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金聖歎易鈔引通宗易論

易鈔引通宗易論

金聖歎

唱經堂才子書彙稿

 

易鈔引

訂定卦位歌

乾坤而後有屯蒙

需訟師比小畜履

小學卦終泰否始

同人大有及謙豫

隨蠱臨觀噬嗑賁

剝復无妄大畜配

頤大過兮到坎離

上經三十卦如是

下經咸恆遯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又夬姤

萃升困井革鼎繼

震兮艮兮漸歸妹

加以豐旅及巽兌

節中孚小過來

既濟未濟三十四

 

[先師大哉至哉結制解制圖]

通宗易論

聖歎內書

 

義例

讀書常先明義例

義例明

雖五千四十八卷

如指掌耳

大易爲改過而作

是必有義

有義因以起例

例之所在

義之所在也

羲文例在乾坤二畫

周公例在用九用六

孔子學易

韋編三絕

鐵擿三折

漆書三滅

遂自立爲例

曰陰陽

剛柔

仁義

而於陰陽剛柔中

確然見伏羲正

文周中

天地正

聖人中

上經中

下經正

因更有例

曰中

曰正

而又櫽括之曰時

然則陰陽剛柔者例之始

乾坤者例之又始

故曰乾坤爲衆卦父母也

由乾坤迄既未

一半是人

一半是法

約法爲天地

約人爲聖人

於是逐分天地聖人爲兩大科

上經發揮天地文字之卦

下經發揮聖人修行之卦

天地者未學之聖人

聖人者新學之天地

而天地一科

又分爲二

聖人-科

亦又分爲二

乾坤坎離爲天地

截然四句

震艮巽兌爲聖人

只二句

坎離者天地之神妙

艮兌者聖人之神妙

又泰否既未

聖人所建立之天地

咸恆損益

聖人所成就之天地

總之從義出例

從例入義

其中有樓閣卦(千樓萬閣。重重涉入。)

有光影卦(光光相屬。影影相注。)

