬物嚴
三昧
萬物皆佛
是嚴三昧
我于中間
不曾翹然有我
是莊三昧
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即以萬物而自莊嚴也
○
周之時
叫做萬物
濟之時
叫做天下
你之知
非一人一處一刻之知
而周乎物之知
則你之道
非濟一人一處一時之道
而末法一萬年夭下
從此濟也
天地之道
不增不減
再沒有本事過他
○
旁行而不流
二句
于彼法中
名善游步佛
天地乃如幻三昧
還不如金剛三昧之縹緲
不住金剛三昧
學者胸中有大憂
法報應三身
一個佛境界
立三個名字
遍一切處
從賓立名
主句
沒一切處
所謂並無一物者
止無我一物
非無物也
不然傷了淨滿體面
○
如來有法報應三身
清淨法身
圓滿報身
兩身一齊起
大千世界
于其中間並無一物
此謂遍一切處
即清淨法身
號毘羅遮那佛
大千世界
于其中間
無物不具
此謂淨滿
即圓滿報身
號盧舍那佛
法身要一日成就
報身本來成就底
一切聖人
法身成就了
奇哉報身成就了
清
方纔得清
淨
從來是淨
(約我論)
圓
本來是圓
只爲你不曾圓在裏邊
故不滿
(約他論)
千百億化身
是圓滿報身在這裏化
即番番之報也
然非圓滿報身之力
乃清淨法身之力
譬如人
今日出外游行
是報身
日日出外游行
是化身
爲何能出外游行
只是他不曾做賊
(有如來身品經)
止一個化身
兩番說之
約法而論
如來大師
以清淨故
則得如法
約報而論
如來大師
以圓滿故
則得實報
所以大千世界
即是如來身
顛之倒之
左之右之
無不宜之
其化不可說也
凡夫不能清淨
則不如法
不如法則不圓滿
豈得以無量圓滿而自莊嚴
○
法報二字
即天地二字也
千百億化身
即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盡也
其爲物不貳
即此圓滿報身
不要貳個清淨法身上去
則其生物不測
即化身也
○
那個法
再沒有不做報者
那個報
再沒有做定報者
清淨法身
無可
圓滿報身
無不可
無可無不可
而後千百億化身了
只合在裏邊化
法報
是兩句說底
清淨一點
報也不受
圓滿一點
法也不講
把兩句坐在那邊講明
竟在穿衣喫飯裏邊現出來
化身是一事做底
大千世界
不是實法
不是實報
止是異方便
面生可疑
止是妙方便
用過即棄//
[]
憂者。菩薩因中。不曾修清淨法身。果上。不曾顯圓滿報身。故再不能個千百億化。只得曳杖徐行。走頭沒路也。身見喻如死狗。
○
一布絲死狗尚在。不得與圓滿報身相應。這是憂。最清之音。從齒上出。(狗叫。合了口門底。不能於口內取音。)太和之音。從喉間取。聖人之音。從滿口取。學人從齒上取。現前一心。從舌尖取。學人防微杜漸。從中間取。
○
兩唇。地獄法界。喉。天法界。舌。人法界。兩頰。旁生法界。所以彼方專以音聲而作佛事。
○15
我從大哉乾元裏邊出來。已落旁行。是故於中生大憂惱。善男子旁行不妨。要不流。普天下都在那邊旁行。天之道也。非我所能爲也。樂天罷了。天要我這樣。我就這樣。天之命也。命在這裏。便知在這裏。不流。是你護身帖。如金剛不可摧壞。樂天知命。乃旁行底相貌。樂天合衆人說。所謂奏鈞天之樂也。知命就一人說。如來從沒有正行。只有無數旁行。成一法界。
○
四三昧
三用不字者
簡異於凡夫
一能者
獨證爲聖人
何能爾能愛也
疾發三三昧
已入月愛三昧
第四三昧
乃三昧中之王
○別個三昧
叫做增上三昧
樓閣三昧
月愛三昧乃是本等三昧
別底三昧
能入底入
不能入底
再不能入
月愛三昧
生成在裏邊
不消修
不消入
只爲凡夫雲所掩
善知識於此
放三個不字進去
卄卅於月愛三昧
已能了
○因不能故
卄卅疑爲違
疑爲過
疑爲憂
世尊說已不違不過不憂
