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內修十論之五
五、論真觀
論真觀
先卜契入點
乾下震上(大壯)
說卦所言象即真觀(真實景緻觀照)
乾>>>乾爲天,爲圜,爲君,爲父,爲玉,爲金,爲寒,爲冰,爲大赤,爲良馬,爲老馬,爲瘠馬,爲駁馬,爲木果。
震>>>震爲雷,爲龍,爲玄黃,爲旉,爲大塗,爲長子,爲決躁,爲蒼筤竹,爲萑葦。其於馬也,爲善鳴,爲馵足,爲作足,爲的顙。其於稼也,爲反生。其究爲健,爲蕃鮮。
乾下震上是有個先覺之兆在
故智士能人能觀照善察
祖師爺第一句話說到了節骨點上
連卜神亦似有此意
然總覺得真假難辨
恐不簡單
先PAUSE
【原文】
夫真觀者,智士之先覺,能人之善察也。一食一寐,俱爲損益之源﹔一行一言,堪作禍福之本。巧持其末,不若拙守其本。觀本知末,又非躁競之情。收心簡事,日損有爲。體靜心閑,方可觀妙。
然修道之身,必資衣食。事有不可廢,物有不可棄者,須當虛襟以受之,明目而當之。勿以爲妨,心生煩躁。若因事煩躁,心病已動,何名安心。夫人事衣食,我之船舫也,欲渡于海,必資船舫。
因何未度,先廢衣食。虛幻實不足營爲,然出離虛幻,未能遽絕。雖有營求,莫生得失之心。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不同貪,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跡每同人,心常異俗。此言行之宗要,可力爲之。
【釋義】
眼見前,不見后,見表不見內,視察一切,視者,覺也。眼只是晶體透明之器官,見是心,非眼。心不在焉,視而弗見,此處指真觀。覺竩悟真空之妙有謂之觀。即心經觀自在菩薩。道德經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
慧眼觀俗,見心同時也見表,謂之通觀。佛以無上妙智慧,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俗觀只見色相,不透心性,謂之觀相。真觀,認自本心,識自本性,在悟觀者是誰。觀自在菩薩的觀者是如來心○,被觀者也是如來心○。
以心觀心即以○觀○,作何觀想?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觀何?返觀內照,返聞自性,聞者即是覺。自參自悟自覺,內不生觀念,外不起觀心。觀者,自在自如如即○。
照見五蘊皆空○,念不生相,心不生法,無爲自在,即是自然虛無○大道。起觀想之念,生觀妙之障。有障觀何,蔽觀者昧。不生觀想之念,即去污除垢、止念還虛○。萬事畢了然無一物。不觀之觀即真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