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略卷六__渙
58/115
Δ
此卦下坎上巽風行水上有離披解散之象故爲
渙文王以爲時至於渙散者不易聚離者不易合
若難得亨據卦變而言本自漸來九來居二而得
所安有可據之地矣六得九之位而上同於四柔
而能剛既有其才而且有同心之助矣如是則濟
渙有日當得亨也夫天下之渙皆在所當聚而王
者知所重則莫如聚祖考精神之渙當立爲宗廟
以時至于其中而祭享之此聚渙之大者也又坎
水巽木舟楫之象濟險有具故利宜涉大川也渙
固可亨矣宜假廟矣宜涉川矣使一有不正則又
不可必利于守正使其亨者不爲倖致假廟非以
徼福涉川非以行險而後可也/
〶
時文多講云所謂亨渙之道如何當渙之時九
廟震驚祖考之精神渙矣則假廟以聚之神州
陸沉天下之陷溺深矣則涉川以拯之語儘冠
氏承業云假廟以理言涉川以象言二語甚確
彖辭只亨字緊承渙之時來至王假有廟則就
祖考之精神上見其渙不必是渙之時即周公
制禮之日王季文王之精神亦謂之渙若云世
道己渙方去祖廟祭享求以濟天下之渙此必
无之理即此一節便知時文之破壞經義矣//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Δ
渙之能得亨何也盖以卦變自漸九來居二而得
而上同于四柔得陽位是柔而能剛也上同于四
得同心之助也夫當渙之時得所安則進退有據
矣柔而能剛則調劑得宜矣得同心之助則共濟
有人矣其渙將有必濟之理故得亨也//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
Δ
卦詞云王假有廟者言王在廟中以承祭祀所以
聚祖考精神之渙也//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Δ
而有必濟之功也/
〶
傳之意本渾淪作文則不妨說出濟渙聊以諧
俗//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Δ
風行水上離披解散其象爲渙先王觀渙之象知
渙之不可不合也以爲萬類至渙而統于一帝故
聚己之精神以享於帝而萬類皆聯爲一體矣祖
考之精神已渙而存者在身故聚己之精神以立
上下通幽明先王之能合其渙也//
初六:用拯馬壯,吉。
Δ
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初六陰柔本非濟渙之才但
能上順九二之剛中而託以濟渙是拯患而得壯
焉也夫始渙而拯之爲力既易而又得致遠之方
以爲之用渙必濟而得吉矣//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Δ
初六之所以吉者以其能順從九二之剛中藉其
力以拯渙故吉也//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Δ
九二一爻正剛來而不窮者九而居二失其故居
宜有悔矣然當渙之時剛來得中是奔而就其所
安之處如人之憑機以爲安者然則離居之悔可
亡矣/
〶
此爻據卦變解愚意以九二在險中爲有悔以
得中不過剛爲奔機而悔亡亦似可通//
象曰:渙奔其機,得願也。
Δ
當渙之時人皆有欲安之心今九二來就所安非
得願乎//
六三:渙其躬,无悔。
Δ
六三陰柔不中正本有自私之悔者也以其居得
陽位能散其謀身之私而志在濟時其能濟與否
雖不可必爲人臣而心不在私亦可以無悔矣//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Δ
所謂渙其躬者志在匡濟天下而不在乎爲己也
//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Δ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Δ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Δ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Δ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Δ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