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大學緯注序


大學緯注

 

【大學緯注序】

昔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其所祖述者何哉道焉而

已其所憲章者何哉亦惟道焉而已顧堯舜文武之道

備載於詩書則傳其詩傳其書而道已備何庸別撰述

以詔後人雖然堯舜文武之道脩身以平天下之道也

道何在在乎學學何在在乎身斯道也古之帝王脩之

而詩書載之其辭紛而頤其旨約而盡其體大而精渾

渾乎灝灝乎尋之而莫得其緒溯之而莫竟其源也有

物焉本末之序誰明有事焉始終之節誰究有知焉先

後之理誰分然則大學之書其果可以不作乎大學者

曾子述孔子之意而作也所以採詩書之蘊而賅其義

所以衍詩書之奧而繹其詞微者顯之畧者詳之合者

析之鬱者申之孰爲明德孰爲新民孰爲止善古人既

各有所言諸篇中遂歷引之以與吾說相證揆其本末

究其終始稽其先後然後古人脩身以平天下之道遂

一一有次第之可循矣是則大學之書非徒述孔子之

意而作乃並述詩書之旨而作也其曰古之欲明明德

於天下者言古聖帝明王皆由此道非自今日始也且

夫古昔盛時自天子以至庶人無不以斯道爲學舉脩

身而措之天下裕如矣後世襍霸之術興而功力之說

競治平大業暌絕往代豈其運會之獨殊抑亦脩身之

道有未講而大學精微之蘊未能深究其全也是書之

傳翳於秦漢鄭氏雖有注訓詁文義奧旨未明得程朱

之表章而綱舉目張炳然千載其以格物致知章爲已

亡則非也今特取而更之凡注有未合者亦別出己見

以相參焉同者無庸立異異者何必強同也嗟乎斯文

猶未喪睠言大道聞見疇知往哲遙遙睎蹤莫及有可

按涂而索者惟載籍之幸存而已賢君相儻能有志於

此一旦奮興而求之屏功利之說黜襍霸之謀裕脩齊

之規成治平之績一日也速於置郵百年也及乎遐裔

庶幾乎堯舜文武之學將可下見於當今即堯舜文武

之治不難上媲於隆古彼猶有深慕匪族之富強而轉

陋皇猷之迂濶者何其繆也何其繆也意者將存其遇

而待其人乎光緒二十有二載歲在丙申中元節後三

日鍾頴陽謹序於韓江之蕉陽別墅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金丹真一論詳解02

金丹真一論詳解02
18*731

[]
數起北方河車,
計也
行遠之具 其數以日計行
河車持恒一年
北方河車從尾閭起數計日言功行
Δ
車者,還丹日數也。謂言行火須滿三十日,要法逐月節度,運火勿停,陰陽各半,互相受用,氣行一周,丹轉一次,始起北方復卦,從陽爻運氣,而終十月,陰陽數足矣。
十二月十二闢(屁)卦
復卦十一月一陽來復

運得再好再數全一樣生死輪迴
欲脫此死生
唯有列班籍
高象先云我有赤龍天上訣有口人間未曾說。
赤龍行火之河車直通天聽
了生脫死
非爲淺蔽
端在有無凌雲之志
火養歲年一其真一
九年功成
自然不在話下
 