苟不明於聖人樓閣辨才

光影筆法

徒然讀此卦不通彼卦

是則名爲樏槅卦而已矣

夫乾坤之畫

不生於聖人心中

乃生千萬物分中

有乾坤

遂有六子

因而相錯爲十六

相盪爲六十四

此皆萬物分中事

而聖人因之

十六卦者

句卦也

其領義大

四十八卦

字卦也

其領義小

合之爲乾坤一章

約人之卦

聖人之卦也

坤約法之卦

天地之卦也

大哉乾元者

健元也

元之健者也

至哉坤元者

順元也

元之順者也

乾約一心最小

而一心不住於一心

如龍之御天最健

故曰大

坤約萬法

而法法各住於本位

如馬之行地最順

故曰至也

六十四卦

總之一卦乾

一卦坤

乾坤爲論義兩大端

叩其兩端

竭於既濟未濟

是故乾坤易之門

易之蘊也

乃若乾宜用十

而今用九者

彼所具足之德

內減一數

蓋我德也

故曰用九見羣龍元首吉

坤宜用五

而反用六者

向所簡去之一

特特於坤中見

故曰用六利永貞

究之以坤之六

絜乾之九

不過五焉十焉

故曰五十以學易也

五者天地之盛德

十者聖人之大業

方圖以十六卦五其中

圓圖以十六卦十其際者也

仲尼通體是易

五十知天命以前

曰立

曰不惑

義本乎乾

知天命以後

曰順

曰矩

義全乎坤

而又何有大過耶

小過

天地自然之過也

過而不留

如飛鳥焉

自非聖人

不能寡過

而或貳過

駸駸乎成大過耳

故上經坎離未開

談說之卦

終於大過

下經既未未開

修成之卦

終於小過

小過者大易之崑崙

源星宿海乎

夫胸具萬理

譬之網有萬目

而張網得魚

止掛一目

是故名卦

約性而論

伏羲六十四卦也

約修而論

文王六十四卦也

卦如繫結

爻爲解結

聖人設一卦

學者將安坐卦中

聖人搖六爻

學者得動出卦外

內三爻體也

九二六二

爲體之體

是曰發

外三爻用也

九五六五

爲用之體

是曰揮

發文考所未發

即揮文考所已發

所謂雜物撰德

辨是與非

非中爻不備者也

初與三

旁通其二

爲體之用

上與四

旁通其五

爲用之用

故曰六爻發揮

旁通

情也

知中爻之爲經

則知旁爻之即傳矣

乃下經咸恆卦

似宜以足上

而反用起下者

咸恆在坎離後爲沐浴卦

蓋上下篇之紐也

上篇自屯蒙馴及於履

乃煆煉

學者至泰爲入大之初門

下篇自中孚小過

逆推至豐

乃攷驗聖人

以損爲證聖之實事

故莫樂於泰

泰卦上篇之門庭

莫苦於損

損卦下篇之塗徑

由也升堂

得聞泰卦也

未入於室

損卦未就也

又全經實以坤始

爲法因人顯

故始於乾

是爲始始

全經實以既濟終

爲人適如法

故終於未濟

是爲終終

合而論之

羲之一畫也

文之元亨利貞也

公之龍也

孔子之庸德也

例雖不一

其義一耳。//

 

五十(西堂總公)

易是天地之事

學易是聖人之事

天地聖人

命爲三才

各仗自己氣力作事

從來抗不相下者也

乃後之聖人

必欲以兩家會而通之

於是建立五十兩字

建立五字時

即以聖人之學

七縱八橫

通達轉來而爲天地

建立十字時

即以天地之易

齊齊整整

約束過來而爲聖人

而後乃知方

天地即是聖人

聖人即是天地

從來非有兩事也

天地聖人

既非兩事

則五十兩字

亦復合一

五十合一

即世尊胸前萬卍字輪也

然雖如是

而學易之法

必須五以五之

十以十之

五以五之者

五其十也

十以十之者

十其五也

今日爲當先說五

爲常先說十

五是天地之盛德

即是易字

十是聖人之大業

即是學字

今日既是聖人要去學易

則所注射

乃在天地盛德

應先說五字

然彼天地盛德

豈汝足下小生所能學

不學則已

學則竟是聖人之業

豈細事哉

以是之故

且須以五字置之高閣

以五字置之高閣

豈欲即說十字耶

十字既是聖人大業

今日學爲聖人

自應即說十字

而又有所未可者

譬如皇家造五鳳樓

必先築基端正

而後可憑空搆造

今亦如是

雖應即說十字

先應築基

何者爲基

謂於初入門時開口第-句便用九字也

何故九字是十字之基

蓋大千羣龍具在

游戲滿足

是十字

而獨無奈領頭一龍

常要出來生事

致令一切羣龍

悉不得靜

今但不許此領頭一龍出來生事

則羣龍各各自在

不許領頭一龍

此是九字

羣龍各得

此是十字

不許一龍而羣龍即各得

故九字是十字之基也

何謂領頭一龍

即宗家劈面所訶之擬議是也

我等平昔爲凡夫

各賴此擬議

從今以往

須要破盡執我

而後方與用九之義

有少分相應也

聖人大業

既於十內減一而用九

天地盛德

復當云何

天地盛德

則於五外增一而用六

何以故

天地之爲天地

直至今日

但會得五除五之外

更無所能

全賴有聖人者

於其間爲持地菩薩

而裁成輔相之

故至今猶得持定在此

不然

而一任其五之性行去

則將胥而至於不可知之地矣

故不用五而用六也

大經云

住世一劫

若減一劫

若減一劫者

世尊爲薄福衆生說

如來畢竟入於涅槃

住世一劫者

世尊爲大乘廿卅說

如來畢竟不入涅槃

說如來畢竟入涅槃

即是十內減一而用九義

說如來畢竟不入涅槃

即是五外增一而用六義也

雖然

若就聖人說之

初亦未嘗於五之外

另增一事也

何也

聖人視說法與罵人

一總只是鼓粥飯氣

而凡夫定欲推說法於罵人之外

謂是確有一件事者

故實實同是五字而遂以爲六耳

是則即用五字以爲六

非於五外另用六

故曰用六永貞

以大終也

當知九字

是乾卦之大力用

六字

是坤卦之大力用

乾卦之大力用

展轉直至既濟

方得完全是十

而尚有六在其中

坤卦之大力用

展轉直至未濟

則竟清淨是五

更無九在其內矣//

 

[]