他已在月愛三昧中間
我不得罪於此事
曰不違
自增勝
此事亦不負我
曰不過
他增勝
別個三昧
是卄卅底
此三昧
連卄卅是這三昧做底
修諸三昧
只爲要與月愛三昧相應
爲何不徑修月愛三昧
此三昧不受修底
動手做凡夫
不是月愛三昧
動手做聖人
亦不是月愛三昧
○世尊號能仁
他於仁裏邊能得緊
聽了三個不字
于愛無所不能
○美人愛月
非同犀牛望月
月愛
不是愛月
美人底性情
竟是月做底了
卄卅只爭己之月與非月
不爭萬法之可愛不可愛
世間萬法
無有一微塵而不可愛者
○此處不說月
單說愛者
卄卅已是月
不消說
走到大千法界中
無有不愛
○
安字從宀ㄇㄧㄢˊ從女
十五六歲女兒
住在深閨中曰安
卄卅未入前三昧時
應懷德
要修習自己成個月
已是月了
你已死過了
不妨安住在生死法裏邊
當初三變土田
只爲要成個月
既已一佛國土
一燈一花
隨土可安
他人視之
只道安於小人所懷之土
這個卄卅
正是安仁
○
特屈這個仁
叫他是土者
此身已做了月去了
一片清涼法界
不必擇一仁來安
安土竟是安仁
既已安仁
則但有敦厚之一日
豈有退失之一日
懷土則愈懷愈非
安土則愈安愈敦
一切法界
都是女兒深閨中物
故曰安
○
凡有所愛
皆月之愛
非汝有愛也
遊行世間
何所不可
如此方謂之能
若必簡仁而愛
愛是愛了
不謂之能
○
無我爲月
純他爲愛
梵語月愛三昧
此云能仁
○16
此時沒有卄卅
但有月愛三昧
即此月愛三昧
即是卄卅
此卄卅瀰滿天地之道
輪轉天地之道
輪轉不立三際說
月愛三昧中
○
沒有往古來今字
或者止現今而說
然不於卄卅分中現今
是月愛三昧現今
輪轉不已
○
瀰綸是周
天地之道是易
天瀰乎地(難解)
地瀰乎天(易解)
天綸乎地(易解)
地綸乎尖(難解)
天瀰乎地者
正做牢地時
乃無一微塵而非天
非地瀰乎天也
地綸乎天者
非另有天
迅疾而去
止虧得地於中翻筋斗
非天綸乎地也
若是
併天地之名
亦立不起
此月愛三昧
瀰綸乎天地也
○
範圍三句
是卄三饒蓋世間相貌
今日說天地萬物晝夜
不過隨世流布
言天地沒有天地
言沒有萬物萬物
言晝夜沒有晝夜
○
天地無一刻不在那邊化
虧得他範圍在這裏
不然天地之化
就要過了
喜化爲惱
惱化爲喜
不要透過了頭
若透過了頭
即是走了樣也
遺者
於萬物中漏失幾件
晝不通夜
夜不通晝
則晝不知夜
夜不知晝
約法而論
化者爲天地
不化者爲萬物
約人而論
當情者爲晝
不當情者爲夜
○
昔者莊周(至)蘧蘧然周也
是天地之化
不知莊周(至)必有分矣
是不過字
○
昔者莊周
把莊周推了出去
莊周不認帳了
自
蝴蝶自稱
志
蝴蝶懷抱
喻
蝴蝶自喻
栩栩然
還帶莊周作過文
不知周也
蝴蝶竟不提起莊周
○
不想覺了
蘧者
以草蓋屋
全然不像個所在
新覺來底莊周
還不像個莊周
是莊周底草稿
纔是蝴蝶
蘧然爲莊周
故從遞
○
若是莊周夢蝴蝶
半日折一個莊周與蝴蝶
若是蝴蝶夢莊周
可惜個蝴蝶
怎麼做了莊周
必有分矣
妙在說分字
○
如今莊周已是莊周
不是蝴蝶
蝴蝶已是蝴蝶
不是莊周
善男子
汝但知物
未知物化
後身鼠肝虫臂
前身即是莊周
化不待一期報盡
今日之我
與明日之我
就是沒相干底
○
莊周心裏有個安家帖
故睡
不怕我被別個做了去
殊不知早被蝴蝶做去了
○
莊周生出來時
也是大哉乾元
偶然入夢
焉知莊周不錯做莊周
蝴蝶亦然
莊周入夢
不圖蝴蝶
蝴蝶出夢
又一莊周
前身化後身
竪裏邊化
彼身化此身
橫裏邊化
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
道者範圍之道也//
[]
遂萬物之性爲成
成裏邊有個祕訣
曰曲
曲成曲字
取正吹之橫笛
孔裏邊有個曲
逐孔逐孔吹去
從上翻到最下一孔