↓↓↓
  定神水之受用。
  几運大丹,先定神水華池,爲之受用,得水方與真鉛同類。丹書云:同類氣合,相須如神。若鉛不真,神水無以能受。仙家所忌。忌類不同,是以先定神水,後議真鉛。《參同契》曰:若鉛不真,其汞難住。几稱汞者,是神水華池也。此氣若非真鉛,無以制其汞。汞若得伏,有諸異名,且非獨汞之名。一名流珠,一名金液,一名金漿,一名玉醴,一名紫遊膏,已上俱是神水華池中真鉛也。真鉛真汞,二味華氣,凝結成丹。丹家先定神水華池,爲之受用。修丹之士若明神水華池,定知仙路不遠矣。大丹不得神水,無以變其靈通。神水不遇真鉛,無由吐結精氣。二物相合,乃成還丹。
  論曰:水數屬一,含氣混真,配位而黑,得合真鉛。
  真鉛受性,養在北方黑氣。黑氣即神水是矣。
  此鉛含光隱邇,造化自然。
  真鉛含五色之象,道家每三百六十時,一度開鼎,添合銖兩,便見其靈異,時黑時白,或黃或紫,或紅或青,應金木水火土之正位。《陰真君流珠金鏡》云:一物有五彩,永作仙人祿。又云:鉛含五彩,汞吐三花。二物合體,名爲河車。河車是丹之異名也。
  或沈或浮,能有能無,散即潛龍,聚則秋石。《金虎元君訣》曰:浮沈恍惚,渺邈如雲,其中有精,可以經綸,似有似無,難辯素真。
  此乃元君指顯真鉛,有此浮沈變化之妙。
  論曰:浮沈者,鼎中收結也。結精華之花,透出其上,謂之輕浮之精華,又名神符白雪,又名鐘乳,又名馬齒欄干。俱是黃芽一體,鼎中變化異常也。營丹高士,若運玄功及此,定知九轉神丹,全科畢法在乎手矣,可以將近仙都,名標玉籍。
  已上並是黃芽運化之道,殊聖之功,仙家貴重之事。
  黃門侍郎蕭子雲大丹歌曰:千言只爲祕黃芽,萬卷方書說閑石。論曰:黃芽未入鼎已前,先須定時日,化鍊黑鉛,以騰倒精華之氣。又輕浮者配合青龍,同入金鼎。雖入金鼎內,猶是未分清濁。何故,蓋未受造化正氣,憑何節令推遷,擬分清濁。此須是治丹之人,妙運五行,能驅造化,審看刻漏,進退節符,黃芽始可化成。其或水火數差,漏刻無准,陰陽失度,氣候不交,黃芽萬一不生,斯乃理丹之人慢怠,差其候也。茅真人謂青霞君曰:陰陽不能順,畢竟不生牙。斯乃道家共禁之法,恐洩天機。且見今人鍊藥,擬效長生,不知靈丹之源,妄認朱汞。
  世上多俟認朱砂,用此爲汞,更以鉛花合造,燒緞爲丹,傷人之命甚矣。
  且自古高真之士,不無丹書仙經,洞文藏經,眾真內禁聖訣,備顯人問,開露玄意,引接後人。凡舉大丹,先具清釜之鼇,丹井醴泉,是修丹急務之要。未審今人鍊藥,以何物爲真鉛,如何是神水華池,井鼇之用。而配眾仙相繼,丹成之後,各有丹井具存。當日若或無用,豈真聖造化無端,惑亂後人也。且如內禁訣中,凡丹井成後,無令雜穢使用,水脈定後,更宜換之,滌去滯泉,然後任露天通,星月照之。大凡井水,或有沙虫,視之不見,但以金銀寶器盛之,旬日虫化爲腳。
  注云:如道家未辦,但以通油新瓶器盛之,以蠟紙封頭,勿令塵入耳。
  水性既定,土氣已收,方取合丹。凡造丹井,若得石腳泉青白色者,元是陽脈之水,運丹復靈,若值青泥黑壤、黃泉赤脈、鐵腥味驗,有此之象,並有水脈交雜,陰壤積滯,土氣昏濁,不任鍊丹,宜須別造。但得清泉味甘而醴者,切宜寶之。已上內禁訣中論丹井第十二篇論曰:且水者,利生萬物,五行之首,北方陰氣一也。故言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五行之數,一以貫之,始自虛無,從無入有。
  綠水是虛無之體,故言從無也。入有者,從此虛無氣中,運五行造化,忽生還丹,故言入有也。
  從有返歸於無。
  其丹雖然有也,遇換鼎器之時,是逐月添合青龍,乳育白虎,還復無也,故日歸於無也。
  還返數終,神丹自睹。
  鼎中靈藥,數轉已足,滿鼎殷紅,又如血滴,中有白酥湧起之狀,惟聖與賢,莫測靈通變化也。
  隨日月之變遷,順五行之情性。且如十五、十六日月正圓,明丹亦氣盛光明也。月將虧損,丹亦伏藏收結也。如是返覆之數,九轉皆總如斯。凡丹書云九還七返者,此之謂也。
  九爲陽氣之初,七爲太陰之始。几運大丹,並須陰陽對用,昇降輪還,九六爻變。《易》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曰:用九,乃見天德。是以治丹之象,並奉天時,合節須節,合行即行。《易》曰:天地節而四時成,陰陽節而萬物生。所以丹家盜之,一如推化萬物,變移種種奇異,花藥紅黃,枝條垂布,俱存鼎中,聖人效之變化也。《易》曰: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聖人則之。几治丹言運符節者,此之謂也。還丹得不生焉。已上明論注解九還七返大義,俱是還丹成熟之訣。丹若不節不剋,不止不殺,無能成寶者哉。又丹書聖人類天地萬物之情,窮陰陽配合之道,治符造化,盡妙五行,春氣發而草木華,秋氣收而萬物實也。
  《太易丹書》云:還返既老,精凝不飛。若以朱砂抽汞,鉛花取芽,八石三黃,五金雜類,此俱不入大丹之源。但可以制伏,變化黃白,添爲世寶,濟貧助道,救接孤危。若將此頑滯之物爲丹,奈仙經云:朝服一刀圭,暮可生羽翼。料玆頑質,必不及斯。且朱砂水銀有質之類,又經火緞,陽毒相含,服之發渴爛腸,喉結如火,千萬莫能療,五藏已亡,萬金之身誤傷何苦焉。馬明先生曰:還丹者,見水歸水體,入火復金液,服食如風雨,消融歸百脈。
  還丹從漿液化,故言金液。可以融百脈,服之注灌百脈,疾如風雨,驅除邪氣也。
  陰君曰:無質生質是還丹,凡汞凡砂不勞弄。論曰:無質者,虛無之氣是也。此氣呼吸動靜,騰躍伏藏,非離母也。母者水也,水合真鉛,配爲華池,華池便是丹田也。丹書云:用鉛不用鉛,鉛是舊丹田。既產其丹,名爲生質,故曰無質生質是還丹。論曰:水雖有形,終而無質,神仙以法制之,能生質也。生質之由,始綠昇降致玆有也。
  昇即鼎中陽氣上騰,降即壺中陰氣下結也。
  論曰:丹處虛無者,與蠹籥而伏華氣是也。
  河上公云:索籥空虛,故能有聲氣者也。
  一氣純乾,全行陽道。一氣純坤,全行陰道。並是陰陽交媾,二氣成真,真者丹也。丹者凝結之象,紅液是也。
  丹成故非檀末之形,俱爲紅液之象也。
  訣曰:切在先憑刻漏,晝夜無差,或退水進火之時,俱在午前分漏,焚香勿絕,仰告上真,乾火盛明,恐鼎有失。
  亢龍有悔,是此時也。治重剛之險,九天之德,莫盛於斯,故日乾火盛明也。
  不可輒拋藥堂,專聽龍吟盛位之聲,審察陰陽調理之候,或聞雄聲稍武,
  武是亢龍之火,純陽也。綠陽道將退,未免進火,應其時數也。須滿鑪之火得,不憂玆驚失,又慮鼎器難禁。有此雄聲,切在小心,以時消息也。
  暫開午門。
  午門,是下次進火之門。納陰之首,暫且開之。放火氣伸緩,侯聲稍和,清幽絲竹之類,卻掩之,氣和者也。
  微通火氣,其聲清幽,徐而復掩,又恐歇氣,多時節滯,神丹變化。
  自此已上俱是乾道變化,治丹君子善守護持,方保貞吉。
  訣曰:其次遇進水退火之時。
  時在娠卦,治一陰而御五陽,乾元亨利,萬物資生,承順乎天,乃終有慶也。
  履霜堅冰,陰始凝也。盛暑雷震,息以威蘿。芽體漸成,循善無失。漏應二更,貞而復吉。《太易》曰:娠結其瑞,雪霜其素。胎滯濛肥,陰爲陽主。道之樞機,伏藏爲虎,履霜光耀,堅冰寒沍。此時丹漸凝結矣,神水已變,大道功全造化,既成黃芽,鍊徹九轉,靈質可觀,號曰老芽,以玆方熟。
  黃芽澄鍊須熟,方堪入用,鍊化爲丹。太一真人玉壺頌云:十月霜飛雪又濃,黃芽內熟色顯顯。修丹若見黃芽熟,安得不思金虎龍。是知黃芽九轉方熟,或如欄干鐘乳,疊石嵯峨,科計萬條,絲文馬腦,玉柱玲瓏,種種靈異之象,直候九轉將足,收此靈芽,上壇呈天,誠心仰告,弘願惟深。再鍊靈芽,願成大藥,晨昏朝拜,開啟壇爐,從此之後,志鍊還丹。
  《參同契》云:黃芽者,是大藥之根基,長生之至寶。其奈孤陽之芽,未可獨立。水合陰陽,方爲大藥。論曰:故知水者,大藥之宗,內固營丹,外化萬物,合陰合陽,神仙之母。太上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黃芽。得水改性換形,變爲還丹,正名大藥。所以《參同契》云:孤陽之芽,未可獨立。水合陰陽,方爲大藥。是知天機之事,不可得而聞之,玄誡也。論曰:水本非神,得數則真。故言神水也。此水莫不五行共化,四象相推,陶家之輸返,圓轉數極,知來者成化備矣。況乎真人,運造始而有則,終而有歸,兆之未萌,萬物斯睹,何難之有。如日月輸還,晝夜恆則。所以造成世界,化及人民無窮也。斯乃始得陰陽度數,運轉有恆無竭也。若言營造大丹,須藉感時相應,是以功殊物外,世法莫同,神水非神,從數而妙。又《陰符》曰:金丹之術百數,其要在神水華池。是知還丹得一,變化無窮,昇舉常個,永齊天地也。論曰:水性全陽形而能陰。置百斛於釜中,煎而乾之,顯玆無質也。而潤及於大地,百物生焉。何故有質也。此質盜天地正氣而生。經云:天地萬物之盜,俱是抱一負陰而生。斯乃並論天象化備,萬物有歸,故成就也。論曰:金丹化備,神水何歸。論曰:神水爲,母,真鉛合胎。胤化於金鼎之中,盜五行之數應用,日辰旋運,綱斗相隨,符節催逼,其水自神,其氣降真,黑鉛吐精,金花湧生,俱不洩內外結爲丹,此是聖人化備,還丹成質也。此質且非與地質而同其氣,聖人猶托易而明象焉。王弼注云: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營,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無不利者也。論曰:何故不習而能利焉,豈不然也。但返乾數而復坤位,是以無所習也。旋路還鄉,始明於本,何憂末乎,故不習耳。此說並論天道常用,日月輪還,乾坤剛柔,以時消息,象數所由,盜而用之,賢賢相受,世人罕遇。故經云:萬象不能逃其數,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此律曆數不能契者,自是人之味也。