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大乘莊嚴經論緣起品第一

大乘莊嚴經論*緣起品第一
→緣起 Nidāna. L
〇品不懂
〇是三個口 該是口阿
〇但說文硬說從三口 合爲品部
〇所以要查品部
〇品(varga) 式法也 此爲經之篇章 跟眾庶 眾多指的不一樣
₡₡
〇第一章 篇名爲緣起
〇緣起亦不懂啦
〇國辭有二說 跟經論比較搭得上
〇一 著書的人 記其編著的原由 與序文略同。金七十論卷上云 說此偈緣起
〇二 一種流行於唐代的說唱藝術 敘述故事的始末緣由 作品均爲宣揚佛教教義和講述佛教故事。現存作品有醜女緣起、目連緣起等。
〇說原由 唱始末 畧序一下而已
₡₡₡
〇大也很難懂
〇哇妳拆車子了是嗎 想把零件拿去賣
〇人家法師說七種大 八種事 全都要背
〇分明妳沒聽見
〇找功德品第二十二看看吧
₡₡₡₡
〇佛教談大似乎是最在行的
〇看佛辭七百七十五條繫目談大 也夠煩人的
〇大 周遍到盡處
〇而那個盡處 無量無邊 真的無所適從
〇談大確實傷腦筋啊
〇但不談又不相應
〇只好再找其他資料來看
₡₡₡₡₡
〇說文有意思
〇說文說 大6631籒文大。改古文。亦象人形。凡介之屬皆从介。
〇而6562大云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
6562是正解 那6631是什麼(說文解字義證3154
〇說文曰 介。畫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
〇人有多高 能畫多大
从八→→從別
嘿計度分別個數而已
₡₡₡₡₡₡
〇所以他說七也對 自劃耳
〇自箇兒界定個大
〇故其科判中說 具足七種大義故名大乘。何爲七種 即緣大、行大、智大、勤大、巧大、果大、事大。
〇背下來即大 再添加亦大 可謂沒完沒了
〇妳定力不夠 心思亂了 煩了 鐵定崩盤
〇原來介大也是一種修行
計度分別→→筏喩
〇至彼岸→→放下
〇文言名句僅是開顯殊勝
〇它序裏頭說什麼來著
〇顯大士位行之地。破小乘執著。成大乘綱紀。
〇大僅是盡虛空護道而已 別想太多
₡₡₡₡₡₡₡
大乘莊嚴經論是印度的產物
約當數論瑜伽派相近的時代
〇所以他談的大 應該是印度的
〇套用中國式的想法也許不妥
〇我們姑且撿擇出一句話來
〇大即自性之覺想遍在
金七十論卷上云 自性先生大 大者或名覺 或名爲想 或名遍滿 或名爲智 或名爲慧 是大即於智故 大得智名。
〇佛的經典用世俗喻來解 但想的就不能太淺層
〇所以此論應該說是用大智慧來裝飾嚴密整個大乘經的
故云大乘莊嚴經論←←再舉棋不定改來改去連個題都爭論不休那對波頗是不公道的談何莊嚴
 
 
↓↓↓
[]
  偈曰
 義智作諸義  言句皆無垢 
 救濟苦眾生  慈悲爲性故 
 巧說方便法  所謂最上乘 
 爲發大心者  略以五義現 
Arthajño ‘rthavibhāvanāṁ prakurute vācā padaiścāmalair
Duḥkhasyottaraṇāya duḥkhitajane kāruṇyatas tanmayaḥ/
dharmasyottamayānadeśitavidheḥ sattveṣu tadgāmiṣu
śliṣṭāmarthagatiṁ niruttaragatāṁ pañcātmikāṁ darśayan||1||
Δ
釋曰。莊嚴大乘經論。誰能莊嚴。答義智能莊嚴。問義智云何莊嚴。答開作諸義。問以何開作。答以言及句。問以何等言。以何等句。答以無垢言以無垢句。無垢言者。謂能至涅槃城。無垢句者。謂字句相應。若離無垢言句。則於諸義不能開曉。問以何義故莊嚴。答爲救濟苦眾生故。問眾生自苦。何因救濟。答爲菩薩者大悲爲體生憐愍故。問若救他苦莊嚴何法。答莊嚴如來巧說方便法。問何等方便法。答所謂最上乘。問爲誰故莊嚴。答爲發大乘心者。問以幾義莊嚴。答略以五義示現。問何者五義。偈曰
 譬如金成器  譬如花正敷 
 譬如食美膳  譬如解文字 
 譬如開寶篋  是各得歡喜 
 五義法莊嚴  歡喜亦如是 
  釋曰。此中五譬即譬彼五義莊嚴。如其次第。能令發大心者信向故。受教故。思惟故。修習故。證得故。問其義云何。答金成譬。爲令信向轉彼心故。華敷譬。爲令受教開示彼故。食膳譬。爲令思惟得法味故。解文譬。爲令修習更不思故。開篋譬。爲令證得真實菩提分寶自覺證故。由此五義分別大乘。能令彼人得生愛樂。問若彼法自性功德具足。何義更須莊嚴爲。答此問。偈曰
 譬如莊美質  臨鏡生勝喜 
 妙法莊嚴已  得喜更第一 
  釋曰。譬如美質加莊像。現在於鏡則生勝喜。何以故。爲有悅故。菩薩亦爾。莊嚴妙法義入自心則生勝喜。何以故。爲有問故。問彼法有何功德須此莊嚴。強欲令他恭敬信受耶。偈曰
 譬如飲藥苦  病差則爲樂 
 住文及解義  苦樂亦如是 
 譬如難事王  因事得威力 
 如是難解義  因解得法財 
 譬如見生寶  不別則不愛 
 如是聞妙法  不覺亦不喜 
  釋曰。此三偈次第顯示妙法有三功德。一顯斷障因功德。二顯自在因功德。三顯妙喜因功德。問此義云何。答如飲苦藥。初時則苦。以難服故。後時則樂。以病差故。此法亦爾。住文時苦。味難得故。解義時樂。障病破故。如事嚴王。初時則苦。難得意故。後時則樂。與威力故。此法亦爾。思惟時苦。深難解故。思度時樂。長聖財故。如見生寶。未別時則不愛。謂無用故。識別時則深重。知有用故。此法亦爾。修行時則不喜。謂空無用故。修度時則深悅。知有大用故。緣起品究竟。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