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節解
丁澤安著
易學節解凡例
一
易理惟聖人爲能盡自聖人以下所見不無多寡大小之差
須是合諸儒之長
折中於
本義程傳之後繼以集説上自漢晉下迄元明博採兼收旁
通曲暢使二千年易道淵源皆可覽見誠觀止矣而義例於
諸家解但取其是不辨其非有志正學者果究心於此其諸
家解雖不能盡讀其全書而濁精大略已具故解之已詳者
無煩再解惟其閒或有未盡而猶有可商者竊節取而解之
故謂之節解云//
一
經傳本各行朱子曾正之先儒復析小象附各爻之後不惟
失郤韻語並其義而失者有之矣嘗合小象熟讀玩味互相
發明最爲易見必欲便於初學竊謂六十四卦亦當從今讀
本乾卦之例似不可分析小象也//
一
夫子於六經惟周易有傳逐卦逐爻解釋而又有大象文言
繫辭上下傳説卦序卦雜卦如此其詳應有者盡有矣豈有
不盡之義故説易者總期不背於大傳之旨大傳所不及者
不可男生枝節//
一
易理本皆易簡竊觀彖傳及小象片言居要經圃奇闢解極
平正理初不外是也其當解者亦既解之其不解者不必解
也乃或任意穿鑿究之與大傳無涉既與大傳無涉豈得以
是篇爲義而見出聖人上哉故凡穿鑿者概不敢從也//
一
朱子謂大概看易須謹守彖傳之言聖人自解得精密平易
此本義所由作也今觀彖傳較詳爻象少或只一二字皆從
反復玩味中自然流出非徒備文已也須於看似無解處索
解方能得解又張子謂中庸文字直須句句理會使其言互
相發明朱子亟稱之謂不獨中庸凡讀他經皆然竊於經文
大傳頗以是有會於心故閒有與舊説異者非敢求異於先
賢也亦竊取朱子之意云爾//
一
凡看經傳語有極平易而極精括者往往以易而失之如天
一地
有合如夫婦義甚顯然頗爲切當矣然究於易理無涉須知
此二語乃陰陽老少互藏其宅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者聖
人則圖畫卦生蓍舉不外乎此如舊解則與成變化句不相
應且不知此義而所謂成變化行鬼神者雖費辭説終不能
明其所以然竊於此解亦凡幾易一解謂一得五而合六一
位也二得五而合七二位也三得五而合八三位也四得五
而合九四位也五自得五而合十五位也相得則同統體一
太極也有合則異各具一太極也自以爲得解又見陳定齋
先生解亦是此意益以自信及定爲今解則又爽然自失矣
//
一
凡解經必欲自爲一説以求立異者固無足取卻亦有卓然
定見而與舊説異者須反復求其所以異之故識得解者意
思然後可定棄取末可遽爲是非也竊於精氣爲物二語初
見觀彖別爲一解頗疑其説而實未能曉其意及定爲今解
復取觀彖之說觀之竊幸其有相發明處又再取 折
中集説觀之東坡解語尤簡明集説已翻閱數次然先時看
不出者以心未用到故也他多類此//
一
孔子生知而每云好學非虚語也惟顏子尚聞一知十况聖
人乎聖人生平學力具見於易傳一書自伏羲以下凡有關
於易理者無不備述如記曰吾得坤乾而於泰之大象發明
后以裁成之義則坤乾可知矣不特此也即彖傳專言周易
而於釋經之外每多推論之辭皆有所爲而言非格外説理
也如姤與歸妹在周易卦義均未善而姤言天地相遇品物
咸章以太陽當合爲義與復卦相取是夏時義也歸妹言天
地不交萬物不興以卦因帝乙歸妹爲名與泰卦相發是亦
坤乾義也而歸妹獨先推論而後釋辭意尤可見矣由是求
之易學其有窮乎//
一
觀先天方圖諸圖雖得其序不得其用雖得其用而有不用
者紛然交錯未嘗不歎六十四卦安得逐卦逐爻分析而皆
得其用乎而周易固逐卦逐爻分析皆得其用者也惟是天
道民故各有所主先天卦圖所以明天道也而天道無有弗
明後天卦爻所以察民故也而民故無有弗察要其大旨必
中必正乃亨乃吉是則天人合一之道易爲君子謀亦爲小
人憂雖以陽爲君子陰爲小人然不中不正雖陽亦小人矣
得中得正雖陰亦君子矣知其不中不正能變而歸於中正
則小人亦君子矣此易之教思無窮也故曰又明於憂患與
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