聖賢之道即不然。《陰符》曰: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所以易天心,關造化,返五行,運八卦,定節候,分晝夜,此乃天之機,人之盜也。得不宇宙在乎手,萬物在乎身,沖天之機於人而見矣。玄象既明,還丹成矣。論曰:元陽子云,乾天爲陽坤爲母,南方朱雀北玄武。年終歲久俱成土,時人何處尋龍虎。土者是有質之象,德居黃位。黃位是九九數滿之義,化物已成,得土之號,是丹牙也。謂土能剋水,是消化鼎水之大義,聖意明顯,水歸土也。故非地土之土也,是丹牙之初體,得白虎之號,能噙食青龍。丹書云:龍虎相噙復相吞,立生定位此中存。八節運移寒與溫,看看漸變黃芽根。故知黃芽屬土,能消水也。論曰:水無滯質,含氣混真,精華既結,金液復凝。丹書曰:金液大還丹者,此是也。世人不悟,亡家失業,罔測此焉。論曰:所言金丹者,故非金石之類爲丹,借位而呼之,稟西方之色,而本素也。《參同》曰:丹砂本素元非赤,四季排來在南宅。綠南宅是納陰雌、降女子之脈,脈聚而赤,陰氣紅澤,行血信也。徐君云:男氣白精,女氣赤血。乾道爲男,坤道爲女。聚氣成胎,納陰爲主。丹至納陰,始變其色,元非赤也。故經云:丹砂本素元非赤。秋石者,亦向前說白石也。白象西方,故日秋石。論曰:凡開啟大丹,取金旺之象,白露爲首,旺於酉地,此是金水氣正澄,鍊煎金秋月圓盛,金花滿盈,是煉丹之時候也。魏真人曰:採有日,取有時,世人用之而不知。況乎古仙鍊藥,但取金氣圓明,蟾光滿盛,真人共用,萬一皆同無二也。又曰:金丹得水互兆滋,隆起自虛無,從無生有。凡運金丹,須明真一。真一者,水也。育丹爲母,真者氣也,氣爲道化。
  化者是行氣之義,直侯氣足,方名爲道。行氣者,二氣是也。
  況乎非遠,目前可見矣。包真人云:真一法朝,日在眼前。太上曰: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生而不辭,又何遠乎。又經曰:母藏子胞,子隱母胎,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白者,西方金也,金者便是母也。黑者,北方水也,水者便是子也。知有西方金也。丹首起北方壬癸,壬癸是水也。經云:金胤於水但安水,叉存其丹,斯言黑白二義明矣。故丹書云:知白守黑,求死不得,此之謂也。
  青霞君云:水爲凝而納火,金消散而入水,水火之氣相蒸,金形相轉,往而不定,上下無常。水得火而昇,金得水而潛,相須變化,凝結氣中,又何朱砂潛火,水銀結霜。丹書云:畫鏡照膽,登山網魚,何日獲之。夫煉丹煉神水,有水始生牙,火釜燒金藥,金藥是三花。
  金虎元君云:鍊三花但去其玄色,色歸西方之色正白。經云:潔白見寶,可造金花矣。
  此花入鼎,須憑刻漏,始分清濁。如無漏刻,靈芽不生,三花入鼎。歌曰:入鼎須憑漏,無漏不成丹。如盲奔卻杖,聾者抱琴彈。
  大丹無漏,如盲者奔杖,無以能進。雖加喊水火,奈時候不正,默而·不分,又何定氣昇降,如聾者彈琴,自不能分別也。
  論曰:漏者便是此日直符,使者符到奉行,算陰陽水火正數,一進一退,定其斤兩,合日辰,應運金·鼎,先定天地時而後行事,順天地也。《陰符經》曰: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論曰:且如此日陽時將至,漏已來報,即稱太陽應數,累功成乾。其或陰時將至,漏已來報,即稱太陰應數,累功成坤。如是乾坤俱備,陰陽兩全,奪天地造化之功,盜四時生成之務,鼎中靈藥,萬一成真,紅液流珠,天人共愛。論曰:已前分漏,時在運火,牙必成矣。時在運丹,丹必成矣。並同玆法天象成形。又《紫陽金碧經》云:還丹之道,與九鼎法同,神水化功,更相運入斯。乃前九鼎煉牙,後九鼎煉丹,故日還丹之道,與九鼎法同。《周易參同》曰:漏刻未過半,魚鱗狎獵起。如是明分刻,漏顯配五行。晝夜玄功,應運符節。
  經云:符節者,是分管此日十二時之候也。晝夜應運,曾無暫停,至道神功,准漏消息,陰陽變化,恍惚而遷,水被火逼,時不相容。故元君曰:恍惚變化,在於當時。
  《參同》曰: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縱橫,不依漏刻。此是《參同》聖意,微密之妙旨也。訣曰:若運丹昇降之次,輒勿暫拋藥爐,聽察吟聲,調燮火候,進火稍麓,前功恐失。
  失者,是火數與時不相應也。春木未滿,夏火已行,夏暑炎炎,卻行冬令,此是掌爐之人懈怠之過也。
  是何灰暗日久,火養歲年,顆塊朱砂,猶言未伏。論曰:且如金液之丹,是金華之氣凝結而成,人得服之,流胤百脈,駐顏返老,行疾如風,萬災莫及,龍神仰敬,土地護持,服之歲月,別有異常之事。
  服藥三年,別有真聖靈異之事。
  更資陰隱,直候上昇。此是九轉金液,凝結化爲還丹。豈是朱砂作粉,水銀爲霜,恨之甚矣。是謂學不稽古,暗詳經論,以意自裁,背道返德,萬家傾產,一無可成,實爲世愚,孰能開悟。而況前賢後聖,大丹理貫一源,故無二三,盡明真一,妙算五行,鑽簇陰陽,潛運寒暑,仁賢相授,廣業經綸,知鉛汞之根源,定水火之大數,如斯明白,始可經營矣。訣曰:且如脈同一身,漏行百刻,時隨漏應,准刻定時,漏既不得,丹隨時變。
  此一法眾仙共禁之訣,荃蹄之義,息忘經綸,途遠妙極之理,神明丹中要義,無過此訣矣。
  《太易》曰:一日有十二時,陽六時,陰六時,便是時計之數也。轉運輪還,時內消息,又如何頑心度日,弊意彌年,一向灰暗,將延歲月,故堪取笑,實謂痛哉。可惜光陰散亡,學仙之士,請細詳焉。且如定氣分節,大凡五日一候,計六十時,禽類胎卵,應節變遷。書云:後五日,雀入水化爲蛤。後五日,野鸚入水化爲蜃。後五日,鷹化爲鳩。後五日,田鼠化爲駕。制不自由,時至化也。理丹玄象,運化亦同。後五日,神水冰丹形變,斯乃天時共造,律曆同遷神化也。
  諸聖玄意,丹家多議,此一科也。
  又聖意一科,且如今日直符,開啟運丹,復卦爲首,起火子位,發爻通靈,而終於已,純陽也。妮者,納音之首,收攝元氣,而終於亥,純陰也。此日行火大數,理乾坤二卦,變一十二爻,計一十二時,時數之內,有陰有陽,有明有暗,有動有靜,有進有退,昇降隨時,周而一匝,鼎中靈藥,隨卦變通,五色流光,天人共賀。此訣外鐫金簡,內寶存心,凡傳於人,賢聖相授,齋修重誓,莫妄輕洩。乃元始玄言,畢法金科,勿違師誠。茅君誠文曰:天門開,地戶閉,聖人機密,勿妄漏洩。妄洩真訣,殃及絕滅。豈非容易哉。
  又云:得者不洩,洩者喪德。付之以言,誡守玄默。
  論曰:若得藥源,萬一成矣。必利眾生,且非一人。
  此藥得成,有全家拔宅之功,非獨一人昇舉也。
  且見今人煉藥,雖有其言,而無其實。朝朝說道,日日言丹,究論真詮,罔知聖意。如斯暗昧,自尚未能,孰爲利眾,而全家昇舉者哉。經云:若昧藥源,一身難存。若明神水,全家歸真。
  神水聖石,一龍一虎,二物知宗,神仙之倡,此之謂也。
  論曰:得者日學日新,
  但得藥源,經營有神,一月一合,開鼎沐浴,觀其顏色,漸睹幽深,鼎鼎見信,轉爲玄功,其道日新,可見重矣。
  迷者日學日昏。
  迷者錯認朱砂水銀,便爲大藥,千燒萬緞,如末如灰,罔合經綸,無由取信。既差玄旨,轉益昏迷,皓首如絲,何以開悟。其道轉加,日昏迷之甚矣。
  推道守一,
  推道紀鋼,妙在守一。起甲鑽算,春令發揚。經云:三五之道,天地常用,以時消息,巡歷后土,歸於中官,其數見五。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付口訣,難以書傳。大丹之要,非數莫能知其神。神水華池,非真鉛不能合其道。若明守一,已知大道綱紀,無不盡者也。
  皇天無親。
  上天普育萬物,愛人最深,玄象天機,與人相合,道成德就,玉皇可見,惟道可親,昭于上帝也。
  我命在我,
  非天制我有其生,非天縱我亡其壽。三才永固,各保元精,惟人攝養多乖,不悟營修大藥,上天明鑒,法象昭然,大道經管,丹書遍載,自無志學,負己辜身,棄命如泥,卻爲鬼物。且積修而難得者,莫貴於我身。因循而易失者,不聞於仙道也。況且真鉛不遠,百姓日用而不知。大藥非遙,滿市黃芽而莫測。几夫不學上士難傳,而況常人有言,大命由乎天也。如斯不悟,何以聞之。若言命既由天,子之服毒,何政死乎。歷觀今古得道者,千萬餘人,始自常夫從學,安得玉皇垂詔,白日沖天。故知求生者,叉遂其生,昧死者,任從其死。昇沈得失,未可言天,我命在我者也。
  非丹不存。
  塵病下士,恣慾飲酒,腥羶血肉,沈滯五臟六腑,穢氣蒸薰,身重百斤,何以輕舉。若非金丹妙藥,無以滌蕩,神藥一化,返老爲童,位列真人,名標玉籍,與天地齊休,若非金丹,不可存也。
  鍊之可久,
  運造神室之丹,且非一朝一夕之功。几九轉成牙,九轉成丹,開啟造化,須處名山,同道數人,晨昏資備,藥室壇鑪,穿砌井寵,二時朝拜,齋粥資修,志念歸真,神明如一,實非容易,歲久方成,故日鍊之可久也。
  餌之長新,
  服藥之後,三屍之蟲漸去,還精補髓都全,暗室有光,童顏日盛,精神爽異,道氣吉祥,五嶽靈真,自然而會,神魂徹視,玉髓全身,趣戲仙都,故曰長新也。
  數通即化,
  聖人鍊化靈藥,大數運通四時,春季發而萬物生,夏季旺而火炎盛,秋季收而金實,冬季伏而水凝,丹家制造,但得通此四時行氣,金丹自然變化,故日數通則化也。
  數極乃神,
  言數之極滿也。但論陰陽數滿,藥方乃神。陰極則陽潛,陽極則陰屈,二氣互用,道之自然。又言極者,是窮變之道盡矣。乃得陰陽之道,極數者也。是神仙之妙,變化之法,故日數極乃神。
  獲斯天機,
  天下能事者,不過得道。得道簡易,莫出於丹。治丹之妙,擒制於氣。化氣有形,不過於數。數造金丹,三五與一,獲此天機,神仙事畢也。
  永列真人。
  世有數千玄衛,繼約萬端,若言永列真人。一粒還丹,昇舉霄漢。
  金丹真一論竟
 
