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楣聲黃庭內景經疏注01
周楣聲醫疏
上清章第一
Δ
道家養生修煉的基本功夫,就是要把自己思惟與精神活動構成一種幻想而又是理想的境界,這種幻境就是所謂三清境。有了這種幻境和幻境中的主宰者,才能神有所寄,心有所存,可以養生,可以延年,而這種養生延年的思想指導,首先是以五行生克制約的關係爲基礎,這與醫家學說的基本思想完全一致。因此本章就是開宗明義的第一章。
₡
幻想也可以是理想
神有所寄 心有所存 寄存在幻想與理想間
基本上在幻境裡打滾
₡₡
幻境→→虛幻的境界
太虛幻境→→空幻虛擬的仙境 現代的電腦有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只能說是好玩
心神放在這兒 沒有明師點播 小心走火入魔
₡₡₡
上清
道家三清之一 指天也
與玉清 太清相配
[雲笈七籤] 上清之天 在絕霞之外
有八皇老君 運九天之仙 而處上清之宮也
[靈寶本元經] 四人天外曰三清境
玉清 太清 上清亦名三天
[太真經] 三清之閒 各有正位
聖登玉清 真登上清 仙登太清
[沈彬憶仙謠] 詩酒近來狂不得
騎龍卻憶上清遊
[長生殿情悔] 泉路茫茫
隔上清
(以上中文大辭典的解釋)
是真登的境
絕霞之外(遠絕難通的落霞之外)
八皇老君
九天之仙
一個頭兩個大
要幻想這些
[]
上清紫霞虛皇前 太上大道玉宸君
閑居蕊宮作七言 散化五行變萬神 是爲黃庭曰內篇
Δ
道家有三清境之說 即玉清
上清 太清
亦名三天 稱爲清微天
禹餘天 大赤天
上清 亦道家之宮名也
在絕霞之外 乃眾真之所居 是道教主宰者遨遊憩息之所
紫色在道家非常重視 如指天空之雲氣及大帝所居之處爲紫霄
三垣中之星座名紫微 天空稱紫虛 道家所修煉成的玉液色紫稱紫河車 老子跨青牛過函谷也有紫氣東來之說
紫霞本是映日的雲霞 此指紫霞宮
一名紫愛宮 紫宸宮
蕊是道家的尊號 故上清境內的上清宮
又稱蕊珠宮 也稱蕊珠之闕 簡稱蕊宮
道書則稱蕊籍或蕊珠篇
白居易白髮詩 八戒夜持香火印
三元朝念蕊珠篇
花外曰萼 花內曰蕊 未綻之花亦曰蕊
道有以清心寡欲爲本 心不妄動
有如未綻之花也
蕊宮之取義亦與此有關
皇 王也
虛皇是指清凈虛無境界中最高之神
也是元始的本號 有如最初之三皇也(燧人爲燧皇 伏羲爲羲皇 神農爲農皇)
前 是座前 庭前與階前
也有中的意思在內
太上者無極大道之號也
太者大也 彌綸而不可及 故曰大也
上者處乎無窮之表 故曰上也
是至尊至上道君之號也
即在最初的虛皇座前 或是清凈的太虛之中
有一位居於上清之宮的太上玉宸君 憫大道之失傳 人生之短促 乃作七言黃庭 明陰陽倚伏之理 三才變化之機 以五行之道 養五藏之真 使真氣之神明變化 寓存于形骸之中
而又超出乎形骸之外 庶得盡其天年 而免夭折之厄
所謂太上大道玉宸君 扶桑大帝君
南岳魏夫人等等 指爲道教中最高權威 也是黃庭的托名創造者 都是道家從精神境界裏所塑造出的清凈無爲祟高的人物形象而已
如同儒教中的孔子 佛教中的如來
聖經中的上帝 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祖師爺 或有其人 或由虛構 都有自己的祟拜和信仰者 作爲心靈的寄托與奉行的準則
凡是主張清凈無爲 法天則地
修身養性 崇尚黃帝老莊之說者 均可稱爲道家 而宣場這種思想與學說 用以教人 使人信仰與仿效者 就叫道教
教者告也 令也 效也
習也
即上有所施 下有所效也
道家要把自己修身養性的事理用以教人
使人對道家學說有所信仰與仿效以形成道教 就必然要創造出一套理論依據與人物形象以使人仿效
而學習道家學說的人自然也要以這種思想爲指導
以這些形象爲楷模 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與精神活動 得到磨煉 收斂和集中 這種上有所施 下有所效的體系既已形成 而宗教也就得以產生和出現
五行學說是古人用宇宙間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
來說明事物陰陽衍變的相反相成 相制相使 相賊相利 相互關係的諸種過程 是醫家與道家以至諸子百家思想體系的核心
在其發展與應用過程中
對之又各有發揮和各有不同的側重與解說
書洪範 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
