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陰譬喻經__無有強
國辭說五陰
佛教用語。陰是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爲「五陰」。分別爲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其中除色陰外,其餘皆屬精神層面。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受指感覺,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識指認識分別作用。由於每一種陰,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故稱爲「陰」。《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樂觀五陰如怨賊。」也稱爲「五蘊」。
國辭說譬喻
利用二件事物的相似點,用彼方來說明此方,通常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可分爲明喻、隱喻、略喻、借喻、假喻五種。
無有強>>>沒有強
色之性無有強
痛之性無有強
想之性無有強
行之性無有強
識之性無有強
張載說
聖人成其德
不私其身
故乾乾自強
所以成之於天。
反過來說
私其身
就沒有辦法成其德成之於天
天都不理你了
定勝的法則破滅
五陰熾盛
自說其熾
又有何用
破入鬼道
堪憐可憫(憫憂有所在)
五陰譬喻經
東漢安世高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