 

金丹真一論詳解

金丹真一論詳解
18*731
Δ
雖外丹名著
然參則參高象先金丹歌詩
 
 
【金丹真一論】
金丹
>>金丹之術百數其要在神水華池。
>>金丹化備。(體元化備於裁成)

>>金丹者故非金石之類爲丹借位而呼之稟西方之色而本素也。本素陟ㄅㄨˋ降上下)

>>金丹得水互兆滋隆起自虛無從無生有。
>>凡運金丹須明真一真一者水也育丹爲母真者氣也氣爲道化。
>>若非金丹妙藥無以滌蕩神藥一化返老爲童位列真人名標玉籍與天地齊休若非金丹不可存也。
>>數造金丹三五與一獲此天機神仙事畢也。
水中金之丹
元化不體不成
講玄元之化育養成
金丹者
>>金丹者故非金石之類爲丹借位而呼之稟西方之色而本素也。
 
 
[]
夫靈丹之源,稟乎真一之氣。論曰:真一者,大道之源水也。水者氣也,氣者道也。道本無名,因氣生質。
靈丹丹藥之靈者除病長生
本根流處 說文曰水泉本也
真一之氣真水泉本也 由此穴生出
故繫辭云精氣爲物 蓋真泉水本 在此穴
故論曰歸納出三點
源水>>氣>>道>>元精雲布因氣託初<<因氣生質
氣道依憑水道
所以本源處是水道
是出水的地方
尿尿處
精氣爲物
因氣託初
因氣生質
修鍊的重點在那話兒
沒有想到吧
Δ
質者,有形之物也。道始無形,從一氣而受化,化及有形,形者名也。故曰:道本無名,而強名曰道。道本爲一也,一者母也。一能布化,生成萬物,利用天下。太上曰:布一名於天下。凡遇大丹,莫不尋本求末。本者真一之源,爲之母也。子者丹也。營丹之士,莫不求乎真一之源,而化氣成子。神丹之妙,見於此矣。
一能布化施教行化在一
(一始立也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真一者大道之源水也、水也
尋本尋真一水源
(源頭金母也子丹也)
(神丹之妙見本真之一化)
(就那一槓處見真章)
(修是修那話兒)
水中月是虛寂無生
水中金是虛化爲實
佛道雖立論在水
追求的各不相同
回風混合密固根源此乃守真一之道
但水中守不容易
而是在水淵之畔陸上的天谷穴上守
嚴格說來鹿(陸)的屁門小尾巴接縫處
似人之會陰提肛處非百會穴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你不得不先關照屁股
 
[]
形質既分,清源有異。
形質形者名也 質者有形之物也
有形有名 物之狀可辨 故云既分
然源有清有濁故云有異
Δ
清者,黃芽也。此芽能輕能浮。濁者,鉛也。此鉛能沈能滯。大茅君謂青霞子曰:鉛沈銀浮,謂之黃芽。亦曰鍊秋石,亦曰黃芽。凡經鍊九轉神丹,鼎中須分清濁二氣,方悟造化之權。二氣者,一氣全陽,守六爻正位。一氣全陰,亦守六爻正位,定陰陽兩全之義。《陰君還丹賦》曰:至道還丹,陰陽兩全。化瓦礫而成金,度凡人而作仙。此芽鍊至九鼎,方爲老芽,始堪入用。丹書曰:黃芽者,造化之終也。況老陽之芽,神氣方足,堪用作丹也。
黃芽鉛+汞+土的化合物 所謂金華
本論云 丹書曰黃芽者造化之終也。
已合化成功老芽呈土黃粉狀可堪入用
(無土不生芽)
(所以運化水火金木作丹在中 中土也)
(水淵畔亦中土也)
一氣鉛華出黃芽是有一股騷味兒
一雄一雌
狗鼻總在屁股後面繞著繞著
清源有異 不要搞錯了
四郎探母烏盆記戲詞 捅開鎖的屁股門
關捩子找到了
鍊至九鼎
真真正正的老黃芽粉
自己自製的
有信心你就吃唄
辨清要搞對
高象先的歌詩也要讀懂
不然鹿茸是鹿耳朵裡的毛都跑出來
準頭既失精也走丟
鹿尾巴再九還也沒用
產不出老芽黃
贗品吃多了凖喪命
 
