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爲物
河上易註
繫辭上第四章
22
右第四章
Δ
本義。此章言易道之大。聖人用之如此。○按繫辭每章皆以首節爲綱領。以後反覆發明。皆不離此意。此章皆根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說。//
[]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Δ
易。謂易之道理也。準。合也。彌。充塞也。綸。條理也。言易之道理與天地相合。故天地之道至大。而易能充塞之。天地之道至密。而易能條理之。惟能彌綸天地之道。是以遠莫禦而邇不遺也。//
[]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爲物,游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Δ
易能彌綸天地之道。則統天文地理。幽明生死皆不外陰陽之變化。故聖人用易之道。仰以觀于天文。有晝夜上下之變。俯以察于地理。有南北高深之殊。居上而陽者明也。居下而陰者幽也。是故知幽明變化之故。易之上下二體。剛柔消息。有始終之義。聖人就易之理。推原其所由始。而反之于其終。即知人物死生之說。陰陽者精氣而已。陰陽交。則精氣凝聚而爲物。陰陽不交。則游魂散在天地閒而爲變。游魂者。鬼神是也。鬼神情狀。幽遠難知。而自易觀之。鬼神即無精氣之人。人即有精氣之鬼神。故鬼神愛惡之情。與臨質之狀。可即易而知之也。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即此義也。//
集說。程子曰。原始則足以知其終。反終則足以知其始。死生之說。如是而已。○蘇氏軾曰。鬼常與體魄俱。故謂之物。神无適而不可。故謂之變。精氣爲魄。魄爲鬼。志氣爲魂。魂爲神。○本義。此窮理之事。以者。聖人以易之書也。易者陰陽而已。幽明死生鬼神。皆陰陽之變。天地之道也。天文則有晝夜上下。地理則有南北高深。原者。推之于前。反者。要之于後。陰精陽氣聚而成物。神之神也。魂游魄降。散而爲變。鬼之歸也。○朱子語類。問人未死如何知得死之說。曰只是原其始之理。將後面摺轉來看。便見得。以此之有。知彼之無。○又云。魄爲鬼。魂爲神。禮記有孔子答宰我問。正說此理甚詳。宰我曰。吾聞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謂。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聰明爲魄。雜書云。魂。人陽神也。魄。人陰神也。亦可取。○陳氏淳曰。人生天地閒。得天地之氣以爲體。得天地之理以爲性。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要其終而知所以死。古人謂得正而斃。閉朝聞道夕死可矣。只緣受得許多道理。須知得盡得。便自无愧。到死時亦只是這二五之氣。聽其自消化而已。所謂安死順生。與天地同其變化。這箇便是與造化爲徒。//
[]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Δ
體易之道。與天地相似。故天地不能違之。用易之知。周遍乎萬物。而其道又實足以濟天下。故天地之功用不能過之。其行權之智。旁行于天地之閒。變動不居。而却有一定之方。不至于流而无歸。其處己之仁。樂乎天理。而又知天之命。默契心通。故能不憂。安重如土。敦養其仁。仁立而愛有本。故天地愛養萬物之心无窮。而體易者亦能用愛之情于不竭。與天地同量。此易之合于天地也。此節雖極贊易道之大。中有體易之人在。//
集說。本義。此聖人盡性之事也。天地之道。知仁而已。知周萬物者天也。道濟天下者地也。知且仁。則知而不過矣。旁行者。行權之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既樂天理而又知天命。故能无憂。而其知益深。隨處皆安。而无一息之不仁。故能不忘其濟物之心。而仁益篤。蓋仁者愛之理。愛者仁之用。故其相爲表裏如此。//
[]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
Δ
易之道能範圍天地之化育。而使之无過差也。能曲成萬物之性。而不使有遺漏也。易之道何以神奇如是。實則不過通曉乎晝夜之道。便能知之。夫晝夜。陰陽也。而所以宰乎晝夜而迭運不窮者神也。神之所在。即易之所在。神宰乎陰陽而不倚于陰陽。即陽而陽在。即陰而陰在。故神无一定之方所。而易書交易變易。變動不居。亦无一定之體質也。//
集說。韓氏伯曰。方體者皆係于形器者也。神則陰陽不測。易則惟變所適。不可以一方一體明。○孔氏穎達曰。凡无方无體。各有二義。一者神則不見其處所云爲。是无方也。二則周游運動。不常在一處。亦是无方也。无體者。一是自然而變。而不知變之所由。是无形體也。二則隨變而往。无定在一體。亦是无體也。○邵子曰。神者。易之主也。所以无方。易者。神之用也。所以无體。○本義。此聖人至命之事也。範如鑄金之有模範。圍。匡郭也。天地之化无窮。而聖人爲之範圍。不使過于中道。所謂裁成者也。通。猶兼也。畫夜即幽明生死鬼神之謂。如此然後可見至神之妙。无有方所。易之變化。无有形體也。//
右第四章
Δ
本義。此章言易道之大。聖人用之如此。○按繫辭每章皆以首節爲綱領。以後反覆發明。皆不離此意。此章皆根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