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三一音符》暢玄心證

《三一音符》暢玄心證

崆峒道人張心籟作

陳攖寧删訂胡海牙整理

三一之外復有玄音

玄音者弦外之音聲

屬性命之範疇

歸命即歸心

歸心即歸性

這是溯流而上逆推之丹法

壓根兒研究三一丹道離不開音這個符兒

故說音

兼說符契

 

音 說文曰

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宫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從言含一。凡音之屬皆從音。(於今切)←

說文解字義證云(義證0802齊魯)

聲也者本書聲音也詩日月德音無良傳云音聲國語樂

之所集曰聲白虎通聲者鳴也音者飲也剛柔清濁和而

相飲鶡冠子音者所以調聲也末聞音出而響過其聲者

也樂記疏云初發口單出者謂之聲眾和合成章謂之音

  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者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

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又云凡音之起由

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

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呂氏春秋音初篇凡音者產

乎人心者也感於心則蕩乎音音成於外而化乎內是故

聞其聲而知其風察其風而知其志觀其志而知其德盛

衰賢不肖君子小人皆形於樂不可隱匿故曰樂之爲觀

也深矣尚書大傳樂者人性之所自有也故聖王巡十有

二州觀其風俗習其性情因論十二俗定以六律五聲八

音七始著其素  宫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

也者羽當作䨒本書䨒水音也周禮大師掌六律六同以

和陰陽之聲皆文之以五聲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

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宋書律志聲律相協而八音生宫商

角徵羽謂之五聲金石匏革絲竹土木謂之八音聲和音

諧是謂五樂急就篇五音總會歌謳聲顏注五音宫商角

徵羽也聲成文謂之音會謂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總合之

也風俗通聲所以五者繫五行也音所以八者繫八風也

又云聲者宫商角徵羽也音者土曰塤匏曰笙革曰鼓竹

曰管絲曰絃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詩曰鶴鳴九皐聲聞

于天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由是言之聲木音末也書益

稷子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正義金石絲竹匏土革

木八音有清濁聖人差爲宫商角徵羽五聲五聲高下各

有所準聖人制爲六律與五聲相均白虎通禮樂篇尚書

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五聲者何謂也宫商角徵羽土

謂宫金謂商木謂角火謂徵水謂羽月令曰盛德在木其

音角又曰盛德在火其音徵盛德在金其音商盛德在水

其音羽所以名之爲角者躍也陽氣動躍徵者止也陽氣

止商者張也陰氣開張陽氣始降也羽者紆也陰氣在上

陽氣在下宫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時者也八音者何謂也

樂記曰土曰塤竹曰管皮曰鼓匏曰笙絲曰絃石曰磬金

曰鐘木曰柷敔此謂八音也漢書律歷志聲者宫商角徵

羽也所以作樂者諧八音蕩滌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風

易俗也八音土曰塤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絲曰絃石曰

磬金曰鐘木曰柷五聲和八音諧而樂成商之爲言章也

物成熟可章度也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

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爲四聲綱也徵祉也物盛大而

緐祉也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夫聲者中於宫觸於角

祉於徵章於商宇於羽故四聲爲宫紀也馥案此皆竝論

五聲八音也六韜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
真正聲也萬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書舜典聲依永