 
↓↓↓
  數起北方河車,
  車者,還丹日數也。謂言行火須滿三十日,要法逐月節度,運火勿停,陰陽各半,互相受用,氣行一周,丹轉一次,始起北方復卦,從陽爻運氣,而終十月,陰陽數足矣。
  定神水之受用。
  几運大丹,先定神水華池,爲之受用,得水方與真鉛同類。丹書云:同類氣合,相須如神。若鉛不真,神水無以能受。仙家所忌。忌類不同,是以先定神水,後議真鉛。《參同契》曰:若鉛不真,其汞難住。几稱汞者,是神水華池也。此氣若非真鉛,無以制其汞。汞若得伏,有諸異名,且非獨汞之名。一名流珠,一名金液,一名金漿,一名玉醴,一名紫遊膏,已上俱是神水華池中真鉛也。真鉛真汞,二味華氣,凝結成丹。丹家先定神水華池,爲之受用。修丹之士若明神水華池,定知仙路不遠矣。大丹不得神水,無以變其靈通。神水不遇真鉛,無由吐結精氣。二物相合,乃成還丹。
  論曰:水數屬一,含氣混真,配位而黑,得合真鉛。
  真鉛受性,養在北方黑氣。黑氣即神水是矣。
  此鉛含光隱邇,造化自然。
  真鉛含五色之象,道家每三百六十時,一度開鼎,添合銖兩,便見其靈異,時黑時白,或黃或紫,或紅或青,應金木水火土之正位。《陰真君流珠金鏡》云:一物有五彩,永作仙人祿。又云:鉛含五彩,汞吐三花。二物合體,名爲河車。河車是丹之異名也。
  或沈或浮,能有能無,散即潛龍,聚則秋石。《金虎元君訣》曰:浮沈恍惚,渺邈如雲,其中有精,可以經綸,似有似無,難辯素真。
  此乃元君指顯真鉛,有此浮沈變化之妙。
  論曰:浮沈者,鼎中收結也。結精華之花,透出其上,謂之輕浮之精華,又名神符白雪,又名鐘乳,又名馬齒欄干。俱是黃芽一體,鼎中變化異常也。營丹高士,若運玄功及此,定知九轉神丹,全科畢法在乎手矣,可以將近仙都,名標玉籍。
  已上並是黃芽運化之道,殊聖之功,仙家貴重之事。
  黃門侍郎蕭子雲大丹歌曰:千言只爲祕黃芽,萬卷方書說閑石。論曰:黃芽未入鼎已前,先須定時日,化鍊黑鉛,以騰倒精華之氣。又輕浮者配合青龍,同入金鼎。雖入金鼎內,猶是未分清濁。何故,蓋未受造化正氣,憑何節令推遷,擬分清濁。此須是治丹之人,妙運五行,能驅造化,審看刻漏,進退節符,黃芽始可化成。其或水火數差,漏刻無准,陰陽失度,氣候不交,黃芽萬一不生,斯乃理丹之人慢怠,差其候也。茅真人謂青霞君曰:陰陽不能順,畢竟不生牙。斯乃道家共禁之法,恐洩天機。且見今人鍊藥,擬效長生,不知靈丹之源,妄認朱汞。
  世上多俟認朱砂,用此爲汞,更以鉛花合造,燒緞爲丹,傷人之命甚矣。
  且自古高真之士,不無丹書仙經,洞文藏經,眾真內禁聖訣,備顯人問,開露玄意,引接後人。凡舉大丹,先具清釜之鼇,丹井醴泉,是修丹急務之要。未審今人鍊藥,以何物爲真鉛,如何是神水華池,井鼇之用。而配眾仙相繼,丹成之後,各有丹井具存。當日若或無用,豈真聖造化無端,惑亂後人也。且如內禁訣中,凡丹井成後,無令雜穢使用,水脈定後,更宜換之,滌去滯泉,然後任露天通,星月照之。大凡井水,或有沙虫,視之不見,但以金銀寶器盛之,旬日虫化爲腳。
  注云:如道家未辦,但以通油新瓶器盛之,以蠟紙封頭,勿令塵入耳。
  水性既定,土氣已收,方取合丹。凡造丹井,若得石腳泉青白色者,元是陽脈之水,運丹復靈,若值青泥黑壤、黃泉赤脈、鐵腥味驗,有此之象,並有水脈交雜,陰壤積滯,土氣昏濁,不任鍊丹,宜須別造。但得清泉味甘而醴者,切宜寶之。已上內禁訣中論丹井第十二篇論曰:且水者,利生萬物,五行之首,北方陰氣一也。故言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五行之數,一以貫之,始自虛無,從無入有。
  綠水是虛無之體,故言從無也。入有者,從此虛無氣中,運五行造化,忽生還丹,故言入有也。
  從有返歸於無。
  其丹雖然有也,遇換鼎器之時,是逐月添合青龍,乳育白虎,還復無也,故日歸於無也。
  還返數終,神丹自睹。
  鼎中靈藥,數轉已足,滿鼎殷紅,又如血滴,中有白酥湧起之狀,惟聖與賢,莫測靈通變化也。
  隨日月之變遷,順五行之情性。且如十五、十六日月正圓,明丹亦氣盛光明也。月將虧損,丹亦伏藏收結也。如是返覆之數,九轉皆總如斯。凡丹書云九還七返者,此之謂也。
  九爲陽氣之初,七爲太陰之始。几運大丹,並須陰陽對用,昇降輪還,九六爻變。《易》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曰:用九,乃見天德。是以治丹之象,並奉天時,合節須節,合行即行。《易》曰:天地節而四時成,陰陽節而萬物生。所以丹家盜之,一如推化萬物,變移種種奇異,花藥紅黃,枝條垂布,俱存鼎中,聖人效之變化也。《易》曰: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聖人則之。几治丹言運符節者,此之謂也。還丹得不生焉。已上明論注解九還七返大義,俱是還丹成熟之訣。丹若不節不剋,不止不殺,無能成寶者哉。又丹書聖人類天地萬物之情,窮陰陽配合之道,治符造化,盡妙五行,春氣發而草木華,秋氣收而萬物實也。
  《太易丹書》云:還返既老,精凝不飛。若以朱砂抽汞,鉛花取芽,八石三黃,五金雜類,此俱不入大丹之源。但可以制伏,變化黃白,添爲世寶,濟貧助道,救接孤危。若將此頑滯之物爲丹,奈仙經云:朝服一刀圭,暮可生羽翼。料玆頑質,必不及斯。且朱砂水銀有質之類,又經火緞,陽毒相含,服之發渴爛腸,喉結如火,千萬莫能療,五藏已亡,萬金之身誤傷何苦焉。馬明先生曰:還丹者,見水歸水體,入火復金液,服食如風雨,消融歸百脈。
  還丹從漿液化,故言金液。可以融百脈,服之注灌百脈,疾如風雨,驅除邪氣也。
  陰君曰:無質生質是還丹,凡汞凡砂不勞弄。論曰:無質者,虛無之氣是也。此氣呼吸動靜,騰躍伏藏,非離母也。母者水也,水合真鉛,配爲華池,華池便是丹田也。丹書云:用鉛不用鉛,鉛是舊丹田。既產其丹,名爲生質,故曰無質生質是還丹。論曰:水雖有形,終而無質,神仙以法制之,能生質也。生質之由,始綠昇降致玆有也。
  昇即鼎中陽氣上騰,降即壺中陰氣下結也。
  論曰:丹處虛無者,與蠹籥而伏華氣是也。
  河上公云:索籥空虛,故能有聲氣者也。
  一氣純乾,全行陽道。一氣純坤,全行陰道。並是陰陽交媾,二氣成真,真者丹也。丹者凝結之象,紅液是也。
  丹成故非檀末之形,俱爲紅液之象也。
  訣曰:切在先憑刻漏,晝夜無差,或退水進火之時,俱在午前分漏,焚香勿絕,仰告上真,乾火盛明,恐鼎有失。
  亢龍有悔,是此時也。治重剛之險,九天之德,莫盛於斯,故日乾火盛明也。
  不可輒拋藥堂,專聽龍吟盛位之聲,審察陰陽調理之候,或聞雄聲稍武,