從下轉到最上一孔
天地之調已盡了
若使再開一孔
不與調相應
再跌不下
故曰人官物曲
曲非聖人之曲
乃萬物自然之曲也
○
今夜冬至了
明日桃樹
便有紅色起來
故從兆
到得開桃花
結桃實
已是頂調了核中之仁
仍收到本來
却是逞乾元底曲
調在這裏做物
○
調唱不足
再收不轉
調唱足了
自然歇手
聖人於一切世間不起分別
一片都成就去
儘世間人但憑他喜
但憑他怒
自有乾元爲之節
若唱了頂調
自然去不得了
末世之民
外迫於王者
不敢自盡其調
內迫於乾元
不得不盡其調
所以瞞着王者
成就下半個腔出來
朋比訐告
俱出其中
弒父弒君
始於犯上
乃是別調//
[]
始祖之廟
乃一片骨肉之地也
推所自出之帝
安知異姓諸侯
不是骨肉
十個指頭
一個一個都是連心底
所以指其掌也
作如是會者
晝夜之道已通了
○
人晝則鼠夜
人夜則鼠晝
人氣勝
日光裏邊亮
彼血勝
日光裏邊暗
彼萬物晝
此萬物夜
如來有四偃花長鳴鳥一部經
[]
列貴賤者存乎位云云
大千一位
尊貴之位
栴檀林中
無有臭草
聖人一位
從賤中來
吾少也賤是也
○
聖人得意在六十四卦之外
這件事體
憑你怎麼樣再卦不住底
但這描不成畫不就者
聖人就描得成畫得就
那邊說起
天地自然有這篇文字
聖人親見這篇文字
發揮大易一書
連聖人自己也在這文字裏邊
權且卦於此一句
權且卦於彼一句
說到六十四番
而無文字之文字
洞若觀火
○
乾卦
約學者論
全舉法界
未濟
丟了法輪
普觀十方
除去兩頭乾未濟
中間止六+二卦
乾卦
未定其爲卦也
未濟
不成乎其爲卦也
○
從坤至既濟
乃寫乾卦之正文也
聖人胸中
有一篇無文字之文字
乃是乾卦
然還不是胸中正本
只是副本
大千世界是正本
把這個副本
千零百碎說出來
有六十三番
若大千世界
不但六+三卦道不着
連乾卦也是影子
爻字諧動搖搖字
爻有壞卦之義
一動就變壞了
○
三畫之卦
有卦無爻
六畫之卦
有爻無卦
六十四卦
全是爻
沒有卦
爻契機而立
爻契理而立
卦是係結
爻是解結
[]
易也者象也。擬諸形容。象也者像也。象其物宜。未寫牝馬之先。胸中已有坤卦貞字之象。聖人親見其象故。以雜物寫之。所謂像也。//
[]
學易非學卦也。學易非學爻也。非學象。非學辭也。中間有譬喻底。悉是辭。不得云象。元亨利貞。沒有譬喻。悉是象。不得云辭。繫於卦下皆象。係於爻下爲辭。○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君子本沒處可居。既非凡夫。非須沱洹等。不得居於須沱洹阿那含分中。菩薩依世尊而動。凡夫不動。不得爲須沱洹。須佗洹不動。不得爲阿那含等。世尊以微妙章句。動那卄卅。卄卅就動了。猶樹木必有四時之氣來動他。今云君子居。君子動者。何也。正講此卦時節名居。此卦本非君子所居之地。汝等去來。寶處在近。適纔大城。乃化作耳。前卦有居。動而之後卦。後卦之象。即在前卦象底下變出來底。//
[]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云云
此聖人是伏羲文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云云
此聖人是周公孔子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
是上聖人
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
是下聖人
○
象跟卦走底
辭跟爻走底
聖人胸中先有象
而復有卦
這個象
叫做什麼名字
因立卦以表出象來
聖人主意
要搖動他
而後算出辭來
約法則有象
約人則有辭
○