傳云聲謂五聲宫商角徵羽襄二十九年左傳五聲和杜

云宫商角徵羽謂之五聲昭元年傳天有六氣降生五味

發爲五色徵爲五聲注云白聲商青聲角黑聲羽赤聲徵

黄聲宫孟子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趙注五音宫商角徵

羽也詩序聲成文謂之音箋云聲謂宫商角徵羽也聲成

文者宫商上下相應釋樂宫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

徵謂之迭羽謂之柳徐景安樂書引劉歆云宫者中也君

也爲四音之綱其聲重厚如君之德而爲重商者章也臣

也其聲敏疾如臣之節而爲敏角者觸也民也其聲圓長

經貫清濁如民之象而爲經徵者祉也事也其聲抑揚遞

續其音如事之緒而爲迭羽者宇也物也其聲低平掩映

自下而高五音備成如物之聚而爲柳也管子地圓篇凡

聽徵如負豬豕覺而駭凡聽羽如鳴馬在野凡聽宫如牛

鳴窌中凡聽商如離羣羊凡聽角如雉登木以鳴音疾以

清宋白日合宫通音謂之宫其音雄雄洪洪然開口吐聲

謂之商其音鏘鏘倉倉然張牙湧脣謂之角其音喔喔確

確然齒合脣開謂之徵其音倚倚𢋼𢋼然齒開脣聚謂之

羽其音詡詡吁吁然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孟夏之月其

音徵中央土其音宫孟秋之月其音商孟冬之月其音羽

鶡冠子泰鴻篇東方者萬物立止焉故調以徵南方者萬

物華羽焉故調以羽西方者萬物成章焉故調以商北方

者萬物錄臧焉故調以角中央者太一之位百神仰制焉

故調以宫樂記宫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五

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禮斗威儀宫主君臣角

父徵子羽主夫少宫主婦少主政晉書樂志五聲宫

爲君宫之爲言中也中和之道無往而不理焉商爲臣商

之爲言強也謂金性之堅強也角爲民角之爲言觸也謂

象諸陽氣觸物而生也徵爲事徵之爲言止也言物盛則

止也羽爲物羽之爲言舒也言陽氣將復萬物孳育而舒

生也樂動聲儀曰宫爲君君者當寬大容衆故其聲宏以

抒其和清以柔動脾也商爲臣臣者當發明君之號令其

聲散以明其和温以斷動肺也角爲民民者當約儉不奢

僭差故其聲防以約其和清以静動肝也徵爲事事者君

子之功既當急就之其事常不流亾故其聲貶以疾其和

平以切動心也羽爲物物者不齊委聚故其聲散以虚其

和斷以散動腎也馥案此皆專論五聲也五經通義八音

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也五經要義凡樂音有八鼓謂之

革鐘謂之金磬謂之石琴瑟謂之絲簫管謂之竹塤謂之

土柷敔謂之木笙謂之匏是謂八音國語金尚羽石尚角

竹尚商絲尚宫匏土尚徵呂以和樂律以平聲金石以動

之絲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革木以節

之宋書樂志八音一曰金金鐘也鎛也錞也鐲也鐃也鐸

也二曰石石磬也三曰土土塤也四曰革革鼓也鞉也節

也(節不知誰所造傅玄有節賦)五曰絲絲琴瑟也筑也箏也琵琶空矦

也六曰木木柷也敔也七曰匏匏笙也竽也八曰竹竹律

也呂也簫也管也篪也籥也笛也釋智匠樂錄金爲鐘鎛

鐲鐃石爲磬絲爲琴瑟箜篌筝筑琵琶竹爲箎笛籥簫管

匏爲笙簧竽土爲塤缶革謂鼓木爲柷敔也隱五年左傳

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注云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

木也晉書樂志八音八方之風也乾之音石其風不周坎

之音革其風廣莫艮之音匏其風融震之音竹其風明庶

巽之音木其風清明離之音絲其風景坤之音土其風凉

兑之音金其風閶闔馥

案此皆專論八音也 

古人演音說教都在音

老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都是音

故以三一爲音之符契

不識音義

即不能證金丹之妙

故不厭其煩

上說下說左說右說

通其音律

開其智慧

以臻完善也

 

 

 

Δ

攖寧按:此書文辭欠佳,而抄寫錯誤之處又不少,更加難讀,余費了七日功夫,修改其文辭,圈點其字句,劃分其段落,方臻完善。後之學者,便利多矣。

 

Δ

又按:此書名甚爲特別,人多不解,余今闡明其義如後,三者合一,曰三一,三教聖人所說的圓音妙諦,皆相符合,故曰音符。此書以儒家之《易經》、《中庸》,佛家之大乘經義,和道家之老莊學說及金丹口訣相連貫,會三歸一,故名三一音符。

三一皆歸静寂無聲

而其中有玄外之音泛出

稔其況味

似圜中波羅密髓也

到彼岸之髓道通道徑路

 

【傳燈宗派】(二十字)

大道崇聞德,雷音普化尊;

