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曾貫易學變通__大過

曾貫易學變通__大過

豫章叢書第5冊易學變通卷三96103/109


28.大過

兌卦

巽卦

上下八八即大過

本書云

非有大過人之材則流于橈而取凶

不是能人異人高人

過度彎曲腰桿子

恐怕有折斷之虞

 

大過

或問大過者四陽過盛而彖傳以爲剛過而中何

也曰剛雖過矣然巽之權以行之則固自有大過

之中如湯武之征伐是也然非有大過人之材則

流于橈而取凶者多矣故曰可與立未可與權曰

大過之象而有獨立不懼遯世无悶何也曰獨立

不懼者夷齊之倫存心過高過于内者也故爲巽

木象遯世无悶者沮溺之徒制行過中過于外者

也故爲兌説象然聖人亦以君子稱之者德雖造

于一偏然亦不可不謂之一德之成也大過既取

棟橈之象然初陰應四而隆上陰應三而橈何也

曰以象言之則九四居二陽之上猶足以勝其重

九三則居一陽之上豈足以勝其重哉且九四本

之以巽木猶不失其負荷之隆若九三滅之以兌

澤豈能免于摧壓之患耶然以義言之則九四才

剛志柔有以相濟猶足以勝大過之任三則才剛

志剛不可有輔必至于傾橈矣曰剛過而中二五

之象然九五不以君象言何也曰大過之時此何

時也棟橈之象此何象也知湯武之放伐而成大

過之功則知桀紂之反道而爲大過之時矣曰上

六无位非有任者也然過渉滅頂而謂之无咎何

也曰以位而言則上六雖无位之地而有捐軀赴

難之心以才而言則上六雖无剛明之才而有視

死如歸之志此其義則何咎哉故聖人特繫之以

爲世教之勸豈徒然哉

 

***

或問:大過者,四陽過盛,而彖傳以爲剛過而中,何也?

曰:剛雖過矣,然體巽之權以行之,則固自有大過之中,如湯武之征伐是也。然非有大過人之材,則流于橈而取凶者多矣,故曰可與立,未可與權。

 

曰:大過之象而有獨立不懼,遯世无悶,何也?

曰:獨立不懼者,夷齊之倫存心過高,過于内者也,故爲巽木象。遯世无悶者,沮溺之徒制行過中,過于外者也,故爲兌說象。然聖人亦以君子稱之者,德雖造于一偏,然亦不可不謂之一德之成也。

 

大過既取棟橈之象,然初陰應四而隆,上陰應三而橈,何也?

曰:以象言之,則九四居二陽之上,猶足以勝其重,九三則居一陽之上,豈足以勝其重哉?且九四本之以巽木,猶不失其負荷之隆,若九三滅之以兌澤,豈能免于摧壓之患耶?然以義言之,則九四才剛志柔,有以相濟,猶足以勝大過之任,三則才剛志剛,不可有輔,必至于傾橈矣。

 

曰:剛過而中,二五之象,然九五不以君象言,何也?

曰:大過之時,此何時也?棟橈之象,此何象也?知湯武之放伐而成大過之功,則知桀紂之反道而爲大過之時矣。

 

曰:上六无位,非有任者也,然過涉滅頂而謂之无咎,何也?

曰:

以位而言,則上六雖无位之地,而有捐軀赴難之心;

以才而言,則上六雖无剛明之才,而有視死如歸之志,此其義則何咎哉?

故聖人特繫之以爲世教之勸,豈徒然哉。//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禪伭新聲

禪伭新聲

豐川續集卷五__論禪伭

105


 《論禪伭》

性命祗此一箇性命故吾儒與禪伭界限只隔得分塵

且有實不同而最相近之處若不讀佛老書究不清佛

老宗旨將不知不覺有墮入禪伭之窟而不自辨者前

代大儒十九蹈此弊轍而明儒尤衆此固一時習尚使

然要亦是辨理不清之過故要得聖學路徑清楚正須

講得禪伭頭項分明然後吾儒二氏各自還其本元若

必執不讀禪伭書不明得二氏底裏正恐墮入二氏邊

隅也嗚呼渠既云本無生死而又求出離得無類於空

中着楔眼際生花歟有識者當面一詰即恐黃面老子

開口笑人者且當啞然自笑//

 

天還他一箇生地還他一箇成萬物還他一箇山

流盈虛消息吾生還他一箇貧賤富貴夭壽生死不齊

而齊各盡其分到這裏請釋伭二老爲下一恰當註腳

看是何如//

 


