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異說──學而第一02
[1.01]
子曰
學而時習之
↓↓↓
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學習上通天文 下達地理
中及人事
把道理明白了 通達了
豈不也是愉悅可樂可喜的事嗎
這裡的說通悅 快樂高興的意思
₡₡
什麼是乎
乎
說文曰
語之餘也。從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戸吳切)←
義證云(義證1407齊魯406)
語之餘也者徐鍇通釋曰凡言乎皆上句之餘聲也故曰
從我者子乎去我者鄙己乎皆聲之餘也又類聚云乎者
語之餘也若詩曰亶其然乎傳曰其是之謂乎在句
之外 象聲上越揚之形也者揚如聲必揚之揚 ←
飛舉上來 反詰一下
亶ㄉㄢˇ其然乎
確實如此 不用置疑
找機會把所學所習的應用出來
是可以悅目娛心的
₡₡₡
上句之餘 語之餘 聲之餘
習有餘韻的 必思而後得
所謂思者
說文曰
容也。從心。囟聲。凡思之屬皆從思。(息兹切)←
義證云(義證3163齊魯887)
本書鳳下云鸛顙鴛思思即今腮
字復古篇思別作腮顋竝非 ←
容也者春秋繁露王者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
曰容容者言無不容容作聖聖者設也王者心寬大無不
容則聖能施設事各得其宜也漢書五行志思心之不容
是謂不聖思心者心思慮也睿寬也孔子曰居上不寬吾
何以觀之哉言上不寬大包容臣下則不能居聖位馥案
睿本作容故曰寬大曰包容後人因尚書作睿疑容字誤
故作睿幸容字之形未盡沒也尚書大傳五事曰心惟思
思之不容是謂不聖鄭注云容當爲睿睿通也書洪範思
曰容傳云必通於微正義云王肅云睿通也思慮苦其不
深故必深思使通於微也書釋文引馬云睿通也是馬鄭
王竝作睿字鄭注洪範以凶短折爲思不睿之罰馥案凶
短折接促迫之象正與寬容反對吳太元元年八月朔大
風華覈以爲役繁賦重區露不容之罰也晉書五行志引
此於思心不容下是吳時讀洪範猶作思曰容易臨卦象
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書有容德乃大又云其心
休休焉其如有容論語寬則得眾管子形勢解人主之裁
大故容物多而眾人得比焉樂動聲儀宮爲 君君者當寬
大容眾故其聲弘以舒其和清以柔韓詩外傳寬而容眾
百姓信之詩譜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於上下無不覆燾
無不持載此之謂容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考靈曜作晏晏
釋名安晏也天地以溫和覆載萬物故寬容
覆載爲晏馥案此承上文思字釋晏字義 ←
鸛的額頭 鴛的腮幫子 魚的鱗片
好像不甚負荷
托著整個面頰
若有所思
看起來 不是愉悅的樣貌
振鱗奮翼不成
頭冒冷汗 還抱著燒呢
跟柯P一樣
台中台北兩頭繞
絕對不會是一件樂事
₡₡₡₡
君子有餘 小人不足
餘
說文曰
饒也。从食余聲(以諸切)←
義證云(義證1460齊魯)
饒也者孟子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
有餘布通作余周禮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物注云余當
爲餘謂縣都
畜聚之物 ←
前說三乎門 是悅 樂 不慍
所謂三者 天地人之道
乎是揚舉 朋友切磋琢磨 明路自顯
而門呢 則是進德修業必游之徑
跨過了這仨門檻 即爲有餘 即爲開悟
經由學習交游 而靈光發現 多出了一些氣質
有餘了
可稱得上是個有德有行的君子了
₡₡₡₡₡
人以天地之氣生 四時之法成
學習交游成德 離不開氣論
慍即是生氣 罣礙 不滿
氣不足 無有餘
就好像缺了氧似的 呼吸困難
血脉不通
很快的 心也就敗壞了
心一敗壞 惡的本質就凸顯了出來
₡₡₡₡₡₡
所謂慍者
說文曰
怒也。從心。聲。(於問切)←
義證云(義證3238齊魯)
怒也者一切經音義十說文慍怨也又卷二慍恚也怨也
恨也又卷五說文慍怒也蒼頡篇慍恨也又十三說文慍
怒也恚也廣雅慍怒也爾雅釋訓慘慘慍也李巡云慘慘
憂怒之慍也易夬卦若濡有慍釋文慍恨也詩柏舟慍于
羣小傳云慍怒也韓詩以慍我心薛 君章句慍恚也檀弓
舞斯慍注云慍猶怒也襄二十三年左傳季氏以公鉏爲
馬正慍而不出吳語吳王若慍而又戰韋注慍怒也孫子
火攻篇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論語人
不知而不慍釋文鄭云怨也詩緜肆不殄厥慍傳云慍恚
也正義云說文云慍怨也恚怒也有怨者必怒之故以慍
爲恚馥據此知本書作怨字諸書則兼怒意南風
歌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此謂民氣蘊結不作怒解←
有沒有看到
憂怒之慍→→慘慘
心氣蘊結
心理起了化學變化 影響生理 自不在話下
生理一影響 氣韻沒了 人趨下流 鐵定會生病的
↙↙↙
第一則總結
說ㄩㄝˋ樂不慍門
孔子認為人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是血氣
第二是心
第三是仁
立志行仁 長期修養鍛鍊心性
從心所欲不踰矩(血氣平和)
必然合乎天之命
這就是學而的本意
(見孔子辭典P.1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