乾坤三教主,夷夏一家春。

Δ

師姓張,名聞冲,字心籟,號韶陽,別號蘧蘧子,自崆峒山。遨遊海上者三十餘年,貌偉爽,聲洪大,静如止山,動若雲從。蓬頭披衲,飄飄然不帶人間煙火氣,恬然若愚。至其談及三氏,則言詞滾滾,令人駭異驚奇,罔測底蘊。

師有《傳燈派》二十字,因圖其像,書於兩旁,以便來學者以派受教耳。

後學聽无子謹識

海牙按:原書尚有畫像一幅,攖師評曰:“此圖畫得不成樣子,若要付印出版,必須重新再畫一幅,或將其取消,”今尊攖師言,故取消此圖而不用。

又攖師按:作者不知爲何時人,惜无年代可考,余疑此君和龍沙派有關係。

又按:三氏,指儒釋道三家而言。

 

 

【悟生死 第—】

—晝一夜,大道之自然:—生一死,人道之自然。神聖知晝夜生死皆幻妄,而非真常,故黜ㄔㄨˋ聰明,去私欲,忘晝夜,外生死,超常見之自然,法大道之自然。故能宇宙在手,萬化生身,德合天地,明并日月,無量劫中,不生不滅也。

 

因欲開示後學,故說經遺教,使人知大道惟有一門,捨此一門,餘皆旁門外道。此一門爲何?即《道德經》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此十三者,乃生我之門,死我之戶,出生入死,皆由此門。但百姓隨流順化,是以動入死戶,不知回頭便是生門。

 

夫十三者何?一切萬有,咸借水、火、土而生化,三者歸一,則既濟而爲生門:三者異途,則未濟而爲死戶。水數一,火數二,合而爲三。水火不能自合,借坎離中先天戊己真土,擒真鉛而制真汞,則水火方既濟而生。陽土五,陰土五,合爲十數,與水()、火()共合爲十三也。一生一死,在此十三,一順一逆之間耳。

 

普通群眾,已生更求生,則三者分離,即死戶也;大修行人,末死先學死,則三者集合,即生門也。求生則心火外炎,不能內溫腎水,水寒不能化氣,火上炎則水下漏,故名曰未濟,此“死之徒十有三”也。是以太上立此十三生死之門,使知水、火,土歸一之元,反身而誠。

 

 

 

Δ

 

攖寧按:“反身而誠”見《論語》中,則三者互濟於中,此“生之徒十有三”也。嗟乎!世人惟如圖名利,恣情欲,迷而不悟,水火兩分,動入死地而不知,故曰“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也。

 

Δ

 

攖寧按:此解雖不是老子的本意,若專就丹道而論,亦可算是上乘。

 

《陰符經》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同此義也。

 

故鍾離祖曰: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惺惺幾個悟;夜來鐵漢細思量,長生不死山人做。此詩重在“鐵漢”二字,若非鐵漢,焉能下死功夫而實證長生之道耶?

 

下根劣見之流,每指婦女下竅爲生死之門戶,不啻毀謗聖道,余因畫既濟、未既、生門、死戶之圖,以俟智者由之耳。

 

 

 

[未濟死戶人心之圖]

 

聯曰:不思萬劫輪廻苦,枉用千般牛馬心。

 

詩云:莫謂人生有百年,誰知生死刹那間;無情閻羅來相請,難說妻兒債未還。

 

Δ

 

(攖師按云:“此二圖亦不好,若把人頭像除掉,只畫中間一段,就容易畫好。”

 

 

後有生門,前有死戶,尋死路,縱意向前。求活計,休心退步。即此地獄天堂,由你從心做去。

 

 

 

[既濟生門道心之圖]

 

聯曰:得來驚覺浮生夢,晝夜清音滿洞天。

 

Δ

 

(攖寧按:此二句是邱祖所作的《青天歌》中語,《青天歌》共三十二句此是末尾二句。)

 

詞云:心經本來絕字,大道自古無文,六根解脫一真歸,如雞抱卵常聽。能於死中求活,自然害裏生恩,方知無我亦無人,祖祖口傳心印。

 

Δ

 

(攖寧按:這首詞我在別種道書上已見過,最要緊的是第四句。)

 

 