太上隱書 一三五七九
五行之陽數 二四六八十 五行之陰數 大道分而爲二氣,二氣裂而爲五行 天地莫不稟二氣而生五行 運五氣而貫三才也
這是後世所公認的五行體系與見解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又說
天有五行 一曰木 二曰火 三曰土 四曰金 五曰水
老君戒經 在數爲五行
注 東方木九 南方火三
西方金七 北方水五 中央土十二
其中五行之數 雖存有差異
但都是以數的奇偶 進行轉換 衍化 推理 比擬 所做出的各種公式的變化而已
釋名釋天 指五行爲五氣
故五行也就是陰陽消長之五氣更迭
在漢代也叫王氣 相氣
休氣 囚氣 廢氣
以王 相氣主吉主善 休
囚 廢氣主凶主惡
淮南地形 五行迭次相生而間相勝的關係是
木壯 水老 火生 金囚
土死。
火壯 木老 土生 水囚
金死。
土壯 火老 金生 木囚
水死。
金壯 土老 水生 火囚
木死。
水壯 金老 木生 土囚
火死。
這種推理方法後世很少應用。
五行也就是五運
素問天元正紀大論 太虛廖廓
肇基化元 萬物資始 五運終天
又曰 夫五運陰陽者 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 變化之父母 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五運者 木火土金水 各有一運也
陰陽五行論曰 陰陽自少至老而分爲五行。少陽成木
老陽成火 少陰成金 老陰成水。參而和之 而成夫婦。火性炎蒸 木性勁直 金性堅剛 水性滋潤 土性柔和。故木以發之 火以化之 水以滋之 土以和之 金以勁之 故得物品成焉
(七籤九十三)這是說明陰陽五行相生相成的關係
然事不反不相成 物不賊不相利
故五行也包括著五賊和五殺
陰符經 天有五賊 見之者昌
注曰 此五賊者 乃金賊木
木賊土 土賊水 水賊火 火賊金 五行互相克賊 方成大道
論衡 物勢 天用五行之氣以生萬物
人用萬物作萬事 不能相制 不能相使 不相賊害 不成爲用
金不賊木 木不成用
火不爍金 金不成器 故諸物相賊相利
玉華靈書 初皆相因 後皆相反
初相生成 後皆克害
這也有陰符經 火生於木
禍發必克之義
這種思想體系 莫不在在與傳統醫學內容相符合
如
木能克土 當中滿痞塞之際
舒肝理氣 理所當然
火能克金 在寒痰凝滯時
補火利肺 誰曰不宜
土能克水 於水濕停滯之際
培土勝濕 乃爲常規
金能克木 在肝氣橫逆之際
宣肺以和肝 自屬法度
水能克火 當火勢燔熾
壯水泄熱 早成常規
這些都是屬於中醫正治的範疇
無時不在應用
故五行學說是以辯證法爲基本內容的思想體系
五行的內容 道家還另有其說
大還丹契秘圖曰 夫五行者
水生木 水銀也 非世間水銀。木生火 朱砂也 非世間朱砂。火生土 神氣化生 非世間土。土生金 白金水 非世間金。金生水 黑水也 非世間水。金伐木 水克火 土旺四季
終始相因 五行相生相克 共成至藥
若取外金木水火土 何得聖人偏贊三五與一之功(七籤七十二)
散化五行變萬神者 謂天有五精
以攝百靈 地有五行 以攝群生(老君戒經)
神明變化莫不以五行爲依歸也
亦可指五藏胎靈之氣而言
元氣論曰 人雖十月胞胎
其實受孕三十八臘 一臘謂一七日一變 凡三十八變(七籤五十六)
又嬰兒在出生後 亦有自然的變候
千金翼方 小兒門 謂小兒在出生後三十二日一變
凡變者多有發熱
凡十變積三百二十日乃止
故變者 亦指五藏之神氣經孕育變化而逐步形成也
天地是一個大圓圈 而人身則是這一大圓圈當中的一個小圓圈
所以人有小天地之說
而各種不同的圓圈 都是由許多小圓圈所組成的因果轉化鍵
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則是構成這些圓圈的形象和環節
如果各個環節順序推行和衍進
這就是良性循環
推移關係的改變和破壞
這就是惡性循環
不論是養生或治病 都是以鞏固和建立良性循環爲目的
太清中黃經釋題 夫人體內有五行之正氣
順之即無疾 逆之即有害
在黃庭經的第一章中即強調了五行的作用與意義
可見五行變化 既是醫家學說的根本 也是道家修身養性的鎖鑰 這就是醫道同源的根本所在←
雖是幻境
你看他的注
還是很精詳 很俐落
著了實了不是
依著醫道原理疏來
嘿這就是實修
[]
琴心三疊舞胎仙 九氣暎明出霄間
神蓋童子生紫烟 是曰玉書可精研
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