  武是亢龍之火,純陽也。綠陽道將退,未免進火,應其時數也。須滿鑪之火得,不憂玆驚失,又慮鼎器難禁。有此雄聲,切在小心,以時消息也。
  暫開午門。
  午門,是下次進火之門。納陰之首,暫且開之。放火氣伸緩,侯聲稍和,清幽絲竹之類,卻掩之,氣和者也。
  微通火氣,其聲清幽,徐而復掩,又恐歇氣,多時節滯,神丹變化。
  自此已上俱是乾道變化,治丹君子善守護持,方保貞吉。
  訣曰:其次遇進水退火之時。
  時在娠卦,治一陰而御五陽,乾元亨利,萬物資生,承順乎天,乃終有慶也。
  履霜堅冰,陰始凝也。盛暑雷震,息以威蘿。芽體漸成,循善無失。漏應二更,貞而復吉。《太易》曰:娠結其瑞,雪霜其素。胎滯濛肥,陰爲陽主。道之樞機,伏藏爲虎,履霜光耀,堅冰寒沍。此時丹漸凝結矣,神水已變,大道功全造化,既成黃芽,鍊徹九轉,靈質可觀,號曰老芽,以玆方熟。
  黃芽澄鍊須熟,方堪入用,鍊化爲丹。太一真人玉壺頌云:十月霜飛雪又濃,黃芽內熟色顯顯。修丹若見黃芽熟,安得不思金虎龍。是知黃芽九轉方熟,或如欄干鐘乳,疊石嵯峨,科計萬條,絲文馬腦,玉柱玲瓏,種種靈異之象,直候九轉將足,收此靈芽,上壇呈天,誠心仰告,弘願惟深。再鍊靈芽,願成大藥,晨昏朝拜,開啟壇爐,從此之後,志鍊還丹。
  《參同契》云:黃芽者,是大藥之根基,長生之至寶。其奈孤陽之芽,未可獨立。水合陰陽,方爲大藥。論曰:故知水者,大藥之宗,內固營丹,外化萬物,合陰合陽,神仙之母。太上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黃芽。得水改性換形,變爲還丹,正名大藥。所以《參同契》云:孤陽之芽,未可獨立。水合陰陽,方爲大藥。是知天機之事,不可得而聞之,玄誡也。論曰:水本非神,得數則真。故言神水也。此水莫不五行共化,四象相推,陶家之輸返,圓轉數極,知來者成化備矣。況乎真人,運造始而有則,終而有歸,兆之未萌,萬物斯睹,何難之有。如日月輸還,晝夜恆則。所以造成世界,化及人民無窮也。斯乃始得陰陽度數,運轉有恆無竭也。若言營造大丹,須藉感時相應,是以功殊物外,世法莫同,神水非神,從數而妙。又《陰符》曰:金丹之術百數,其要在神水華池。是知還丹得一,變化無窮,昇舉常個,永齊天地也。論曰:水性全陽形而能陰。置百斛於釜中,煎而乾之,顯玆無質也。而潤及於大地,百物生焉。何故有質也。此質盜天地正氣而生。經云:天地萬物之盜,俱是抱一負陰而生。斯乃並論天象化備,萬物有歸,故成就也。論曰:金丹化備,神水何歸。論曰:神水爲,母,真鉛合胎。胤化於金鼎之中,盜五行之數應用,日辰旋運,綱斗相隨,符節催逼,其水自神,其氣降真,黑鉛吐精,金花湧生,俱不洩內外結爲丹,此是聖人化備,還丹成質也。此質且非與地質而同其氣,聖人猶托易而明象焉。王弼注云: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營,而功自成,故不習焉,而無不利者也。論曰:何故不習而能利焉,豈不然也。但返乾數而復坤位,是以無所習也。旋路還鄉,始明於本,何憂末乎,故不習耳。此說並論天道常用,日月輪還,乾坤剛柔,以時消息,象數所由,盜而用之,賢賢相受,世人罕遇。故經云:萬象不能逃其數,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此律曆數不能契者,自是人之味也。聖賢之道即不然。《陰符》曰: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所以易天心,關造化,返五行,運八卦,定節候,分晝夜,此乃天之機,人之盜也。得不宇宙在乎手,萬物在乎身,沖天之機於人而見矣。玄象既明,還丹成矣。論曰:元陽子云,乾天爲陽坤爲母,南方朱雀北玄武。年終歲久俱成土,時人何處尋龍虎。土者是有質之象,德居黃位。黃位是九九數滿之義,化物已成,得土之號,是丹牙也。謂土能剋水,是消化鼎水之大義,聖意明顯,水歸土也。故非地土之土也,是丹牙之初體,得白虎之號,能噙食青龍。丹書云:龍虎相噙復相吞,立生定位此中存。八節運移寒與溫,看看漸變黃芽根。故知黃芽屬土,能消水也。論曰:水無滯質,含氣混真,精華既結,金液復凝。丹書曰:金液大還丹者,此是也。世人不悟,亡家失業,罔測此焉。論曰:所言金丹者,故非金石之類爲丹,借位而呼之,稟西方之色,而本素也。《參同》曰:丹砂本素元非赤,四季排來在南宅。綠南宅是納陰雌、降女子之脈,脈聚而赤,陰氣紅澤,行血信也。徐君云:男氣白精,女氣赤血。乾道爲男,坤道爲女。聚氣成胎,納陰爲主。丹至納陰,始變其色,元非赤也。故經云:丹砂本素元非赤。秋石者,亦向前說白石也。白象西方,故日秋石。論曰:凡開啟大丹,取金旺之象,白露爲首,旺於酉地,此是金水氣正澄,鍊煎金秋月圓盛,金花滿盈,是煉丹之時候也。魏真人曰:採有日,取有時,世人用之而不知。況乎古仙鍊藥,但取金氣圓明,蟾光滿盛,真人共用,萬一皆同無二也。又曰:金丹得水互兆滋,隆起自虛無,從無生有。凡運金丹,須明真一。真一者,水也。育丹爲母,真者氣也,氣爲道化。
  化者是行氣之義,直侯氣足,方名爲道。行氣者,二氣是也。
  況乎非遠,目前可見矣。包真人云:真一法朝,日在眼前。太上曰: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生而不辭,又何遠乎。又經曰:母藏子胞,子隱母胎,知白守黑,神明自來。
  白者,西方金也,金者便是母也。黑者,北方水也,水者便是子也。知有西方金也。丹首起北方壬癸,壬癸是水也。經云:金胤於水但安水,叉存其丹,斯言黑白二義明矣。故丹書云:知白守黑,求死不得,此之謂也。
  青霞君云:水爲凝而納火,金消散而入水,水火之氣相蒸,金形相轉,往而不定,上下無常。水得火而昇,金得水而潛,相須變化,凝結氣中,又何朱砂潛火,水銀結霜。丹書云:畫鏡照膽,登山網魚,何日獲之。夫煉丹煉神水,有水始生牙,火釜燒金藥,金藥是三花。
  金虎元君云:鍊三花但去其玄色,色歸西方之色正白。經云:潔白見寶,可造金花矣。
  此花入鼎,須憑刻漏,始分清濁。如無漏刻,靈芽不生,三花入鼎。歌曰:入鼎須憑漏,無漏不成丹。如盲奔卻杖,聾者抱琴彈。
  大丹無漏,如盲者奔杖,無以能進。雖加喊水火,奈時候不正,默而·不分,又何定氣昇降,如聾者彈琴,自不能分別也。