蓋以人之形體,本因父母情動,精血交媾而成。胎在母腹中,如果在樹,借樹之氣而長育:及乎十月氣足胎完,如果熟自落:一出母腹,方接天地之氣而呼吸,如果離樹而入土,則自本自根,得天地之氣而自生者也。

 

再論壽夭之理。果在樹時,受氣有餘者,久而不腐;不足者,不久即腐。嬰兒在胎中亦然。受母氣不足者,出腹即死,或生後數歲而夭:受氣足者,則健康而壽。然苟不知修,雖有壽亦終歸於盡耳。

 

人生之初,天命乃乾陽,形色乃坤陰。形與性初合

 

Δ

 

(攖寧按:《中庸》所謂天命,即老子所謂道;《中庸》所謂性,即老子所謂德。道爲宇宙萬物所共由之路,德乃個人所獨得)

 

 

 

[]

 

陰陽未判,意識未生,猶然一太極,此道生一也:及舊(攖寧按:舊,音臥,嬰兒初出胎時之哭聲)地一聲,一即分而爲二,—氣寄於腎而爲坎屬水,一靈寓於心而爲離屬火,此一生二也;二者之中,即生一意,哭罷便能轉頭求乳,此二生三也:由此一意,漸漸幻成千知萬識,此三生萬物也。

 

Δ

 

(攖寧按:老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是如此解,此乃借題發揮。)

 

 

 

[]

 

自此愈長,而心君爲群識所誘,迷不知返,故有生必有死。倘能窮生死之根,明反復之用,返本還元,則一身無極真機自見,而能自造自化,更能三歸二,二歸一,一歸無,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立大志 第二】

成大事者,宜先定大志。志不立定,而欲圖成,難矣。欲超凡入聖,成仙作佛,古今事莫大於斯。

 

試觀虞舜之孝,比干之忠,苟無大志,焉能外忘形體,內忘私欲,而成古今大孝大忠之領袖歟?故真君

 

Δ

 

(攖寧按:真君,即許旌陽,後世奉許真君之教者,皆稱龍沙派,此派以“淨明忠孝”四字立教)

 

遺教,以淨明忠孝爲先,使學道者必發大忠大孝之志而入門。

 

 

 

[]

 

奮志如秋,而情乃絕;灰心如冬,而神乃全。死中求活,而無涯之業識冰消;絕後重蘇,而萬劫之輪廻永息。功圓行滿,足報親恩,詎非孝之至大者乎?匡扶國運,普渡群迷,詎非忠之至大者乎?然非天下第一等丈夫,焉能立此大志以成大事哉!

 

 

 

【事明師 第三】

 

[]

 

道即心也

 

Δ

 

(攖寧按:此心是道心,不是人心),

 

有明師而心體方明。故學道者,必擇明師而事之,庶不被旁門誘入火坑也。

 

 

 

[]

 

又當知三教本同,而經文各別。中國之經,言簡而意賅;佛之經文,則一經各立一義,種種經有種種義,故學者必普會諸經,方能圓通佛義。學者固宜多看經書,但不宜執著語言文字。若能明此一心,則諸佛妙義悉明。故六祖雖不識字,獨能傳五祖心印,當時一般老僧宿學,咸得六祖開示,而獲頓悟。

 

釋典中常謂依經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不即不離之義深矣。

 

 

 

[]

 

愚不惜饒舌,略陳佛經差別先後之義,使學佛者知何經爲入門之首要,何經爲解脫之極果。佛義窮,而三教悉窮矣。

 

Δ

 

 (攖寧按:此“窮”字,是通達之意,不是理屈辭窮,勿誤會)。

 

 

 

[]

 

當知一入楞嚴之門,便發金剛堅固之志,則四相空而心無所住,二障除而智慧圓覺,此《金剛》、《圓覺》二經之名所由來也。

 

 

 

【辨真偽 第四】

 

[]

 