五字×如何寫

兩手握四管筆

從外面一齊畫到中心

而×字成

十字如何寫

兩手捉四管筆

從中心一齊畫到四面

而十字成

五字寫法

雷以動之

十字寫法

風以散之

蓋響從四面來

法界之性如是

去從四面去

以學於聖人之道故也

故五字天地之字

十字聖人之字

×字即十字

而圓寫之則爲五

十字亦即×字

而方寫之則爲十

圓十字爲×

乃即活十字也

方×字爲十

乃即死五字也

約天地盛德曰五

約聖人大業曰十

五以學易

十以學易

殆謂此矣

然而五十字

初不爲我等算數而設

今日斷不得以算數法來聽

何也

聖人胸中

但有一字

且無二字

何况餘字

蓋聖人所見

惟是大千

大千從本是一故

復次

聖人立出十個字來

只爲得一件事體

心中只一件

眼中只一件

口中說不得一件

於是不得不作兩樣方法以說之

因而以一一字分爲兩一字

兩一字者

人一法一也

約法

則分爲天地盛德句

是爲五字

約人

則分爲聖人大業句

是爲十字

五字是約法一字

十字是約人一字

究非有二字也

既五十二字

俱是一字

餘字當復何用

當知一二三四四字

祗是五中之開合

六七八九四字

祗是十中之氣候也

乾卦豈非約人之卦耶

曰然

坤卦豈非約法之卦耶

曰然

然則乾卦何不用十而用九

坤卦何不用五而用六耶

據實而論

祗是一副大千

不應有約法約人之事

其所以必須約人者

無他

祗爲法故

其所以必須約法者

亦無他

祗爲人故

約法約人

總爲人不如法

意重在人

不重在法

(每卦中爻屬人

故發揮因之)

欲於坤卦廣談法界

必須先於乾卦成就法器

故乾卦中凡有所說

悉爲未成乎人

既發揮旁通

大作佛事

而後成乎其爲人

即以其人來坤卦中

住持於法

其人乃得名之爲十

若猶未也

定應用九

不應用十也

若爾

坤卦應用十

何故亦不見用

坤卦正以應用十之故

所以不用十而用六也

何也

應知乾卦用九者

非所云老陽之謂

乃是十中缺一也

坤卦用六者

亦非所云老陰之謂

乃是五外增一也

云何是十中所缺之一

未成乎人

執我之凡夫是

云何是五外所增之一

已成乎人

參贊之聖人是

由是言之

乾卦所缺

正即坤卦所增

坤卦所增

正即乾卦所缺也

蓋乾卦純說法

不說人

然乾卦雖實實說人

而實實不是人

故減一數

坤卦則實實說法

而實實竟是人

故增一數

以乾所缺之一

補之於坤

而坤得用六

用六所以住持其五也

以坤所益之一

減之於乾

而乾止用九

用九所以期致乎+也

故知乾卦爻爻用九

意不在用九

意在不用一也

坤卦爻爻用六

意不在用六

意在雙用一也

如是則圓者方

方者圓

活老死

死者活

更無約法約人之事矣

而後乃得名爲真正人與真正法

故此乾坤兩卦

實是一卦

非兩卦

五十兩字

實是一字

非兩字也//

 

[]