  論曰:漏者便是此日直符,使者符到奉行,算陰陽水火正數,一進一退,定其斤兩,合日辰,應運金·鼎,先定天地時而後行事,順天地也。《陰符經》曰: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論曰:且如此日陽時將至,漏已來報,即稱太陽應數,累功成乾。其或陰時將至,漏已來報,即稱太陰應數,累功成坤。如是乾坤俱備,陰陽兩全,奪天地造化之功,盜四時生成之務,鼎中靈藥,萬一成真,紅液流珠,天人共愛。論曰:已前分漏,時在運火,牙必成矣。時在運丹,丹必成矣。並同玆法天象成形。又《紫陽金碧經》云:還丹之道,與九鼎法同,神水化功,更相運入斯。乃前九鼎煉牙,後九鼎煉丹,故日還丹之道,與九鼎法同。《周易參同》曰:漏刻未過半,魚鱗狎獵起。如是明分刻,漏顯配五行。晝夜玄功,應運符節。
  經云:符節者,是分管此日十二時之候也。晝夜應運,曾無暫停,至道神功,准漏消息,陰陽變化,恍惚而遷,水被火逼,時不相容。故元君曰:恍惚變化,在於當時。
  《參同》曰: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縱橫,不依漏刻。此是《參同》聖意,微密之妙旨也。訣曰:若運丹昇降之次,輒勿暫拋藥爐,聽察吟聲,調燮火候,進火稍麓,前功恐失。
  失者,是火數與時不相應也。春木未滿,夏火已行,夏暑炎炎,卻行冬令,此是掌爐之人懈怠之過也。
  是何灰暗日久,火養歲年,顆塊朱砂,猶言未伏。論曰:且如金液之丹,是金華之氣凝結而成,人得服之,流胤百脈,駐顏返老,行疾如風,萬災莫及,龍神仰敬,土地護持,服之歲月,別有異常之事。
  服藥三年,別有真聖靈異之事。
  更資陰隱,直候上昇。此是九轉金液,凝結化爲還丹。豈是朱砂作粉,水銀爲霜,恨之甚矣。是謂學不稽古,暗詳經論,以意自裁,背道返德,萬家傾產,一無可成,實爲世愚,孰能開悟。而況前賢後聖,大丹理貫一源,故無二三,盡明真一,妙算五行,鑽簇陰陽,潛運寒暑,仁賢相授,廣業經綸,知鉛汞之根源,定水火之大數,如斯明白,始可經營矣。訣曰:且如脈同一身,漏行百刻,時隨漏應,准刻定時,漏既不得,丹隨時變。
  此一法眾仙共禁之訣,荃蹄之義,息忘經綸,途遠妙極之理,神明丹中要義,無過此訣矣。
  《太易》曰:一日有十二時,陽六時,陰六時,便是時計之數也。轉運輪還,時內消息,又如何頑心度日,弊意彌年,一向灰暗,將延歲月,故堪取笑,實謂痛哉。可惜光陰散亡,學仙之士,請細詳焉。且如定氣分節,大凡五日一候,計六十時,禽類胎卵,應節變遷。書云:後五日,雀入水化爲蛤。後五日,野鸚入水化爲蜃。後五日,鷹化爲鳩。後五日,田鼠化爲駕。制不自由,時至化也。理丹玄象,運化亦同。後五日,神水冰丹形變,斯乃天時共造,律曆同遷神化也。
  諸聖玄意,丹家多議,此一科也。
  又聖意一科,且如今日直符,開啟運丹,復卦爲首,起火子位,發爻通靈,而終於已,純陽也。妮者,納音之首,收攝元氣,而終於亥,純陰也。此日行火大數,理乾坤二卦,變一十二爻,計一十二時,時數之內,有陰有陽,有明有暗,有動有靜,有進有退,昇降隨時,周而一匝,鼎中靈藥,隨卦變通,五色流光,天人共賀。此訣外鐫金簡,內寶存心,凡傳於人,賢聖相授,齋修重誓,莫妄輕洩。乃元始玄言,畢法金科,勿違師誠。茅君誠文曰:天門開,地戶閉,聖人機密,勿妄漏洩。妄洩真訣,殃及絕滅。豈非容易哉。
  又云:得者不洩,洩者喪德。付之以言,誡守玄默。
  論曰:若得藥源,萬一成矣。必利眾生,且非一人。
  此藥得成,有全家拔宅之功,非獨一人昇舉也。
  且見今人煉藥,雖有其言,而無其實。朝朝說道,日日言丹,究論真詮,罔知聖意。如斯暗昧,自尚未能,孰爲利眾,而全家昇舉者哉。經云:若昧藥源,一身難存。若明神水,全家歸真。
  神水聖石,一龍一虎,二物知宗,神仙之倡,此之謂也。
  論曰:得者日學日新,
  但得藥源,經營有神,一月一合,開鼎沐浴,觀其顏色,漸睹幽深,鼎鼎見信,轉爲玄功,其道日新,可見重矣。
  迷者日學日昏。
  迷者錯認朱砂水銀,便爲大藥,千燒萬緞,如末如灰,罔合經綸,無由取信。既差玄旨,轉益昏迷,皓首如絲,何以開悟。其道轉加,日昏迷之甚矣。
  推道守一,
  推道紀鋼,妙在守一。起甲鑽算,春令發揚。經云:三五之道,天地常用,以時消息,巡歷后土,歸於中官,其數見五。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付口訣,難以書傳。大丹之要,非數莫能知其神。神水華池,非真鉛不能合其道。若明守一,已知大道綱紀,無不盡者也。
  皇天無親。
  上天普育萬物,愛人最深,玄象天機,與人相合,道成德就,玉皇可見,惟道可親,昭于上帝也。
  我命在我,
  非天制我有其生,非天縱我亡其壽。三才永固,各保元精,惟人攝養多乖,不悟營修大藥,上天明鑒,法象昭然,大道經管,丹書遍載,自無志學,負己辜身,棄命如泥,卻爲鬼物。且積修而難得者,莫貴於我身。因循而易失者,不聞於仙道也。況且真鉛不遠,百姓日用而不知。大藥非遙,滿市黃芽而莫測。几夫不學上士難傳,而況常人有言,大命由乎天也。如斯不悟,何以聞之。若言命既由天,子之服毒,何政死乎。歷觀今古得道者,千萬餘人,始自常夫從學,安得玉皇垂詔,白日沖天。故知求生者,叉遂其生,昧死者,任從其死。昇沈得失,未可言天,我命在我者也。
  非丹不存。
  塵病下士,恣慾飲酒,腥羶血肉,沈滯五臟六腑,穢氣蒸薰,身重百斤,何以輕舉。若非金丹妙藥,無以滌蕩,神藥一化,返老爲童,位列真人,名標玉籍,與天地齊休,若非金丹,不可存也。
  鍊之可久,
  運造神室之丹,且非一朝一夕之功。几九轉成牙,九轉成丹,開啟造化,須處名山,同道數人,晨昏資備,藥室壇鑪,穿砌井寵,二時朝拜,齋粥資修,志念歸真,神明如一,實非容易,歲久方成,故日鍊之可久也。
  餌之長新,
  服藥之後,三屍之蟲漸去,還精補髓都全,暗室有光,童顏日盛,精神爽異,道氣吉祥,五嶽靈真,自然而會,神魂徹視,玉髓全身,趣戲仙都,故曰長新也。
  數通即化,
  聖人鍊化靈藥,大數運通四時,春季發而萬物生,夏季旺而火炎盛,秋季收而金實,冬季伏而水凝,丹家制造,但得通此四時行氣,金丹自然變化,故日數通則化也。
  數極乃神,
  言數之極滿也。但論陰陽數滿,藥方乃神。陰極則陽潛,陽極則陰屈,二氣互用,道之自然。又言極者,是窮變之道盡矣。乃得陰陽之道,極數者也。是神仙之妙,變化之法,故日數極乃神。
  獲斯天機,
  天下能事者,不過得道。得道簡易,莫出於丹。治丹之妙,擒制於氣。化氣有形,不過於數。數造金丹,三五與一,獲此天機,神仙事畢也。
  永列真人。
  世有數千玄衛,繼約萬端,若言永列真人。一粒還丹,昇舉霄漢。
  金丹真一論竟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見羅先生斆學錄要