象與爻一合
動搖學者
聖人最得意之事
爻優象劣
卦與辭一合
約聖人不過辭
約學者則有卦
卦優辭劣
○
無辭者爲象
無象者爲辭
○
世尊於一切經前。必入一個三昧。不入三昧。此經是說什麼。象者三昧也。辭者經也。約聖人而論。全辭皆象。說了五千四十八卷。世尊只入得一個三昧。約學者論。得辭忘象。法華經裏邊。沒有無量義處三昧在。奈何只照管聖人口中之辭。不照管聖人心中之象。
○
如幻三昧俗諦裏邊
說到盡情
金剛三昧真諦裏邊
說到盡情
畢竟還是卦
三昧通前通後
沒有名字
○
象卦不定底
尚非一象
何有多象
以方便故
卦在一處則有一處之象
若尋不出這個象
有卦在那邊
○
卄卅心地
是我所動搖者
除了三百八十四爻文字
把什麼去搖
如搖艣者
艣在手裏
船已搖到不知那裏去了
○
許多底辭
只爲要明白這個象
待得自己心地動搖起來
可以壞此三昧
又可以簇新立起三昧
所以卦下之象
不得便放倒
爻下之辭
不可少執着
21
[]
學者住聖人象中
聖人趕學者出象外
學者因卦一卦
得入於甚深之象
若三百八十四爻辭
由他說一遍罷了
不但辭了聖人之口
亦且辭了學者之耳
無字處暫盤桓
有字處亟走過
○
一時佛(象)
在舍衛國(卦住了)
過無量佛剎
有一佛剎(卦)
中有一世尊(象)
有兩大廾卅(二爻五爻)
善能爲衆生廣說佛事(辭)
[]
象之一字
還要料檢
多了一個境界
比於大千世界
多一光影
則已走樣
但不曾直落下來
如人是人
狗是狗
牆壁是牆壁
憑你入三昧中之王
畢竟法身邊事
[]
見乃謂之象
形乃謂之器
象者獨見
器者共見
約凡夫
大千世界是器世界
約聖人
名應世界即象世界
若約大千
是本世界
本世界尚非聖人之應
况復凡夫之器
見乃謂之象者
聖人青蓮花眼中
親見此事
謂之象
形乃謂之器者
凡夫見爲有形
他迅疾得緊
從沒有形
故知凡夫是器
非世界
聖人是應
非世界
[]
成象之謂乾
効法之謂坤
法字明白
象字方滿
文殊出世聖人
是象
名曰法王
普賢住世聖人
是法
名曰象王
○
卄卅成了三昧
成了象了
卄卅發廣大願
入妙嚴品來
○
象是光影
法是實法
象是實法上邊
起一光影
實法是光影
云何光影上復起光影
○
制而用之謂之法
百姓日用不知
不會制
我就把百姓所用
制一番
如藥之制而去其毒也
百姓不制
故直用到地獄裏去
三賢十聖
住果報
住象字裏
惟佛一人
居淨土
居法字裏
一切語言道斷
辭字來不得
一切心行路絕
象字來不得
叫做法
是既濟卦
利用出入
民咸用之謂之神
是未濟卦
象爲卄卅因
法乃佛果也
○
象字上之未得
如法下之
不至於器
坤是第一象
既濟是終象
虧得乾卦
出生許多象
虧得坤卦
起六十二象
以成未濟之法
乾卦在一切象未起之先
未濟在一切象既廢之後
一切象從法出生
一切象從法而止
○
坤一路成象
一路効法
象有六十二象
只得乾卦一個成
坤六十二効
只効得後邊一法
當知六十二卦
皆法之象
獨未濟是法非象
何以故
法無象故
○
乾卦是成
直成到未濟卦
動搖已畢
故曰成
一路立脚不定
一成一切成
成底成了
効底正在那裏効
○
乾卦底下沒有爻辭
未濟底下沒有象
[]
從坤卦到小過。名漸因。從屯卦到既濟。名漸果。乾卦是頓因。未濟是頓果。修一漸因。獲一漸果。到得未濟。忽然頓果現前。法王大寶。自然而至。爲因先修頓因故。○乾卦是善知識心上經綸。到得既濟。乾之氣力已盡。坤卦是一切學人質。地到得未濟。神之氣力已盡。//
[]