乾坤

云何爲乾

祗據現在一法

迅疾起滅

不曾暫停

卦之曰乾

乾卦本小

而破於一物

翻出萬物

以其棄小就大

爲萬物資始

故曰大

云何爲神

遍約大千微塵

瀰布無外

不漏一絲

卦之曰坤

坤卦本大

而借彼前法

出生後法

以其如法各得

爲萬物資生

故曰至

約人之卦也

約法之卦也

聖人意重在人

不重在法

人不終則法不始

故乾坤雖齊舉

而必先乾後坤

所以明坤必本乎乾之義也

孝經云

先王有至德要道

至德

仁是也

要道

孝是也

孝與仁

從來不相見之字

仁非孝之滿分

孝亦非仁之少分

其云至德要道者

言孝是仁之要道也

故曰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民之所由生也

一人曰人

普天不人曰民

一人若在

普天下人不得活

賴得孝字爲塗毒鼓

一聞便死

一人既死

民皆得活

故曰民之所由生

今以孝字詮父子一倫者

蓋以前法後法

相生不窮

有父子之義故也

郊祀后稷以配天

是說仁字

宗祀文王於明堂

以配上帝

是說孝字

周南以麟止

麟者

青色仁獸

王者至仁格天之所感

召南以騶虞止

騶虞者

白色孝獸

王者至孝格天之所感也

讀周南召南

而乾坤之能事畢舉矣

論語首章時習

即乾乾因其時而惕

乾之義也

朋來

即西南得朋

坤之義也

君子

即屯蒙以至中孚小過之君子也

上經首章

立出君子字

下經首章

奪却君子字

末章結歸君子

與首章應

其爲人也孝弟章

孝弟爲仁之本

蓋言乾卦爲坤卦本也

坤是仁卦

約法

乾是孝弟卦

約人

雖人與法雙約

究竟歸重爲人上

故學而章

雖是開輕第一章

而論語實以孝弟章始也

然但云其爲人也孝弟

而不云爲孝弟之人者

蓋孝弟原非實事

不過以防閑天下之不仁耳

仁之爲言

七通八達之謂也

一佛國土

通於無量佛國土

無量佛國士

通於一佛國士

塵塵剎剎

你既爲我

我復爲你

如八門五花

無有隔礙

故名仁

然聖王必不能使天下仁

但欲使之不至於不仁

故特設孝弟兩字以防範之

一出一入之間

如臨深

如履薄

此如兩道靈符

可以柭除不祥

眼光但要照定此兩字

自無犯上作亂之好

所以但云其爲人也孝弟

而不云若何爲孝弟之人也

孝弟只約現前一心說

爲人約一期報盡說

爲孝弟於一刻上爲一爲便了

爲人必須爲到死而後已

終無了期者也

蓋好犯上

即是不孝弟

好作亂

即是不仁

不好犯上

即是孝弟

不好作亂

即是爲仁

故知祗有不好犯上

不好作亂

是庶民實法

並無孝弟與爲仁之事也

既云孝弟爲仁之本

則是聖人建立孝弟字

專爲爲仁

而乃云本立道生者

蓋未開經前

不過爲人

既開經後

即是爲仁

而於中間必作六十四番卦象者

是即所謂道

每一卦象

必作六番爻辭

以至有三百八十四爻者

是即所謂道中之生也

是故說經不但說一冠冕仁字便了

要須實實落落

開出道生字來而後始得

不然

既無相生之道

開亦何益

君子所以不務開後之大和會

而務未開前之本者

良由於此//

 

[]