禪伭之盛由吾道之衰也若吾道真明若晝日而天下

之鰥寡孤獨疲癃殘疾皆得其養而不至於失所斯可

望於經正而庶民自興邪慝漸息不然者口舌争之而

不得刑法禁之而不能徒益張之燄而助之薪耳//

 

昌黎有原道又爲諫迎佛骨疏亦可謂氣昌言讜已然

止於門而上虛寧歐陽永叔本論膚篇仿拂近正然究

之不中隱微釀銅之病終是虛聲震暗爾惟有明王文

成公擬諫迎佛疏其牒譏乎然正須上有堯舜朋斷懽

主朝列明道先生輩名世之佐而外布狄梁公范文正

見大識遠之監司而州邑學校皆講明反經之大經大

法然後可望爾//

 

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者亦不盡是索隱行怪之

流要是未達於率性謂道之旨若達得道是率性之謂

即一時一事不率自性此心便爲之不安奚暇貪高慕

//

 

中庸天命之謂性三句舉宇宙性道教大旨一言斷定

萬古不移舉宇宙論性論道論教的門庭亦並徹底揭

翻路途坐斷任千百世高明上智到這裏一字不敢添

一字不能更外此而言性者性其所性而非性之真外

此而言道者道其所道而非道之要外此而言教者要

亦教其所教而不得語於教之大中至正也//

 

大學無論畢讀全書淵然見千古聖賢內聖外王全學

即讀翼章明德親民止至善三言天德王道鑄驪臘不

巳揭日月於中天記此者必孔門高悌辦憎手輩亦無

疑至中庸開章性道教之淵源揭之三語如聞日據淵

立徹隱徼且足隱詔大學之真血脈路二書真千揣明

學明道之宗傳也後之有志聖學者祗於二書循牽傳

習令得旨明於心德成於已即爲善學集必於學庸之

外自立宗旨別開門戶////

 

豐川續集卷之五終


人心道心圖

濯溪集雜著__中庸經義

42/64

言益者

加多富助長增

以道相成

溥博淵泉

宏裕富大

聲相近也

息相感也

精一執中

危者安

微者著

通天下之大道

 

人心道心圖

삽화 새창열기


 序○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畫前之易圖

畫前之易圖

遯菴先生輯著大易理象卷之一

鮮于浹

ㄒㄧㄢㄩˊㄧㄚˊ鮮魚頰


无形之本體

无朕之總目

太極以

太極以其極至則曰太極

太極以其未分則曰太一

雖云无形无朕

實有本體總目

浹洽融通得多哩

太極加以

道道地地底體用一如派

>>>用也

太極以人的觀點來評斷

因爲它已達最高境界所以稱太極

又因爲它混沌未分所以名太一

實者指天地未判前的混沌之氣

不畫之畫

聊表情狀耳

 

遯菴先生

朝鮮人

遯菴全集

遯菴全書


 

融堂錢氏曰

无畫之易在太極先

有畫之易自兩儀始

天造草昧人文未朗

河不出圖地不生蓍

天地之間

一陰一陽流行而已

Δ

此一節畫前之易固如是也//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小過時寓條

小過時寓條

寓,亦寄也

寄寓之所

因時制宜

時之過

過時陳舊

不合時尙

非主流

過與不及

事過境遷

[狗熊]


 

天仙金丹心法卷三第四遷善__隨緣 第 3p025a

隨緣

善生於性之有

所結亦結於心之有

所憑故未至寂然

方至勃然有感而遂通

是則隨緣之謂也

 

所以見

所見聞

所聞意

所將足

所即輔頰

形神之所麗

無非作善之據依

 

故緣

隨念生

隨時寓

隨境

隨情

締佛家所謂積幻而成也

 

然滿腔皆至善所凝

斯積善以隨而具

而種因之說則流於望報而有求

非儒家盡性之所推

即不足以云吾道

 

詩曰

暫向修途了宿 吟風嘯月興翛然

溪山引到雲深處 流水桃花別有天

 

卜契入卦>>>小過擺渡百度

艮下震上<<<過渡期

擺盪一時而已

事情過去了

也就淡忘了

不用在意

隨緣而度

成百都是小過

沒什麼大不了的

灰頭土臉

那一個山居的人

都不是如此

擺吧

僅是暫時的

嘿說的比唱的好聽

居深山二十年了

老黃還沒下山

艮是越來越下底

翻不了身囉

 

