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景真傳圖說
內景真傳圖
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於腦,故上至腦,下至尾骶,髓則腎主之。
膻中者,名氣海,在兩乳間,氣所居焉。能分布陰陽,氣之生源,命之主也。故爲人父母者,不可損也。
膈膜者,在心肺之下,肝腎之上,貼於脊膈間,週
圍遮幔,如幕下垂,以蔽濁氣,不至上薰心肺。
胃者水穀之海,飲食入胃,由脾運化,而傳送大小腸。故經曰: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
幽門者,謂幽微隱秘之深處,水穀由此傳入小腸,下至闌門,乃泌清別濁,而轉入大腸,清滲於膀胱,而通臟腑焉。人之一身,臟腑經絡百骸九竅,盡皆貫通,故外有感傷,內有傳變,今繪小圖,以便熟玩。//
內景真傳說
前賢於人身之經絡,部分重見疊出,而於內景則略之。
華佗雖有內照圖,然亦有難辨而未悉者。
余故考而分別之。
前自氣管以下聯絡皆藏也。
後自食管以下,聯絡皆府也。
口之上下謂之唇,名曰飛門,言其動運開張,如物之飛也。
口內居者爲舌,舌乃心之苗,其舌本又屬脾腎二經。
舌下有二隱竅,名曰廉泉,動而津液湧出,下通於腎。
如腎水枯涸,津液不能上潮,則口乾燥矣。
其上下齒牙爲戶門,雖屬手足陽明二經,而其本又屬於腎,以其腎主骨也,故曰齒乃骨之餘。
其喉間如小舌之垂下者,名曰懸壅,乃發生之機也。
再下又有會厭,居吸門之上,其大如錢,爲聲音之關。
薄而易起,音快而便;厚而遲起,音慢而重。
項前硬管,謂之喉嚨,主氣。
經曰,喉以侯氣,即肺管也。
管有十二節,長七寸,下連於肺。
經曰:肺爲相傅之官。
形如華蓋,六葉兩耳,上有二十四孔,主藏魄。
心居肺下,形如未開蓮花,其位居中而前。
經曰:心爲君主之官。
上有七竅三毛,主藏神,周旁有脂膜裹之,是爲心包絡。
近下另有膈膜一層,周圍張大黏連胸脊之前後,以遮膈下之濁氣,不使上薰心肺也。
其膈膜之上謂之膻中,即包絡。
經曰膻中爲氣之海,乃清氣所居之地,而爲上焦主持呼吸而條貫百脈者也。
心發四系,一系上連於肺,一系從左透膈膜而下通於肝,肝如春木甲柝之象。
經曰肝爲將軍之官,主藏魂。
肝凡七葉,而膽附於肝之短葉。
膽爲清淨之府,有上口而無下口,又謂之青腸,一系從右透膈膜而下通於脾。
脾如馬蹄掩於太倉之上,太倉即胃也。
經曰脾胃爲倉廩之官,主磨水穀,其位居中,主藏意,一系透膈膜循脊直下而通於腎。
腎有二枚,形如豇豆,色紫黑,後著脊第十四節兩旁筋膂間。
經曰腎爲作強之官,主藏精與志。
左一枚陰水居焉,右一枚相火居焉,其中正謂之命門,經曰七節之旁,而有小心者是也,乃人身立命之根本。
此言五藏及包絡外藏皆統而相連者也。
喉嚨後管名曰咽門,以咽物也。
嚥下爲胃管,長一尺三寸,下連賁門,即胃之上口也。
下以透膈,乃太倉胃口也。
胃又謂之黃腸,與脾相爲表裡。
脾爲運化之原,胃爲藏納之府,主腐熟水穀,合變化爲中焦。
胃之下口爲幽門,謂幽微隱秘之處,水穀由此而傳人小腸,小腸承受化物,經曰小腸爲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又謂之赤腸。
其下口謂之闌門,謂闌住水穀,泌清別濁而分入大腸、膀胱也。
其泌之清者前以滲人膀胱,膀胱與小腸脂膜相連,無上口而有下口。
小腸泌之清者從而滲入之,其中空虛,善受濕氣,故津液藏而化爲溺。
經曰膀胱爲州都之官,氣化則能出矣。
又謂之黑腸。
下口有管直透前陰而溺出焉。
其泌之濁者,後以轉入大腸而爲糞。
大腸積疊十六曲,故又名迴腸,又名爲白腸,二藏咸稟下焦決瀆之氣,傳導穢滓從直腸而出肛門。
直腸在肛門之上,長七寸。
肛門又名魄門,人死魄從此則去。
此言六府皆統而相連者也。
☼
夫修道子。脈行一陰一陽。水火既濟。一陰二陽。汞投鉛。一陰三陽。鉛投汞。有一陽一陰。性命會合。一陰二陽。性會命。三陽三陰。命會性。水火性命投會。而煉成六脈(純陽之體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