今日開經

如此說去

須知有二大法門

何等爲二

一者無量善法

同時俱興

謂之興善法門

10

一者從前執我

應時歇滅

謂之破惡法門

所興之善

有塵塵剎剎

猶如紅爐

所破之惡

祗一塵一剎

喻如點雪

從此乾坤二卦以往

總是一卦興善

一卦破惡

直至既未濟

無不皆爾

然所破之惡

雖如點雪

而有大勢力

所興之善

雖如紅爐

而無勢力

故必須一雙一雙相守說去

而後所破者方得一死不活

所興者方得神變無方云爾

復次

乾之爲卦

乃是搜尋一切不通達之卦也

不通達雖止在一處

而搜尋不通達

則須徧一切處

徧處搜尋

並無一處不通達可得

而後乾之能事始畢

故坤卦是實

乾卦是假

然徧一切搜尋不通達

此是實實一事

若所謂處處通達之境界

則誰當見

誰當說

故又應坤卦是假

而乾卦是實也

且夫乾卦雖求處處通達

而其實

祗求去一處之不通達

譬如人周身氣血

少有一處窒礙

則周身氣血

應時便阻

謂之不仁之疾

善醫者止於此窒礙一處而療治之

此一處既得愈已

則通體悉愈

故知乾卦醫治全法界不通達

不在處處

而在一處也

復次

仁者推而行之

處處行得通之謂

孝者反而求之

並無一處行不通之謂

仁者喻如家業

孝者喻如能守家業之人

故仁是大千之實法

而孝乃君子之用心也

仁是本有實法

故非但不能不仁

亦復不能爲仁

孝是君子用心

故既能爲仁

亦能爲不仁

故眼光不往射在孝

而往射在不孝

仁是現前一切萬物內

無微塵許不通達

孝是通達大千所有一切不仁之處者也

故坤卦纔說起時

便已是仁

乾卦必須說完以後

乃得

11

復次

在昔堯舜之世

萬民皆得耕鑿飲食

夫萬民之耕鑿飲食

固是大千之仁

與帝力無與

然使無堯舜在上

則萬民决自耕鑿飲食不成

譬如優人雖善戲

若無勾欄以閑衛戲場

終亦不能施其技

聖人之業

其能閑衛不仁也

亦復如是

此所以天地之化育

實不待贊於聖人

而聖人者

必須爲贊之云爾//

 

十六卦(爲法華十六王子說)

 

[]

天地定位

山澤通氣

雷風相薄

水火不相射

總之曰八卦相錯

固知此非八卦之文

乃十六卦之文也

天地一雙

以至山澤雷風水火

共成四雙

乃即六十四卦之文也

八卦相錯有十六

相盪有四十八

合而成六+四

而實則以十六卦爲圓圖方圖之經緯

方圖

伏羲卦也

圓圖

文王卦也

十六卦爲句卦

錄四十八爲字卦

自乾坤開章

歷屯蒙八小卦

則以泰否束之

雖結上文

實起下文也

上經寨否一束

坎離一束

下經以咸恆爲上下之紐

又損益一束

震艮一束

巽兌一束

既濟未濟一束

而四十八卦錯綜於其間

所謂鴛鴦繡出從君看

以十六卦爲金針也

大雄氏有十六觀經

即十六卦是

有四十八願

即四十八卦是

他如尚書有十六字

妙法蓮華經有十六王子

而佛爲初地說法

有四諦十六心

其義一也

苦法忍也

苦法初也

苦比忍也

苦比智也

12

集法忍也

集法智也

集比忍也

集比智也

滅法忍也

滅法智也

滅比忍也

滅比智也

道法忍也

道法智也

既濟

道比忍也

未濟

道比智也

十六觀經

首落日觀

乾卦也

次大水給冰觀

坤卦也

尚書十六字

人心惟危

苦諦也

道心惟微

集諦也

惟精惟一

滅諦也

允執厥中

道諦也

其中

忍智兼具

華第十六王子

即尚書十六字之中字

故佛號日月燈明

而釋迦獨受記於燃燈也

由此推之

十六卦功德可見矣

八卦相錯者

除却天地

止得六卦

蓋從一響中分天分地

天地本自相錯

不待聖人

故錯六子

天地之錯曉然

兩錯爲因

六錯爲果也

天地定位是設卦

山澤三句是繫辭

天地不爻

天地底下

所繫三番之辭是爻

爻者搖也

乾與坤搖

而後乾中有坤

坤中有乾

不但六十四卦是乾坤搖出來

併六卦亦是乾坤搖出來

老夫妻兩個先自搖動了頭

然後小男小女一齊都搖

天地是因緣法

天爲因

地爲緣

山澤通氣

好因好緣也

雷風相薄

惡因惡緣也

水火不相射

不好不惡因緣也

號物有萬

或從好因緣和合而生

或從惡因緣和合而生

或從兩件不好不惡因緣而生

譬諸醫師

投藥即愈者

山澤通氣也

是大醫王

投藥即死者

雷風相薄也

亦是大醫王

投藥不愈亦不死

水火不相射也

是謂三轉法輪

山澤通氣者

師通於弟

弟通於師

師通於弟

感其法乳之恩

弟通於師者

望如妙高聚也

雷風相薄者

一切萬物

雷趕出來

既出來已

風趕進去

相薄

相逼也

(以紙扇爲喻)

水火不相射者

存水則無火

存火則無水也

說天地定位

聖人之意

正要地天定位

說山澤通氣

聖人之意

正要澤山通氣

雷風水火亦然

此四句乃賓句

非主句也

天地水火

是正正錯

雷風☳☴翻來是澤山☱☴

山澤☶☱翻來是風雷☴☳

云斜正錯

許了山澤通氣

而山與雷風

山與水火

本通不得氣

亦都通氣起來

推之相薄不相射

勢不六十四不止

八卦相盪者

即以八本卦盪八錯卦而有四十八

天地

山澤

雷風

水火

盪字之皿也

定位

通氣

相薄

不相射

盪字之湯也

八正卦能盪之聖人

八錯卦受盪之衆生

略盪到南

有十二卦

略盪到北

有十二卦

略側到左

有十二卦

略側到右

有十二卦

只有一盪

四面俱到

更無兩盪也//

 

