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刊太上無極太道三十六部尊經
重刊太上無極太道三十六部尊經序
夫道藏中。有三十六部尊經。一曰玉清經。洞真十二部。二曰上清經。洞玄十二部。三曰太清經。洞神十二部。部部皆有真文寶符。乃三清道祖。親口演說三洞最上秘文。即道經師三寶。六六玄玄天書也。包羅萬象。教導無窮。兼有呂純陽祖師。詳細註解。玄理幽深。世人誠心誦之。立刻明心見性。即得超凡入聖。玄妙莫測。塵心盡消。實能保國安民。保家清吉。因此同人。籌資重刊三千部。分送各省各廟各壇。代天開化。宣揚道範。務使慕道之士。同登道岸。功德不可思議。證果有期矣。//
民國二十四年歲次乙亥九月重陽日玄學會同人 謹識
玉清內相。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序。
大道渾淪。無名無形。大道顯微。有象有聲。謂之有形有名。非大道也。謂之無象無聲。非常道也。道在天地未判之先。乾坤依此而清寧。日月依此而光明。風雷賴之而變化。人物藉之而成形。道在太極既分之後。兩儀奠定者此也。四象闔闢者此也。八卦分別者此也。九宫呈現者此也。聖人得之而爲聖。賢人得之而爲賢。神將得之而爲神。天仙得之而爲仙。愚昧背之而爲愚。鬼邪反之而爲鬼。固有方土之不同。亦關氣數之有異。清可以濁。清者自濁也。濁可以清。濁者自清也。爲仁由己。善由乎自。逃乎五行之數。出乎二氣之外。吾今憐爾凡夫之強持。不由大道之自然。體
道祖好生之德。演尊經恩慈之意。不憚木鐸之震醒。而搖金鈴以喚發。閳玄蘊。抉秘語。繼千秋。垂萬古。既啟方便之門戶。何敢隱其程途。是經也。探混沌之玄奧。出三清之秘密。人有一心。心有七竅。面有七孔。孔應乎竅。竅應乎道。受南宫之熬煉。取北方之溫養。人無此竅而迷。竅不應道而亡。
道祖哀憫衆生。故垂教法。孚佑悲念羣人。註解奧義。下方蒸民。各各自凜。身中主人。時時若存。符乎三清之炁。感乎明心見性。庶幾乎與大道合一矣。//
示竅字解
竅者玄關。離宫祖炁。即心中虚靈。無極混沌分化之真炁也。經云。七竅相通。竅竅光明。修道之子。回光返照。復還混沌。而歸一本也。//
呂祖諭曰
尊經仙註。廣傳救世。諸子正心。誠意參悟。
宣化地球。挽回天心。拯提末劫。在此一舉。
凡誦尊經。先當注意。中卷。上清經內。無量經第十。內音經第六。演說陽九百六之災。天地人三才。大小劫數。誦者務必先閱。無量第十。內音經第六。一目了然。自能覺悟。經內有改過爲善。挽回劫運之方針。閱者發心。廣爲勸導。以先覺覺後覺。克盡天職。名書玉清也。//
玉清經洞真十二部目錄
上清經第一 偈曰。當捨難捨。以難捨故。以身無損。是名正道。//
妙真經第二 偈曰。智者聞是。解脫法門。皆應恭敬。頂受此法。//
太一經第三 偈曰。如此之時。無有顛倒。是諸性相。無礙自在。//
妙林經第四 偈曰。離諸問答。等既無生。故知非有。不可思議。//
開化經第五 偈曰。皆獲善果。最大利益。無憎無愛。同承妙力。//
仙人經第六 偈曰。無有障惱。復有良醫。能救病苦。自然安樂。//
黃林經第七 偈曰。令見日月。是大經典。開發慧眼。令得安住。//
上真經第八 偈曰。善哉妙法 。方是深奧 。以是義故。成就果實。//
道教經第九 偈曰。神照深遠。得其玄妙。真實不動。得無畏力。//
上鍊經第十 偈曰。中及五苦。自然消滅 。萬里鐵城。崩落如山。//
上妙功德經第十一 偈曰。何爲不得。是諸衆生。貪著不識 。若明皆悟。//
道德經第十二 偈曰。得於諸法。乃無可盡。以諸衆生 。本自先證。//
上香讚
香焚寶鼎。氣達三清。人神合一謁瑤宫。隨處顯神通。蘭篆凌空。萬聖會丹衷。
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大天尊。 三稱//
上燭讚
初燃燭炬。放大光明。靈心不昧共澄清。塵念不重萌。掃蕩凡情。最上大丹成。
大聖慈光。普照大天尊。 三稱//
開經讚
太極分高厚。清輕上屬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金仙。三清遺正教。度人無量天。丹臺開寶笈。真口與流傳。
大聖十方。感應大天尊。 三稱//
三清總誥
志心皈命禮
道寶經寶師寶。玉清上清太清。一炁流行。三尊應化。涵光默默。不言而運行四時。正色空空。無極而化生三界。大羅天上。金闕宫中。虚無自然。
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