宿緣佛教謂宿世因緣。

宿綠遍查不得

也不知道宿個什麼綠

隨緣宿綠

天天在綠山淨水之中

慵懶渙散也是一絕

擺平擺平唄

反正死不了

就算擺不平

也是山中了了

那片綠

永遠都是留念

隨緣宿綠也是很風雅底

 



 


易經正義__比

易經正義__

  鄢懋卿

.138139/164

·


.138

比卦

比字專主九五一爻取意吉言占得此卦者則當爲

人所親輔便是吉自吉字以下專主比於人者言本

.139

義若欲比人二句自比人者言之示人占法//

 

比彖大意謂占得此卦者則當爲人所親輔故吉然

必再筮自審在己果有比人之德然后可以當衆之

比而無咎如此則未比而不安者皆來比之彼執迷

而不來比者自取咎耳言不得其所依也非上人加

之以凶事也下順從也指上下五陰自九五而言謂

之下也//

 

以剛中也傳曰以陽剛當尊位爲君德元也居中得

正能永而貞也盡比道之善者也卦體九五具有此

義故占者必有此德始足以當衆之比//

 

.140

上下應也言所以不寧方來也賢君在上而人皆比

之我安得晏然而已耶故來比者此心不寧而亦皆

來比也其道窮也言不得所比也//

 

元永貞皆剛中所篇程傳分貼非也//

建萬國親諸侯一直說下來諸侯萬國之諸侯公侯

伯子男是也建萬國如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

男五十里是也先王之建萬國如此豈徒然哉使之

食其土子其人愛而富之也親而貴之也所以親諸

侯也如此則諸侯必能廣吾身之所不及繼吾力之

所不能而天下之人由此比矣故曰建國親侯先王

.141

所以比於天下而無間也建國上便寓有親侯意//

 

玩爻意人來比我二句則建國親侯不可用述職等

//

 

初六爻義聖人只在初字上立意言比人之初有誠

信以比人則自可以比乎人而無失矣若其誠信至

於充實如盈缶然不惟無咎而且有他吉也言不必

可以比人而人必來比之也無咎在自己身上說吉

言人來比我也//

 

有孚盈缶念念皆實而無一念之不實也終來有他

吉誠能動物也//

 

.142

六二比之自內以始仕者言本爻內外自卦體上說

以人事觀之則自由家庭而觀光於上國也貞字在

柔順中正上來此爻貞字與六四不同六四巳仕而

近君者彼其以柔順之德而比於君就爲得其正若

六二以柔順中正之德自內而上比乎九五一中乎

正道而不枉已不辱身是乃得其正也此是兩層意

故曰自內比外而得其正非若六四一層意玩本義

自見謂之吉者言其大節不壞於素履之餘太本已

端於筮仕之始身出而道在必行也巳正而物無不

正也故曰吉象曰不自失也不自失其身也是謂正

.143

//

 

六三自己本是小人而又親比乎群小終於小人而

已矣此聖人所以傷之也//

 

人臣之德莫大於順也六四以柔居柔順之至也四

居大臣之位而處近君之地能以是順德而外比於

九五之君凡其所以鞠躬盡瘁而朝夕啟沃者舉不

外乎此是能盡臣子之職分而爲得其正矣自是君

臣道合上下志同不亦吉乎//

 

以從上也寓正字意在內四外比於九五之賢實唯

以下從上以臣從君一出於道之至正也所以吉也

.144

九五顯比自剛健中正來有位而無此德亦不能顯

比也顯比本義云顯其比而無私重無私二字無私

故爲顯比也有私則不顯矣所謂無私者不違道干

譽以求人之來比不刑驅勢迫以責人之未比凡所

以比乎人者一王道之至公至正而無少較計於其

間其比也不亦光明矣乎王用三驅三句顯比之象

也吉顯比之占也吉字不可在三驅說專主人君言

言能顯比如此則天下之人相忘於無反無側之人

而無不來比也//

位正中也主德言顯比之吉王道也位中正天德也

.145

故曰有天德便可語王道舍逆取順二句主田獵說

末繳顯比意上使中也專在顯比說//

 

上六居上有比人之位乃首之象也然上以陰柔之

才不足以比乎下故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傳曰始

不以道終復何保故曰無所終也愚玩始不以道之

說似非無首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