八小卦(爲五燈會元說)

屯蒙需訟

至小畜履

八卦

爲小學卦

於中

屯蒙需訟爲小始

小畜履爲小終

而師比不與焉

師比

文字之卦也

舊聖人授記學者

胸中有師比二卦

新聖人蒙授記者

已成小畜履二卦

故又有四卦在訟後

不然

既已訟過

宜直接同人大有

所謂利見大人者同大也

同人方始謂之人

大有方始謂之大

大學事有終始

以同大爲始

以既未爲終

從八小卦入同大

是新聖人路程圖

師比兩篇文字

是小畜畜字兩個副本

故小畜卦

內中爻即師

外中爻即比也

屯蒙卦

達摩遇神光時也

蒙卦不過陪說屯卦

需卦

喝後來不及

丟不下之卦

香岩辭潙山時也

訟卦授記屯卦也

卦之小

莫小於屯

所謂現前一心

是屯卦

只一元字已足

乃全許元亨利貞者

爲他初人道場

心中貪圖此四字

又後來畢竟成就此四字

故遙授之耳

所以勿用有攸往奪他利貞字

利建侯併奪他亨字

有攸往

從坤卦來

勿用

從乾卦來

他原有轉身句

善知識只算做常機句

曰利建侯

如立箭𣐟

到得箭箭上𣐟

然後容他轉身

一喝是元

一喝不住一喝是亨

屯卦底元

已被喝住

所以蒙無元字也

蓋一人屯了

法法蒙了

法本不蒙

因屯卦連累他蒙

蒙卦無可說

說蒙卦者

重說屯卦也

需卦以正中也

訟卦尚正中也

中以正爲體

正以中爲體

中豎正橫

中動而不已

正安住不動

須也

爲何需卦要等

只爲他不中故

住在中時

前後際斷

曰得中

訟卦尚中

則需卦止爲不中

請出全法界來

曰以正

見了全法界

我便立不起

曰以正中

中則授記

故必要需

需到需於酒食

等着了

故訟正是

法師中是法了

訟曰尚中正也

法師之事也

需之九五

曰以正中也

法子之事也

屯卦需卦

參學之卦

訟卦

授記之卦

汝於來世

當得作佛

此授記正文

其言似終

而實非終也

故曰終凶

謂普賢萬行

從此而始

不是學人之事

於此而終

你且耐着

我爲你說師比等卦

領你見大人去

故曰作事謀始

授記之後

有何事

見大人則其事也

大千純親曰師

大千純疎曰比

兩番智說畜字

師卦成就畜

訟卦破壞小

小畜者

大學之前方便也

師比者

方便之方便也

師卦不過容民之法

把這個容民之法

做小畜畜衆之法

然而畜義未暢

故又說比卦

比卦建萬國之卦

不要提起你一國

萬國好端端一齊建

你也建在裏邊了

訟卦以後

合說履卦

儒行爲履

小人之行

悵悵何之

不謂之履

大人之行

空行無跡

亦不謂之履

履在訟後

舉足動足從道場來

只是做了小人之履怎麼處

小即小畜之小

不畜則小矣

以小而履

是小人履

以畜而履

是君子履

女爲君子履

無爲小人履

子夏那日正打從訟卦出來

領到師比卦

已放大眼光

畜字成就

然後履字成就

履卦即是訟卦

而今履卦

不是訟卦之履卦

乃師比中之履卦

蓋欲成就同人大有

直通既未之履卦也

履卦說了

屯卦纔完

達摩大師東來

只爲得一個屯卦

一部五燈會元

都是弄粥飯氣

已收在屯卦一卦裏邊

蓋不曾屯底時節

他三魂六魄

不知飄蕩在那裏

縱有屈原大招

也招不來

而今兜頭一喝

提出現前

一心便立刻屯住

屯了現前

已有這個人了

然後把這個人漸漸裏擺佈他

莊子云

而後乃今將圖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