大千最妙之理。連聖人亦妙在裏邊。即此萬物。即此妙理。一切萬物。有不物者存。萬物壞時。妙理不壞。這是一重象。曰君臣也。有此一副妙理。萬物出生無窮。這又是一重象。曰父子也。不物者宰制萬物。曰君臣。前一物出生後一物。曰父子。此物彼物同在這裏。曰夫婦。物雖有萬。妙理則一。曰昆弟。彼不必舍彼而就我。我不必舍我而就彼。烏知此之非彼。烏知彼之非此。曰朋友之交也。約性而論。大千世界。純是妙理。約修而論。君尊臣卑。父坐子立。是學問之事。五倫乃五個妙象。只一象而卦在五倫。知仁勇三字是爻。然沒有正文。好學近乎知云云。所謂聖人之辭也。有五篇極奇文字。少不得知仁勇從中搖動。遂弄出八門五花。○觀變於陰陽而立卦。卦從陰陽霹空降下來。故六十二卦。皆從乾。發揮於剛柔而生爻。爻從剛柔實地修下去。故六十二卦皆從坤。○仁是本體。文殊量等虛空妙心。義以無自性故。隨逐萬物異類中行。陰陽拆不開。剛柔拆不開。仁義被我拆開來了。//
23
[]
天地以生爲體。統舉萬物之生。就是天地。橫裏。萬物一齊生。豎裏。萬物生生生。萬物之生。充塞於天地。不是天地生萬物。兩行曰德。天地無有過去。無有未來。不過生生不已。此非天地因中事體。乃果上事體。故曰大德。以不知其涯略故。○聖人之大寶。即聖人之大德也。天地無知。但見直行出來。不見鄭重。聖人有情。定用捧持弗失。故曰大寶。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曰生。於-毫端。建寶王剎。曰位。天地不生則已。生來便是聖人之位。位者齊此一刻之生也。世間好醜是非。不要管他。總是天地之生。然則正當現起。悉是聖人之位。天地以聖人之位爲生。聖人即以天地之生爲位。只此一副大千世界。天地力爭爲生。聖人力爭爲位。民之所好所惡。天地之生。連忙好之惡之。聖人之位。略作遲難。聖人之位已失了。天地塵塵生。剎剎生。所以叫做大。聖人之位最小。不知塵塵剎剎。是天地之生。即是聖人之位。故亦叫做大。○當知萬物有不物者存。所謂不物者即仁也。寶力從外用。守力從內出。即是天地。爲你守在那邊。除非不生則已。生生不已。守亦在那邊不已。○無人住持。大千世界是生。爲人住持。大千世界是位。又說不用聖人住持。生自爲住持。然則位字已立不起。○萬物叫做物。有輕忽心。叫做萬。有揀擇心。故妙萬物而爲言曰生。好。無定相。醜。亦無定相。然不可委之天地。颺在無事甲裏。都要做聖人之位。然不要外寶。但須內守。說一仁字。聖人自己推倒了。連天地都推倒。
[]
何以聚人曰財平天下只是理財會得理財便是忠信不會得理財就是驕泰雜華經始於世生妙嚴品終於入法界品獨許善對入萬物不應啡做物應啡倣對常住佛性暫時倣亮光做音聲團團旋轉來猶如財主之財佛眼見一初萬物人不是人狗不是狗蓋佛爲世主看去不是嚴皆是妙淮其妙故萬物不散而至今長聚中間有生孵做聚落中間無主單眸聚約相 RlJ 散約性則聚單取相陣物外取相內取性勝人不取外單取內啡財大易一書不爲萬物作計不爲天地聖人作計併不爲人作計正爲財作計乃理財之書也初日分爲財正
25
30
能住
空生第七住
菩薩未到從心不踰地位
故須降伏
世尊亦先答他降伏
而後繳還他住字
[]
梵語須菩提(有前援刻之謂須 》 此名空生亦名善見佛說般若即非般若無垢稱也即非般若是名船若淨名也梵語維摩詰此云無垢稱亦云淨名譽如水火垢稱也性火真空性空真火說他是火他從來不倣火曰無垢稱既是無垢就稱他倣火何妨曰淨名
[]
如來者
如了來
非來了如
久已好端端
如在這裏
只管簇新來
莊子今之隱几者
簇新一個隱几者
乃現前實法
昔之隱几
只輕輕帶過
凡夫無智
以爲真正去
所以遂自立脚不定耳
生死海中
從來無有去處
只須我自不動
凡夫只爲一路去
聖人坐定了
但憑他簇新來
所以鼠肝虫臂
再不打緊
我們大家坐定了
少不得送過來
30
[]
法華燒兩臂
即得如來金色之身者
蓋三賢十聖
乾闥婆身
不過幻化光影身
現前棹子響
乃金剛不壞身
然但有色可據
於衆生前一閃一閃
其云金身者
望三賢十聖之夢身而言耳
佛真有身耶
金身非有