道無形相,真偽何以辨耶?如或有搬運呼吸者:或咽息納氣而息息歸臍者;或閉息者;或辟穀者;或運氣過尾閭,升夾脊,至泥丸,復降重樓,過絳宫,入丹田,謂之肘後飛金精者;或以舌下爲“華池神水”頻吞咽者;或以口鼻爲玄牝者:或以心腎爲坎離者:或朝守頂門,暮守臍輪,爲雙修性命者:或執臍後腎前之中爲守中者;或認臍上一竅、臍下一竅爲坎離,復以二竅之氣合爲金木並者;或以兩目爲左龍右虎者:或守眉心—竅者:或觀鼻端白者:或坐向天罡前一位,而欲奪天地造化者;或以陽舉爲活子時,而返精補腦者:或以夜半爲陽生,而采先天者;或以初三月出庚方,爲采藥之時者:或執符定爻,而行卦候者。旁門三千六百門,數之不盡。

 

又有一種邪師,謂男子外陽而內陰,爲離;女子外陰而內陽,爲坎。若不采彼陰中之陽,填我離中之陰,必難成道。或強兵戰勝而形交者;或上中下三進而氣交者:或彼此對視而神交者;或用乳加紅鉛作服食者。嗚呼!迷自己一性一命之真同類,而妄以女鼎爲同類。故《悟真篇》云:“貧人衣中珠,本是圓明好:不會自尋求,卻數他人寶。數他寶,嗟何益?只是教君空費力。”白祖云:“薄福癡人不斷淫,尾間閉了采他陰,元精搖動無牆壁,錯把黄泥認作金。”此二真人,力破邪妄,最爲明懇。

 

Δ(攖寧按:以上列舉各種旁門,若行之得法,亦可卻病延年,但不能大成耳。惟女鼎是造業之事,萬不可行,未見有好結果者.世間尚有迷信此事的人,都是自討苦吃。等到業報臨頭時,後悔已來不及。)

 

 

 

[]

 

然則何爲不生不滅之真心耶?曰:水火既濟之元,即真心發現之玄牝也。問:從何門而入,方得既濟耶?曰:從聞思門修入,則真心立見,而水火立濟矣。水火交而永不老矣!

 

此心一明,則三教經文無不貫通,故曰:“得訣歸來好看書也”。方知我心即聖心,聖心即經,經即吾心。以心證師,則真偽立判矣。

 

然師有四不參:檢藏師、講法師、坐關師、化主師。此四者,參之無益也。

 

 

 

【知下手 第五】

[]

夫下手者,當知『性汞好飛,命鉛好走。』

故古仙有:「左手擒住青龍頭,右手提住白虎尾。」之說。

以心喻朱砂,以性喻砂中之汞。認得真朱砂,砂中即有汞。

故下手之先,要明心爲本。

 

[]

然砂中之汞,若非鉛中之金制伏,終好飛揚而不死,又必須先識得真鉛。

故曰:「養砂先要識真鉛,汞見真鉛兩意堅;得類自然情性合,還須真土爲良緣。」

Δ

(攖寧按:此四句本是外丹黄白術中之要旨,因內外丹法之理相通,故不妨借用於此。)

 

[]

汞必配鉛而不飛,鉛因土制而會汞,則鉛情見於土釜,汞性伏于黄房。此之謂『三家相見結嬰兒』也。

 

[]

當知,外丹朱砂不死,汞不乾;內丹人心不死,命不立。

須知三家相見,則

真土自然擒真鉛而歸於中,真鉛自然制真汞而歸於中,此之謂真下手也。

勿謂今年姑待來年,今日還有明日。

人命無常一息間,下手速修猶太遲也。

 

【明三寶 第六】

[]

《玉皇心印經》云:「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道有先天三寶,人有後天三寶。

《心印經》乃言先天三寶也,是以恍惚杳冥而不可測,非言日用之識神、呼吸之空氣、交感之濁清之『後天三寶』也。

 

[]

後天非先天不生,先天非後天不存。

清依濁、濁賴清,兩相依賴,而不離者也。

 

[]

先天本來無修証,有修証者,後天也。

故曰:「說到先天一字無,後天須要著功夫。」

蓋精氣以神爲主,但能妙合虛無,順其自然,則精氣自然服從神用。

四大三寶,純乎其神,而神自然莫測矣,故名爲『神仙』。

世上豈有精仙、氣仙哉?

何必錯用功夫於煉精煉氣,以致徒勞而無功耶?