見羅先生斆學錄要
說什麼材不材的
只要是見羅撒網即有所獲
示世人珍寶所在
不要亂撒一通徒累身耳
所集皆覺悟語
斆ㄒㄧㄠˋ學即悟
感悟領會不失其本也
共十卷
 
 
見羅先生斆學錄要卷之一
 
[]
先生曰
學不急於辨體
要在明宗
故先生之學
以知本爲宗
而以修身爲本。//
 
[]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先生常常舉之
且曰只看此
自然識學之大
自然明學之本。//
 
[]
先生曰
大學一經
論主意只是教人止於至善
論功夫卻是教以修身爲本。//
 
[]
止修兩字
每謂挈出孔曾心要
又曰
止惟一法
修有多方
止之所以修之也
修之所以止之也
又曰
止爲修之主意
修爲止之功夫
真發二千載未明之秘。//
 
[]
先生挈出止慮
謂定靜安總是止
但漸入隹境耳
亦獨得之見。//
 
[]
先生曰
後儒懸空說致說格辨物辨知費了多少頰舌
將於不明
孔子只揭出修身爲本
實致實格
而知與物亦當下昭昭
不復煩尋索矣
學者苟未信修身爲本之揭
則請試看後儒格致之辨充棟汗牛
何故終於不明。//
 
[]
先生曰格致誠正
原是修身之功
除卻修身
亦無虛用之理
除卻格致誠正
亦無別有修身之可做手矣。//
 
[]
先生曰
家國天下隨身所處而地異
齊治均平隨身所修而事異。//
 
[]
生曰修身爲本原是孔子透性之學故曰自
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貴賤之
等自是截然論性分則真所謂兩無加損。//
 
[]
生曰孔子平鋪八目只就中輕輕拈出修身
爲本而八者一時俱到。//
 
[]
生曰予於壬戌因讀易偶有悟於本末始終
之竅然尙謂爲淺閱此二十年來乃斷知孔
子平生只有這箇悟門賢輩非深體之雖日
相從講於知本之學亦未能信。//
 
[]
生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何等斷得深
致結得斬截蓋孔子徹有悟於此也。//
 
[]
生舉陽明先生知修身爲本斯爲知本曰此
徹有悟於大學之旨只不知何故郤挈致知。//
 
[]
生曰只知修身爲本斯爲知本邇來學者間
亦有知知本之說者矣卻又不知只是知修
身爲本則與辨體之說何異所以又錯。//
 
[]
生曰經世之學必以修身爲本盡性至命必
以修身爲本。//
 
[]
大昭問先生謂大學一書語孟六經皆其註
脚修身爲本一句一部大學又其註脚昭思
孔子於易曰讚於書曰序於詩曰删皆所謂
述而不作者也獨於春秋謂之作耳如先生
云則大學亦作也非所謂述而不作者也先
生曰是也自昔聖人大率處順安常不欲創
新立見經傳雖多述者十九可以作名者以
予考之自有文字來只有伏羲畫卦皐陶陳
謨箕子闡範至孔子作大學爲書四部耳其
餘則皆所謂述也春秋一書雖云創立體例
事則桓文文則史獨其義則孔子所謂竊取
之耳雖作猶述也惟此四書則真所謂先天
以開人創新爲學者立規凖也此象山所以
謂唐虞之際道在皐陶而殷周之際道在箕
子也大率庖羲之易全是言天虛含人事之
象皐陶之謨直將典禮命討本歸於天而以
天之聰明明畏體合於人洪範則備列九疇
本其原爲天錫而以休咎徵應管歸人之一
身使知出往游衍無一而非天命之所鑒臨
視聽貌言動與氣機相爲呼應其所以發明
天人之致者深且密矣教天下學者盡性至
命之法備且嚴矣盡矣孔子出來何意更別
有作所以序書删詩讚易修春秋自謂之信
而好古述而不作盖孔子實語也到得晚來
察見學術之訛言天者高入於虛無執有者
泥象於形器虛爲黃老假爲伯術雜爲陰陽
名法而皆托之易範以自文飾惑世誣民畔
道亂正使學者入於其中徬徨眩瞀無所執
以是正裁擇思以定萬世之章程拯世途之
瞑背特作大學一經手授曾子以遺天下來
世首揭明德親民要以止歸至善就將事物
分別本末始終先後教以知止之法次列身
心意知物家國天下要以本歸修身郤將本
末厚薄斷以理所不易以示知本爲要不復
虛談天人之理而惟實說學問之道使人高
不騖虛卑不執有循是而止之則一副當精
神點點滴滴直於天上歸宗循是而修之則
一副當精神不識不知隨感而通無非天之
用事而謨範易象所談天人之際乃一切俱
實落有可做手矣不復作空言矣不但不托
空言而所謂高之騖卑之執異端邪說舉不
足以亂真害正而萬古斯文之極定矣區區
每有言曰由孔子而上聖聖相承道同心一
不必提宗當孔子之世異端競起邪說交張
不得不提宗由孔子而下人傳詩禮戶法孔
曾不合更提宗故提宗者聖人之不得已也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則
灼然孔子提宗句也六經之所無有也不但
德於此明民於此親心此正意此誠知此致
物此格家此齊國此治天下此平知止者必
於斯非涉虛也知本者必於斯非徧寂也此
予所以敢斷謂語孟六經皆其註脚而修身
爲本一部大學又其註脚其言端有旨也孔
子非徹此固不敢以布衣韋帶之士抗開宗
教肩荷乾坤孔子非述此亦真不足以統一
聖真度越百王師表百世賢謂大學亦作盖
其信然其功直與庖羲等謨範尙不足比其
隆矣昭聞竦然起嘆曰上下數千載間一眼
洞然真只有此四作此論一明知萬古斯文
之宗趣畢竟協於一矣。//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