金色非無
問
何故燒兩臂
即得佛身
答
-切衆生之德
從本兩行
(直心爲德
吉凶不定
)故曰明德
(日生東
沒於西
月生西
沒於東)你若逞彼直行之勢
一向行去
入地獄如箭射
他既兩行
你由他兩行
(無適無莫
君子所以懷德也
)連上邊明字
可以放倒
此是燒兩臂之文
爲日月兩臂
不曾清淨故
既燒兩臂
乃證日月掙明德佛
所以菩薩爲燄肩佛
佛爲大燄肩佛
31
[]
我們今日都往在劫初頭一刻
問
有這劫前最初頭一刻麼
答
虧得劫初沒有頭一刻
若有這一刻
那頭一刻之前是何等
善男子怎麼在前邊尋頭一刻
而今便是
所謂威音王那畔者
不要逆追轉去
只齊今這一刻
蓋萬年一刻
本無時分
其有時分
因事端而有也
[]
天地之德
應時及節之德也
所謂如來者
天地之德來也
讚則喜來
罵則怒來
立春前一日曰迎春
乃迎來
非送往也
迎來
神歡人喜
若說送往
大千同哭
[]
善付囑只一句
是金剛般若之正文
然必先護念者
欲證金剛般若
須打從摩訶般若經來
果然淘汰盡情
然後乃得付囑
不然
着衣持鉢
須成不得
[]
能住爲住
所住爲地
有住爲住
無住爲地
有地爲住
無地爲地
住字義
與居易俟命之居同
蓋大千法界
現在番番變易
無有停止
險也險不過了
虧得君子於其中間
如死尸一般
隨他風浪
故不謂之險
謂之易耳
人立曰位
尸立曰㞐
師卦輿戶
大千爲輿
約大千輿尸
約君子居易也
住爲體
降伏爲用
住則不住
不住則住
但憑你不住
他到底住
但憑你住
他到底不住
故住不必言
下只說降伏其心
然後繳還他住字
[]
金剛般若
只空空如三字
單說一空
空有對待
仍是色法
空空則無對待
人法二執空
曰空空
又分別俱生二執空
曰空空
約聖人論
一空無二空
約凡夫論
既空人
又空法
而人與法本如如
先師言空空
文殊出身已竟
釋尊言如如
普賢妙行方來
如有所立卓爾
即此如字
如故有
有則有所
有所則立
立故卓爾
物各得其所則不亂
故云所
既得其所
即於此安身立命
故云立
卓爾者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各各自立
不相倚藉之謂
32
[]
普門品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
即現執金剛神而爲說法
此句無身字
有身故壞
無身故不壞
金剛者
纖塵不立
神者
萬象森羅
執金剛
禮也
無體之謂禮
領即非義
神
樂也
八音和會
領
是名義
得度
立中間
破兩頭
說法
立兩頭
破中間
總是筏喻
傅大士渡河必用筏
到岸不須船
人法俱名執
悟理詎勞詮
中流仍被溺
誰論在兩邊
有無如取一
即被汙心田
中流即中諦也
法尚應捨
何况非法
已說透離四句絕百非地位
[]
心無方
是大圓覺海
意有方
有上下前後左右
是曰矩
從心所欲
所欲
即意也
從是跟定不捨之謂
即慎獨也
欲乃心之天德
天德顛延
止得一步
若不從而住
則必別生枝葉
而踰天德之矩矣
[]
世尊七處徵心
所謂不在內者
不在遺外之內
不在外者
不在遺內之外
不在中間者
不在遺外內之中間
心該大千法界
故曰正心
正者
四面無缺義
顯正爲正
密正爲定
意者
心之音也
33
意本自成誠者自成也
爲在善知識口中說出
故從言
誠字即平字地平天成
大德敦化
壁如湖光如鏡
大千世界都是心
小德川流
譬如水打一漚
大千世界都是意
心所同也
意所獨也
海所同也
漚所獨也
雨點之水
少不得平到一湖去
人死意仍歸心
意有各各
心無各各
人臨死時
敲磬子也敲得出來
心動成相
是名爲意
新動底意
即從舊意而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