Δ

 

(攖寧按:精滿則氣足,氣足則神全;精兮則氣虛,氣虛則神散。年輕人可依此法做去,不必多費功夫,年老者又當別論。)

 

 

【貴精專 第七】

[]

純一不雜謂之精,須臾不離謂之專。

必無人無我、無私無欲、無纖毫念慮,方謂之精;必無年無月、無日無時、無一刻間斷,方謂之專。

如天地日月星辰,無一刻不健行,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出類君子,當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必須奮志專精,勿貪睡眠,以致間斷。間斷則無成矣。

故白真人云:「若不如此修行,即是無此福分。」

虛静真人曰:「縱然悟了不專行。」

是以千人萬人學,畢竟終無一二成。勉之哉!

Δ

(攖寧按:此專指坐功而言,睡功另是一事。)

 

 

【決頓漸 第八】

[]

道本一途,教有頓漸者,何也?

蓋本來無我,因執身爲我,故幻成種種私情業識,障蔽性天。

既能知身爲幻,悟識爲妄,當如快刀斬亂絲,一斷一切斷。

從前私識,無一絲牽掛,則性體立全,非頓而何?

 

[]

然性一而已,而又有性命之分者。

天命,乾陽也;形色,坤陰也。

天命陷入有情坤體之中,則坤實而成坎,乾虛而成離,故曰:「同出而異名。」

今欲使後天坎離返還先天純乾,而復歸於一炁,必假聖師所直指所迷之元炁,漸次進修,方獲圓証。

所謂『功夫不到不方圓』,非漸而何?

 

[]

此命賴師傳謂之漸,性由自悟謂之頓也。

故《文始經》曰:「道雖虎變,事若鱉行。」

虎變非頓乎?鱉行非漸乎?

Δ

(攖寧按:鱉行甚慢,故曰漸。)

 

 

 

 

 

【先煉己第九】 []

 

呂祖曰:「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

 

Δ

 

(攖寧按:此二句見於呂祖所作《沁園春》詞,有人讀爲六字一句,如『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是讀錯了。照詞的句法,應當第一句爲四個字,第二句爲八個字。)

 

《悟真》云:「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

 

 

(海牙按:原抄本“持心”爲“待時”,攖師按曰:《悟真》原文是“煉己持心”,不是“待時”。)

 

 

 

[]

 

故煉己乃七返九還大丹之首要。

 

夫煉己者,即是克己復禮,亦即是修西方淨上。

 

己即是上,復即是“坤復見天心”之“復”,禮即是真心。

 

故心屬火,禮亦屬火。一切有知有識之私欲心,乃未濟之人心;黜聰明,去私欲,方復既濟之道心。因未濟則違天背元,故曰非禮;既濟則人心復合天心,故曰復禮。性天止水,本來清静無塵,因六根幻出六塵,則性被塵蒙,故曰迷也。由是而克己煉己,遂有淨土之名。土乃離宫中所含之先天己土,因六根幻己土爲塵,故淨土化爲飛揚穢濁之塵。當知一切妄識皆塵也,必須先克去私欲之塵根,根息則復還淨土矣。

 

土既淨,則能生金,故曰“真土擒真鉛”。汞見鉛,則汞立死,故曰“真鉛制真汞”。蓋以先天乾陽之金,陷於坎,先天坎卦位居酉,故喻爲修西方淨土,亦指先天而說。釋家以先天名佛,常人不諳此義,遂誤解爲死後生西見佛。

 

Δ

 

(攖寧按:此說不合淨土宗的本旨,佛教徒一定要反對。即如柳華陽的《慧命經》,亦同樣犯了這種錯誤。世間道書,如此者甚多,張平叔的《悟真篇》爲始作俑者,皆不足信。)

 

 

 

[]

 

須知,所謂克己者,爲欲復得坎中先天之乾金;取坎填離,返還最初純乾之體,即是復禮,亦即是到了西方。六祖所謂“教諸人目前就見西方”,乃煉己功成之候也。

 

 

 

【審藥物 第十】

 

藥物者,先天乾中之氣也。乾與坤交,中氣入於坤而成坎。因世人迷此先天,不知求復,乃有生有死。若能捨身家,事明師,指出所迷之因,勤而修之,反而復之,則坤雷一震,寒谷回春,自能度生老病死一切苦厄,故名藥;因其無中生有,故名物。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蓋謂此也。此藥物人人俱備,藏在坎宫,其名爲鉛。學者先當窮“用鉛不用鉛”之妙義,更當知“須向鉛中作”之權宜。

 

Δ

 

(攖寧按:古外丹經云:“用鉛不用鉛,須向鉛中作;及至用鉛時,用鉛還是措。”後世道書將“鉛”字改寫作“鈆”,蓋取鉛爲金公之義。若汞,別稱爲木母。)

 

執著鉛而搬弄之固非,離了鉛而別尋藥物,亦不可得。玄之又玄,正是此訣耳。

 

《莊子•人間一世》篇,孔子告顏回曰:“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此說即是“用鉛不用鉛,須向鉛中作”之真實下手功夫,古今注《莊子》者皆未能體會到此。

 

 

(海牙按:此段後原有二百餘字,乃作者引證赤腳真人《性天底蘊》中一段論得藥早遲與仙鬼之分的文字,以勸勉學人及早修行。攖師按曰:此段大意,乃勸人及早修行,但理論不圓滿。雖然加以刪改,仍覺不妥。假使巳時已經得藥,午時決不會死;若巳時人就死了,更談不到午時方能得藥。這個譬喻,實在欠通,最好把此段取消,免得許多疑問。”故今不錄。)

 

 

 

【明火候 第十一】

 

火候乃自本自根之心密,時文時武之要機也。有入門、下手、升堂、入室次第之玄微,有後天、先天、盡性、至命始終之妙旨。故曰:“莫將火候爲兒戲,須共神仙仔細論。”

 

Δ(攖寧按:此句不對,要改正。《悟真篇》云:“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於文;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明火候之始終,則煉己有繩墨,採取知昏曉,丹可結而骨可仙矣。)

 

要知火候雖有種種之殊,咸不外身心性命自然之效驗,非有作有爲者也。性天中本具此造化,若非明師抉破,則遇陽生而不知採取之候,聞雷震而反起恐怖之心。時至疑生,藥產復耗矣。

 

修煉家火候一到,聰明立成懵懂,氣與神合,神與虛合,虛極静篤,而身心、性命、魂魄、意識,總歸於無何有之鄉。一奪混沌,人我俱空,不辨是非,不知美惡,有若木雞然

 

Δ

 

(攖寧按:“木雞”二字,見於《莊子》)。如是七日來復,忽然夜半三更,木雞報曉,自然海底龍吟,山頭虎嘯。

 

Δ

 

(攖寧按:《悟真篇》云:華嶽山頭雄虎嘯,扶桑海底牝龍吟;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那時“嬰兒跨虎中宵去,姹女乘龍向曉歸;丁公引入黄婆舍,混沌神房永唱隨”

 

Δ

 

(攖寧按:嬰兒,即金鉛;姹女,即木汞:丁公,火也;黄婆,土也),修煉家前半段之大事了矣。

 

 

(海牙按:原抄本此章結尾,作者謂“蓮華會上親聞佛旨之徒,言及一大事因緣.尚有五千退席,況其碌碌者乎?若非鐵漢,難退這紅爐”云云。攖師按曰:“佛經上所謂一大事因緣,未必就是這件事,不可附會其說。”是以先師更爲“修煉家前半段大事了矣”。)

 

 

 

【養道胎 第十二】

 

[]

 

《黄庭經》曰“仙胎”;《楞嚴經》曰“道胎”;自玉蟾祖師曰“男兒今口也懷胎”。

 

Δ

 

Δ(攖寧按:《白紫清真人全集》云:怪事教人笑幾回,男兒今日也懷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內夫妻真妙哉。)

 

 

 

[]

 

道胎、凡胎,同而異,異而同。凡胎因父母情動性迷而有,故有形有相;仙胎因自己情忘性寂而凝,故非色非空。至於一時播種,十月養胎,二者均無異也。故《金丹四百字•序》云:“三百日內,日日要施工;三萬刻中Δ(攖寧按:三萬刻,即是三百日),刻刻要用事。若有一刻差違,則藥材消耗。故毫髮差殊不作丹。”此即“道不可須臾離”之義也。

 

師曰:三百日內,只是一個呼吸到底不離之妙。

 

Δ

 

(攖寧按:一個呼吸到底,就是心息相依,一直到底,如此做去,中間不可停止,非只許一個呼吸,不許兩個、三個、千個、萬個呼吸。)

 

 

 

[]

 

丹經云“火記六百篇,篇篇相似”者,亦喻一個呼吸到底也。文雖別而義則同。胡可執文泥卦,以辭害意,因一日兩卦之說,乃執卦行道;因一個呼吸之說,乃著意行氣;種種偏執,以致昧於身心合一,無修無證之自然妙化?但若不洞明以上十二篇之密義,而遽言“道本自然,無修無證”者,則又墮於自然外道矣

 

Δ

 

(攖寧按:佛家有“自然外道”之名)。

 

 

 

【證圓通 第十三】

 

[]

 

證者,躬行心得之實驗也;性全命立,造道之極,謂之圓;形神俱妙,千百億化,謂之通。從有修至於無修,自凡夫至於聖位,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神化不測,斯謂證圓通也。但君子之道,則暗然潛修而不露,故能造圓通之域而日彰也;小人之道,則的然好露而自炫,故卒墮群魔之境而日亡也。

 

Δ

 

(攖寧按:儒書云:“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

 

是故《陰符經》曰:“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蓋謂群生自無始習染種種業根,惟色根、利根、名根最爲難斷,若有一根不斷,必墮一業之魔,焉得實證圓通而真符妙化哉?

 

 

 

 

 

【跋】

 

二十年前,有某同志,在舊書店購得此書,轉而贈我。當時無暇細看,遂藏於箱中。今日檢山,從頭到尾,讀過五遍,並改正其錯誤,再加以圈點,以便他人之觀覽。

 

世間各種修煉書籍,我自十六歲開始閱讀,至今己曆六十年。不論正道、旁門、小法、邪術,過目者將近萬卷。此書可列入正道中,姑且保存。不可因其義辭不好而加以輕視。

 

此書講道理(理論雖有不圓滿處,但於大體無礙者,可姑存其說;其中過分欠通及附會得太離奇者,皆已修改)處甚多,言口訣處頗少,學者觀之,容易忽略過去。須知凡是上乘有價值的修養書,都注重理論,不談呆板的口訣,因其訣已包含在理論之中。只有中下乘的書,才侈談法訣,學者依法做去,每每無效,甚至於弄出病來,是皆不原理之咎也。

 

此書將儒家之《易經》、佛家之《楞嚴經》、道家之老莊哲學、仙家之煉丹工夫融合在一處,而提出其共同要旨,以開示學人,等於畫龍點睛,比較中下兩乘的死口訣高出百倍。後之學者,若肯用心研究,徹底瞭解,則生死大事已不成問題。

 

惜乎原書文辭尚欠修飾,抄寫又多筆誤,而且句逗不清,使讀者莫明其妙。餘不得而已,破費幾日工夫,徹底刪改,並加圈點,方能卒讀。惟讀者平素對於《易經》、佛經及《道德》、《南華》諸經雖未能深入,亦須粗知大義,再讀此書,方能參悟玄機,實修實證。否則,不免味同嚼蠟矣。世間俗學,尚要費數十載工夫研究,何況出世間性命之學,沒有三教經典作基礎,竟欲憑空建立樓閣,豈非夢想乎?

 

著道書是一件困難的事,明道法的人,大半不會做文章;會做文章的人,又不懂修煉之法。因此世間道書雖多,可以使人信仰者很少。余當初得此書時,嫌其文辭不佳,讀未終卷,即束之高閣,亦不識其中好處何在。近日檢出,本擬拋棄,偶爾發現書中有幾句精義,遂耐心從頭到尾細讀一遍,方知其真價值。經餘刪改之後,雖未臻十分完善,已大概可觀。否則幾乎埋沒矣。

 

農曆乙未年庚辰月(即西元一九五五年四月)

陳攖寧寫於杭州銀洞橋廿九號慈海醫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